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對不起。”周敏輕輕說道。“那件事,我很內疚。雖然道歉沒用。”
“好了!既然你也知道對不起沒用,就沒必要再說了。我走了。”
“等一下!”周敏追到門口,攔在了趙啟面前,抬頭望進他黝黑的眼裡。“這段時間裡,我想了很多事情。我想也到了跟你說再見的時候了。”
趙啟側開臉,不與周敏對視。可她的話卻毫無阻攔的鑽進了他的心裡,緊緊的揪了他一把。
周敏繼續說道:
“其實我很早就有過一個計劃,一個金蟬脫殼離開這裡的計劃。可我捨不得你,總覺得蒼茫人世間,就這麼離開你,我們都會覺得孤單。”
她的語氣很淡,儘量不流露出任何傷感之色。可是在說這些話時,內心裡涌動起的感情仍絲絲縷縷不可避免的滲透進了她的語調里去了。
“現在,我沒有這種顧慮了。說起來,在這個世上,你離開我依然可以過得很好,我卻不得不依賴你的幫助,不然該過得多麼悽慘啊。就像現在這樣,太后要逼死我,也只有你能救我。”
她望著他如山巒般起伏的側臉,他的眼皮垂了下來,遮住了眼裡的情緒。
“這一次太后想要我死,或許正是一個契機,我可以藉機死遁,遠走高飛,過新的生活。以後我們大概不會再有機會見面了。我不奢望你原諒我之前的過失,但請看在我們相識兩輩子的份上,再幫我這一次,好嗎?”
趙啟終於轉過臉,四目交投,周敏在他雙眸深處看到了他心裡翻湧的複雜情緒。她很欣慰。
“你不要把事情想得那麼複雜,既然我知道了這件事,太后就要不了你的命。”
只見他的眉峰往額間緊緊一蹙,旋又鬆開,像是牙疼似的嘴往右一啜,這不耐煩的表情,對此時的周敏而言也是那樣的熟悉和親切。更讓她意外的,是趙啟的言語中明顯帶著挽留之意。可她已沒有理由再繼續生活在他身邊了。
“你還不明白嗎?我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對你我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想想淑妃吧,她恨不得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她有足夠的理由恨我,或許只有我的死,才能讓她釋懷,也免得你難做。”
周敏從他身邊走過,立在窗前,秋雨由細轉密,打在屋檐、樹葉上發出沙沙輕響。趙啟也坐回到桌旁的椅子上。從背後瞧去,周敏的身影逆著光,輪廓有些模糊,像是隨時會消失在清寒的秋風裡。
這世間的感情從來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
第206章 提前道別
他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周敏所言句句在理,只是光有理就夠了嗎?
趙啟沒法確定周敏是真心要離開,還是故作姿態,等他挽留。淑妃的身影不期然浮現在他腦海里。此刻,他面對的是他一直不願意去面對的選擇。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怕什麼就會來什麼。淑妃和周敏無法如他所期望的那樣在他生命中共存,那他選誰?
如果他出言挽留周敏,就是對淑妃的不可饒恕的背叛。在最後的時刻,他心中的天平終於還是傾向了淑妃。如果沒有周敏導致淑妃流產這件事情,她們在他心中仍是持平的,缺誰都不可。
“你真的決意要離開了嗎?”他還是忍不住問道。
周敏回過頭,望著他笑了笑,說道:“是的,我要走了。”
趙啟艱難的點了點頭:“你的計劃我需要了解透徹。”
一錘定音,飛揚在半空的猶豫與糾結在此刻終於塵埃落定。
趙啟在頤苑一直待到天色向往時分才起駕回宮,他要陪淑妃共進晚膳。用餐時,他說今日政務繁忙,淑妃體貼的親手給他盛了一碗野雉湯。燭光搖曳中,淑妃的臉色紅潤嬌艷。她在整個太醫院的精心調養下,身體很快從小產帶來的傷害中復原了,正在積極備孕。
趙啟喝著湯,想起頤苑裡周敏獨立窗前那清瘦的背影,濃湯的熱氣熏濕了他的眼眶。
當晚趙啟便傳令下去,從駐守在邊疆的夜旅中抽派二十個人手,前往張澤濟居住的小鎮,暗中保護他。只等周敏從頤苑借假死逃遁出來後,再送張澤濟往江南去跟她相會。在此之前,張澤濟還得繼續留在那裡。以防驚擾了太后的人手,惹她生疑。
次日趙啟招來了刑部尚書,要求他儘快了結周望的案子。有了皇帝的明示,刑部尚書只是削去了他的官職,追回了贓款。
周望逃過了一場牢獄之災,喜出望外,哪敢有怨言,結案之後終日閉門不出,在家裡讀書享樂。他貪的錢財雖沒了,但還有周敏存在他那裡的一大筆財物。他隨用隨取,日子倒也過得瀟灑自在。
這日清早,武揚正帶著人在頤苑大門外巡視,忽見皇帝身邊內侍總管坐著馬車來了,隨他來的,還有三四輛載重的馬車。
李德奉皇帝之命前來宣旨。
趙啟將冷香雪從才人升為了婕妤。從此往後,隔三差五便會派人送禮物來。沒過幾日,趙啟又親臨頤苑,第二天冷香雪再度晉升,位居九嬪之一的昭媛。
冷香雪的忽然受寵,後宮裡眾說紛紜。眾妃嫉妒之餘又添了一些期待,像冷香雪這樣的都能意外受寵,說不定哪一天這份好運也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這事自然是瞞不了淑妃,不過趙啟給了她一個很容易接受的解釋。
他說這只是做做樣子,晉升冷香雪僅僅是為了打擊周敏,讓她更孤立無援。有了冷香雪的對比,讓她對自己的處境更難忍受。這一解釋,從淑妃的宮裡迅速傳遍了整個後宮。只有皇后笑而不語。
似乎是為了印證趙啟的解釋,就在冷香雪受寵後沒多久,便傳出了周敏病重的消息。很是突然,但眾人都不難理解。在那樣的一種悲慘情境下,任誰也是要生病的。
太后卻以為周敏是在履行她的諾言,先讓自己有病的消息相傳出來,作為鋪墊,到時因病而逝了,也不顯得突兀。太后當即派了太醫去頤苑替她診治,用心維護周敏在眾人心中重病的印象。同時這位太醫暗地裡塞給了周敏一包藥粉,周敏知道,那是她的送命藥。
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只是幌子,是周敏計劃中的一部分。
趙啟打著寵愛冷香雪的名義送去禮物,只不過是為了趁便傳遞消息,而不至於引起太后的警覺。頤苑的一切最好是保持原樣,以免打草驚蛇,所以趙啟打消了派禁軍接管頤苑的念頭。
本來周敏的金蟬脫殼之計幾乎不可實現。但因為有了皇帝這個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人傾力相助,所有的不可能也變得可行了。只不過他們要多做一點工作來防備太后。
周敏的病自然是一日重似一日。病重的消息通過太醫傳了出去。趙啟為了體現其仁厚之情,順水推舟的也遣了兩位太醫去頤苑診病。不過這兩位太醫很快就被太后和周敏聯手“收買”了。
距離趙啟與周敏約定好的“死期”越來越近了,那兩位太醫也不失時機的向皇帝隱晦的暗示該替周才人準備後事了。
這一重磅消息在後宮掀起了陣陣驚濤駭浪。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不可一世的宸妃竟會以這樣淒涼的姿態收場。她年華正茂,卻要香消玉殞了。他們不敢相信!就連最嫉妒的那顆心裡也難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淒涼之感。
“好了!既然你也知道對不起沒用,就沒必要再說了。我走了。”
“等一下!”周敏追到門口,攔在了趙啟面前,抬頭望進他黝黑的眼裡。“這段時間裡,我想了很多事情。我想也到了跟你說再見的時候了。”
趙啟側開臉,不與周敏對視。可她的話卻毫無阻攔的鑽進了他的心裡,緊緊的揪了他一把。
周敏繼續說道:
“其實我很早就有過一個計劃,一個金蟬脫殼離開這裡的計劃。可我捨不得你,總覺得蒼茫人世間,就這麼離開你,我們都會覺得孤單。”
她的語氣很淡,儘量不流露出任何傷感之色。可是在說這些話時,內心裡涌動起的感情仍絲絲縷縷不可避免的滲透進了她的語調里去了。
“現在,我沒有這種顧慮了。說起來,在這個世上,你離開我依然可以過得很好,我卻不得不依賴你的幫助,不然該過得多麼悽慘啊。就像現在這樣,太后要逼死我,也只有你能救我。”
她望著他如山巒般起伏的側臉,他的眼皮垂了下來,遮住了眼裡的情緒。
“這一次太后想要我死,或許正是一個契機,我可以藉機死遁,遠走高飛,過新的生活。以後我們大概不會再有機會見面了。我不奢望你原諒我之前的過失,但請看在我們相識兩輩子的份上,再幫我這一次,好嗎?”
趙啟終於轉過臉,四目交投,周敏在他雙眸深處看到了他心裡翻湧的複雜情緒。她很欣慰。
“你不要把事情想得那麼複雜,既然我知道了這件事,太后就要不了你的命。”
只見他的眉峰往額間緊緊一蹙,旋又鬆開,像是牙疼似的嘴往右一啜,這不耐煩的表情,對此時的周敏而言也是那樣的熟悉和親切。更讓她意外的,是趙啟的言語中明顯帶著挽留之意。可她已沒有理由再繼續生活在他身邊了。
“你還不明白嗎?我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對你我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想想淑妃吧,她恨不得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她有足夠的理由恨我,或許只有我的死,才能讓她釋懷,也免得你難做。”
周敏從他身邊走過,立在窗前,秋雨由細轉密,打在屋檐、樹葉上發出沙沙輕響。趙啟也坐回到桌旁的椅子上。從背後瞧去,周敏的身影逆著光,輪廓有些模糊,像是隨時會消失在清寒的秋風裡。
這世間的感情從來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
第206章 提前道別
他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周敏所言句句在理,只是光有理就夠了嗎?
趙啟沒法確定周敏是真心要離開,還是故作姿態,等他挽留。淑妃的身影不期然浮現在他腦海里。此刻,他面對的是他一直不願意去面對的選擇。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怕什麼就會來什麼。淑妃和周敏無法如他所期望的那樣在他生命中共存,那他選誰?
如果他出言挽留周敏,就是對淑妃的不可饒恕的背叛。在最後的時刻,他心中的天平終於還是傾向了淑妃。如果沒有周敏導致淑妃流產這件事情,她們在他心中仍是持平的,缺誰都不可。
“你真的決意要離開了嗎?”他還是忍不住問道。
周敏回過頭,望著他笑了笑,說道:“是的,我要走了。”
趙啟艱難的點了點頭:“你的計劃我需要了解透徹。”
一錘定音,飛揚在半空的猶豫與糾結在此刻終於塵埃落定。
趙啟在頤苑一直待到天色向往時分才起駕回宮,他要陪淑妃共進晚膳。用餐時,他說今日政務繁忙,淑妃體貼的親手給他盛了一碗野雉湯。燭光搖曳中,淑妃的臉色紅潤嬌艷。她在整個太醫院的精心調養下,身體很快從小產帶來的傷害中復原了,正在積極備孕。
趙啟喝著湯,想起頤苑裡周敏獨立窗前那清瘦的背影,濃湯的熱氣熏濕了他的眼眶。
當晚趙啟便傳令下去,從駐守在邊疆的夜旅中抽派二十個人手,前往張澤濟居住的小鎮,暗中保護他。只等周敏從頤苑借假死逃遁出來後,再送張澤濟往江南去跟她相會。在此之前,張澤濟還得繼續留在那裡。以防驚擾了太后的人手,惹她生疑。
次日趙啟招來了刑部尚書,要求他儘快了結周望的案子。有了皇帝的明示,刑部尚書只是削去了他的官職,追回了贓款。
周望逃過了一場牢獄之災,喜出望外,哪敢有怨言,結案之後終日閉門不出,在家裡讀書享樂。他貪的錢財雖沒了,但還有周敏存在他那裡的一大筆財物。他隨用隨取,日子倒也過得瀟灑自在。
這日清早,武揚正帶著人在頤苑大門外巡視,忽見皇帝身邊內侍總管坐著馬車來了,隨他來的,還有三四輛載重的馬車。
李德奉皇帝之命前來宣旨。
趙啟將冷香雪從才人升為了婕妤。從此往後,隔三差五便會派人送禮物來。沒過幾日,趙啟又親臨頤苑,第二天冷香雪再度晉升,位居九嬪之一的昭媛。
冷香雪的忽然受寵,後宮裡眾說紛紜。眾妃嫉妒之餘又添了一些期待,像冷香雪這樣的都能意外受寵,說不定哪一天這份好運也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這事自然是瞞不了淑妃,不過趙啟給了她一個很容易接受的解釋。
他說這只是做做樣子,晉升冷香雪僅僅是為了打擊周敏,讓她更孤立無援。有了冷香雪的對比,讓她對自己的處境更難忍受。這一解釋,從淑妃的宮裡迅速傳遍了整個後宮。只有皇后笑而不語。
似乎是為了印證趙啟的解釋,就在冷香雪受寵後沒多久,便傳出了周敏病重的消息。很是突然,但眾人都不難理解。在那樣的一種悲慘情境下,任誰也是要生病的。
太后卻以為周敏是在履行她的諾言,先讓自己有病的消息相傳出來,作為鋪墊,到時因病而逝了,也不顯得突兀。太后當即派了太醫去頤苑替她診治,用心維護周敏在眾人心中重病的印象。同時這位太醫暗地裡塞給了周敏一包藥粉,周敏知道,那是她的送命藥。
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只是幌子,是周敏計劃中的一部分。
趙啟打著寵愛冷香雪的名義送去禮物,只不過是為了趁便傳遞消息,而不至於引起太后的警覺。頤苑的一切最好是保持原樣,以免打草驚蛇,所以趙啟打消了派禁軍接管頤苑的念頭。
本來周敏的金蟬脫殼之計幾乎不可實現。但因為有了皇帝這個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人傾力相助,所有的不可能也變得可行了。只不過他們要多做一點工作來防備太后。
周敏的病自然是一日重似一日。病重的消息通過太醫傳了出去。趙啟為了體現其仁厚之情,順水推舟的也遣了兩位太醫去頤苑診病。不過這兩位太醫很快就被太后和周敏聯手“收買”了。
距離趙啟與周敏約定好的“死期”越來越近了,那兩位太醫也不失時機的向皇帝隱晦的暗示該替周才人準備後事了。
這一重磅消息在後宮掀起了陣陣驚濤駭浪。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不可一世的宸妃竟會以這樣淒涼的姿態收場。她年華正茂,卻要香消玉殞了。他們不敢相信!就連最嫉妒的那顆心裡也難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淒涼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