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案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邱晨這話說的很自然,就像之前已經談妥了一般。廖文清張了張嘴,還是笑微微地應了下來。

  這種默契的感覺,真是不錯!

  正說著,俊言指著樓下大喊:「姑姑,貼榜了!」

  阿福阿滿也扯著脆脆的小嗓子嚷嚷:「貼榜了!二叔快!」

  「哦?」邱晨聞言立刻站起來,走到窗前往對面觀望。果然,縣學門外,兩名衙役正拿了一張紅紙在之前的五張榜單旁張貼。只不過隔得比較遠,紅紙上能出有字跡,卻不清內容是什麼。

  俊笑著拉住林旭:「走,我們去!」

  「二哥,我們也去!」俊言俊章也跳起來跟著往外跑。

  俊文是老大,也最沉穩,也笑著一起,跟邱晨和廖文清打聲招呼,五人匆匆下樓去了。

  想來,有許多人也跟他們一樣,就在周邊的酒樓、食鋪子裡等著榜,這榜單一張貼,立刻從四下里冒出來好些個人,腳步匆匆地往那張紅紅的榜單近前涌過去。

  邱晨很快就到了林旭俊,後邊跟著俊文領著俊言俊章也從酒樓里走了出去,順著還不算擁擠的人流疾步走到榜單之下,與那些人一樣伸著脖子往榜單上。

  只片刻,邱晨就到俊跳了一下,滿臉歡喜地往酒樓這邊跑過來。

  廖文清笑著道:「俊那小子機靈,這會兒趕著來報信兒的可得有賞錢……你準備了麼?」

  邱晨也是止不住地喜色上面,樂呵呵地從拍了拍腰間難得佩戴一回的荷包,笑道:「早就備好了,別說一個,就是十幾個報喜的也夠了!」

  這話說著,俊已經蹬蹬蹬地跑了上來,一把推開雅間的門,就大聲道:「姑姑,旭叔考中案首了!」

  「案首?果真?」畢竟不是這個年代土生土長的人,對一些時代色彩濃重的詞還是有些不適應。在初聽到案首這個詞語時,邱晨還有剎那的不理解,下意識地重複了一次,她就明白過來,卻仍舊禁不住想要重新確認一次。

  「真的!旭叔名列第一,是縣試的案首了!」俊咧著嘴巴,一點兒沒了平日的沉穩,笑的毫無形象,起來比他自己考個案首還要高興。

  「好,好,太好了!」邱晨連連叫了幾個好,笑嘻嘻地從荷包里摸了一隻二兩的小銀錠子,遞到俊手裡,「抱喜訊的都有賞銀。喏,拿好了!」

  「嘿嘿,謝謝姑姑!」俊微微有些意外,卻更多的都是滿滿的歡喜,也不推拒,收了賞銀,向邱晨一揖。

  廖文清也從荷包里摸出一個東西來放進俊的手裡:「這個消息好,我也賞你個好彩頭!」

  俊轉回頭了姑姑,見邱晨笑著點頭,這才接了,對廖文清同樣一揖謝了。張開手一,卻見手心裡躺著兩個錁子,只不過姑姑給的略大些,是銀錠子;另一個卻是金光燦燦的,竟是一個足有一兩多重的筆錠如意的赤金錁子。

  俊微微吃了一驚,轉頭向邱晨低低的叫了一聲:「姑姑……」

  「今兒大喜,我也沾沾喜氣,你不用你姑姑,儘管收著吧!」廖文清不等邱晨說話,徑直開口。

  邱晨也笑著點了點頭,俊也就不再多問,安心地將一對金銀錁子裝好,又笑嘻嘻地向阿福阿滿道:「待會兒二哥帶你們去買好東西!」

  俊言俊章慢了一步,這會兒也一步跨進來,朝著邱晨嚷嚷著:「姑姑,旭子叔考了第一!旭子叔考了第一!」

  邱晨笑眯眯地一人手裡塞了一個銀錁子,俊言俊章更是笑眯了眼,拱著手對邱晨一陣亂謝。把屋裡的幾個人,還有跟進來的俊文、林旭都逗得笑成一片。

  考試成績出來了,他們的午飯也吃飽了,邱晨就要提議離開。

  只是,還沒等她開口呢,又有一個身穿皂衣的捕快跑了進來:「恭喜,恭喜林旭林老爺高中縣試榜首!」

  屋裡的人除了廖文清之外,都有些意外,明明自家都完榜了,居然還會有人跑上來報喜!

  不過,邱晨畢竟從本上了解些,哪怕她是理科生,中學也學過『范進中舉』的課文,心道,這就是所謂的報喜人了!這些人仗著點兒小聰明,趁著這樣喜事跑上去報喜,不過是為了討份賞錢罷了!而一般的人家,也樂意討個好彩頭!

  邱晨一晃神,笑笑道:「有勞了。同喜同喜!」說著,已經把一枚銀錁子遞給了林旭,示意他打賞!

  那人得了銀錁子,又連聲恭喜了幾聲,這才一臉喜意地去了。

  這人剛剛離開,轉眼又有七八個人跑上來報喜討賞,這些人不僅僅是衙役,還有些穿著普通衣裳的百姓,邱晨乾脆將小荷包交給了林旭,由他一一打賞。不過,她備下的銀錁子有數,之前給了俊、俊言俊章各一個,剩下的七個很快就打賞完了,又來了一個,荷包里只剩下兩串銅錢,林旭也就賞了出去。

  那個人得了銅錢,臉上浮起一層失望,卻仍舊恭喜著去了。他雖然失望卻也怨不得誰,誰讓他心思轉的慢跑的也比別人慢呢!

  這一回打發了,想來都知道主家的打賞銀子用完了,邱晨他們終於清靜了。

  幾個人笑著喝了杯茶,走出酒樓。邱晨一邊下樓,一邊詢問著廖文清鋪面房屋之事。

  剛走下樓,又有兩名衙役疾步趕來,其中一人正是第一個跑進來討賞的那個,一見邱晨一行,連忙拱手道:「縣爺請案首林旭進衙相見!」

  邱晨和林旭這回都愕然了。

  廖文清靠近邱晨低聲道:「縣試乃縣父母主考,林旭考出來後,名義上就是縣令大人的學生了。老師召見學生也有先例!」

  邱晨一聽廖文清說道縣令主考就大致有了個概念,雖然她沒聽說過縣令召見案首,但殿試過後,皇帝都要召見『天子門生』的狀元確是不止一次地在史和電視小說里見到過。

  按理,學生高中應該送上謝師禮,但如此公開的召見,卻不好帶著些,只好上去低聲叮囑了林旭幾句,同時悄悄地又塞了一隻荷包到林旭手中,這隻荷包里同樣裝了十幾個銀錁子,林旭拿著路上跟衙役什麼的結交結交總是沒有壞處的。

  廖文清也趁著邱晨叮囑林旭的空兒,和那兩位衙役攀談起來。

  雖說廖家主院並不在安平縣城,但作為回春堂廖家的少東家,安平縣城有頭臉消息靈通的人也沒有不認識廖文清的。見主持廖家商務的廖家三少親來攀談,兩個衙役自然神態殷切,廖文清說著話,又隨手遞過去一小塊五兩左右的銀子,兩個衙役臉上就只剩下諂諛的笑了。

  那邊邱晨很快叮囑完了林旭,廖文清打了個眼色,小廝**躬躬身,跟在林旭身旁去了。召見某人,家人朋友不好陪伴,但小廝卻是可以跟著的。即使進不到裡面去,等在門外消息也靈透些。

  廖文清才轉回來跟邱晨道:「放心吧,不是壞事兒,縣父母不僅派人傳了林旭兄弟,還傳了第二名第三名一起。」只不過,剛剛那兩個衙役也說了,奉命出來傳話的就他們兩個,是以,雖然縣令要見的是前三名,但先後順序還是有個時間差的。這個細節,廖文清覺得並不重要,也就沒必要向林娘子交待清楚了,以免她過於擔心。

  邱晨聞言緩了臉色。不是單獨召見,連二三名一起見見,那就只是縣令表達一下對這一屆縣試成績優異者的褒獎之意了。

  廖文清著她臉色放鬆下來,微笑道:「剛剛聽你提及鋪子買賣之事,難道你有意要開間什麼鋪子?」

  邱晨笑著搖搖頭,略一思忖,就把劉炳善父子上門售賣房產田產的事情跟廖文清說了,然後道:「我只是覺得奇怪,那劉家財力一般,之前也就劉家岙二百多畝地和鎮子上兩間鋪子……卻突然間想來縣城買鋪子發展,甚至連祖產都變賣了,還舉家搬遷過來……著實有些令人費解。」

  廖文清微微蹙了蹙眉,笑著道:「既如此,咱們且去那些鋪子如何……至於其他的,我會派人留意,一有什麼消息,就派人給你傳訊。」

  邱晨之所以將劉家的事情和自己的懷疑都講給廖文清,想的也是廖家的勢力比她和林家大的多,有是多年經營,人脈關係更是林家無法比擬的。在她一籌莫展的事情,交給廖文清說不定並不是什麼大事。更主要的是,這件事不過是打探一些消息,並不會有什麼危險,也不會犯什麼忌諱,交給廖家,她也沒什麼顧慮。

  「好,幾個孩子只怕也拱指著把剛得的賞錢花了呢!」邱晨笑著應了,讓俊俊文帶好四個小的,跟著廖文清一起出了酒樓。

  孩子們感興趣的無非那麼幾種,好吃的零食、玩具、籍文房四寶,小縣城裡,玩具極少,路上遇到幾個賣小玩意兒的,也多是給極小的孩子玩耍之物,就連上了幾個月學堂的阿滿都不屑一顧,更別提俊言俊章了。是以,邱晨直接將孩子們帶進縣城最大的文房鋪,讓他們在這裡挑選自己合意的籍和文房用品,留下俊文俊照著,她則繼續跟隨廖文清去街上鋪子。

  之前有了大興打聽來的消息,二人逛起來也很有目的,雖然走的並不急,但卻得很快,幾處比較出色的待售鋪面,很快就了一遍。除了之前邱晨關注過的那處五間房的大鋪面外,其他的多是些兩三間的門面,售價也多在一千兩之內,位置偏僻些的,兩間門面的鋪子甚至只開價三百兩銀子,真是相當的便宜了。

  約略了一遍,兩人除了對鋪面的價值有了個更直接地認知,並沒有打探到更有用的東西,兩人也就不再繼續遊逛,迴轉往孩子們所在鋪子走去。

  走了沒多會兒,迎面大興匆匆趕過來,先是對廖文清拱手一禮,隨即又給邱晨施了禮,就低聲稟報導:「夫人,小的剛剛得了個消息,衙門五天前收到京城裡直發的上諭,好像是褒獎某家忠心之舉。」

  邱晨眼皮微微一跳,問道:「你這消息是否確實?還有,知不知道賜的什麼?」

  大興點頭道:「確實,是小的認識的一名縣衙的外管事說的……賜的是一幅御筆,不過,縣令派說此話的管事訂做了御筆匾額,正是如此,那外管事才得以知曉此事!」

  「哦,我知道了,二弟被縣令傳進縣衙問話去了,你去衙門外等著,見到他出來,或者有什麼消息儘快送回來……哦,我們這就回廖府等消息。」邱晨吩咐下去,大興答應一聲,行了禮匆匆去了。

  邱晨抬頭了身邊的廖文清,兩個人眼中都因『御賜』露出一絲隱隱的興奮來。

  御賜褒獎忠心之舉的,她們如今不敢確定獲得褒獎的是誰,但恰好他們兩個人都知道一件事情,足夠獲得一塊皇帝的御筆褒獎,這件事就是邱晨獻出去的蒸酒方子。

  當然,邱晨心裡還有『爆竹』一事,但那件事邱晨曾再三叮囑秦錚,不要說出『爆竹』的出處。想來,應該與那東西無關。

  有了這個猜測,邱晨和廖文清誰都沒有心思再逛街了,去鋪子裡把孩子們挑選的籍文房之類的收了,一行人匆匆趕回了廖家別院。

  此時,已近未時中,若非縣令突然跳出來,這會兒邱晨一行該踏上返程之路了。

  回到廖家,邱晨憂心忡忡地,廖文清也沒帶她進花廳,而是帶著一大六小徑直進了廖家後院的花園。

  廖家這座別院並不大,平時不過是用來臨時落腳居住,是以花園子並沒花費太多心思布局修繕,而且,因為安陽之地偏屬北方,建築格局上更多的是軒敞大氣,少了許多南方園林的『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玲瓏精緻,沒有太多匠心的園林格局,拙樸中見大氣,卻也是邱晨到達這個世界後所見到的最好的園林景致。

  孩子們的喜愛厭憎最不作假,一進入花園中,就朝著水面上的一座曲橋跑去。

  阿滿被邱晨牽在手裡,邱晨不放心她往水邊跑,把個小丫頭急得不行,扯著邱晨的手往前走:「娘,快些,快著些……」

  走到橋上後又嚷嚷:「娘,廖叔叔家的橋好……」

  那邊俊言俊章帶著阿福已經跑上了橋頭盡處的水閣,趴在欄杆上朝著水裡嚷嚷:「好多魚……哎,你,你,那條是紅色的……」

  「紅色的好多,你那條還是金色的吶……」

  滿兒小丫頭一聽更是急切,扯不動邱晨,急得嘟著嘴兒直跺腳。惹得眾人好笑不已,也讓人得可愛,又心疼的不行。

  俊文伸手一把撈起小丫頭抱在懷裡,跟邱晨道:「姑姑,我帶著滿兒過去吧!」

  得了邱晨的應允,俊文抱了滿兒跟俊一起朝那邊玩的忘乎所以的三小子走去。

  廖文清也笑著對跟在後邊的小廝沒藥道:「去,給幾個少爺小姐那些魚餌來……再叫幾個丫頭送點心茶水來,好生伺候著!」

  沒藥答應著去了。

  邱晨沒理會廖文清吩咐小廝什麼,著孩子們那邊,俊言俊章和阿福都知道深淺,有又俊文俊顧著,她索性不過去聽孩子們叫嚷了,尋了一個曲橋的拐角處,乾脆倚在木欄杆上,著水面尋思起來。

  若御嘉獎真的是給林家,或者給林旭的,那麼,以後他們做生意賺錢,基本上就不用太擔心有人欺到頭上了,至少,沒有人敢再明目張胆地欺上頭了。另外,若真是如大興打聽來的,御嘉獎是幾日前到的,那麼這一次林旭縣試考的這個案首,就不僅僅是林旭的學識,也不僅僅是雲二公子的加持結果。若考試前就接到了御嘉獎,林旭這個案首出力最大的說不得還是這『御』起的效果。

  不是邱晨太過小瞧林旭的學識,但林旭之前因為家裡日子拮据,上學堂的時間不夠長,雖然很努力,學業卻並不太好……這從林旭寫的字上就能出來,只是還得過去,但絕對談不上出色。

  而在家裡日子興騰之後,各種供給跟得上了,筆墨紙張也不再需要算計著不捨得用了,吃穿用度都寬裕了,林旭的學業進步是非常明顯的。哪怕去了一趟北疆,背可能稍嫌耽擱,但因為去的一路都有徐長文跟隨,課程耽擱的不算多,加之一路見聞頗多,甚至經歷了一場生死,林旭整個人的氣質都有所改變,比起之前憨直拙樸的山村少年來,如今的林旭,氣度要大方得體的多了,就是事情的眼光格局,也在不知不覺中大氣長遠了許多……

  林旭這些進步是明顯的,但能夠順利通過縣試也就差不多了,一下場就拿到榜首的程度……就邱晨,僅憑林旭的學識顯然還沒到那麼出眾。

  這御之事,廖文清顯然也不知道,也說明雲家雲濟琛沒有得到消息……剛剛大興說過了,是直達安平縣的上諭!越過雲家也不無可能……

  著平靜如鏡的水面,邱晨腦子裡的思緒紛紛亂亂……

  廖文清隔著邱晨兩步,同樣倚著欄杆站住,溫聲安慰道:「別太憂心了,旭哥兒不會有事的!」

  邱晨收回散亂的思緒,笑著搖頭道:「你知道我不是擔憂的……」頓了頓,邱晨還是忍不住問道:「你說,是不是我獻的蒸酒方子……」

  廖文清笑得一臉和煦,如春日暖陽般:「若是豈不是好事?不是,與你,與林家也沒甚妨礙……如今,林家日子興騰,有,是錦上添花,沒有,咱們的生意還不是照做?該怎麼賺錢還是怎麼賺錢。哪怕是旭哥兒,今年一個案首考下來,只要沒有大錯,明年的府試院試,雖不至於一定能得個案首回來,但通過大概是不用擔心的。考過了院試,輕輕鬆鬆地一個秀才身份到手,再接下來,考舉人,甚至進京參考,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左右的了,得更多的就是旭哥兒他自己了……」

  這些道理,邱晨都懂,之所以憂心,也是習慣了操心罷了。被廖文清這麼一番話說下來,也就將亂紛紛的思緒拋開,跟著展開一個會意的笑容來。

  「我知道了,謝謝你!」

  「呵呵,和我……你還客氣什麼!」廖文清笑笑,轉回頭了那邊的大大小小一群孩子,道,「他們在那邊餵魚玩的自在,一時半會兒不會動,有人著,你也不用擔心他們……嗯,這個園子裡景致雖然粗鄙,但那邊有幾株菊花還不錯,我帶你去如何?」

  跟廖文清說說話,邱晨心情也輕鬆起來。聽他出言邀請,也就笑著答應下來。

  廖文清臉上一喜,轉臉給沒藥使了個眼色,沒藥即刻垂手匆匆而去,想是提前去賞菊花的地方布置去了。

  兩人剛剛轉身想走,阿滿卻扎著兩隻胖胖的小手從那邊跑了過來,一邊跑還一邊嚷嚷:「廖叔叔,滿兒好喜歡那些紅魚,滿兒想釣魚,好不好?」

  俊文在後邊緊緊地跟上來,一把抱起阿滿,阿滿卻仍舊掙著身子往廖文清這邊撲。

  廖文清走過去,接過阿滿,笑著頂頂小丫頭的腦門兒,笑著拍拍小胖屁股道:「成啊,滿兒小丫頭喜歡,廖叔叔怎麼會不答應呢!」

  說著,揚聲對那邊伺候著的丫頭子吩咐道:「小小姐要什麼就拿什麼來,小心伺候著!」

  幾名丫頭連忙曲膝答應著,就有一個丫頭子進了水閣,估計是去拿釣竿之類的漁具去了。

  「廖叔叔最好了,滿兒最喜歡了!」滿兒小丫頭達到了目的,抱著廖文清的脖子親了親,灌了一通迷湯,轉身就撲進了俊文的懷裡,嚷道,「大哥,快點兒,咱們釣魚去!」

  廖文清著轉身就走,毫不留戀的小丫頭,有些哭笑不得地嘟噥:「這個丫頭,還真是……用完了就走啊!」

  邱晨在旁邊著好笑,搖著頭道:「這丫頭也不知跟誰學的,就一張嘴會哄人……呵呵,不過,家裡人沒這麼慣她的,也就是你……」

  廖文清笑著搖搖頭,不過,對於用幾條魚把纏人的小丫頭打發了,還是深感值得的,是以也不是真的懊惱,跟邱晨說笑著,引著邱晨走下曲橋,沿著池塘往園子的另一側走去。

  九月初,正是菊花盛開正好之際,廖家的菊花也果如廖文清所說,都是良品,品相自然不錯。蟹爪狀、累絲狀、流水飛瀉狀……姿態百千,顏色同樣也是多種多樣,奼紫嫣紅,美不勝收……遠非廖文清自謙所稱的幾株,這院子假山上下,累累疊疊鋪展開來的,都是各色的盛開的菊花,宛如鋪展開了一張上好的錦繡地毯,不一會兒,就讓人生出眼花繚亂之感來。

  但邱晨了會兒,卻還是暗暗搖頭,相對於這樣一堆一堆的布置,她更喜歡搬一兩盆,或擺在廊下,或供在案頭、牆角……方能體會菊花的傲然和清雅。哪怕只是種在籬笆縫隙,或者院子一角,任其隨意綻放……也能夠體會出一股子秋日蕭殺中的勃勃生機來。

  心裡這麼想著,擔當著廖文清這個主家,邱晨還是要客氣地讚賞幾句的:「唔,好多,呵呵,好……」

  這麼幹巴巴的話,廖文清聽著卻是一臉喜意,指點著一盆盆異種菊花給邱晨解說:「這是綠如意,那一盆紫的是重樓……」

  邱晨只需要聽著,偶爾點點頭就行……兩人一路賞著花,走上不高的疊石假山。

  這麼一會兒工夫,沒藥已經將山頂的亭子布置好了,石凳上鋪了錦墊,桌上也擺好了茶點……

  邱晨卻沒去石凳上坐,而是隨意地在亭子圍欄上設置的欄凳上坐了,依著欄杆往外,正好能夠俯覽大片大片盛開的菊花,再往遠處,還能到湖心水閣旁的一群孩子,似乎已經拿出了釣竿,真的在釣湖裡的錦鯉了。

  廖文清並沒有勉強邱晨,親自倒了兩杯茶,走過來遞給邱晨一杯:「倒是你有心,從這裡下去,果然比近觀更好!」

  邱晨暗笑著垂了眼,喝了口茶,道:「我哪裡有你說的那些雅致心思,我到這裡到孩子們,想的卻是,菊花開的如此好,若是采上幾朵蒸成菊花糕,手執釣竿……唔,再蒸上幾隻蟹子,溫一壺酒……哈哈,那才叫一個愜意悠哉呢!」

  廖文清一口茶喝進嘴裡,聞言差點兒噴了,卻連連咳了幾聲,才緩過勁兒來,指著邱晨笑道:「真是有你的,這麼好的菊花,你居然想到了蒸菊花糕!」

  邱晨微微仰著臉,著廖文清笑道:「覺得我暴殄天物?呵呵,我不過是個村裡的婦人,每日想的就是一家老小溫飽無虞,哪裡懂得這些花啊草的,你跟我說這些,也就是對牛彈琴罷了!」

  廖文清很不以為然地笑著搖頭道:「你是村里婦人,我也不過是一心逐利的商賈罷了。我想的就是怎麼掙錢,怎麼掙大錢……哈哈,你是對牛彈琴,我就是焚鶴煮琴啦……其實,沒多大差別!」

  邱晨笑著道:「是啊,我如今雖然不用擔心吃不上飯穿不暖衣裳了,但還有許多事要操心……這些花草美景,我高興就一眼,沒工夫理會也就算了,真讓我學著某些人賞個菊花吟詩什麼的,我是做不來的……俗人,沒辦法,這輩子改不了了!」

  兩人說著說著,自然地就把話題從賞花賞景轉到藥方子的製作小銷售上去了。

  說了一會兒,邱晨突然想起一件事,詢問道:「往年冬日,咱們這裡……嗯,你們回春堂面對眾多病患應該更清楚,咱們這裡生痘的,出疹子的多不多?有過什麼比較嚴重的傳染病嗎?」

  邱晨本來想直接問,說到一半覺察到有些不對,趕緊改了口。

  提起這個話題,廖文清臉上的笑意淡了下來,道:「也就那樣吧,出痘、出疹子的每年都會有……其他的,傷寒、肺病也多,還有小兒熱驚風……每年都會有不少小兒夭折……唉,我有一個姐姐就是出痘,兩年前,我大哥的次子則是小兒熱驚風,沒救過來……」

  這裡邱晨提及的出痘並不是現代習慣說的水痘,而是現在早已經在國內滅絕的天花。至於廖文清所說的小兒熱驚風,邱晨沒聽過這種病名,但據她推測,估計是流行腦炎等傳染病引發的高熱抽搐之症,至於肺病,這裡應該是指的肺炎……

  這些病症,有些在現代那樣發達的醫療水平下也是救無可救的,更何況這個時代,完全依靠湯藥、針灸這些治療手段,缺乏有效快速的抗菌藥和肌肉注射、靜脈滴注等能夠使藥效快速起效的給藥方式……給藥方式……對,就是給藥方式!

  她之前一直在琢磨藥物的劑型,卻總是遺憾不能製成注射劑給藥,竟然忘記了另一種非常有效的給藥方式--灌注給藥!

  相對於口服來說,因為直接灌注進腸道,藥物的有效成分迅速可以更快地被人體吸收,隨著血液循環運送到人體各個組織器官中,發揮藥效。雖然仍舊比靜脈滴注的起效慢,但比口服,甚至比肌肉注射都要起效快。另外,灌注給藥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病人昏迷無法吞咽之下,仍舊可以給藥。同樣道理,對於小兒服藥不配合的,灌注給藥同樣能夠順利給藥,而且起效還快的多。

  而且,灌注給藥操作恰當的話,痛苦很小,或者幾乎沒有痛苦,病人相對的不難接受!

  滿心興奮的,邱晨抬頭著因為提及夭折的姐姐和侄兒而帶了一絲悲戚的廖文清,張了張嘴,一時卻找不到合適的話語來說這件事。

  突然,她意識到高興地太早了,她忘記了這個社會極為嚴苛的倫理制度,還有固有保守的思想……灌注給藥這種有效的給藥辦法,真想推行開來還是很難……不是因為這個給藥方式不管用,而是因為這個給藥方式難以被人接受。

  沉吟了片刻,邱晨還是決定說出來,只不過,她說的相對委婉了好多,沒有直接用術語:「說起來,這些病差不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症狀,那就是高燒不退。我倒是曾經聽傳授我製藥之術的老人說過一個辦法……嗯,用於小兒效果甚佳。」

  「哦?什麼辦法?」經過半年的合作,廖文清對邱晨已經有了一種潛意識地信賴,她拿出來的東西,哪一種不是想都想不到的好啊!

  邱晨眨了眨眼睛,著已經收了戚色,正一臉興奮著自己的廖文清,緩緩道:「熬製好了湯藥,用合適的工具灌入小兒……腸道,就可以快速地起效降溫。此法,比餵湯藥快得多,灌藥後,最快的一刻鐘就能逐漸退熱。」

  「腸道?」廖文清一臉興奮,卻有些沒聽明白,下意識地重複了一句。

  邱晨鎮定坦然道:「嗯,就是從肛門灌入……當時,老人家還給我畫了一套給藥的用具,用那個給藥,不會有痛苦。」

  現代肛腸灌注都有專用的一次性配套用品,在這個世界,邱晨搞不來醫用塑料,也搞不來橡膠,但可以嘗試著尋找其他材料代替……灌注給藥可是她能夠想起來的,在這個世界裡起效最快的給藥方式了,而且灌注給藥的藥劑不像肌肉注射、靜脈滴注的注射劑那樣,對滅菌滅熱源等要求那麼嚴格,能夠口服的湯藥就能夠灌注給藥……這樣一種便捷又有效的給藥方法,絕對不能被灌注用具給否定了。

  「呃……」邱晨說的這麼直白了,廖文清哪能還不明白,下意識地發出一聲驚愕聲後,迅疾扭了臉,邱晨很無奈地到,廖文清的耳根側臉迅速地……紅了!

  唉,暗暗嘆了口氣,邱晨感嘆,廖文清尚且不能接受的話,推廣就更不可能了。不過,推廣不了,她也要儘快想辦法把灌注給藥的用具製作出來,最起碼,萬一自家孩子病了,她不至於束手無策!

  因邱晨提出灌注給藥的概念,讓廖文清一時接受不了,小小的亭子裡一時陷入了尷尬的靜默之中。

  還好,沒用邱晨尷尬多久,**引著林旭大興一起興沖沖地進了園子,詢問過後,徑直來了賞菊亭。

  「大嫂!」林旭興奮地臉頰都泛著微微的紅,一見邱晨更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疾走幾步來到邱晨面前,道,「大嫂,縣父母傳我進去,告訴我,皇上御賜親筆御一幅,縣父母已經將御定製了匾額,縣父母此次傳我去,就是叮囑我回去準備,明日上午,縣父母就會帶頒旨欽差前往劉家岙給咱們家頒旨賜!」

  「欽差?」邱晨一聽這話也很歡喜,但並沒有林旭這麼誇張。她畢竟對這個世界的嚴明的等級制度沒有太大的感受,她聽完林旭的話,第一時間歡喜之中,還沒忘了擔憂接待欽差的禮制問題。

  別說劉家岙,就是廖家、廖文清估計也沒接過聖旨,那些接聖旨該準備什麼估計也都不知道。

  一邱晨如此,林旭連忙笑道:「大嫂,不必憂心,縣父母已經賜下了全套的接旨禮制……」

  林旭說著,邱晨卻一下子眼睛亮了亮,隨即完全放鬆地笑起來:「好,好,那就好!」

  說著,轉身向廖文清告辭:「少東家,時辰不早,我們也要回去做做準備,就此告辭了!」

  廖文清也不能多留,帶著人將邱晨林旭一家大小送到廖府二門外,著一家大小分乘了兩輛馬車,馬蹄踏踏,車輪滾滾地出了廖府大門,這才悵然嘆息一聲。

  不過,今兒廖文清沒有傷感太多,轉身就收斂了神色,招呼**沒藥也徑直乘車出了門。剛剛林娘子談及的腸道給藥……嗯,雖說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細想下來,廖文清還是覺得應該嘗試一下,反正林娘子也說了,小兒用最好。若是真的能用,小小子們,似乎,也不是不能用。怎麼說,能救命,即使難些,也顧不得了。

  安平縣城回春堂里的坐堂郎中是一名五十多歲的老郎中,最擅內科兒科各種病症的治療,而且,一生只對醫術痴迷,已經五十八歲,六十了,也未娶妻生子,每日除了診病就只捧著古醫本草,或者苦心搜羅來的杏林先賢的手札筆記苦讀思索,琢磨著一個個病症的應對診治……往往廢寢忘食,渾然往外了。

  廖文清之所以過來尋這位老郎中說腸道給藥的辦法,也是中了他醫痴這一點,相對於那些拘泥於世俗禮法的郎中,這位老先生顯然能夠相對容易地接受邱晨提出來的『腸道給藥』的治療方法!

  九月初,雖然秋意漸濃,但天氣還未完全冷下來,只要天氣晴好,還是溫暖和煦的,是以,這個季節生病的不是太多,安平縣城的回春堂里,也只有兩三個人在抓藥,那位姓吳的老郎中則渾然忘我地坐在診室之中,捧著一本手札的沉迷,廖文清進門後,掌柜的和小夥計們紛紛問安的嘈雜聲,根本沒有影響他絲毫,他連眼皮都沒抬。

  廖文清朝著夥計們點頭致意,又對掌柜的笑道:「張老掌柜你儘管去忙,我來是想問吳叔一件事。」

  張掌柜聞言就欲去叫醒吳郎中,卻被廖文清伸手止住:「噯,張老掌柜不必理會了,我自去就成!」

  見他如此堅持,張掌柜也不好再說什麼,告過罪自去忙乎招呼生意去了。廖文清這才一挑長袍下擺,抬腿邁進診室。

  哪知道,這位老吳郎中真不辜負『醫痴』的名號,廖文清都走到他跟前近旁了,他竟仍舊巋然不動,的津津入迷的,還不時指點著頁上的字連連點頭,或小聲嘟噥,或皺眉思索……完全是一副沉浸在醫術研究中的樣子。

  廖文清也沒立刻出聲打擾,乾脆繞到吳郎中身後,越過他的肩頭向他手裡的手札……然後,廖文清就到了這麼一行字:『……病者高熱神昏,譫語抽搐,若熱不退,則可造成紫斑、內衄……後不治,高熱盛極厥陰,陰厥則陽脫,終至陰陽雙亡,無救……』

  完這段描述,廖文清再轉眼吳郎中冥思苦想的模樣,不由失笑:「吳叔,你是不是也對著高熱不退束手無策?」

  「哼,高熱不退,本就兇險,藥石針砭診治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怎麼能說是束手無策?走開,走開……」被打擾了讀,吳郎中的脾氣可不好,也沒清說話的人是誰,就皺著眉連聲呵斥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