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五,這是得先拿出來章程,老二淨身出戶,給你們的孝敬錢也得跟著減少。”

  陳臘不知道老二家裡寶平能不能好,他忘記了這茬,只顧著讓他們出去,忘記自己應該得的孝敬錢,失策 。

  最後一群人商量,比對村裡的其他分家的人家給。本來就是淨身出戶,就算周氏有陪嫁,也不能要多少,都以為周玉蘭有藏起來的陪嫁,向氏的陪嫁,大家都不再想這個問題,成親多少年了。能有多少陪嫁,即使有一點也沒啥大用的。周氏敢接爺奶的話茬願意淨身出戶肯定是有原因的。

  最後的決斷是,二房每年給老人二兩銀子,一擔糧食,其餘的就看自己的良心。今年和明年的孝敬就免了,寶平的身體要銀錢看病。

  陳全拉著陳二發說,“二發,我家的老宅子空著,你們一家先住著,前段時間你伯娘還打掃過,明天就搬過去。”

  “大爺爺,一個月多少銀錢?”周玉蘭可不想白住,以後說不清楚。

  “要啥錢,今年先住著,明年再說,手裡的銀錢先給寶平治病。”陳全瞪眼,別的幫不上,這點還是能幫上的。

  周玉蘭還想說什麼,看著大爺爺那樣,最後她還是沒有說出來,這份人情她記下了。

  分開以後,陳二髮帶著老妻,兩個小兒子還有女兒拿著掃把還有一些傢伙什兒,過去大伯老宅打掃,還有修整。

  周玉蘭待在家裡也沒有閒著,自己房間的東西,屬於自己小家的東西,她全部收歸起來。

  陳四髮帶著家裡妻兒全部過去大伯老宅幫忙修整打掃。陳全回到家裡,也讓家裡的人幫忙,老宅是人滿為患,很快就打掃完,男人們回去陳二發住的西廂房幫忙搬東西,老宅沒有任何家具,沒有太破敗,房頂的茅草需要加蓋,其餘的都還不錯,院子裡面還種了菜。陳全一家住的新房子離這裡不遠,大概就是二十米左右。

  不用第二天,半天的時間就搬完,住的比之前還寬敞,一家人算是安定下來,周玉蘭把兒子交給婆婆,“娘,安兒交給你看著,我進城一趟,給相公買點藥,還有咱家也買一些糧食和做飯的傢伙什回來,晚上請大爺爺和四叔一家吃飯。”

  “你,你有銀子嗎?”

  “有點,在娘家的時候自己悄悄存了一點,暫且咱家能過一段日子。”

  “那是你的嫁妝,等家裡好些了,再補給你。”

  “再說吧。”周玉蘭笑笑,原主在嫁妝問題上沒有和陳寶平多說什麼,現在的陳寶平是不知道周玉蘭的嫁妝中有什麼,至少原主的家底他不是很清楚。

  很多古代的未婚姑娘家裡條件稍稍好一些的,父母但凡疼閨女的,明面上一份嫁妝是列在嫁妝單子上的,還有悄悄給一點私房錢藏起來,不告訴婆家,也是退路錢,以後遇到什麼難事,也不至於太為難。

  私下的嫁妝問題,很多人家都心知肚明,也不多問。

  去到大爺爺家裡借了牛車,一個人趕著牛車去了城裡。來到大梁以後第一次一個人進城,憑著記憶,先去買鍋碗瓢盆筷子,還有買糧食和油鹽,再去藥房買了三天的藥,自己再加了一些補藥,看著也是中藥,卻是補藥。買了一點飴糖,買了一些肉和排骨,自己再加一些肉排骨。趕緊趕著牛車往回趕。在快到村口的時候,還拿出來兩口大缸和水桶,扁擔,兩把柴刀,一壇酒。

  回到家裡,已近黃昏,籬笆院外,婆婆和小姑子抱著安哥兒等待在外面,“娘,嫂子回來了。”

  歡喜之情溢於言表,其實她們擔心很多很多。

  “快喊你二哥和爹過來搬東西。”

  “好,爹,二哥,快來搬東西。。”

  周玉蘭停好牛車,拎著鐵鍋進屋,先撩撩鍋,趕緊做飯,還得請四叔和大爺爺一家人吃飯,也是分家的第一頓飯,做豐盛點也不會有人說什麼。這裡的風俗之一,分家飯只要不是窮到一定程度。分家飯多少會有點葷菜的,這也是預示期盼,期盼未來的生活富足。

  廚房裡面的木柴都是陳全家裡送來的,周玉蘭手腳利落,陳寶石和爹抬完水缸,轉身出去挑水,很快廚房裡面水缸洗好,裡面盛滿水,似乎真的有家的樣子。

  一頓晚飯,都是周玉蘭在做,婆婆和小姑子幫忙。院子裡面蔬菜可以摘,不過菜還不多,菜苗比較多。

  紅燒肉,紅燒排骨,別的一些菜組合出來兩大桌的菜,真是不容易,每桌都是用大盆裝的紅燒肉和排骨。三家人都吃的很熱鬧,男人們喝酒聊天,陳全和陳二發說了很多,讓他以後好好過日子,別擔心,生活會好的。

  陳二發頻頻點頭,“大伯,我記住了。只是給您和伯娘添了麻煩。”

  “麻煩什麼,我們原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好好待周氏,是個有成算的,以後家裡說不定要指著她。寶平治病也得指著她,別像你爹娘似的,分出來說不定還是好事。”

  “會的,周氏確實不錯。這次能主動承擔起家裡的責任,我這個做長輩的反而做的不好,沒有幫上忙。”

  “別這麼想,這些年為小家大家也沒少付出。”

  拍拍侄子的肩膀,他也能理解侄子的擔憂,還有壓力。

  晚上熬好藥,給陳寶平餵完藥,周玉蘭才睡下,一家人就這麼分了出來,直到睡覺前,一家人還如同活在夢中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