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誥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百五十五章 誥命

  「奉 天承運 皇帝制曰:……仁心嘉術,懸玉壺以濟百姓……蕙心蘭質,解上憂濟萬姓黎民……授楊氏海棠三品淑人……」

  邱晨帶著阿福阿滿跪在院子中央,上面天使不疾不徐抑揚頓挫的聲音傳下來的,辭藻華麗又有規矩的部分她聽起來很吃力,不過卻清晰地聽到一句話「授楊氏海棠三品淑人」,心裡含糊著,自己這就掙了個品級出來?三品……趕上雲逸舟新升的級別了。當然了,人家有實權,她這個就是個名兒,半分實權沒有!

  這樣很好,這樣就好!

  一直對聖旨不怎麼在意的邱晨也有了些歡喜,恭恭敬敬地帶著孩子們叩了頭,謝了恩,這才直起身雙手接過五色織錦的誥命捲軸。跪在後頭的玉鳳等人忙起身上前,接了三品淑人誥命服飾和金冊玉印,大興家的青山家的連忙上前來將邱晨和孩子們都扶起來。

  吳雲橋從天使身後繞出來,臉上略帶著些赧然地向邱晨拱手道賀:「恭喜邱先……呃,楊淑人,恭喜!恭喜!」

  邱晨大大方方地曲膝行禮,笑道:「我也要恭喜吳大人……呵呵,若是吳大人不嫌棄,我倒是更願意托大讓吳大人稱呼一聲邱先生!」

  一句話說的吳雲橋也豁然笑開了,連連拱手道:「應該的,應該的,說起來,吳某這條命也是邱先生救下的。」

  這話就有些重了,邱晨連忙笑著擺手:「吳大人這話可就不敢承受了。」

  又乾脆地道:「我家只有小叔一人,我不跟吳大人見外,幾位大人就託付給吳大人照應了。」

  吳雲橋連聲應承著。

  那位京里的天使郭公公詫異著,跟在他身旁的安平縣令忙低聲解釋道:「當初,楊淑人著男裝進了清和縣治疫,吳大人就是清和縣令。」

  原來如此,郭公公恍然。目光再一次細細地端詳起這個看似並不太出眾的女子來,越看越覺得驚訝和……欽佩,就這麼個柔柔弱弱的年輕女子,在猛於虎狼的瘟疫臨頭時,並沒有避禍,反而冒險進入疫區防治瘟疫,救助無數百姓性命……這份勇氣魄力,真真讓無數鬚眉男兒汗顏。

  也是,若沒有這份氣魄、能力,也掙不下這一場功勞,也得不了皇上的青眼和嘉許……嘖嘖,一個普通婦人,一下子就授為三品淑人……這樣的殊榮,別說景順年間,就是太祖太宗在位時、甚至前朝恐怕也沒這個先例。

  吳雲橋很盡職,受了邱晨的託付,就頂起主人之責,和一臉喜氣的林旭一起,讓著宣旨的天使往堂上去。

  邱晨已經將手裡的誥命詔書交給了青山家的捧著,自己含笑曲膝,請著眾位大人往正屋裡去。

  進了屋門,看到正堂上的御書匾額,郭公公和吳雲橋都是微微一驚,也不敢托大,恭恭敬敬在御筆匾額前施了禮。

  再起身卻不敢在堂上入座,邱晨連忙示意林旭,讓著一行人進了東次間入座。

  邱晨跟進來,看著眾位丫頭子送上茶點來,安置了,略端了端茶,就告辭出來,轉回後院去了。

  後院正堂上,誥命詔書一驚供在了案幾正中,她的淑人服飾、金冊玉印也都擺在當堂的桌子上。邱晨無奈地搖了搖頭,這會兒,這東西只能放這裡了,等將頒旨的天使和大人們送走了,衣服和玉印金冊自然能夠收起來,詔書就跟前頭的聖旨一起送到東裡間里供著去吧。

  孩子們回來,已經清理過了身上沾染的灰土,脫了外頭的大衣裳,只著了棉襖棉褲在炕上玩耍。邱晨跟孩子們打了個招呼,進耳房略加洗漱清理,再轉出來,前院就傳了消息回來,天使答應留飯,邱晨微感意外,卻也不敢耽擱,連忙將孩子們交給劉氏和趙氏看管著,自己帶了玉鳳、青杏匆匆趕往後院。

  食材是之前備好的,清湯之類的也是常備的,邱晨進廚房,不過是定了下食譜,也沒整什麼刀工菜、花活兒,精精細細地定了四個冷盤,六個熱盤,兩個燉品,兩個小鍋子,最後主食定的雞油捲兒和雜糧小窩頭。

  前邊吩咐了,讓潘佳卿和丁先生、袁先生跟林旭、楊樹猛作陪。

  從廚房裡出來,邱晨瞥了眼後院的窯房……今兒秦錚不想在人前露臉,一早就進了窯房……他的傷,雖說已經癒合了,可也不好在高熱的爐子前多待……這麼想著,邱晨就讓玉鳳跟青杏在廚房盯著,儘快把菜送上去,然後自己抬腳往窯房走去。

  秦義秦禮幾個都在窯房門口侍立著,老遠看到邱晨過來,都笑嘻嘻地躬身行禮道賀:「恭喜淑人,賀喜淑人!」

  邱晨忍不住笑起來,「你們兄弟幾個也別道喜了,這會兒顧不上你們,改明兒我親手做一桌好菜答謝!」

  秦禮最活泛,立刻笑道:「哪裡敢勞煩夫人親自做菜……不過,夫人做的水煮魚真是好吃!」

  這話一出,連秦義幾個都撐不住笑起來。

  說笑了兩句,秦義上前將門打開,請邱晨進了屋,隨手將屋門關上。

  屋裡,爐火熊熊,秦錚一身黑色長袍,衣擺掖在腰間,袖子也挽了起來,手上戴著厚厚的操作手套,手持著一隻大鐵剪子,正全神貫注地盯著家良在爐中燒制的玻璃胚子。

  邱晨也不做聲,慢慢地往裡走了幾步,在秦錚身後站定,原本全神貫注的秦錚轉回頭來,對她微微一笑,隨即轉回頭繼續看著爐子了。

  只是這麼微微一笑,卻讓邱晨一陣晃神……轉眼,回過神來,邱晨忍不住朝高挺的背影撇了撇嘴,不就是長的好看些麼,笑什麼笑啊!

  「呵……」一聲輕笑傳來,邱晨臉色一紅,在人家背後做小動作被抓包了!

  「哼,笑什麼!」邱晨低低地回了一句,垂著頭又翻了個白眼兒,這才穩了神色,看著爐子裡的玻璃胚子道,「這好像不是做花瓶?」

  秦錚臉上帶著笑,看著故作鎮定的女子道:「想做個水丞……」

  說著,已經轉回目光,吩咐著家良把玻璃胚子吹漲起來,繼而從爐中拿出來,秦錚動作敏捷地上前,左手託了半成型的玻璃胚子,右手利落地拿了剪刀把胚子從吹管上剝離,然後一手托著胚子,另一隻手拿了工具將胚口慢慢擴大,瓶身壓扁,紅透柔軟的玻璃胚子漸漸冷卻,秦錚又用狄托子託了送進爐中煅燒,少頃,又拿出來整形,造型……幾個來回間,一隻荷葉五彩水丞已經呈現在邱晨的面前。

  這隻水丞的形狀已經頗為不錯,只是顏色太過艷麗,失去了文房的雅致端寧。

  邱晨默默的端詳片刻,抬頭笑道:「實在不錯,這算是我們燒出來的第一個敞口器具了。」

  秦錚微微皺著眉頭,道:「顏色過於鮮艷失了質樸,做個水丞不好……」

  邱晨眉飛色舞道:「你不做水丞,那就給我吧,我拿回去做個花盤子,正好養水仙去!」

  秦錚訝然失笑,毫不遲疑地點頭:「你喜歡儘管拿去!」

  邱晨笑道:「那好,就擱在這裡,冷卻了我就拿回去!」

  又道:「也臨近午時了,你們也該歇歇……午飯,你是過去用還是在這裡?」

  秦錚含笑道:「就在這裡吧!」

  邱晨轉身看了看,窯屋裡雖然布置簡單,但還算潔淨,在爐子的另一端擺著幾張低矮的腳床,一張矮桌,簡單吃一頓飯倒也不是不可以。也就應了下來,告辭離開窯房後,到底讓春香帶了月桂去將窯房打掃了一番,又送了一套茶具小泥爐過去,這才專心應付前頭的事情去了。

  吳雲橋雖然耿直犟倔,但也是在官場中混了十多年的人了,招呼一下客人還是很輕鬆的,又有潘佳卿、丁先生和袁先生的態度謙遜、談吐文雅,林旭這個主人陪客的壓力就小得多了。林家用心的精緻菜餚味道真的不錯,這一頓飯吃的可謂賓主盡歡。

  一份辣白菜受到吳雲橋的喜愛,在飯桌上就直言索要,「這個小菜夠味兒,問問家裡還有不,有就給我裝上一份。」

  安平縣令不甘落後,連忙笑道:「別忘了我的一份!」

  林旭笑著道:「都是大嫂親手醃製的,不值什麼,這就讓人給兩位大人備下去!」

  郭公公對於泡菜沒甚感覺,倒是對泡菜中紅紅的辣辣的調味料起了興趣,林旭也老實回答,「是大嫂種植的一種叫辣椒的藥材,大嫂說過,能祛寒濕,只是吃多了容易上火。」

  一聽說是藥材,郭公公就笑著點點頭不再問了。

  這些人湊在一起,也沒甚話題多談,各自小心翼翼地應酬著,這餐飯吃的也就特別快,不過一個時辰就撤了酒菜,重新上了茶,眾人喝過,郭公公就要告辭。

  趙九跟在林旭身後,偷偷將一隻荷包送了上來,林旭托著送到郭公公面前,低聲道:「老大人一路辛苦,這是大嫂讓我奉給大人路上喝茶的,還請老大人不要嫌棄微薄!」

  郭公公笑著接了荷包,入手輕飄飄的感覺讓他微微一怔,隨即臉上的笑容就深了兩份,笑著點點頭,低聲道:「替雜家謝過楊淑人!以後若有什麼事兒,就去西華門上,找一個叫小喜子的。」

  林旭恭聲應下,和潘佳卿等人將郭公公送出門去。趙九帶人動作麻利地捧了三份禮物出來,既有吳雲橋和安平縣令要的泡菜,也有自家產的香皂、香露諸物。

  郭公公也得了一份,只是沒有泡菜,卻多了兩個精緻的木匣子。

  上了車,郭公公先從袖子裡摸出荷包來打開一看,薄薄的一張見票即兌的銀票子,面額一千兩!滿意地點了點頭重新裝好,又動手打開一隻匣子,入目晶瑩剔透、流光溢彩的琉璃小瓶兒,讓郭公公微微一怔,隨即下意識地合上匣子,吩咐角落裡的一個小太監:「去車轅上看著些!」

  小太監是個機靈的,自然知道是有事避著他,連忙垂著手退出去,坐到車轅上去了。

  郭公公這才小心翼翼地從一堆綾羅襯物中取出極小極精巧的琉璃瓶兒,拿在手裡細細地端詳起來。

  看了一會兒,郭公公才暗暗吐出一口氣來,這幾隻琉璃瓶兒雖然華美精緻,但並不是宮裡慣用的圖樣色澤,並非宮裡之物……曾經他也見過海外傳來的琉璃瓶兒,倒是與這個想像,想來這瓶兒也是林家從洋貨鋪子裡買來的。

  這件東西……若是用好了,倒是比那一千兩銀子更有用處。

  吳雲橋的禮物里除了一罈子辣白菜一罈子泡蘿蔔外,還有一罈子剁辣椒,當然了,香皂肥皂也備了兩盒子,卻都是實實在在自己用的好東西,沒什麼精緻裝潢。這些東西,當初在清和縣吳雲橋也用過,邱晨也曾送了些給他,不新鮮,卻很喜歡。深覺這位邱先生真正將他當成朋友往來,那份患難之誼倒是愈感深厚起來。

  安平縣令的一份基本上跟吳雲橋的一樣,只不過包裝要精美些,同樣滿意的不行。這些香噴噴的東西,不但妻子喜歡,就連剛剛十歲的女兒也喜歡的不行,偏偏他一個安平縣令俸祿有限,這些東西又貴成那樣,用俸祿根本用不起……這回好了,家裡的幾個女人歡喜了,過年家裡都能喜慶幾分。

  林家喧鬧了大半天,好不容易送走了這一撥宣旨的人,林家諸人竟沒覺得疲累,個個都是一臉喜色,腳下生風的,將各處很快收拾出來,邱晨讓人將上一次的聖旨和這一次的誥命詔書都放在精緻的木匣子裡,一起放到前院的東裡間里供起來。品級服飾和金冊玉印同樣妥善裝起來,收進自己的衣櫃中。

  這一切安頓好了,玉鳳、青杏先笑著恭喜,春香和月桂也笑嘻嘻地跟上來叩頭恭喜。

  邱晨一怔之後恍然,指點著幾個丫頭道:「你們幾個,得,也別磕頭了……玉鳳把柜子里的花開如意銀錁子拿出來,我屋裡的幾個每人兩個,其他人一人一顆!」

  林家鑄的花開如意銀錁子都是一兩的,兩顆就是二兩銀子,幾個小丫頭更加歡喜,又亂鬨鬨地磕頭謝了賞,這才笑嘻嘻地忙各自的活計去了。

  打發了家裡人,相近的村里人,蘭英和青山家的幾個也過來恭賀。

  邱晨跟她們說了幾句話,索性跟蘭英道:「明天作坊里加一個肉菜一個炸鹹魚慶賀,這幾天大伙兒也受累了,管事加一兩銀子,工人每個加二百錢!」

  蘭英歡喜道:「這話一說出去,那些臭小子們不知高興成啥樣了!」

  青山家的則上上下下地端詳著邱晨,感嘆道:「海棠這就成了三品的夫人啦……哎,哎,你說說,我咋覺得跟做夢似的,從得了信兒就覺得走路都飄乎乎的,小秀兒幾個都笑我,跟著歡喜的暈了!」

  蘭英也笑著道:「誰說不是,要不是親眼看著天使頒旨,我也不敢相信吶!」

  又笑道:「咱們也能揚眉吐氣了,海棠成了三品夫人噯……剛剛聽他們說,比府台老爺的官還大吶……」

  邱晨被這兩個人說的失笑不已,搖搖頭道:「我這不過是名兒,哪裡能那麼比的!……這事兒也就歡喜歡喜,過了,咱們該怎麼過日子還得怎麼過日子……」

  說著,邱晨轉了話題,笑道:「這些日子我忙著也沒顧上,袁先生授課,孩子們覺得還行吧?袁先生家裡安頓好了吧?」

  蘭英看了看青山家的,笑著道:「好,袁先生待人和氣著呢,孩子們也喜歡,說袁先生說得好。袁先生家裡也安頓好了,那房子都是新的,到處規規整整的,大件兒家具都擺好了,哪裡有不好的,袁先生家裡的人也挺好,說話和和氣氣的,敞亮利落的性子。」

  邱晨點了點頭,「嗯,我平日顧不太上,你們兩個替我看護著些,人家先生拖家帶口地過來授課,咱們不能讓人家委屈了。」

  蘭英和青山家的連忙答應著,又說笑了幾句就告辭回東跨院去了。作坊的出產賣的極好,工人們每日加班加點的工作,產品都供不上,如今林家一日供兩頓飯,晚飯後也要挑燈做上兩個時辰的工。不過,工人們沒有怨言,工坊里如今是計件付酬,多做工就能多領工錢,又有豐盛的晚飯供著,比回家吃的好多了,沒誰不樂意。

  送走了蘭英和青山家的,林家遠沒到歇口氣的時候,村里幾家有頭臉的人家也都上門恭賀,邱晨親自去前院接待了,招呼著在小花廳里喝了茶,吃了點心,直忙亂到天擦黑了,這才將眾人打發走了。

  這一天下來,邱晨覺得簡直比打了一仗還累人,洗漱之後,又前緣後院地看過一遍,就窩在劉氏的炕上不動彈了。

  第二日起來,鎮子上的、縣裡的,還有府城的各家恭賀送禮的就上了門,這些人大都是派了家人道賀,倒不用邱晨親自接待。倒是過了中午,安陽府郭大老爺家裡派了兩個婆子上門恭賀。

  邱晨讓人將兩個婆子叫進來,就在後院的正堂里見了。

  兩個婆子進門後給邱晨磕了頭,奉上禮單子,道了賀,邱晨就讓玉鳳青杏上前攙扶起來,讓著二人入座,兩個婆子卻連連推卻著不肯。邱晨只好讓人搬了兩張鼓凳過來給她們坐了,這才開始說話。

  邱晨問了郭大老爺的情形,得知郭大老爺就是勞累的很了,在疫區又吃不上喝不上的,身體虛弱了些,並沒有大病,如今調養了一個來月,情形已經好了許多。邱晨略略鬆了口氣,又轉而問候起郭家大太太寧氏和兩位奶奶來,兩個婆子也細細地回了。

  「……我們太太說了,什麼時候楊淑人忙完這陣子,就下帖子請楊淑人過府說話去。這一場禍患鬧的,都小半年沒見楊淑人了,我們太太想的不行呢!」

  邱晨笑著應下:「前些日子聽說郭大老爺安然歸來,伯母和兩位奶奶也回了安陽府,我就有心過去拜望,只是怕大太太和二位奶奶路途勞頓,沒敢上門打擾……你們回去轉告伯母,等過了這幾日,我就上門拜會問安去。」

  兩個婆子歡歡喜喜答應了。邱晨讓玉鳳拿了大賞封賞了二人,備了回禮,打發二人離開。隨後,雲家也打發了人過來道賀,而且是雲濟琛的小廝知書和四名婆子一起過來的。

  邱晨如國家一般見了雲家的婆子,問候了雲家太夫人、夫人,又客客氣氣地說了幾句話,就打發了下去喝茶歇息。又叫了知書上來。

  知書跟邱晨都是混熟了的,進門二話不說就跪倒磕了三個頭,嘴裡連聲恭喜著吉祥話兒,把邱晨和玉鳳幾個都逗笑了。

  「玉鳳,趕緊的,拿個最厚的賞封給他!」邱晨笑著吩咐。

  玉鳳遞了一個長長地一串掛件過去,六個各色銀錁子編了長長地纓絡,精緻的絲毫不亞於府城大戶高門裡的物事兒。知書乾脆不起身,又趴下叩了個頭,這才笑嘻嘻地起身,將得的纓絡就手掛在腰上,走到離邱晨最近的腳踏上坐了,笑嘻嘻地開始跟邱晨回話。

  雲逸舟升了布政使,雲家自然要搬到正定府去的,邱晨就詢問起來。這樣的高升,就憑兩家的關係,怎麼的也得送上一份厚禮道賀才行。

  知書笑道:「楊淑人不用著急,我們家老爺接了任命先趕往正定府赴任,老太太和太太都要慢慢地打理了行李再搬家……我們老爺說了,如今雲家住的也不是知府衙門的宅子,倒不用急著搬家,冬日裡天氣寒冷,老太太上了年紀,剛剛返回來再挪動,怕受不住,索性慢慢地收著行李,過了年開了春,天氣轉暖再搬往正定府。那邊的宅子也要整理修繕,正好能有個空擋出來。」

  「哦,這樣也好!」邱晨略略鬆了口氣,她這一兩天分不出身來去安陽府,還怕耽擱了給雲家道賀,如今看來,倒是不用太著急了。

  之後,邱晨又細細地問了知書關於新任知府唐大人的一些事情,還有指揮僉事的接任人員等等諸事,知書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跟邱晨說了小半個時辰的話,這才告退了,邱晨讓人引著他跟雲府的幾個婆子吃飯好好歇一晚,第二日一早再轉回安陽府去。

  如是忙碌了三四天,林家才漸漸清淨下來。

  邱晨琢磨著,這一回上門致賀的人多了不少,態度上卻恭敬謹慎了許多,遠比當初得了御筆匾額之時井井有條的多。不過,讓邱晨比較感嘆的是,如今她出門,村里人見了竟多出幾分恭敬巴結,卻少了幾分親近……唉,難道真如俗話說的,貴不居鄉麼?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