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穫(二更)

  吃過早飯,打了孩子們去上學,邱晨帶著青杏玉鳳去西院看望了林老太太,又去蘭英家、三奶奶家、還有村正劉玉貴家裡坐坐,問候一聲。***友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151+完了又打大興家的去了一趟劉占祥家,看望劉占祥的媳婦兒。

  統共三四戶人家,一趟走下來也不過大半個時辰,看看剛剛升上半空的日頭,陽光燦爛,碧空萬里的,邱晨就讓玉鳳青杏去拎了籃子,直奔村東的辣椒地而去。

  九月末的辣椒棵上,許多葉子枯黃脫落,紅紅綠綠的辣椒掛滿了枝椏。

  邱晨找到的這個辣椒品種植株不高,辣椒個頭也不大,跟她的小拇指相仿,比現代的朝天椒稍大一些,不過並非朝天而生,有點兒小杭椒的意思。

  一看到地里紅紅綠綠的辣椒,邱晨就歡喜起來,比早上看到西紅柿更加歡喜。有了這些辣椒,就意味著她明年一年都有辣椒吃了,也能放開手做剁椒、做辣椒醬、做泡辣椒、做油潑辣子……延伸下去,就可以做剁椒魚頭,辣子炸雞,麻辣兔肉,水煮魚,牛肉辣醬,辣泡菜……油潑辣子更是用處多多,下麵條做澆頭,做涼粉兒、米粉兒,調拌各種涼菜……只是想想,邱晨已經是口水滿滿了。

  「走,走,挑著紅了的摘!」

  又道:「把乾癟的和鮮的分開……」

  邱晨一臉歡喜地招呼著兩個丫頭,自己個兒已經忍不住彎了腰開始採摘起來。

  主僕三人就帶了兩隻挎藍子,一壟沒到頭,就摘滿了。邱晨笑嘻嘻地揮手:「走,咱們先回去,下午多帶些人過來摘!」

  回到家,還不到午時,大廚房裡剛剛開始準備午飯,邱晨毫不遲疑地拿了一捧鮮辣椒進去,不過兩刻鐘,就做了一個尖椒牛柳、一個辣子雞塊出來,剁椒魚頭也上了籠屜蒸上。

  讓玉鳳、青杏端了兩盤菜,拎了兩籃子辣椒回了後院。邱晨特意地燙了一壺老酒,招呼了楊樹猛和楊老爺子,一起喝上一壺。

  怕家裡人剛開始吃辣椒不適應,邱晨把辣椒的用量縮減的極少,一盤菜里也不過一兩隻辣椒取味兒。為了她還拌了一盤子白糖西紅柿端上桌,然後給劉氏和自己也拿了筷子,一起品嘗新菜餚。

  楊連成試著夾了一塊牛柳,牛柳入鍋之前邱晨用了蛋清和水澱粉,嫩滑不柴,帶著微微的辣味兒,老爺子一嘗之後,微微地皺了皺眉頭,隨即竟是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指著盤子裡的菜問道:「海棠這是又用的什麼調味兒?這股味兒辣辣的,有點兒像是南方產的茱萸,卻比茱萸的更有味兒……辣的夠勁兒。這要是冬天一大早趕車出門吃上這麼一頓,肚子裡熱乎乎的,就不覺得冷了!」

  不知怎麼的,楊連成老爺子這話一出,邱晨竟是止不住地一陣心酸。老爺子趕了幾十年大車,最後還搭上了一條腿……這其累,恐怕比旁人想像的要多得多!

  轉眼再看楊樹猛,一邊吃著辣椒菜,一邊贊同地連連點著頭:「嗯,要是在外邊兒過夜吃上幾口,也好得很!」

  楊樹猛也趕過十多年的大車,果然,他們爺倆兒都知道那個容易!

  眨眨眼,壓下心底的酸澀,邱晨笑道:「這東西禦寒好,還治療老寒腿和風濕痹症,爹爹和兩個哥哥都能吃些,不過要少吃,這東西性子太燥,吃多了也上火!」

  楊樹猛吱著酒,笑嘻嘻地看著邱晨,不以為意道:「知道了,知道了,頂你小,偏你愛嘮叨!」

  邱晨被堵了個仰倒,扯著劉氏的胳膊求援:「娘,你看看二哥,還是哥哥,就知道欺負我!」

  不等劉氏說話,楊連成一筷子敲在楊樹猛的頭頂上,斥道:「你妹妹說你也是為了你好,你還不知好歹了!」楊樹猛苦著臉朝著邱晨瞪眼睛,邱晨卻跟劉氏毫不客氣地笑起來。

  回來,一份剁椒魚頭辣的一個個小嘴兒通紅通紅的,一桌子嘶啦嘶啦的吸氣聲,卻誰都不肯停筷子,連最小的阿滿和俊禮,也端著自己的碟子,一點點夾著邱晨給他們夾得魚唇和魚鰓肉吃著,只不過,吃一口魚肉都要吃幾口饅頭,再喝一大口溫溫的米湯兒……

  不等碗盤收拾下去,俊就跟邱晨提意見:「姑姑,今天的魚頭真夠味兒,晚上咱們還做好不好?」

  劉氏笑著拍拍憨小子的後腦勺兒,笑道:「午飯還沒咽下喉嚨眼兒呢,這就惦記起晚飯來了!」

  俊揉著腦袋,扁著嘴躲開,嘟嘟噥噥著:「我就是想說姑姑做的魚好吃嘛……又打我,都打傻了!」

  俊書在旁邊又拍了他一巴掌,笑斥著:「本來就傻,還怕打了?行了,趕緊的去洗漱了,過會兒就要上課去了!」

  看著俊『飽受欺凌』的委屈樣兒,邱晨也忍不住笑了,抬手摸摸俊的腦袋道:「行了,行了,今年咱們的辣椒結的多,什麼時候想吃都有。這會兒聽你二哥的話,趕緊去洗漱了,回來再喝上兩碗水,再去學堂!」

  一聽隨吃隨有,俊的委屈勁兒眨眼就不見了,樂的咧著嘴巴連連應著,飛奔進耳房洗漱去了。

  午飯後又打孩子們去了學堂,讓楊連成和劉氏老兩口午休,邱晨就又招呼著家裡的丫頭婆子還有僕人們一起下地摘辣椒去。

  一眨眼,趙氏也挽了一隻籃子跟了上來,邱晨嚇了一跳,連忙上前就要阻攔:「二嫂,這活兒你可不能去……」

  趙氏卻笑得實在,擺著手道:「不用怕,如今……也坐穩了,幹這樣的輕省活兒沒事兒……當年懷著俊章,正逢秋收,我還跟你二哥一塊下地割穀子唻。咱們村子裡的媳婦兒潑實,沒有那麼嬌相,你儘管放心吧,有什麼不對勁兒的,我自己第一個知道了!」

  別看現在是一雙兒女的母親,但邱晨自己確實沒有孕產的經驗,對這一方面的了解和知識也所知不多,不過趙氏說的也有些道理,婦人懷孕只要狀況良好,倒是應該適當地多活動,以增強孕婦的體質和健康,對胎兒的育有利,貌似,還有益於生產……

  趙氏說的也是實,農村的婦人沒有那麼好的條件講究,很多婦人臨盆了還要下地做活,也因此,村子裡好些個孩子就取名為『路生』,『地頭』,『壩子』,『田來』……

  想來想去,邱晨打了青杏去作坊里找楊樹猛說一聲,原本是想著讓楊樹猛也跟著的,誰知道,不多會兒青杏轉回來,一臉為難地小聲跟邱晨回報,說楊樹勇忙著看成品皂裝車呢,連頭都沒抬,揮揮手就把她打回來了!

  眨了眨眼,掩去滿心的驚訝和不滿,只好認命地自己處理。

  原本讓人套了車的,這一路崎嶇顛簸,邱晨不敢讓趙氏坐,乾脆把玉鳳青杏等丫頭婆子攆上車,自己挽了趙氏的手,慢悠悠地說著話往地里走去。

  辣椒棵子比較矮,趙氏彎腰採摘不方便,好在也不缺趙氏一個人手,等他們到了地里,丫頭婆子和幾個家人已經開始採摘,一個男子看到邱晨走過來,從地里走出來,笑嘻嘻地迎上來:「東家娘子,你來啦!」

  「是三河兄弟啊,」邱晨看著衣著乾淨整潔了許多,臉色也好了許多的劉三河,笑著回應,「上午我過來看辣椒摘了些回去,也忘了跟你打個招呼……」

  「看看東家娘子說的,這地里的辣椒就是東家的,東家什麼時候採摘不行……」劉三河仍舊看著有些滑溜潑賴,但這兩年來,對地里的活計照顧的卻很到位,不管是去年的芝麻還是今年的辣椒,都照料的很盡心,是以,這副賴皮的樣子看上去也沒最初那麼讓人厭惡了。

  邱晨笑笑:「你今年的辣椒種的不錯,第一年能種成這樣,看得出來用了心了!」

  聽多了諷刺甚至斥罵,意外地受到表揚,劉三河這樣的滾刀肉都羞澀了,搓著手嘿嘿笑道:「東家這話就是抬舉了……嘿嘿,要不是今年大雨淹了一回,這辣椒還能更好些!」

  邱晨答應著:「嗯,今年你也算是摸索著咋耕種管理了,明年我再買上幾畝地,撥上兩個人,都交給你管著……你到時候可不能讓我失望哦!」

  「噯,噯,你擎好吧,我保管擺弄的好好地!」劉三河興奮地滿臉放著紅光,連聲答應著。

  買地,再給他撥人,那他不也就成了管事兒?林家的管事兒,最少的一個月也得二兩半銀子吶!一年就是三十兩銀子……起宅子娶媳婦一年就都夠了!等他也娶上房媳婦再生個大胖兒子……想想那種熱乎日子,他簡直激動地有些找不著北了!

  「你不用陪著我們了,去帶著那些人摘辣椒吧,跟她們說著些,把乾的鮮的分開!別折了枝子……」邱晨打著劉三河。

  劉三河立刻答應連聲地回了地里,很有氣勢地查看著各人採摘的辣椒,又叮囑眾人小心著,別折了枝子,辣椒棵子上還有好些個嫩辣椒呢!

  三畝多,將近四畝地的辣椒,很快就摘了五六筐子,邱晨招呼著裝了車,也不在地里呆著了,挽著趙氏又跟著馬車慢悠悠地轉了回來。然後就讓人把辣椒卸在一進院裡,她和趙氏搬了兩個小板凳,拿來針線,將辣椒串成串兒,再掛在遊廊、房檐下,就能晾曬成干辣椒,不用管它了。

  鮮辣椒邱晨準備做成剁椒和辣椒醬,不過這兩種活兒比較重比較累,邱晨就不敢讓趙氏做了。

  沒多會兒,劉氏也午休醒了,也搬了板凳湊過來,娘兒仨說著話串著辣椒,倒也其樂融融的。

  不到申時辣椒的人就返回來了,又帶回來滿滿一車辣椒。

  這回,邱晨有了做剁辣椒的人手,就把串辣椒的活兒丟給劉氏和趙氏,自己帶著大興家的和幾個婦人,拿了兩隻大號的木盆來,每個木盆柳木板子,把辣椒洗淨晾乾,摘了蒂放木盆同時,邱晨帶著幾個丫頭洗刷了罈子,用開水沖刷了晾上,又剁了小半盆薑末兒,一大碗蒜末兒,還有她這次帶回來的梨子,也剁了一小盆。

  她們準備好這些輔料時,另一邊大興家的帶著幾個媳婦也把辣椒剁好了,幾種材料放在一起,加入鹽、糖攪拌均勻,放入燙好晾乾的罈子里,最後在最上層倒入一杯高度蒸酒,把罈子密封放到屋後陰涼處,剁椒就算大功告成了,只需等上十來天,等它自然酵之後就能吃了。

  因為沒有防護手套,剁辣椒的人會被辣到手,邱晨早備好了燙傷藥汁,等大興家的剁完辣椒之後,就讓她們把右手浸泡進去,浸泡上兩刻鐘,那種火燒火燎的感覺就基本消失了。

  辣椒,西紅柿都種植成功,而且有了收穫,邱晨自然歡喜非常,晚上又特意下廚做了一道水煮魚,還用辣椒蒸了個鹹魚,一個鮮香滑嫩,一個咸鮮開胃,又受到了一家人的好評。

  吃過晚飯,邱晨囑咐玉鳳:「以後,早晚給老人和孩子們燉補品的時候,也記得給二嫂加一份。她懷了身子,一些寒涼之物注意些!」

  吃完飯,聚在西屋說話的時候,邱晨又提了提重陽節的事兒,楊老爺子還是不太上心,邱晨也就轉了話題,說起池塘的事。這邊的池塘修的堤岸整齊,沒有灘地,也沒種荸薺,只種了少量的菱角和芡實,邱晨不在家的時候,楊樹猛帶著人把蓮子、芡實、菱角都採摘過了,如今也就只剩些蓮藕和塘里的魚了。

  一說到捕魚,楊樹猛也很興奮,孩子們更是連課業也不想做了,被楊樹猛拍了幾巴掌攆了出去。

  楊老爺子也很感興趣,一家人就商量著,眼看著天氣一天天轉冷,捕魚還好,挖藕的活兒就要趁早不趁晚,趕緊鋪排了。

  滿囤和青山、林子幾個可是捕魚的熟手,楊家幾個人商量妥了,第二日一早,又把滿囤青山找了來,連林子、秦禮秦勇等人叫在一起商量了,很快就鋪排下去,滿囤和林子家裡都有漁則去作坊里挑了十幾個體格壯實的青壯,去把池塘的進水口堵了,把下水口放到最大,並在出水口上堵上漁隨水逃逸。邱晨則安排了大興家的用大鍋燒了薑湯、酸辣湯,又從庫房裡搬出幾大罈子高度蒸餾酒,給下水的青壯們驅寒。

  一切鋪排妥當了,太陽也升上半空了。

  巳時初,氣溫升高了許多,池塘里的水位也下降了小半米。選好的青壯們一人喝了一碗白酒,紅光滿面地把褲腿兒挽起來,脫了鞋子,赤腳下了水。

  最初的不適應之後,漸漸就適應了,兩三個人一夥,推著一隻大木盆,往水。

  這些人都是第一次挖藕,最開始還有些生疏,會把藕掰斷了。藕斷了就容易灌入泥漿,藕的品質會大受影響。還好,林家的藕也沒打算賣,自己吃多洗洗也就是了,妨礙不大。漸漸地,挖藕的人就摸上了些規律,一整支一整支胖胖的蓮藕從泥里挖出來,就著池水洗涮幾下,就露出白生生圓滾滾的藕節兒來,在太陽光下泛著隱隱的白色韻光,煞是喜人!

  田地里這會兒也沒多少農活兒,村的或在林家做工,或去鎮上打零工,也有的進山去採摘五味子等藥材了,倒是很少有人閒在家裡,老人孩子們卻聞聲而動,都跑來林家的池塘邊兒看熱鬧。看到一支一支的藕挖出來,這些老人孩子比自己得了還高興,都跟著歡呼著。邱晨看著緊站在池塘邊兒上的老人孩子,不由有些流汗。這要是一不留神掉下去,淹不到也嚇一跳不是!

  於是,她悄悄地找了滿囤爹劉大川和楊連成兩個老漢,讓他們去池塘邊兒維持秩序。

  兩個老漢果然不負重託,施施然地走到岸邊上,說著話兒,就引著那些老人們往後退了些,老人們又各自約束著自己的孩子,也退後了一些。邱晨看著暗暗鬆了口氣,又暗暗讚嘆老漢們能量還是很大的,轉回身就回了院子,把剛剛挖上來的斷藕洗刷乾淨了,取了大骨肉塊一起,放到大鍋里燉上,又吩咐大興家的,剁上兩盆子肉餡兒,炸上幾盆藕盒兒,等挖藕、撈魚完了,也讓村裡的人都嘗嘗。

  池塘多,也整整挖了一天,義又挑了一批人,把水來。

  青壯們身子壯實,在水裡冷的渾身打顫,嘴唇都紫了,上來用熱水沖洗一下,再一人熱熱地喝上碗酸辣湯,一身汗出來,整個人就又生龍活虎起來。下午也不用他們繼續做工了,一人了二百己挖的藕,回家休息去了。

  臨近酉時基本挖完了,池塘里的水放了一天,水位下降了許多,水淺的地方,甚至能夠看到大魚的黑脊梁骨兒了。惹得大孩子小孩子的出一聲聲驚呼。

  秦勇秦義就帶人把池塘的出水口堵了一半,只留了比較小的出水口慢慢地往外排著水。

  那些看熱鬧的老人孩子,臨走一人得了兩塊藕盒兒,一家得了一碗大骨和肉塊燉的蓮藕,一個個也是喜色滿面的,歡歡喜喜的家去了。

  第二日,池塘幹了,許多魚就在淺淺的泥水著,秦義秦勇這回親自帶隊下去,就挑著大個的魚逮,不到四五十條魚上來,個頂個都是三斤以上的大魚。

  邱晨打成子和俊,讓蘭英和青山家的領著,給村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一人送去一條大魚、兩支蓮藕。

  下半晌,秦禮秦勇他們又逮了四五十條大魚上來,邱晨就讓人洗剝乾淨,剁成塊醃上。這個時候沒有速凍條件,醃漬就成了保存食物必不可少的方式。

  ------題外話------

  過了的催更票……手忙腳亂一番,終於碼出來了……送上!

  本書由,請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