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二月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前在鄭夫人房中看到的家具擺設多是半舊的,家具也就罷了,這個時代好木料也不是多值錢,但看牆上和多寶格上的裝飾把玩之物,卻只有寥寥幾個,看樣子是些古舊之物,還有些價值。

  到了這晴雪閣里,裝飾的同樣儉樸卻不乏舒適,家具所用物事皆無名貴之物。邱晨暗暗揣度著,鄭即玉雖掌管戶部,在朝中風評卻極好,而且鄭即玉的簡歷她看過,荊楚人士,家中稍有薄產,祖上也算是書香門第,卻未有人能考出來,他祖父中過舉人,兩次赴京趕考都名落孫山之後,就歇了科考的心思,在家鄉開了個小書齋,教化鄉里的同時,悉心教導子孫。奈何他之前沉迷於科考,等他回鄉,大兒子已經娶了妻子,小兒子也已過了讀書的最佳年齡,於是,就將一切希冀寄托在了孫輩身上。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鄭即玉是這一代的長房長孫,自小聰慧,又有祖父嚴格悉心的教導,十四歲考了秀才,十九歲考了舉人,轉過年來,二十歲上進京趕考,就考中了一甲探花郎,被留在翰林院做編修,三年期滿,又轉到戶部,從六品戶部給事中做起,據說得了當初還是景王的景順帝青眼,景順帝即位之後,鄭即玉年方三十幾歲就已經成了戶部右侍郎,兩年後,鄭即玉剛滿四十歲,就已經升為戶部尚書,成了掌管天下賦稅的一部大佬。

  牛夫人出身官宦人家,父親卻也只是吏部的一個四品郎中,娘家兄弟倒也有兩個出仕,卻也只是赴了外任,官職最高是她的弟弟,如今任山西大同府四品知府。

  如此分析起來,鄭家或許是真的不算富裕,也或許是低調行事,財不外露。

  不過,邱晨心裡這麼琢磨著,卻並無輕視之心。相對於李氏那種恨不能把所有金玉之物擺在眼前的性格,她反而更喜歡牛夫人的儉樸低調。這樣讓人更舒服,也是長久安身立命之本。

  閣樓上四面窗戶大開著,卻因為四角都放了大熏籠,蒸騰的屋子裡暖煦煦的,一絲兒寒意也無。房中設了矮榻矮几,松花色織錦緞灑墨錦墊,同樣是七八分舊的,看上去乾淨舒適愜意。

  邱晨隨著眾人上了閣樓,除去斗篷交給隨身的丫頭,牛夫人笑著招呼著眾人:「今兒咱們都是相熟的,也不拘著什麼,都各自隨意坐吧!」

  幾個年紀稍大些的互相看看,自然而然地坐到了上手幾張矮几後邊。剩下常佳儀挽著邱晨和秋氏,帶著幾個小姑娘就往下手走。邱晨略略停了步子,抬眼看向李氏。

  李氏很有些面子,含笑點點頭:「剛剛牛夫人也說了,你們年輕的隨意玩樂去,不必拘著性子!」

  邱晨遠遠地曲膝,笑著謝了,起身又朝著郝氏曲曲膝道:「那我也厚著臉皮替秋妹妹討個人情,郝夫人想必也不會怪罪!」

  李氏聽了這話,看著郝氏笑道:「我家這個是個憊懶的,你別笑話!」

  郝氏笑著揮揮手,示意邱晨秋氏等人隨意去,轉回目光來對李氏笑道:「梁國公夫人過謙了,這麼好的媳婦兒,大大方方,爽利開朗的,多少好!有這樣的兒媳婦,是夫人的福氣吶!」

  邱晨等人不管上首怎麼寒暄客氣,自得自在的,互相招呼著,分別在下手的幾個矮几後坐了。

  自唐朝,交椅就逐漸由胡地傳入,到宋之後,基本都坐榻、坐靠背椅,已經很少見到這種類似榻榻米的寬大矮榻了。邱晨瞄著常佳儀將腳上的繡花鞋脫了,上榻跪坐在錦墊之上。心裡暗暗慶幸,還好這一具身體一隻偏瘦,不然,稍胖些的人這般跪坐著,可就更辛苦了!

  眾人落座,自有收拾的整齊的丫頭魚貫而入,流水價送上來熱茶和幾盤冷拼。

  邱晨含著微微的笑意,一邊聽著身旁常佳儀跟小姑娘們說笑,一邊看著桌上的菜餚和瓷器。菜是大戶人家廚子們最普通的菜,瓷器也是最常見的填白細瓷,從茶具到瓷器,沒有一個舊窯,只是最基本的成套餐具。這樣如同鄭家的家用物事一眼,整潔乾淨不失禮,但絕對跟奢華富貴不沾邊兒。

  「……楊姐姐,佳儀姐姐說你做的點心最好,是真的麼?」和娉突然笑著轉回頭來問道。

  邱晨晃了一下神,笑著瞅了瞅常佳儀,對和娉道:「你佳怡姐姐誇我呢,我就是會做幾樣點心,也不過是自娛自樂的東西,哪裡及得上那些專門做這個大廚們!」

  常佳儀在旁邊笑道:「你才是過謙,你做的那些新式點心,旁處可沒人會做!」

  和娉和幾個小姑娘立刻被吸引了,都目光灼灼地看向邱晨。

  邱晨苦笑著,對常佳儀道:「你想讓我請你就直說,哪用這樣?」

  常佳儀一臉得逞的得意笑容,邱晨轉回眼看著幾個小姑娘,笑著道:「過幾天,我就下帖子請你們過府,到時候,你們嘗過就知道,沒有她說的那麼誇張!」

  「哈哈,到時候,她們嘗過只有知道我說的遠遠不夠!」常佳儀很有些邀功地看著幾個歡喜的小姑娘笑道。

  邱晨趁著幾個小姑娘沒留意,抬手在常佳儀脅下掐了一把,常佳儀一聲尖叫差點兒衝口而出,好不容易忍住,轉回頭瞪了邱晨一眼,卻忍不住咯咯咯地笑將起來。一邊兒笑還一邊兒遠遠地躲開邱晨,朝邱晨用眼神挑釁著,邱晨白了她一眼,恰好聽到牛氏在上首笑著說話,連忙收斂神色端正坐好。

  正式開始用餐,不管夫人太太還是小姐們的良好禮儀教養就顯現了出來,一個個吃飯絕對不會弄出什麼怪動靜不說,只要吃著東西,也絕對不會開口說話,每個人的動作都是緩慢而優雅的,就連身體孱弱的和娉也一直端坐如儀,讓雙腿早就麻木了偷偷挪了幾回的邱晨暗暗汗顏不已。

  牛夫人只是開宴時略略說了幾句話,然後果然就跟幾位夫人太太說話宴飲,不再約束幾個年輕人。邱晨混在一群小姑娘中,聽著她們嘰嘰喳喳地說著話,自斟自飲著,倒也有趣輕鬆。

  酒過三巡,牛夫人示意丫頭捧上牌子來,讓夫人和小姐們點戲,原來還備了小唱和說書的先兒。

  相對於戲曲,邱晨更喜歡雜劇,相對於咿咿呀呀不知所云的小唱,她更喜歡精彩紛呈的說書。但顯然那些夫人們不這麼想,根本沒跟姑娘們商量,就選了小唱。因為小唱可以不讓唱那些『淫詞艷曲』,說書先兒所說的段子卻大都是從話本子改編的,太多不適合大家閨秀們聽的內容。

  邱晨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只是暗暗記住,下帖子請客的時候,還是不要請說書的先兒好!

  未初時分,鄭家的宴飲平平淡淡地結束了。眾位夫人小姐含笑告辭,牛夫人客氣周到地送出來,看著眾人上了各自的車子離去,這才帶著女兒轉回去。

  一天的宴飲就如鄭家的布置家什一般,平淡而不失禮,沒有新鮮節目,也沒有多少亮點,卻誰也說不出不好之處來。

  邱晨坐在馬車上默默地思量著,鄭即玉在朝中也是慣以溫和敦厚少言著稱,看來,這對夫婦安身立命的一種生活方式,溫吞平淡,卻長久。

  轉回靖北侯府天色還很早,一回到沐恩院,玉鳳就滿臉喜色地拿出一封信來。

  邱晨一看信封上的字跡,也忍不住喜形於色,是林旭的筆跡,是安陽家裡人寫來的信!

  什麼也沒做,僅僅是將手中的斗篷塞給丫頭,邱晨就拿著信坐在椅子上看起來。信中除了對邱晨和孩子們的問候外,只說了一件事,他將雖郭大老爺和郭四公子郭銘恂再次出門遊學,這一回他們的第一站就是京城,然後隨著天氣轉暖一路北上,郭大老爺說要帶著兩個孩子去遼地,去奴兒干省看一看北地的風光和人情。

  對於他們北上邱晨沒什麼感覺,遼地和奴兒干省雖說臨近邊疆,卻還算治安良好,他們遊學只要不去深山老林,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

  她已經完全被即將見到親人的歡喜激動著,拿著信又看了幾遍,這才漸漸將激動的情緒平復下來,將信放好,詢問過秦錚和昀哥兒在後園子,一邊走進淨房洗漱更衣去了。

  洗漱乾淨,邱晨換了一身乾爽的衣裳出來,又突然又些感嘆。

  若是林旭已經取得了功名,哪怕是舉人,這會兒進京也可以操持操持他的親事。如今只是秀才的林旭,又沒有家世背景,想在京城說門親事還是不現實的。

  不急,不急,林旭還小……林家的事情,也暫時不適合他在京城高層圈子裡過多地引人注目。

  邱晨暫時將突然湧起的遺憾拋開,收拾利落了,轉身去了後園。

  接下來的日子,沒有了之前的忙碌,卻也隔三差五地有宴飲帖子,邱晨挑著幾家相熟的去了,不熟的就客客氣氣地婉拒了。經過一個熱鬧而忙碌的新年,邱晨最大的收穫就是跟一些人熟悉了起來,還有些已經能達到熟稔親切的程度了,比如王靜姝、比如宋兮兒……還比如鄭尚書家的女兒鄭和娉。

  這位小姑娘熟絡了,就完全沒了最初清傲孱弱的印象,竟是跟她母親一樣的開朗的性子,因為身體弱被保護的好,還有著不亞於宋兮兒的純真和熱情,自從邱晨去鄭家做客回來,小姑娘已經打發人送了幾次帖子過來,跟她說話,更多的是詢問邱晨點心的做法——起因是邱晨回來第二天一早,就給她和王靜姝、宋兮兒各送了一盒杏仁酥酪過去。然後,三個姑娘回了禮物和帖子,誇讚她的點心美味。邱晨只好又做了幾份送過去,這一回烤制了三份曲奇餅乾……

  一來一往的,邱晨帶著小喜琢磨出來的點心很快就沒了新鮮,於是又重複回去,或者只是換換口味,比如把杏仁換成松子、或者榛子,小姑娘們卻同樣報以熱情的驚嘆和讚美。

  邱晨都想著,要不要去開一家點心鋪子,然後告訴小姑娘們點心鋪子的地址,讓她們自己去選購……

  二月,邁著不緊不慢的步子到來了。

  天氣一天天轉暖,雖然早晚仍舊寒意料峭著,大晴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卻已經可以感受到融融的暖意了。春天近了。

  最先變化的是後園子裡的湖水,進了二月,秦錚就停止了冰戲隊的訓練,並勒令府中上下人等,不許再上冰。

  只要不出門,邱晨每天仍舊跟秦錚一起,帶著昀哥兒去後園呆著。

  天氣轉暖,她們不再坐轎,而是引著走的越來越穩當的昀哥兒走一段,再抱一段。每次經過湖畔的時候,邱晨總會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湖中的冰融化的很緩慢,仍舊平平整整的一塊,但細心觀察,就能看到,原來光潔的透澈的冰層有些發白,特別是邊緣位置的冰層,已經呈現出一種類似積雪的顏色來。邱晨知道,那是融化造成的空洞影響了光線折射的原因,這樣的冰層已經很不結實,沒有多少承重力了。

  然後,若是再細心些,就能看到湖畔的楊柳枝條似乎變得一天比一天柔軟起來,原本乾巴巴的枝條上還沒有萌芽,一個個芽孢卻漸漸膨大起來,像一個個貼在枝條上米粒兒,顏色也有冬季的灰黑轉為青褐色,這細微的變化,都說明生命在悄悄萌發,春天一天天到來。

  邱晨這幾天約束著家人們,沒有採摘瓜果,暖棚里也從郊區的花農那裡收購了一些新花卉過來,有頗受富貴人家喜愛的反季牡丹,也有提前催生出花苞的榆葉梅和海棠,不過卻都是盆景,小小的一株,用不大的植株蓬勃出迥異於常態的美麗來。

  這份生命勃髮帶來的喜悅和輕鬆,卻沒辦法沖淡陳氏從通州帶回來的陰鬱,邱晨這幾日仍舊溫柔對待秦錚和孩子們,對著下人們也一樣溫和寬厚,但每每身旁沒有人的時候,她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陳氏帶回來的消息。

  宜萱一改之前在翟家的當家娘子地位,每天天不亮就得去翟家太太房裡伺候著,從起床穿衣,到伺候湯藥、茶飯,甚至連小丫頭們捶腿捏肩的活兒都落在了她的身上。翟太太對著她打發過去的陳氏,滿臉和氣,口口聲聲誇讚著宜萱孝順,是兒女中最貼心的一個……若僅僅只是虛偽的誇讚也還罷了,那老太太這些話還是當著幾個媳婦姑娘說的,這明面上是誇獎宜萱,暗中就是挑撥是非,讓宜萱更加孤立無援,甚至可能招來暗中的陷害……

  陳氏沒有多說,只是忍不住感嘆,眼中也隱隱藏者擔憂。邱晨可想而知,宜萱如今的處境如何艱難。她的處境艱難了,幾個孩子……恐怕也會受到牽連。

  邱晨不擅長家長里短的應酬,更不擅長這種算計謀劃。秦錚……雖然擅於指揮大軍團作戰的戰略戰術,但對於後院女人的鬥爭,邱晨不認為他能幫上自己什麼。

  她這幾天一直在琢磨著,如今心裡已經有了個大概的規劃。

  二月二,龍抬頭。

  這一天的習俗,要點了燈燭照遍房梁屋角旮旯等蔭蔽處,俗稱『熏蟲』,意味著一年裡蟲子不生,家宅安寧。

  二月二還要去就近的井中、湖中、河中打水,回來供奉著,女子們在這一天不動針線,以免傷了『龍眼』。這一日要煎春節供奉的蒸餅分食,以示年年有餘,五穀豐登。另外,京城還有一種吃春餅的風俗,烙一種薄而韌的麵餅,拿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做餡料,捲成餅捲兒食用,被稱為『春餅』。而且,吃春餅還有個習俗,就是把出嫁的女兒請回娘家來,以示娘家人對女兒的關切和疼愛。

  二月初一,邱晨再次打發陳嬤嬤、林嬤嬤去了通州,接宜萱母子們回來過節。

  二月初二上午巳時中,宜衡早早地被接了過來,跟邱晨等得都有些心焦的時候,陳嬤嬤和林嬤嬤也終於接了宜萱母子們趕回了靖北侯府。

  邱晨跟宜衡接到二門裡,宜萱一走出車廂來,宜衡就忍不住失聲驚呼:「姐姐,你怎麼這般模樣?」

  邱晨雖然心裡有所準備,但看到臉色灰黃,兩眼瞘?進去,大大的黑眼圈和明顯浮腫的眼袋,讓原本明麗漂亮的女子一下子老了足有十歲後,也實在有些難以置信。眼前的宜萱蒼老疲憊,臉色灰敗,雖然強撐著笑臉,卻仍舊難掩眼中的悲愴和難堪……這根本不像一個三十歲不到的少婦,簡直就是個病怏怏的中老年婦人,即使身上穿著明艷的織金緞衣服,頭上戴著珠玉,也根本襯不出半分顏色來,反而越發襯得臉色灰暗難看的嚇人!

  宜萱撐著笑走出車廂,卻被宜衡失聲的驚叫打破之前的種種掩飾,她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隨後被宜衡一把摟住,伏在宜衡肩膀上,無聲地嗚咽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