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魚片魚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百一十二章 魚片魚乾

  一頓歡喜的午飯吃了小半個時辰,等吃過午飯,收拾了碗筷,一時未時末。到了老塗家村出海漁民返程的時間了。

  大平娘收拾完碗筷,連口氣都沒歇,就急急地要去接自家出海歸來的丈夫。

  因為這邊的海都是泥灘,有大片的灘涂,是以,老塗家村所居的位置嚴格說起來並非是海邊,而是傍著一條延伸進大陸的海溝,臨著這條河溝很方便出入海的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海潮、甚至海嘯對村子的危害。

  看著大平娘急切的表情,邱晨就知道時間很急迫了。正好孩子們又想去看看漁船回歸的場面,邱晨索性提議,讓大平娘坐馬車去接船。

  說是傍著,但這條出入海的海溝距離老塗家村至少也有七八百米。而且路還多坑窪崎嶇,很不好走。孩子們乘了馬車行了將近兩刻鐘才到達一片相對平坦的河岸,在這裡用原木和木板搭著一個極粗陋的碼頭。他們到達的時候,已經有船隻停靠,好些個老弱婦孺正在岸邊,幫著從船上往下卸漁獲,從眾人臉上的歡喜表情能夠看出來,這一天出海的收穫破讓他們滿意。

  大平娘不等馬車停穩就跳下了車,急匆匆走到碼頭邊,在靠岸的漁船上搜索了一邊,沒有發現塗大海的船隻,不由鬆了口氣,卻很快又蒙上了一層擔憂之色。

  漁民出海,那麼一艘小舢板在茫茫大海之上飄搖,可以說,每一次出海都是在搏命。究竟有多少人一去無回,他們已經記不清了,可為了活命為了養家餬口,這些漁民家庭長大的男人們,還是要一代一代地延續著出海捕魚,去大海中、去無情的風浪中討生活。

  有卸了船的漁民看到大平娘,好心地招呼:「珍珠,大海在後邊,說是收了網就回來。」

  另一個就笑著道:「那小子總是那麼拼,每天都比咱們多打一網……也是,珍珠又給他揣了小的,他不賣力也不成啊!」

  珍珠羞澀又有些難堪地低了頭,下意識地揪了揪衣襟,掩蓋還沒有凸起的肚子。在大戶人家,生兒育女開枝散葉是大喜事,可到了他們這樣的窮苦漁民之家,多一個孩子就意味著多一張嘴要養活,就意味著家裡的男人必須去海中獲取更多的漁獲,延伸下去,也就意味著家裡的男人將更可能遭遇危險……

  這時,來接船的村里人有人出了聲:「噯,人家大海家今兒可是遇上貴人啦,那麼老些個米麵,還有好多肉……有這貴人幫襯著,說不定以後大海都不用天天取海上咧……」

  這個說話婦人明顯帶著股酸味兒,旁邊立刻就有人不客氣地接話道:「虎兒娘,你這話說的,大海是老塗家村的人,沒地沒業的,不出海做啥?你也別在這裡說酸話,人家大海家可沒少幫襯你。去年,你家男人遭遇了風浪,還不是大海冒著性命危險闖了一趟海,才把你家男人救回來?若是沒有大海兄弟,你這會兒該是孤兒寡婦了吧!」

  「你這是咒誰吶?你咒誰孤兒寡婦啊?啊?……」虎兒娘惱羞成怒,借著這句漁民間忌諱的話不依不撓起來。

  「死娘們,吵吵啥呢!」旁邊一個黑臉敦實的漢子虎著臉怒喝一聲,虎兒娘立刻從母老虎變成了病貓,低眉順眼地挨過去,繼續幫著自家男人卸貨去了。

  這番吵鬧,沒有引起孩子們的注意,阿福阿滿俊言俊章最是好奇。他們在海鋪子鎮的時候跟著邱晨見識過卸漁獲,各種魚類、蝦蟹,各種小海鮮早已經認識了許多,可今兒直接見識到漁民們出海歸來的情形,還是讓他們重新認識了大海的廣袤和物產的豐富。

  漁民們出海收穫來的東西非常繁雜,都被裝在一隻只敞口大筐里。這些大筐就是用鹽鹼灘上最常見的紅荊條編織而成,紅荊條的表面布滿了疙疙瘩瘩的凸起,粗糙磨手,但卻遠比平常的柳條、藤條結實,更耐海水的腐蝕,承重也更好。當然了,漁民們普遍使用紅荊條的最大緣由還是因為取材方便,除了花點兒力氣,並不需要花一文錢。

  漁民們每日出海的時間有限,除去來迴路程花費,還要每天根據海流的方向等尋找魚群的所在,種種耗費下來,每日用於撒網打漁的時間並不多。漁民們就把打上來的海貨一股腦兒裝在這些荊條大筐中,運回碼頭後,交給家裡的女人孩子老人們分揀開,再將比較整裝的魚蝦送去海鋪子售賣。

  大部分小魚小蝦,各種小海鮮等都算是副產品,不值錢,就拿回家自己吃,有些,例如海膽、海星等乾脆挑出來直接扔掉。那玩意兒肉質少,吃起來還扎手扎嘴,漁民們沒人吃這個。

  婦人孩子們把漁獲從船上接下來,就在碼頭左近尋塊地方,開始分揀工作。海鮮海鮮,賣的就是個鮮字。趕緊挑出來,男人們吃了飯喝點水補充一下體力,趁著天黑前還要將分類好的漁獲送去海鋪子賣掉。不然,過了夜,漁獲不新鮮了,別說賣錢,白送都沒人要了,只能眼睜睜看著爛掉了。

  俊言俊章阿福阿滿仗著人小,就在一堆堆分揀漁獲的人群中穿梭著,俊文俊書和秦勇等人只是遠遠地看著,並不阻攔。

  阿福看著被人們扔到一邊的這些小海鮮,尋思了片刻,上前詢問:「嬸嬸,這些東西你們都不要了?」

  那婦人手下飛快地挑揀著,回頭一看是個模樣清秀衣著乾淨整齊的小哥兒,與村裡的孩子截然不同,看著真是俊俏討喜,忍不住就起了玩笑的心思:「你想拿去玩兒?」

  阿福搖搖頭道:「不是玩,我娘親會做這個,很好吃……嗯,我娘親喜歡這個。」

  婦人眉梢挑的高高的,露出一臉的驚訝,隨即收了玩笑的心思,笑著道:「哦,還是個孝順的哥兒。這些賣不上錢,嬸嬸不要了,你想要儘管拿去好了!」

  阿福臉上綻開一抹笑,工工整整地拱手施禮道謝,又道:「我娘囑咐過,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嬸嬸,我給你錢好不好?」

  那婦人爽朗地笑起來,對旁邊的人笑道:「瞧瞧人家這哥兒教導的多好!」

  說著,轉回頭對阿福道:「那你給嬸嬸一個大錢好了!」

  誰知,阿福還是不答應,又搖搖頭道:「嬸嬸,我見過在海鋪子有人賣過這些,一文錢一斤,您稱一下我給您按稱付錢吧!」

  一聽這些沒用處的東西也能賣一文錢一斤,旁邊的也有人紛紛詢問起來:「小哥兒,我這裡也有,你還要不要?」

  阿福看了看漁民們挑出的來的東西,每家也就一小堆,統共估計也就小半筐,很乾脆地點頭應下來。

  挑揀漁獲,村裡有人會帶了稱過來,用來稱量當日的收穫。這會兒,阿福一說收貨,片刻功夫就傳遍了小碼頭。眾人臉上的笑容加深了許多,各家挑揀漁獲的人手,更是十指翻飛,眼睛只盯著筐子裡的海膽海星等物,恨不能把小魚小蝦都變成海膽海星。

  另一邊,大平娘又等了小半個時辰,終於遙遙地看到了自家丈夫搖著船歸來了。大平娘長長地鬆了口氣,再看到自家船吃水的深度,臉上登時浮起一片喜色來。

  這邊,阿福收小海鮮,俊文俊書只是笑笑,不但沒有阻攔,還上前幫著裝貨過稱,另一邊阿滿和俊言俊章已經跟大平娘一起,開始幫著塗大海家挑選起海貨來。

  塗大海把海貨從船上搬下來,就坐在妻子身邊,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白面饅頭,一邊小聲地跟妻子商議:「你剛剛說了,人家無親無故地給咱們送了那麼老些米麵來,咱們也不能白要……正好,今兒遇上了一個魚群,收的魚不錯。我尋摸著,這船魚咱們就不賣了,直接送給人家做回禮吧……雖說,咱們這些魚值不了那些東西,但好歹算是咱們的心意。」

  珍珠拿了只魚皮水壺遞給丈夫:「你喝口水沖沖……嗯,我覺得好。咱們沒辦法跟人家講究貴賤多少,可這是你親手捕回來的魚,做個心意最好。」

  兩人商量著,珍珠手下的動作不停,飛快地把筐中極少的雜物挑出來,扔進旁邊的空筐里,她面前的大筐子裡,漸漸就只剩下白花花的仍舊做著最後掙扎的魚了。

  看著滿筐滿筐的魚,珍珠嘴角噙著一絲微笑和驕傲,她的男人是村里捕魚技術最好的,每次打回來的魚都多,而且乾淨,不像有些人家那樣,雜七六八地啥東西都打回來,挑揀費事不說,還不值錢……

  這回,有了貴客給的米麵等物,大平能吃上大半年。在這個空擋里,他們就不用為給孩子買白面發愁了,省下來的錢攢上一年,加上往年積存的一點點銀子,他們家就能加固加固船體……若是收穫一直像今天這麼豐盛,說不定明年就能換成大漁船……換了大漁船,就比小舢板穩當多了,丈夫再出海,她也不用總是提心弔膽的了。而且,換了大漁船就能走的更遠些,能打回來的魚自然就會更多……日子自然就會越來越好了。

  若是,若是有一天,他們手裡有了錢,說不定就能搬離這個塗家村,去海鋪子鎮上買所房子……那樣,就再也不用擔心海潮、海嘯了……

  珍珠憧憬著美好的生活,塗大海已經吃完了兩個饅頭喝了一壺水,將第三個饅頭摸了摸,塞進懷裡,沒捨得吃。這一個饅頭他吃了也撐不到,帶回去給兒子,卻夠兒子兩天的口糧了。

  因為不需要去海鋪子賣貨,塗大海和珍珠就跟著林家的馬車一路回了家。

  看到塗家給的六七筐海魚,邱晨意外又感動。她來這個小漁村不過是讓孩子增加閱歷,來感受漁民的不易。帶來的米麵等物統共花了不到二十兩銀子,對她現在來說,也根本不算什麼……就是她這樣一個隨意而為,塗大海卻把一天的收穫都拿來還禮……或許,他這些魚賣掉後還換不來一袋子白面,但正如塗大海夫婦和劉婆子說的,他們就是表個心意!

  而世間最難得的也是這個心意!

  邱晨心裡感嘆著,卻沒有拒絕塗大海一家的心意。天色將晚,邱晨也不多停留,將幾筐魚和劉婆子拿出來的醃魚、蝦醬一起裝了車,啟程回了海鋪子。

  他們在海鋪子的客棧包了一個小院兒,有單獨的廚房。

  回到客棧,天色已經黑下來了,邱晨卻沒有歇息。她帶著玉鳳青杏先給家裡人做了晚飯。晚飯很簡單,燉了個鐵鍋海魚,把阿福收來的小海鮮簡單煮了。做晚飯的同時,邱晨叫上俊文俊書俊言俊章,還有阿福阿滿一起,把幾大筐魚都收拾出來,從腹部剖開,抹上鹽糖等調味料,再抹上一層菜油,把鍋刷乾淨,把剖好的魚片貼在鍋上文火慢慢烘烤,至表面收了水分後,拿竹籤將魚一片片撐平,懸掛在院中的繩索上。

  這樣子做出來的醃魚,同樣容易保存運輸,口味卻好比單獨用鹽巴醃製的好許多。若是能做成功,把配方改良一下,教給塗大海一家,那一家人就不用出海,而是收魚製作魚乾。她打發人每個月或每季過來收一次,再跟雲二打個商量,由商隊帶到內陸去,至於能不能賣個好價錢,她一時也不敢肯定,從之前做的海鮮一家人不捧場的打擊上,多多少少影響了她的信心。

  嗯,做出來,先拿回去送到雲家的酒樓試試水,看人們的接受程度,再做決定吧。

  只要這個醃魚做出來賣得好,還可以做烤魚片,還可以做各種乾貨……

  帶著人差不多忙乎到半夜,才把六七筐魚醃製好烘烤好,邱晨還自己動手做了小半筐的烤魚片,她和青杏玉鳳嘗過,都覺得味道不錯。等明兒再給大家嘗嘗,說不定人們這個魚片比較容易接受。

  魚片真的做好了,打出口碑來,不禁可以收購海魚來做,等秋天南沼湖出了魚,也可以把一部分做成烤魚片……生鮮的水產不容易保存,價格也賣不上去。若是加工成烤魚片,也能增加不少收益。

  洗了個熱水澡,幾乎把手和胳膊搓下一層皮來,身上的魚腥味兒還是如影隨形,淡淡地縈繞在鼻子前頭,邱晨卻已經又困又累的沒了理會的力氣,將就著進了屋,幾乎頭一挨枕頭就睡死過去。

  第二天,過了巳時,邱晨才醒來。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了熱水,又細細地洗了個熱水澡,確定身上再沒了魚腥味兒,這才罷手,穿了乾淨的細棉衣裙出了屋。

  阿福阿滿一人捏著一塊魚片跑進來,滿臉歡喜地對邱晨嚷嚷好吃。

  得到兩個小傢伙的捧場,邱晨心中欣慰,又去問了俊文秦勇等人,得到了一致的好評,邱晨這心才算放下了一半。另一半就是經過烘烤的醃魚……雖說,這種醃魚要多晾曬幾天才好吃,但邱晨要趕著回家,也等不得了,當天中午就拿了數條烘烤醃魚油煎、紅燒,做了好幾個菜出來,讓邱晨欣喜的是,這種烘烤過得醃魚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吃過午飯,邱晨就讓俊文俊書趕了一輛車,由秦勇護衛著又去了一趟老塗家村。把烘烤醃製魚乾的方法教給了劉婆子和大平娘,這一趟,隨車送過來的還有一大桶素油和二十斤白砂糖。還給塗大海家留了十兩銀子的定錢,讓他們負責收魚做魚乾,一個月後,他們會派人過來收購。

  這一趟出來,也花了四五天時間了,孩子們總還要上課,他們該返程了。於是,第二天,帶了幾筐魚乾魚片和許多乾鮮海貨,一家人上了船,踏上了歸程。

  這一趟出遊,孩子們曬得黑了些,卻結實了許多。主要的是,孩子們之前出現的傲然、嬌氣等端倪,一趟出遊回來,都消失不見了。在看過那麼多貧苦的漁民孩子,連塊糖都不捨得吃,連一碗白米飯都能饞的流口水的樣子,也勾起了對之前清貧日子的記憶……種種的結果就是,孩子們都少了驕傲浮躁,多了幾分穩重沉著。這個結果,讓邱晨欣慰,也讓潘佳卿和秦勇秦禮等人感慨良多。

  回到安陽府,邱晨洗漱了在炕上坐下,留在家裡的春香就給她送上來兩個錦袋。一個深灰色素錦的袋子邱晨很眼熟,是知書每隔十天都會給她送過來的邸報。另一個錦袋是靛青色的,邱晨沒有見過。

  春香在旁邊回稟:「灰色一隻是知書送來的。靛青的是乳香送來的。隨著這個錦袋送過來的,還有一大箱東西,奴婢放在西屋了。」

  乳香?廖文清送來的?

  按照路程算,這會兒,廖文清和雲濟琛也該到了京城了。也不知道,京里的作坊建立的順利不順利。

  邱晨點了點頭,揮手讓春香下去,自己拿了靛青的帶子打開來,從錦袋中抽一隻厚厚的信封來。

  ------題外話------

  感冒發燒中,就先發這些,明天上午好些的話,會加更……十二點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