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不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百六十章 不忍

  看著這樣的廖文清,邱晨覺得很悶,比她在雲家受到商大小姐那樣的算計和高氏的冷眼還要氣悶。這樣的廖文清讓她看到了處理感情問題的青澀和不成熟,她更加懷疑,自己真的帶著兩個孩子嫁進廖家,這個人能給她支撐起足夠輕鬆生活的天空麼?

  廖家如今的情形,想要分家單過幾乎不現實,而且,就她今天看到的,廖家的女人似乎習慣了拘泥於後院的方寸天地,執著於計算著毫釐的得失……那麼,她若是嫁進廖家,會是怎樣的後果?她一個人的話,受點兒委屈想辦法消弭,消弭不掉也能躲開,兩個孩子呢?

  進而想下去,楊家人呢?會不會因她遭受牽連,被冷遇甚至嘲諷侮辱呢?這個問題幾乎不用多想,就可以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就高氏的態度,別說跟正常親家一樣親熱往來,就是必須要兩家人湊到一起的場合,都會不屑與楊家人一起。

  邱晨心思飛轉,看似想了許多,也不過片刻功夫,她淡淡地微笑著,詢問道:「你聽說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這樣急慌慌地趕過來?」連水痘可能引起的傳染都不顧了……

  說起水痘的傳染,邱晨不由又想起廖文清的母親高氏,據說那位極喜歡生水痘的小孫子,還曾為小孫子急病了,今兒,就那麼大喇喇急吼吼地趕去參加聚會……貌似都沒注意水痘傳染的問題吶!

  廖文清臉上神色一僵,目光躲閃著,磕巴道:「也無事,只是……只是聽說你去了雲府……商家大小姐又是那樣的……我就,我就……」

  邱晨看著臉色難堪,滿臉難為的廖文清,突然有些不忍。若是她嫁給他,以後,他如此難堪、如此難為的時候會更多吧?

  若沒有高氏,沒有商大小姐……單單說起廖文清這個人來,性格爽朗灑脫,經商上也很有頭腦天分,真是個不錯的人,僅僅作為商業夥伴的話,邱晨是十分的滿意,但一牽扯到感情,甚至是婚姻,就不是兩個人的事情了。別說這個家族觀念如此濃重的時代,就是現代,因為家人引發夫妻矛盾,生出無線煩惱,從而不歡而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邱晨笑了笑,把湧上來的酸澀壓抑下去,道:「好了,我知道了。」

  廖文清如蒙大赦地鬆了口氣,又猛地抬起眼看過來,似乎疑惑邱晨為何突然放棄了。雖說,邱晨不再追問下去讓他鬆了口氣,但不知怎麼的,隱隱地他就生出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邱晨端著茶杯朝他笑笑:「喝口茶……你就回去吧,我沒事,不用擔心了!」

  廖文清心中不好的預感更甚,看著邱晨動了動嘴唇,「你,我……」

  「嗯,我是真的沒事。」邱晨笑容溫和,暖暖的,真正的心平氣和道,「這些日子你也一定累壞了,不用多想這些,安心在家裡歇息幾日,就又該到年尾結帳的時候了……不養好身體,到時候可頂不住。」

  這份溫暖的關切讓廖文清略略緩和了心裡的不安,也露出一抹笑容來,道:「嗯,我知道了!」

  又略略說了幾句制皂作坊和銷售的事情,邱晨就笑著將有些不情願不捨得的廖文清送出了門。

  看著廖文清乘坐的車子一路出了大門,邱晨臉上的微笑漸漸淡下去,垂著眼默然了片刻,無聲地往後邊走去。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吃過早飯,邱晨收拾了,帶著陳氏和林旭去了郭家。

  郭家大少奶奶許氏和二少奶奶金氏迎到二門口,一路陪伴著邱晨直入正院,寧氏笑著迎在正屋門口。

  邱晨連忙上前幾步,曲膝行了禮,直起身端詳著寧氏道:「伯母氣色還好,只是清瘦了些!」

  「來回奔波,難免有些清瘦,不礙的,不必擔心!」寧氏笑著拉了邱晨的手,攜著她進了正屋。

  這一次見面,寧氏雖然一直笑著,但明顯看的出情緒不高,兩位少奶奶陪著說笑了一回,前頭有婆子過來通報,說大老爺請楊淑人過去敘話。邱晨就辭過了寧氏和許氏金氏出了正院,由婆子陪著去了前院書房。

  林旭和郭家四少爺郭銘恂迎到門口,接了邱晨進去。

  郭大老爺已經站了起來,含笑迎著邱晨進門,臉色看起來還是有些暗黃,也瘦的厲害,但精神已經比較好了。

  「瘦了些,不過氣色倒是不錯!」郭敬詮端詳著邱晨含笑道。

  「伯父!」邱晨看著清瘦的幾乎脫了形的郭敬詮眼圈兒一紅,差點兒落下淚來。

  這位為了抗疫深入疫區幾乎把命搭上的老人是真讓人尊敬。想比起來,她雖然因為抗疫得了嘉獎,但邱晨知道,自己遠沒有郭敬詮心懷百姓。當時她之所以進入疫區也不過是不想疫情繼續擴散,威脅到自己的家人罷了。

  除了這份尊敬,相處下來,郭敬詮頗有長輩樣兒,慈愛溫和,也邱晨對這位老人也漸漸地生出一份親近之情來。

  「行了,別難過了,咱們兩個不都全乎著回來了嘛!」郭敬詮笑容爽朗,似乎根本沒在意自己白白付出一樣。「而且,你這次能得了封誥……哦不,應該是誥授,真是可惜可賀!」

  邱晨抿抿唇角,略過讓人傷感的話題,轉而請教道:「伯父所說誥授?可是有什麼特別之處麼?」

  「當然,大有不同!」郭敬詮笑著扶須道,「封誥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封誥官員的稱為『誥授』;另一種封誥官員之母之妻的,稱之為『誥封』,也就是俗話常說的『封妻蔭子』中的『封妻』,也就是『恩蔭』。像你這樣,直接『誥授』的三品淑人可與蔭封不同,是說明你自己掙來的誥封,自然比恩蔭的誥命要牢靠的多。」

  邱晨微微挑著眉,聽著郭敬詮的解釋,然後笑道:「沒想到一個字居然還有這麼多講究!」

  郭敬詮扶須頜首,微笑著看了看郭銘恂和林旭道:「這些官場的常識,你們也要多多留心才是!」

  郭銘恂和林旭連忙起身垂手恭應了。

  之後,邱晨又略略詢問了郭敬詮的身體狀況,也各自說了一下進入疫區後的經歷。

  郭敬詮感嘆道:「我自謂老而彌精,卻還沒有你看的通透……唉,沒有當地官員的支持,這防疫絕非一人幾人之力能夠做的來的。」

  這話說的,就帶出一股子寂寥來,邱晨和郭銘恂、林旭三人也沒法子安慰,只能把話題引開,說起此次安陽府官場的變動,又說了一會兒話,郭敬詮臉上露出些許疲憊之色來,邱晨和林旭就告辭出來。

  這一趟郭家之行花的時間不長,邱晨和林旭回到家裡時剛剛巳時中。兩個孩子在家裡悶了兩天都有些煩躁,邱晨索性帶了兩小一路出了城,直奔南沼湖而去。

  進安陽府的時候,邱晨就打發了人去跟楊樹勇和周氏打了招呼,這幾日她忙著也不得空,得了空就去南沼湖,不用他們過來。

  一路出了西城門,不過半個時辰,馬車就拐上了前往南沼湖的青石路。

  路兩側的蘆葦結著白花花的蘆花,風吹來,許多白色的蘆花就像柳絮一樣隨風散開,飄向遠方,也飄進車廂中,阿福阿滿樂呵呵地用小手抓著蘆花,笑鬧著,邱晨看護著兩個孩子不要磕碰到,月桂和陳氏就坐在車廂門口,防著兩個孩子跌出去。

  穿過一片密集的蘆花,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道路兩旁的蘆葦盪不見了,只剩下齊刷刷的寸余高的蘆葦茬兒。

  「咦,娘,這兒的蘆葦吶?」阿滿從車窗里伸出小腦袋四下張望著疑惑道。

  邱晨護著小丫頭,不讓她磕碰著,笑道:「割了啊,你看地上的茬兒,是不是跟田地里割了麥子留下的麥茬一樣?」

  「嗯嗯,麥子收了能磨麵蒸饃饃,這些蘆葦割了也能磨麵蒸饃饃嗎?」阿滿繼續詢問。

  阿福在旁邊微笑著道:「蘆葦又不是糧食,怎麼能蒸饃饃。」

  邱晨抬手摸了摸阿福的頭,笑著道:「阿福說的對,蘆葦不是糧食,不能磨麵更蒸不出饃饃來。那麼,阿福知不知道,割下來的蘆葦能做什麼?」

  「能做草苫子!」阿福回答。

  阿滿也不甘落後,仰著臉叫道:「能燒火!」

  邱晨抱抱兩個孩子,開始給兩個孩子講起蘆葦的利用來,又從蘆葦的利用講到蓋房子的種種……說著笑著,車子已經駛近了南沼湖,在湖邊的莊子上停了下來。

  這還是兩個孩子第一次來南沼湖,雖然初冬時節,湖面上看不到什麼了,四下里的蘆葦收割後也空蕩蕩的,幾乎沒了什麼景致,卻仍舊讓兩個孩子稀罕的不行,眼睛有些不夠使,好奇地四下里打量著。

  周氏和楊樹勇聞聲從屋裡迎了出來,周氏腰上扎著圍裙,手上還濕漉漉的,一看到阿福阿滿,連忙把手在圍裙上擦了擦,幾步走過來把阿滿抱了起來,又摸了摸阿福的頭,笑道:「阿福都這麼高了,再幾年就成大孩子了。」

  阿滿摟著周氏的脖子脆脆地叫:「大舅媽,滿兒也長大了!」

  周氏撮了撮阿滿,笑道:「嗯嗯,滿兒也快長成大閨女了!」

  楊樹勇上前抱起阿福,引著含笑不語的邱晨往屋裡走,一邊詢問楊家二老的情況。

  「咱爹咱娘都很好,大哥大嫂放心……」

  說著話,一直進了裡屋,周氏和楊樹勇直接把兩個孩子放在炕上,周氏又急急忙忙地出去,熱熱地沖了三碗茶湯進來,「先喝完茶湯暖和暖和!」

  放下茶湯,周氏就匆匆忙忙地去整治午飯,老何婆娘和兒媳婦也過來幫忙,為了邱晨母子們過來,還特意加了兩個菜。

  吃過午飯,兩個孩子偎在炕頭上玩了一會兒就困了,哄著兩個孩子睡下,楊樹勇從炕櫃裡拿出一個藍布小包袱來,解開來,裡邊是一本帳簿子,還有一疊子銀票。

  「這是今年的收入,妹妹看看!」楊樹勇臉上滿是喜悅,邱晨不看帳目已經知道,今年的收入還算不錯。

  邱晨也沒推卻,直接翻開了帳簿子看起來。

  帳是楊樹勇記錄的。之前趕車的時候,楊樹勇就記帳,只不過那個時候識得字很少,更多的都是用自己專用的符號記錄每趟活計的收入。去年在劉家岙待了大半年,俊文俊書兄弟們上了學堂,楊樹勇也跟著孩子們學了些字,看書作文還不行,但做些簡單的帳目記錄還是可以的。只不過,字寫得歪歪扭扭一些,錯別字多一些。

  這本帳目沒有加減計算,就是簡單地記載了收入和支出兩項。邱晨直接略過開頭的純支出,直接翻到帳簿子的最後察看收入。蓮藕、菱角、雞頭米、蓮子,一筆筆的收入記錄的清楚,邱晨目光掃過去,心裡已經把各項收入合計了起來,不過盞茶功夫就看完了。

  合上帳簿子,邱晨也禁不住露出了笑容:「今年的收入真不錯,居然有六百多兩銀子的毛收入!」

  楊樹勇和周氏都是滿臉的笑,楊樹勇道:「咱們這兒種蓮藕的少,蓮藕是個稀罕物,雲家給的價錢也公道,每斤蓮藕五十文收的……老何說,他們南邊的最好的蓮藕不過二十文!」

  邱晨喝著茶點頭道:「這是雲家照顧咱們了。」

  楊樹猛點頭:「嗯,雲家過來的管事也說了,今年南邊兒疫病鬧的,蓮藕過不來,價格比往年高些。明年咱們這裡有沒有人跟風種不好說,南邊兒的蓮藕能運過來,咱們湖裡的蓮藕也收的多了,蓮藕的價格估計就要低一些了。」

  邱晨笑著道:「價格落就落了,這也正常。咱們明年的魚和雞鴨羊的出息就大了,蓮藕價格落一些也不怕。」

  楊樹猛點點頭,又道:「咱們的魚按你捎來的信兒沒動,這湖面馬上就要上凍了,要是鑿窟窿逮魚可有限……你說的那個冰上逮魚的法子真管用?」

  「大哥還信不過我?」邱晨笑著反問了一句,見楊樹勇擺著手要辯解,笑著道,「我跟大哥玩笑呢。那個法子,秦勇秦禮他們都會,到時候,讓他們過來帶著咱們逮上幾回,大哥好好地學學,明年咱們也就能鑿冰打魚了。……秋日的水不上凍,魚不稀罕,賣不上錢去。等湖裡的冰封結實了,也要臨近過年了,那個時候逮出魚來,新鮮的大魚可沒處找,價錢自然就高,咱們也能多些收益。」

  楊樹勇和周氏聽著連連點著頭,兩人眼中都是滿滿的信賴和欣喜。

  繼而,邱晨詢問起楊家鋪子的情況來。

  「收完蓮藕,我跟你哥回村里去了一趟,將家裡打掃了一下……家裡大部人都沒有出去逃難,逃難的六戶人家……村西北角的郭老虎一家有沒有回來,說是路上遇了劫道的……一家老少六口人,郭老虎的小孫子才滿歲,虎頭虎腦的……唉!」周氏感嘆著說。

  這樣的事很無奈,也很惹人傷感,邱晨也跟著嘆息起來。

  「莊戶百姓,平日連村子都少出,驟然帶著老少出去逃難哪有那麼容易的,出去六戶能回來五戶已經很不錯了……」楊樹勇勸慰著邱晨姑嫂二人。

  邱晨點點頭,這個理兒她也明白,只是聽到這樣的消息仍舊難免讓人傷感罷了。

  丟開這個話題,邱晨道:「九月里,咱爹娘非得要回來,被我留下了。一來,就他們二老在家裡,咱們都不放心;二來,我是真捨不得他們二老離開……」

  莊戶人家有個不成文的風俗,有兒子的老人是不會長住閨女家的。若是在閨女家長住,還有可能引著人說兒子不孝的閒話,是以,邱晨這麼說,也有些跟楊樹勇解釋的意思。

  周氏拍著邱晨的手笑道:「我們都知道。如今湖裡雖說不用管理藕田、菱角啥的了,可你哥跟我商量著,趁著冬日空閒,趕著多孵幾窩雞鴨,就在棚舍里養……反正,咱們有大片的葦子當柴火,不愁沒得燒,只要人跟上,燒著火地籠,讓棚舍里暖和著,小雞小鴨子一樣長,這樣,等明年一開春,雞鴨就能開始下蛋賣錢,一點兒不耽誤功夫。」

  邱晨聽得微微挑起眉梢來。眼睛也微微亮了起來。楊樹勇和周氏還真是讓她驚訝,居然能夠想出反季節養殖的法子來。別說,周氏說的法子還真是都很管用。

  點著頭,邱晨問道:「聽著很不錯……柴禾不缺,糧食呢?雞鴨餵多了,吃的也多著呢!」

  楊樹勇接過話去道:「今年的菱角落了大半,但菱棵子卻不少,老何說那個餵雞餵鴨很好,我們曬乾了試著用磨碾了,再拌上些谷糠麩子,雞鴨果真愛吃。」

  周氏也笑著補充道:「還有穇子草籽,還有菜種子……那些東西溝邊田壟上,特別是荒場地上多得是,咱們村子往西,黑狗窩那邊兒大片的荒場地,你哥就去那邊說了說,收購那些東西,曬乾打出來,兩斤一文錢……不過十來天,就收了四五千斤。這還是那些人不摸底,如今見真能賣錢,不光黑狗窩村,再往西北的好幾個村子都去地里割去了……一個壯勞力一天割的能打一二百斤,一百斤就是五十文,二百斤就是一百文,比他們出去扛活強多了……不光這一冬天的雞鴨料不用愁,要是收得多,都能夠明年大半年的。那些東西也好存放,堆垛在院子裡,拿葦帘子苫苫就行!」

  邱晨聽著聽著,禁不住就展開滿臉的笑意:「大哥大嫂比我想的還要能幹的多,看大哥大嫂這樣,我是真的放心了!」

  楊樹勇被誇的嘿嘿直笑,周氏也露出些羞澀的扭捏來,邱晨拉著周氏的手,笑道:「我說的都是實話……不過,大哥大嫂還是注意些,夏天曬的婆婆丁啥的,也加到料里餵著,外人不要亂進雞鴨棚舍,咱們自己的人進出雞鴨棚舍,也要注意乾淨,出入也一定要注意在生石灰里踩一踩……」

  邱晨把能記起來的防治雞瘟的措施又細細地交待了一遍,周氏和楊樹勇都仔細聽了,謹記下來。

  說完這些,邱晨又說了說俊文俊書等人的學業生活,周氏和楊樹勇聽的很認真,看得出,他們二人也很想孩子們了。

  邱晨乾脆勸道:「趁著這會兒雞鴨還沒孵上,你們也抽空去看看孩子們,時間長了,不光你們想孩子,孩子們也想你們。」

  楊樹勇和周氏互相看看,周氏笑著道:「沒養上小雞,可還有幾百隻雞鴨,還有幾十隻羊,哪裡能走得開啊!」

  這就讓邱晨想起了另一個事,於是笑道:「大哥、大嫂,以後咱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如今是老何一家人過來依附,將來,家業更大了,難道你們倆就永遠不出門了?我看,你們趁著冬日空閒些,還是儘早再添些人手才好。」

  楊樹勇點點頭:「嗯,我也這麼想,你大嫂總說能忙過來,人多了養不了。」

  周氏有些赧然道:「我是想著,冬天沒多少活,人多了也是吃閒飯,不若過了年再招人,熟絡熟絡正好開始幹活。」

  邱晨握著周氏的手,笑道:「大嫂這是勤儉過日子過慣了,可如今咱們的家業日益大起來,這帳有時候就不能只算眼前的得失了。這人手不是別的,找回來還得熟絡,還得摸清了品性好不好,技巧不技巧,才好安排活計……這個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這會兒找人來,冬天閒散著幹些雜活兒,正好能仔細著看看各人的品性、技巧,過完年活兒開工前,就能夠妥善地把人手安排下去。現用現找可來不及!」

  楊樹勇連連道:「就是,我跟你嫂子說,總是說不通!」

  周氏羞惱地瞪了楊樹勇一眼,嗔怪道:「你是咋跟我說的,你就說找人找人,從沒仔細跟我說明白過,你要跟咱妹妹這麼清清楚楚地跟我說,我還能不明白?明白了還能攔著你?」

  楊樹勇也不惱,撓著頭嘿嘿笑著,轉了話對邱晨道:「妹妹,這找人的事兒我一個人做不來,你看看把大興借給我幾天,讓他幫我挑挑人長長眼色……」

  「成啊!」邱晨毫不遲疑地答應下來,又補充道,「這幾日我有事打發大興去辦了,過幾日他忙完了,我就打發他過來!」

  說著話,阿滿阿福也相繼睡醒了,邱晨和周氏就轉移了注意力,跟兩個孩子說起話來。楊樹勇逗了逗兩個小傢伙,就起身出去了。

  姑嫂二人看著孩子又絮絮地說了些女人家的私房話,主要是趙氏的孕情,周氏挺關心的。又過了大半個時辰,邱晨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脊背上,沒有汗水,就起身告辭。

  周氏揚聲朝外喊道:「你拾掇好了嗎?咱妹妹要回去了!」

  「好啦!」楊樹勇答應著,穿了件皮襖子,手裡拎著馬鞭子走了進來,「拾掇好了,我送你們回去!」

  「哥哥,你這是去拾掇啥了?家裡啥都有,你前些日子送過去的蓮藕什麼都還有呢!」邱晨一邊給阿福阿滿穿著皮襖一邊道。

  楊樹勇笑道:「沒給你拾掇蓮藕,那東西挖出來擱不長時間,咱們自家人隨吃隨挖也趕趟兒。」

  看著楊樹勇還神秘兮兮的,邱晨好笑地搖搖頭,卻不再追問。阿福阿滿卻被楊樹勇引的好奇萬分,一個個睜大著眼睛,眼巴巴地望著大舅舅。阿滿更是等不得娘親給她穿好皮襖,就張著手朝楊樹勇伸過去:「大舅舅抱滿兒,帶滿兒去看!」

  原來,楊樹勇神秘兮兮地拾掇的是十幾尾鮮活的大魚,還有一簍子青蝦……甚至還有一簍子薄薄的細長條狀,呈刀鋒形狀的魚……邱晨眨著眼幾乎不敢相信,指著那刀型的魚道:「咱們這,咱麼這裡居然有刀魚?」

  楊樹勇笑道:「這個魚也沒啥稀罕的,就是平時里難逮的很。每年剛開始冰封的時候,刀魚會跑到水邊兒上來,一大早繞著湖邊兒找,就能在冰面上找到……只不過這東西離水就死,這冰上撿來的更沒有活的了!」

  邱晨笑的眼睛都彎了起來,點著頭道:「我知道……這魚可是好東西,味道極鮮美的!」

  楊樹勇搖搖頭:「也沒啥吃頭,肉太少,刺兒還太多,平常人就是有人捉到也嫌棄的很。這還是老何嫂子說,他們南邊兒大戶人家都愛吃這個,我才想起來給你拾掇上。」

  邱晨驚訝地失笑起來,連連點頭道:「大哥以後再撿到刀魚都給我送去,我稀罕的很吶!」

  「行啊,知道你愛吃,明兒一早我再去繞著湖找找,都給你送去,耽誤不了你明天晌午吃!」楊樹勇連連答應著。

  邱晨也不客氣,笑眯眯地點頭表達著心裡的歡喜。她明兒準備去唐知府家拜訪吳太太,正想著沒有拿的出手的東西,若是明兒一早楊樹勇真能送一筐刀魚過去,她去唐府的表禮就有了!

  嗯,去唐府都不用一筐,分成兩份,一份送去給郭大老爺嘗嘗鮮。

  回到官帽兒胡同林宅,邱晨當晚就讓陳氏做了個油炸刀魚。

  刀魚不大,只有筷子長,魚身菲薄,狹窄,柳葉裝,或者刀鋒狀,略略掛一點兒蛋糊進油鍋小火炸酥,魚身內極多的亂刺也炸得焦酥,吃的時候,都不用吐刺,連骨帶肉一起吃……真是鮮美的可以。

  阿滿阿福用手拿著,像吃點心一樣,每個人都吃了十幾條方才罷休。

  晚上,邱晨攬著兩個孩子躺在炕上,孩子們已經睡熟了,她卻躺在黑暗中,大睜著一雙眼睛,久久不能入睡。

  有些事,看來是要重新思考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