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韻德的臉上散出迷茫的笑,內心卻突然咯噔一聲。

  草他娘的祖宗!果然是荀子衣……他要一石二鳥,要讓她萬劫不復,要讓趙頑頑做任他擺布的傀儡!

  ☆、要回京

  趙頑頑入了荀宅時, 侍衛們已經將關押著的絳綃救出來了。

  絳綃抱著她哭泣:“那李銘府……將我捉過來一通鞭打, 還把我……衣裳脫了。方才聽見外面人聲,他就從後面淨房窗子給跑了。若是來得再晚些,我恐怕就沒了清白, 恐怕您也就見不著我了。”

  趙頑頑咬了咬牙齒。

  “即便發生任何事情, 也別輕有死志。”

  絳綃點點頭,哭聲止住後,抬眼說:“李銘府威脅我時,說是韻德公主叫他這麼做的, 為的就是想讓您‘不得好死’。”

  “不得好死……”趙頑頑苦笑。

  她心裡清楚,偏就這話她這十三姐是絕對說不出來的,因為她是最不想讓她死的。她要是死了, 韻德會覺得人生毫無意義。沒有比較,沒有親情,沒有愛也沒有恨。韻德看她的每一眼裡,都是這樣的一種不舍。

  穿著綠衣的下人來到趙頑頑身邊:“公主, 我家主人在後園等您許久了。”

  後園。

  趙頑頑想起她還是文迎兒的時候, 懵懵懂懂地被領入後園,那荀子衣便站在那裡, 意圖輕薄。

  而這次她明知道山裡有虎,卻也不得不去。

  荀宅的後園之中,曲徑通幽。

  玉冠的俊秀男人一如昨日,他手裡抱著一個紅色的襁褓,襁褓之中的孩子正安靜地睡著。

  趙頑頑一眼就望見她的阿氅, 她的眼裡也只放得下這孩子。

  她微微鬆了口氣,離開時到現在,也不過約兩個時辰,孩子仍在熟睡。她為自己感到有些驕傲,至少望見熟睡的孩兒並沒哭泣,便知道自己的奶水是夠的。只要她不餓,為娘的就高興了。

  她望了一會兒,將心沉下來。不敢輕舉妄動。

  荀子衣道:“我讓你著急了。”

  趙頑頑:“嗯。”

  荀子衣:“只要你答應,我立即向官家請旨,將你出降於我。”

  趙頑頑毫不猶豫:“嗯。”

  從後面奔著追來的絳綃等人聽到這話,都驀然停住。

  侍衛也跟上來,手裡拿著火把,將這靜謐黯淡的院子點的通明。

  荀子衣撫摸了撫摸懷中的襁褓,微笑地走上前來,向著來人道:“諸位恐怕還不知,這孩子的父親便是鄙人。”

  沒人敢接話。

  絳綃從背後聽見時,愣了愣。此時看見那荀子衣懷裡的孩子。她也倏忽間就明白了。

  鳳霞從她身後走出來,附在耳邊跟她說了幾句話。

  荀子衣微笑著側低著頭,對趙頑頑說,“這些時日,辛苦你了。”說完又向著周遭:“都怪我,沒看好韻德這妒婦,她嫉妒我與和國長公主有了骨肉,便千方百計地陷害。我因顧及她天家身份一再忍讓,但到了今日這地步,也顧及不得了。”

  荀子衣低頭問趙頑頑,諸位都是為你而來,你且說一句。”

  趙頑頑面無表情:“嗯。”

  ……

  ……

  緊接著一月,西軍接連不斷地告捷,遼人聞風喪膽。這樣一來很快便能收兵回朝了。

  一打起仗來,時日就過得飛快。

  將士們滿臉都是即將歸家的喜悅。對於馮熙來說,在趙煦面前所下的戍邊三年的承諾,才僅僅過了半年罷了。

  周遭越是喜慶,思念便越盛,而心底得勝的欲望便越強。

  他就是遼人口中至怕的”那個天生神將,又回來了”。

  “報。聖上使者到了軍部了。是個宦官。軍部讓您回去接旨。”

  馮熙正與儒風及大將們討論毅捷軍下一步的突襲,外邊看守大營的士兵前來通報,儒風一喜:”聖上是差人送軍餉來了?”

  馮熙卻皺眉。一般若是有事,都是丞相李昂或者樞密院來人,趙煦不會直接以金牌下示。這讓他冷不丁想起過去有十二道金牌引帥回朝、殺功臣於風波亭的舊事。

  馮熙上了馬快步到了軍部,一進去看見金銀線錦衣的一圈侍衛,當中太師椅上坐著個人,更是錦帽貂裘。仔細一看,笑道:“程內監。有失遠迎。”

  來得正是程子海。馮熙皺了皺眉,這皇帝跟前養尊處優的第一人千里迢迢來西軍軍部,定然是有大事。

  見他前,程子海靠著椅背十分養尊處優,待他出現後,程子海麵皮上對他露出他一貫對趙煦的諂媚神情。起來笑眯眯地說,“馮將軍,別來無恙。”

  “我已經叫軍部準備了些粗茶淡飯,近日戰事頗有些吃緊,恐怕要怠慢程內監了。”

  “不妨不妨,”程子海往這營帳大廳裡頭看一看,土牆破壁,這周遭的桌椅板凳,也沒用幾把好木頭,想也想到邊關這艱苦條件,難不成他還能多呆麼。

  “咱是來傳官家旨意的,傳完咱還得回去復命,隨意吃些東西墊墊肚子,下午即要啟程。不過……馮將軍說這排的戰事吃緊,咱聽了卻有些許著急。”

  “什麼意思?”

  “如今朝廷與遼廷開始議和了,雲中之外的地界兒是遼人的,再打下去傷了兩國友好,怕您吃不了兜著走。”

  馮熙的眉頭蹙得越發緊,”議和?樞密院尚未給我任何通報,前些時日聖上還因戰事推進封賞,這議和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我如何一概不知?”

  程之海:“就是最近一月才開始的,我就是特地來宣旨的。”

  先禮後兵,方才他將話委婉地說了,現在才是真的。“馮將軍跪下接旨吧。”

  一聽見議和,眾將已經怒了,都呼喝起來。

  “現如今正是得勝之機,咱們很快就能將幾十年前遼人侵占的地盤拿回來了。去歲朝廷要咱們發兵的時候,可沒說有一天要議和啊!”

  “就是!朝廷裡頭是什么小人作祟!”

  “請李昂李丞相勸一勸陛下,咱們這不是前功盡棄了嗎?”

  程之海大聲道:“肅靜!李大人去歲就已經被貶至江南了,戰事早有樞密副使荀子衣坐鎮,諸位,這便是荀駙馬與陛下計較的結果。都跪下聽旨吧!”

  馮熙不得已,率眾將跪下,便聽他將停戰等待議和結果的聖旨宣讀出來。

  這最後有一句,任何情況都不得進攻,即便兵臨城下,也必不能傷,以免“影響兩國和氣。”

  程子海放下聖旨,“如有違令,格殺勿論!馮將軍,如果有誰今後膽敢斬殺遼人一兵一卒,煩請就地砍頭,以儆效尤。父母妻子,發配嶺南。”

  馮熙冷笑一聲,“就算敵人欺到頭上也不可動刀?”

  “就是這個意思。否則議和還有什麼意義呢。”

  “這是非要議和麼?”

  “是非要議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