第21頁
他以為她是住客。
“你收到信嗎?”但女孩在身後問:“不要碰那封信。不要看。”
他最初還不知是問自己。
回頭,向女孩道:
“什麼信?”
“哦——”那個穿校服的女孩才看清楚,遲緩地失望:“我認錯人了。你住四樓嗎?”
又喃喃:“你背後看來像他!”
他好奇:“什麼信?有什麼可以幫到你?”
“你也住四樓?”
“我們一家搬來不到一個月。”他說:“是不是上手住客的信?抑或你的信?”
“是我給他的信。”她一想:“這樣吧,如果你見到‘黃志輝’的信,就留著,千萬不要給他!記住了,你把它還給我!”
“好!我會留意。放心吧。”
施展遠見太晚了,便叫女孩回家做功課去。看來她一放學便來等,連校服也沒有換。
“我住附近的。”
“咦?”他笑:“住附近也寄信?可以通電話或面談呀?”
“——不,有些事情,寫出來,容易些。”這個看來十六七歲的女孩低下頭來。
“寫了又後悔?”
她苦笑。緩緩地渴睡地步下樓梯。還挨著牆,沒精打采忽地回過頭來,在黑暗中叮囑:
“不要讓他收到信!”
一個星期過去,施展遠在信箱中沒見著“黃志輝”的信。——這中間其實有點“時間”上的荒謬,但一個人忙起來,便沒工夫察覺。
星期三早上,他趕著上班時,忽見那晚穿著校服的女孩,又在街上閒蕩——不是閒蕩,是在郵筒附近徘徊。她見到他,澀然一笑:
“我等郵差。”
那個新式的郵筒,是綠和紫色的。上面寫上信箱編號,也有中英對照的“收信時間表”。星期一至五,收信時間是12:30和18:30。——還沒到郵差來取信回郵局處理分派的時間。
施展遠奇怪地問:
“等郵差幹嘛?”
“我要取回我的信。我不想寄出。”她堅決:“我等他來開郵筒。”
“不用上課嗎?”他問:“你讀哪間學校?”
“不告訴你!”她賣關子。
他留意到格子裙校服,圓領白上衣。還有蝴蝶結……
“你快上班吧,遲到了。“
“你要等上三個小時,不悶嗎?“
“我習慣等。”呆滯地:“但不習慣這難看的顏色。以前的紅郵筒多漂亮,又有型。”
施展遠見小巴來了,匆匆跳上車道別。——這中間也有點“時間”上的荒謬,不過他擔心遲到,又擔心趕不了貨,便忘了此事。
這個星期天,他的舊同學要他做東請吃火鍋,因為五個人中他最快找到工作。後來他負責送周寶兒和李綺雯回家。他比較喜歡寶兒,打算在她生日時把小禮物和賀卡寄給她。——想起,對了,有些事情,寫出來,反而容易些。經過郵遞,有驚喜。
驀地見到寂靜的角落,明媚的燈光下,女孩劃了一根火柴,顫抖地企圖拋進郵筒中。火柴在“嚓——”一聲後閃了一朵紅花,照見她一臉淚水。
她想放火燒郵筒?
施展遠馬上跑過去,把火柴奪走踩熄。
“你不可以這樣的!”他斥責:“你會把所有的信全燒掉,這是犯法的!”
她垂淚,無限淒涼。令人心軟。
“你的信重要。”他把聲音放軟:“但人家也許有同樣重要的信等著寄出。”
也許是情書,也許是報平安的家書、道歉信、支票、律師信、文件、單據、活命錢……太自私了!
——如果自己的卡片寄出了,無辜地被人燒掉,不能到達對方手中,而自己卻一無所知,天天期待回音,是否太冤枉了?
幾乎成為受苦人了。他勸她:
“你要找信,為什麼不到郵局去查問?或者黃志輝已經收到信呢?”
“不!”她臉色大變,歇斯底里:“不!我不會讓他收到信!我憎恨郵差!”
然後轉身,昏昏沉沉,漂泊前行,不知到何處去。在一家七十一便利店門前,消失了影蹤。
他想:這種無心向學的學生,他的《會考天書》出版後,送給她也無用。只顧“天天”來找信……又喝得醉醺醺似的。
不對,施展遠忽地疑惑:——“天天”?究竟那封給黃志輝的信,是已寄出了?抑或未派送?在寄出與派送之間,究竟是多長的時間?一下子他好象掉進謎圈中……
祥叔是這區的郵差。他很敬業樂業,因為即使是數碼時代,通訊工具日新月異,近年的信件多是帳單、宣傳單張、公函……,但,還是有人寫信的。
又,雖然很多行業已經由機械操作,但,逐家逐戶派信,給每個信箱“餵”進訊息的工作,還得經郵差人手。
施展遠傻傻地在大閘內,一排信箱前,等郵差。
他問:
“四樓上手住客是不是黃志輝?“
“我……不清楚。”祥叔迴避。
“三樓鄧太太說你在這區派信二十幾年,她叫我問你。”他纏住不放:“她說你最熟了,哪一家住哪些人,你怎會不清楚?”
又央他:
“祥叔,請告訴我,我求求你!”稍頓:“有一個女孩——”
“哦,是她。”
祥叔眼神有點變化。敦厚的郵差不擅長瞞騙。他記得誰同誰,他和她,上手下手,前因後果。
應該有二十年了吧,——但怎麼同這個焦灼好奇的年青人說呢?
二十年前,念中五的林秀jú,與同班的黃志輝因是街坊,相愛起來。那時社會風氣還沒今天開放,林秀jú當醫生的爸爸見女兒偷偷摸摸沉迷戀愛,成績一落千丈,不准二人交往。逼她轉校又逼他倆分手。
“後來我才知道,她寄了一封絕交信給他。”
手持信,投進郵筒,但仍緊捏不放。取出來,又硬著心腸寄出去……
某一夜,黃志輝割腕放血自殺了。
他絕望地,把傷口割得很深,血冒涌而出,他一點也不知道疼,在同一處,又再狠狠割下去。血如浪,把那封絕交信浸得濕透,整張紙也沐浴在紅cháo中,幾乎軟爛,手一拈,馬上溶散。——雖是鐵案如山,男孩心中它已化成恨海。
這封信,又怎能退呢?
兩天後,林秀jú知道了,偷了爸爸醫務所的安眠藥,兩瓶,全吞進肚子中。
她一定非常非常非常後悔,寄出那封絕交信……她一廂情願地要用盡一切努力,把它毀滅,——只要他收不到,歷史就改寫了?
安眠藥吃多了,她變成一隻迷惘、遲鈍、天真而不甘心的鬼。
當然,“校服大王”爸爸一聽顏色和款式,便可以告訴他,這間光明書院,十多年前已經關閉了。市面上,再沒有人,穿這種校服了。
只是,施展遠間中還見到這個心愿未了的模糊身影,在郵筒旁邊,默默徘徊……
《湟魚的眼睛》李碧華
女人出院之後,周遭的人都發覺她變了。
她很冷靜,若無其事——把心情收拾得太整齊了。
準時回到工作崗位,精神奕奕,眼神銳利,永不言累。
幾乎忘記了三個月前的一場意外。
那天是男人的生日。同事們都知他倆交往多年,感情密切。秘書因為女人要同男人慶祝,還可提早下班。
二人到中環的“憶江南”好好吃一頓,紀念他們第一回旅行是到蘇杭。男人說:“我是逃出來同你過生日的,現在要回去趕工,也許得通宵。”
他是GG設計。這行業沒有下班時間,而且忙起來六親不認。女人開車子送他回辦公室,然後自己兜風去。
前面有一點交通事故,她只好往回駛,在轉換東行的道路——就在他辦公室的樓下,她見到這個男人,也是“逃出來”的:他同另一個女人過生日。
想不到自己是第一輪。若論逍遙快活,當然是第二輪。因為不必“趕時間”。
他匆匆地應付了自己,在“憶江南”的那會兒,心中一定是憶記起“她”,而不是什麼已成過去的“江南”。
女人見他倆十指緊扣地過馬路,旁若無人,臉上淨是從沒見過的甜蜜表情。和自己在一起時,他從沒這樣開心果。男人無後顧之憂,以為已把女人“打發”掉,於是接著下來的便是不需要交差的自由時段,甚至可以通宵!
“你收到信嗎?”但女孩在身後問:“不要碰那封信。不要看。”
他最初還不知是問自己。
回頭,向女孩道:
“什麼信?”
“哦——”那個穿校服的女孩才看清楚,遲緩地失望:“我認錯人了。你住四樓嗎?”
又喃喃:“你背後看來像他!”
他好奇:“什麼信?有什麼可以幫到你?”
“你也住四樓?”
“我們一家搬來不到一個月。”他說:“是不是上手住客的信?抑或你的信?”
“是我給他的信。”她一想:“這樣吧,如果你見到‘黃志輝’的信,就留著,千萬不要給他!記住了,你把它還給我!”
“好!我會留意。放心吧。”
施展遠見太晚了,便叫女孩回家做功課去。看來她一放學便來等,連校服也沒有換。
“我住附近的。”
“咦?”他笑:“住附近也寄信?可以通電話或面談呀?”
“——不,有些事情,寫出來,容易些。”這個看來十六七歲的女孩低下頭來。
“寫了又後悔?”
她苦笑。緩緩地渴睡地步下樓梯。還挨著牆,沒精打采忽地回過頭來,在黑暗中叮囑:
“不要讓他收到信!”
一個星期過去,施展遠在信箱中沒見著“黃志輝”的信。——這中間其實有點“時間”上的荒謬,但一個人忙起來,便沒工夫察覺。
星期三早上,他趕著上班時,忽見那晚穿著校服的女孩,又在街上閒蕩——不是閒蕩,是在郵筒附近徘徊。她見到他,澀然一笑:
“我等郵差。”
那個新式的郵筒,是綠和紫色的。上面寫上信箱編號,也有中英對照的“收信時間表”。星期一至五,收信時間是12:30和18:30。——還沒到郵差來取信回郵局處理分派的時間。
施展遠奇怪地問:
“等郵差幹嘛?”
“我要取回我的信。我不想寄出。”她堅決:“我等他來開郵筒。”
“不用上課嗎?”他問:“你讀哪間學校?”
“不告訴你!”她賣關子。
他留意到格子裙校服,圓領白上衣。還有蝴蝶結……
“你快上班吧,遲到了。“
“你要等上三個小時,不悶嗎?“
“我習慣等。”呆滯地:“但不習慣這難看的顏色。以前的紅郵筒多漂亮,又有型。”
施展遠見小巴來了,匆匆跳上車道別。——這中間也有點“時間”上的荒謬,不過他擔心遲到,又擔心趕不了貨,便忘了此事。
這個星期天,他的舊同學要他做東請吃火鍋,因為五個人中他最快找到工作。後來他負責送周寶兒和李綺雯回家。他比較喜歡寶兒,打算在她生日時把小禮物和賀卡寄給她。——想起,對了,有些事情,寫出來,反而容易些。經過郵遞,有驚喜。
驀地見到寂靜的角落,明媚的燈光下,女孩劃了一根火柴,顫抖地企圖拋進郵筒中。火柴在“嚓——”一聲後閃了一朵紅花,照見她一臉淚水。
她想放火燒郵筒?
施展遠馬上跑過去,把火柴奪走踩熄。
“你不可以這樣的!”他斥責:“你會把所有的信全燒掉,這是犯法的!”
她垂淚,無限淒涼。令人心軟。
“你的信重要。”他把聲音放軟:“但人家也許有同樣重要的信等著寄出。”
也許是情書,也許是報平安的家書、道歉信、支票、律師信、文件、單據、活命錢……太自私了!
——如果自己的卡片寄出了,無辜地被人燒掉,不能到達對方手中,而自己卻一無所知,天天期待回音,是否太冤枉了?
幾乎成為受苦人了。他勸她:
“你要找信,為什麼不到郵局去查問?或者黃志輝已經收到信呢?”
“不!”她臉色大變,歇斯底里:“不!我不會讓他收到信!我憎恨郵差!”
然後轉身,昏昏沉沉,漂泊前行,不知到何處去。在一家七十一便利店門前,消失了影蹤。
他想:這種無心向學的學生,他的《會考天書》出版後,送給她也無用。只顧“天天”來找信……又喝得醉醺醺似的。
不對,施展遠忽地疑惑:——“天天”?究竟那封給黃志輝的信,是已寄出了?抑或未派送?在寄出與派送之間,究竟是多長的時間?一下子他好象掉進謎圈中……
祥叔是這區的郵差。他很敬業樂業,因為即使是數碼時代,通訊工具日新月異,近年的信件多是帳單、宣傳單張、公函……,但,還是有人寫信的。
又,雖然很多行業已經由機械操作,但,逐家逐戶派信,給每個信箱“餵”進訊息的工作,還得經郵差人手。
施展遠傻傻地在大閘內,一排信箱前,等郵差。
他問:
“四樓上手住客是不是黃志輝?“
“我……不清楚。”祥叔迴避。
“三樓鄧太太說你在這區派信二十幾年,她叫我問你。”他纏住不放:“她說你最熟了,哪一家住哪些人,你怎會不清楚?”
又央他:
“祥叔,請告訴我,我求求你!”稍頓:“有一個女孩——”
“哦,是她。”
祥叔眼神有點變化。敦厚的郵差不擅長瞞騙。他記得誰同誰,他和她,上手下手,前因後果。
應該有二十年了吧,——但怎麼同這個焦灼好奇的年青人說呢?
二十年前,念中五的林秀jú,與同班的黃志輝因是街坊,相愛起來。那時社會風氣還沒今天開放,林秀jú當醫生的爸爸見女兒偷偷摸摸沉迷戀愛,成績一落千丈,不准二人交往。逼她轉校又逼他倆分手。
“後來我才知道,她寄了一封絕交信給他。”
手持信,投進郵筒,但仍緊捏不放。取出來,又硬著心腸寄出去……
某一夜,黃志輝割腕放血自殺了。
他絕望地,把傷口割得很深,血冒涌而出,他一點也不知道疼,在同一處,又再狠狠割下去。血如浪,把那封絕交信浸得濕透,整張紙也沐浴在紅cháo中,幾乎軟爛,手一拈,馬上溶散。——雖是鐵案如山,男孩心中它已化成恨海。
這封信,又怎能退呢?
兩天後,林秀jú知道了,偷了爸爸醫務所的安眠藥,兩瓶,全吞進肚子中。
她一定非常非常非常後悔,寄出那封絕交信……她一廂情願地要用盡一切努力,把它毀滅,——只要他收不到,歷史就改寫了?
安眠藥吃多了,她變成一隻迷惘、遲鈍、天真而不甘心的鬼。
當然,“校服大王”爸爸一聽顏色和款式,便可以告訴他,這間光明書院,十多年前已經關閉了。市面上,再沒有人,穿這種校服了。
只是,施展遠間中還見到這個心愿未了的模糊身影,在郵筒旁邊,默默徘徊……
《湟魚的眼睛》李碧華
女人出院之後,周遭的人都發覺她變了。
她很冷靜,若無其事——把心情收拾得太整齊了。
準時回到工作崗位,精神奕奕,眼神銳利,永不言累。
幾乎忘記了三個月前的一場意外。
那天是男人的生日。同事們都知他倆交往多年,感情密切。秘書因為女人要同男人慶祝,還可提早下班。
二人到中環的“憶江南”好好吃一頓,紀念他們第一回旅行是到蘇杭。男人說:“我是逃出來同你過生日的,現在要回去趕工,也許得通宵。”
他是GG設計。這行業沒有下班時間,而且忙起來六親不認。女人開車子送他回辦公室,然後自己兜風去。
前面有一點交通事故,她只好往回駛,在轉換東行的道路——就在他辦公室的樓下,她見到這個男人,也是“逃出來”的:他同另一個女人過生日。
想不到自己是第一輪。若論逍遙快活,當然是第二輪。因為不必“趕時間”。
他匆匆地應付了自己,在“憶江南”的那會兒,心中一定是憶記起“她”,而不是什麼已成過去的“江南”。
女人見他倆十指緊扣地過馬路,旁若無人,臉上淨是從沒見過的甜蜜表情。和自己在一起時,他從沒這樣開心果。男人無後顧之憂,以為已把女人“打發”掉,於是接著下來的便是不需要交差的自由時段,甚至可以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