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取與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一百四十章取捨

  果然,滿囤娘王氏說出來的是慶和家的和春紅娘倆。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舒睍蓴璩

  邱晨面有難色道:「嬸子……嗯,你也知道,慶和家之前鬧出了那麼一出,又是自己走的……還有春紅女婿……」

  王氏也往前挪挪,挨近邱晨,拍著邱晨的手道:「嬸子知道你心裡彆扭,可嬸子跟你說啊,若是剛開始出事兒的時候,嬸子也不會跟你說這事兒。說不定那時候你要讓她們娘倆進林家做活兒,嬸子還會攔著你,勸著你呢。那時候,我也跟你叔常叨叨,往常看著慶和家雖然性子潑辣些,可不是那不看事兒,不懂禮的人啊,咋就糊塗了,做出那樣的糊塗事兒來了……後來,慶和家的來了好幾趟,來給我和你叔,還有你蘭英嫂子賠不是,她就說自己糊塗了,做出那樣的事兒來。還說,實在是沒臉去見你……後來來了,啥也不說了,就是一個哭。一開始我也煩,還攆過兩回……可旁眼看著,她如今家裡就指著那三畝地,春上因為跟著你幹活,也沒租劉家的地,三畝地,累死累活的能收多少?如今,不但春紅回來了,還帶回一個小的來,那小的身體還不好,三日兩頭的病,病了就得請郎中吃藥……前幾個月在你那攢的一點錢,先是給春紅配送了些,後來又給小的看病抓藥的,就都花進去了……唉,在你那裡幹活的時候,慶和家的吃的紅臉大胖的,你現在是沒見著,見著都能認不出來了,生生的瘦的兩腮塌下去,兩眼也瞘著……前天我又見了一回,頭髮都花白了……別的不說,光春紅那一大一小天天看著,這心也搓爛了!唉!」

  王氏這麼一說,邱晨也覺得可憐。但可憐,並不代表她就會無原則的妥協。

  垂著頭想了想,邱晨還是沒有鬆口。她對王氏道:「嬸子,這事兒你讓我再想想……」

  說完,也就不再和王氏多說,笑著說了兩句,就辭了出來。

  王氏把邱晨送出門,眼看著邱晨衣裙雅致,頭髮烏黑的背影消失在林家青磚的高門樓里,這才嘆著氣回了屋。也不怨人家海棠不答應,誰被那麼傷一回,也得長記性。

  唉,可憐慶和家的,不但丟了林家的活計,還連採藥賣都沒臉去……也不敢去,就她那些事兒,海棠不說話,誰也不敢收她的。

  邱晨回到家,就找了大興安排他負責西院的工程跟進後勤。又去找了蘭英,抽了青江趕車,載著蘭英去鎮上買菜。

  要想工程趕的快,飯菜上不能省。吃得好了,把式工匠們心氣兒順當,活兒幹得漂亮也麻利,就是晚上開開夜車加個班兒,也不會有人消極怠工。

  兩撥人安排好了,邱晨又回了後院,把大興家的、青江家的、順子家的都派去東跨院的廚房幫忙。家裡的中午飯她和青杏、玉鳳將就著做點兒吃吃也就行了。

  如此忙碌著,邱晨中午飯的時候進了一趟東廂,和林老太太說了幾句話,與昨天初見她的時候不同,林嫻娘只是微笑著站在林老太太旁邊伺候,卻並沒有多和邱晨說什麼。

  邱晨也不勉強,問候了兩句,就告辭出來了。

  傍晚,西院的二進就抹好了牆皮,吊好了頂棚,連門窗都裝好了。邱晨進去看了一圈,雖然工趕得緊一些,活兒卻做得很漂亮。於是拿了兩壇酒出來,向把式工匠們表示感謝。還說,過了大秋,就可能加蓋三進院兒,到時候還請師傅們過來幫忙。

  把式工匠們群情激昂起來,紛紛表示活兒儘管放心什麼什麼的……邱晨笑著謝過,帶了林旭回東院吃晚飯。

  東廂房裡的人仍舊在屋裡吃,倒不是她們仍然堅持,而是邱晨根本沒有再詢問過她們的意見,到了點就把搭配好的飯菜湯粥都送進去了。其他的,諸如送開水,送洗漱用水,都是一點兒不耽誤。至於打掃、清潔什麼,就只能依靠她們自己了。

  如今,林家也就是邱晨的房間和前院客廳里有人定點打掃清潔,林旭和俊文幾個的房間裡,也都是自己清理打掃呢!也不算慢待了那幾個。

  轉天,吃過早飯,邱晨就進了東廂,詢問西院房屋內牆糊紙掛簾幔等事宜。

  林老太太笑微微道:「你這孩子能給我們娘兒們一個安身之處就足以讓我們感佩了,哪能任事不動,只等著你操勞呢。我的身體不爭氣幫不上忙,嫻娘和淑玉卻能幫著搭把手。你帶她們去看看,看她們能做的,就交給她們吧!」

  這話說出來,邱晨心裡自然歡迎。布置房屋當然最好是住房子的人自己拿主意最好。

  於是,客套了兩句話,並叫進大興家的來,讓林家老太太認了人,「大興家的就在院子裡,有什麼事吩咐她們就成。」

  林老太太笑著應了,邱晨就引著林嫻娘和黃氏去了西院。

  林家的東西兩院,房屋的布局結構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西院面積狹長,後院稍小,卻也有四五畝的空地,建著些原來的牲口棚子,工棚什麼的。相比起來,東院的後院要大上差不多一倍,還往東連作坊院子和學堂的後邊都括了進來。這也是,因為東院買地皮的時候晚,一次買進的地皮寬闊些。

  不過,就眼下的布局規格,林嫻娘和黃氏都挑不出什麼來。看了看內外,因為西院有不少樹木,還有一大塊菜園,反而看起來比東院更蓊鬱厚重些,讓林嫻娘和黃氏的臉上都添了一抹喜色。

  看了一番出來,林嫻娘和黃氏仍舊選的是一白到底,並主動請纓,自己動手糊牆。

  邱晨卻笑著道:「糊牆這活兒爬上爬下的,可不用你們動手……行了,回去,我還有活兒給你們做!」

  說笑著,邱晨帶著二人回了東院,就吩咐青杏和玉鳳,去把之前備好的各種花色的錦緞繭綢拿出來,送到東廂里去,讓林老太太和林嫻娘、黃氏自己做主挑選,帷幔帳子之類的用料用色,並和林老太太三人商議各人的房間,好量取帳幔的尺寸。

  房間的事幾乎不用多想,也沒得多選,林老太太自然住正房的東間,林嫻娘住了正房的西間。黃氏雖然挑了東廂房,可她每日要伺候林老太太,到時候,只怕林老太太住內裡間,正房東間的外間恐怕就是她常住的地方了。

  帳幔的用料也很快選了出來,林老太太選了一種秋香色的素錦,又很有興致地給林嫻娘挑了一種檀色的素錦,黃氏則順著林老太太的意思,挑了一種櫻草色的素錦。

  邱晨即刻根據尺寸算出用量來,打發大興去鎮上如數買回來。

  縫紉的事兒,就交給林嫻娘和黃氏,外加青江家的和青杏玉鳳兩個丫頭。

  人手多,帳幔之類的也沒有做的太精緻,沒繡花只是縫合倒也快,到了晚上,就已經把林老太太和林嫻娘用的床帳子、內室的帷幔都縫好了。有了這些,暫時搬過去,也就可以了。

  於是,又轉過天來的時候,林旭清了一上午假,安了宅神、林家的祖宗牌位--如今,林家的牌位不再是之前的林升孤零零的一個了,雖然家譜在抄家的時候毀了,但往上推四五代林老太太都記得清楚,昨兒木匠師傅捎帶著做了不少牌位,刷了漆寫上名字就成了。

  然後,在家門口放了一掛鞭炮,林旭和林嫻娘攙扶著林家老太太從東院門裡出來,進了西院門,這家就搬完了。至於鋪蓋用品,早就讓青杏玉鳳搬過去鋪置妥當了,連昨晚上趕著做出來的簾幔都掛好了,是以,當林老太太走進雪洞般的房間時,臉上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真心的笑容來。

  中午,就在西院的一進里擺了兩桌席面,請了村正村老和四鄰八舍,林老太太出去見了一下客人,下午,村正就開了證明,讓大興跑了趟清水鎮,把林家老太太、林嫻娘和黃氏的戶口落在了林旭的名下,這三個人就算在這裡安頓下來。

  晚飯,就是邱晨送過來的一些肉菜米麵等物,黃氏下的廚,就此算是開始自己過日子了。

  當天晚上,五爺爺和五奶奶也搬進了林家西院的後罩房裡,白天,五爺爺在門房看門守戶,打掃門外和一進院子裡衛生,五奶奶則負責一進院各個房間的打掃和二進院的院子清掃,屋裡還不用她進去伺候。

  兩個老人都是清洗的乾乾淨淨,穿了邱晨提起著人送過去的青色棉布衣衫,看起來雖然蒼老些,卻乾淨精神,一點兒看不出之前幹過那種腌臢活計來,林老太太見了一面,對這對老實本分的夫妻也很是滿意。

  吃過晚飯,邱晨手裡捧著一隻匣子,身後的玉鳳抱著一隻包袱,一起過了西院。

  後院正房中,林家三位也吃過了晚飯,林老太太正歪在廳堂中的羅漢床上,靠著個靠墊兒和黃氏林嫻娘閒話,林嫻娘和黃氏則仍舊縫製著沒有完成的帳幔。

  「……這樣也好,咱們林家已經欠了人家莫大的恩情了,再牽累下去,以後八輩子都還不上了……我手裡還有幾件首飾,只留下兩件給旭哥兒應考時花用,其餘的都拿去當了,看著些都買成田畝,每年收收租子,我們自己也勤儉著些,做些縫縫補補的活計,也就夠了……」林老太太絮絮地說著日後的打算。<

  br>

  黃氏和林嫻娘都微微笑著聽著,不時地應和一聲。

  雖然如今的日子,遠不能和獲罪前相比,但比起那些沒能熬過來,死在獄裡、發配路上和凌山衛的人來說,她們三人已經是萬幸了。就如今這樣衣食不虞,安然恬靜的日子,可是她們這些年在凌山衛幾乎天天想日夜盼的,如今已經比她們想像的好得多了。

  說著說著,林老太太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林嫻娘的身上,看著仍舊瘦的很的林嫻娘,林老太太不由暗暗嘆息起來。

  雖說,這個孩子也不是她嫡生的,可這些年來,跟著她一路到了凌山衛,日日在一起苦熬苦守的,自然也積累起一些感情來。更何況,嫻娘這個女兒為了她能好一些,甚至……

  如今,雖說獲了大赦,可家業敗落,家財更是談不上……就她們娘兒們三個老弱婦人,又無權無勢、無錢無人的,走到哪裡能不受欺侮?若不是託庇到了這裡,她手裡那幾件首飾,只怕連個安身的地方都難以尋到。

  嫻娘如今已經十四歲多,眼看到年就快十五歲了,卻因為之前生活困苦,本就瘦弱不堪,偏偏又遭了那麼一回,差點兒餓死在燕雲山谷中,幸好被救回這條命來,卻畢竟傷的狠了,這一回,不好好養上個一年半載的,只怕養不回來了。

  就是身體養回來,嫻娘的親事……別說這個窮鄉僻壤的沒甚好人家,就是有,他們家卻連一件嫁妝都拿不出來……唉!

  正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邱晨的聲音從門外傳進來。「林老太太,我來看你了!」

  因為進了八月,蚊蟲基本絕跡,林家三人搬過來之前,邱晨就把之前東院準備好的夾門帘先拿過來給這邊掛上了。這夾門帘是用青色素錦做的,青江家的還繡了團花圖案,中間用了木質夾板,看起來端莊素雅……這也沒辦法,之前準備這些的時候,林升沒死的消息還沒傳回來,一應用品都是素色的。

  好在,有林老太太在,這個素雅的顏色倒是還算合用。

  黃氏看了林老太太一眼,見她點頭應允,這才起身疾走到門前,抬手舉著木質夾板打起了帘子,笑著對邱晨曲膝道:「大少奶奶,快請進!」

  林嫻娘這會兒也已經站起身來,往前應了幾步,笑盈盈地接了邱晨進來。

  林老太太也已經坐起身來,拍著羅漢床示意邱晨過來坐。黃氏則曲曲膝笑著去廚房沏茶。

  邱晨也不推辭,走到羅漢床邊坐了,笑著接了玉鳳捧著的包袱過來,放在炕桌上,然後打開來,露出包袱里的六匹錦緞四匹細棉還有一大團纕子來。

  「老太太,本來該我這做晚輩的親手做了棉衣給您送來,可我手拙,那手針線著實拿不出手。昨兒我看著五妹妹和黃姨娘的針線都是上好的,我就拿些布料棉花過來,讓妹妹和姨娘受累,把棉衣做起來吧。這眼瞅著過了中秋,一早一晚兒天就涼了,棉衣就得預備下了。」

  林老太太自然是笑著謝了。

  邱晨重又交給玉鳳,讓她跟著五小姐送進去。

  那兩人走了,屋裡只剩下林老太太和邱晨二人了,邱晨這才打開她拿過來的匣子,推到林老太太跟前。一見匣子裡的東西,林老太太也不由動容,下意識地抬眼看向邱晨:「這是……」

  邱晨笑道:「我從小在村子裡生人長大的,直腸子直性兒,沒啥心眼兒,也不會說話,老太太別笑話我……」

  「這盒子裡是一百五十畝良田地契,這座宅子的地契,還有三百兩銀子……地契都是落在旭哥兒名下的,之前就一直擱在我那裡。我雖然生在村里,但對田畝經管知道的卻不多,這些東西擱在我手裡,一來也沒啥出息,二來……如今老太太來了,我可就找著偷懶的藉口了!呵呵,把它們交到老太太手裡,肯定比我經管著多出幾成出息來,也不屈了這肥田……有了老太太操持,旭哥兒就能安心讀書了。呵呵,兩個先生可是都看好旭哥兒的,還說,讓今秋就讓旭哥兒下場呢!」

  林老太太自詡經歷了許多,可邱晨做到如此,她也不得不為之動容。她可是知道的,之前林家統共十來畝地,據說還被陸續買了一大半。如今不到三百畝田地,還都是這婦人做生意賺錢買下來的。這會兒,卻一下子拿出一百五十畝來……

  若說僅僅讓他們住了這宅子,還可以說看在林旭的情分上,可這一百五十畝土地外加三百兩銀子,可就是小兩千兩白花花的銀子了,就是林家遭查

  抄前,一手拿出兩千兩來,她也得細細思量上幾回了。

  可眼前這個出身農家,身上仍舊穿著最簡樸的衣衫,渾身上下幾乎沒有首飾的女子,居然能夠出手就拿出兩千兩銀子來……

  林老太太在心裡深深地吸了口氣,她抬起眼睛,她覺得自己應該重新認識一下眼前這個女子了。

  之前,她或許把這個被留在家裡,在她印象中,甚至在許多人印象中,最普通最低微不過的農家女子,看的太簡單了!

  邱晨坦然平靜地微笑著,迎著林老太太審視的目光。

  盞茶功夫,林老太太才有些頹然地收回關注在邱晨身上的目光,轉到那隻小匣子上。最普通,在林老太太看來甚至很樸素很簡單的小匣子,用料不講究,沒有雕工刻畫,甚至也沒有精細的漆面,簡單的上了一層清漆,保留著木質淡棕黃的原色,卻讓林老太太有些難以抉擇。

  偏偏,這份東西對她對林家來說,又是如此及時,如此無法拒絕。

  有了這些東西,林家才能稱得上是真正安置下來,就如眼前這個女人所說的,只要經營好了,就可以衣食無憂,甚至有條件供應這林旭--林家目前唯一的子嗣,讀書出仕,甚至……可能重振林家!

  心思百轉千回,林老太太終是抬起眼,沖邱晨露出一個笑容來:「真是難為你操心了。既然你如此說,那我少不得撐著,再替旭哥兒操持幾年。」

  邱晨點頭笑道:「您是旭哥兒的母親,自然最疼旭哥兒。呵呵,好了,這下我就可以偷偷懶了!」

  又道:「這剛剛安置下,老太太要是有什麼事兒吩咐,用人用物件,儘管過去跟我說。相信有老太太您操持著,這邊兒什麼人啊物件兒啊,很快就順過手來了。」

  說完,邱晨不再多說什麼,起身告辭出來,恰看到黃氏端著兩盞茶從廚房裡走出來。

  「噯,大少奶奶怎麼不多坐會兒?這就走了?」驚訝了一聲,黃氏又赧然道,「不怕大少奶奶見笑,今兒燒這新灶,還有些不太會燒,這燒水就慢了……」

  邱晨也微微一笑,道:「讓黃姨娘受累了……呵呵,我那邊兒事兒還多,孩子們也等著我回去,我就不多坐了。以後挨著住著,有空黃姨娘也多去我那邊坐坐。老太太、姨娘有什麼事兒也儘管過去吩咐!」

  黃姨娘滿臉感慨地還想說什麼,邱晨卻沒給她機會,叫上跟著林嫻娘放東西出來等在門口的青杏,笑著告辭了。

  邱晨送地契銀票過去的第二天,林老太太打發黃姨娘一大早過來一趟,向邱晨接個人,去縣城尋人牙子買人。邱晨毫不猶豫地安排了大興趕了車去。之後,她就忙自己的事兒了,並沒有跟著過去。

  晚上,大興回來,向邱晨銷假,邱晨才知道,林老太太並沒有跟著去,而是由黃姨娘跟著去的縣城,買了兩個十三四歲的大丫頭,兩個八九歲的小丫頭,正好碰上一個商戶破產賣人,還買了一個三十多歲的管事回來。據說,原來在那家商戶就是管著打理田畝的,還能寫會算。兩個小丫頭中一個,就是這個管事的閨女。

  這話,邱晨問過,也就放下了。

  林家那三個人都是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的,生命力足夠頑強,她能幫的都幫了,看在林旭的面子上,能盡的心也都盡了,就行了。

  在邱晨心裡,雖然有林旭在,兩家不可能完全不往來,但各人過各人的日子,需要幫忙的儘儘力,伸把手,年節大事兒互相往來一番,也就足夠了。

  因為一進院子裡的內牆皮不干,也沒糊牆,是以林旭沒有隨著林老太太三人一起搬過去。邱晨把地契和銀子送過去之前,就和林旭說了一聲。林旭悶了好一會子,垂著頭叫了聲大嫂,說了一句:「弟弟聽大嫂的。」

  之後,林老太太和邱晨似乎也都忘了這一點似的,誰也沒再提。林旭每天早晚過去給林老太太請安之後,仍舊回東院吃飯,休息,其餘時間,不是上學,就是苦讀,眼看著人消瘦下來,只是精神還不錯,見了邱晨和阿福阿滿、俊文俊書幾個,也仍舊和從前一樣說笑,邱晨也就放了心。只是囑咐大興家的,晚上給外院的五個孩子都加一頓夜宵,要好消化的東西。

  轉天,邱晨又跟著買菜的蘭英專程去了一趟鎮上,去回春堂買了枸杞、黨參之類的藥膳食材回來,從那天起,每天燉一隻雞,雞肉炒了做菜,雞湯就成了晚上夜宵的必備,或者做了雞湯小餛飩,或者做雞湯麵,

  把阿福阿滿都勾的不行,非得跟著一起吃,沒辦法,邱晨也只好每晚給他們加一小餐,不過量就很小了,只有一小碗,兩個餛飩,或者幾根麵條。

  就此,邱晨仍舊覺得不夠,還在思量著,再尋些什麼補充營養的東西。

  如今,林家已經不缺肉菜,蛋類了,但邱晨還是覺得營養太過單一,遠遠不夠補充孩子們成長發育的需要。很簡單的,她就想到了牛奶……

  打聽一番之後,這個時代還沒有專用奶牛,都是母牛產了小牛之後,有那麼一兩個月可以擠一些奶。因為還要留出來給小牛吃,是以,產奶量很低。倒是,大興聽說過有一種奶山羊,產仔後,產奶量很大,小羊吃奶的周期也短,吃一個月奶之後,就可以用青草加精飼料來餵養了。

  林家安定下來,因為到了秋收季節,作坊里招人的事情也只好臨時放一放。邱晨忙乎著想辦法給孩子們加營養,打聽著托人買回兩隻奶山羊外加一隻公山羊的時候,已經又過了一集。中國人除了過年外最注重的一個節日--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了。

  八月十三這天一大早,接收了一名木匠把式送來的三隻山羊,和兩包最簡單的月餅點心後,邱晨猛地想起了這個大日子。

  人家帶了禮來,邱晨也不能讓人家空手而歸,拿了兩條自製臘肉和一塊尺頭回禮。

  那名老木匠推託一番,推託不過將禮物抱在懷裡,又有些不好意思道:「聽說林娘子還要找幫工的……那啥,我家大小子十九二小子也十七了,都踏實肯干,要是……要是……」

  對於這樣為了孩子奔波求人的父親,特別是這樣的連話都不太會說的老實人,能夠為了孩子做到這一點,就憑這份父親的擔待,也很是讓邱晨感動。

  於是,不等老木匠磕巴完,邱晨就笑著接過話頭來:「老哥,我招人要過了秋了……我沒見過你家的兩個孩子,這會兒也不敢一口應下來,不過,你放心吧,等招工的時候,我讓人捎信給你,你帶著孩子們過來,有合適的活計,孩子們不嫌累不嫌苦,就留下來。」

  「噯,噯,多謝林娘子了!」老木匠搓著手,連連道著謝,邱晨叫過順子來,將他送出門去,還禁不住地一臉喜色像是從臉上溢出去一樣。

  這邊兒,邱晨和老木匠說話的功夫,正要去上學的俊言俊書和阿福阿滿已經團團地把三隻山羊圍了起來,唧唧喳喳的,興奮而新鮮著。

  「你們還不快去上學,晚了可要被先生打手板兒了!」邱晨看著好笑,走過去,拍了拍幾小。

  俊言抬頭向邱晨問道:「姑姑,咱們買羊做什麼?是不是為了過年殺肉?」

  因為臨近北邊,雖然安陽府都農耕文化,但也有不少人養殖山羊。平日由老漢或者娃娃趕去山坡上放羊,一年下來,到了年前就能買上幾隻,添補家裡的日子,有的寬裕些的人家,也會殺上一隻羊,賣些肉後,留一些肉給自己家過年。是以,俊言才有這麼一問。

  邱晨好笑地拍在俊言腦門兒上,笑嗔道:「怎麼,你小子饞羊肉了啊?」

  俊言捂著腦門兒,嘿嘿傻笑著道:「不是,不是,我就是想問問,那啥,姑姑,我想去放羊!」

  繞了一個大彎兒,感情這小子是打著這樣的主意!

  邱晨正要拒絕,轉念,就笑了:「你想放羊?」

  俊言趕緊點頭。

  邱晨又一一指著俊章,阿福,阿滿道:「俊章你呢?阿福?阿滿?你們都想放羊?」

  三個大小孩子一起點頭,邱晨哭笑不得的,還從沒見過這群孩子這麼默契過。

  不過,這也正中她的下懷就是了。

  「好!我答應你們!」邱晨笑著一口答應下來。

  四個孩子立刻歡呼起來。只不過,不等他們歡呼完,邱晨又開口了:「不過……你們想放羊的話,放了學之後,要首先把課業做完,我檢查過了,才能去!」

  一聽邱晨『不過』,四個孩子立刻止了歡呼,小臉兒忐忑地看著邱晨,等聽到她說出來的條件,不過是把課業做完,立刻就釋然了。沒有放羊這件事等著,他們也會認認真真把課業做完的,在這一點上,四個孩子,包括最小的阿滿在內,都是非常自信的!甚至是很有那麼一點點驕傲的!

  是以,一聽邱晨開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