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個傻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個傻子

  「……據說秦大將軍傷情不好,延綿多日仍舊不癒合……如此下去,只怕性命堪憂!」

  雲二公子感嘆著:「這一次,皇恩浩蕩,沒有追究戎人王子公主逃脫之責,卻因為國家多年後又一次大面積開疆擴土而大赦天下。除了極個別罪大惡極的兇徒外,許多沉冤多年的犯人,此次,也一朝脫困……是以,秦將軍這次北征大捷,被稱之為全民歡慶,也不為過絕色宮女是王妃!只是,可惜了秦將軍吶……即使能夠得以保全了性命,只怕日後也無法再統帥兵馬,戰場廝殺了!」

  邱晨握著茶杯聽著,表情卻沒有因為雲二公子的講述而有太多強烈的變動,到雲二公子落了話音,默了片刻,她才淡淡道:「此次,秦將軍但能夠保全了性命……或許傷重無法在統帥軍馬,反不是什麼壞事!」

  此話一出,雲濟琛和情緒有些低沉的廖文清都瞪大了眼睛,露出一副驚異之色。

  邱晨訕訕一笑,道:「呵呵,我一個莊戶夫人嘛,大道理不懂,反正覺得什麼上戰場不是好事兒。如今秦將軍也算是功名顯赫、高官厚祿,只要保全了性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不好?」

  說著,目光坦然地注視著雲濟琛和廖文清,好像在向二人尋求一個答案一樣。

  雲濟琛抬起扇子來指向邱晨,旋即又自覺無禮,連忙收了回去,卻只拍著膝頭搖頭失笑道:「呵呵,確實,安安穩穩地過日子真是好!」

  說著,雲濟琛垂下的眼皮下,卻閃過一抹疑惑的深思。

  廖文清卻是看著邱晨目光坦然,連聲笑道:「安安穩穩過日子……最好!那麼,林娘子可想過……呵呵,昨日林娘子送過來的方子,藿香正氣水已經備料,只是,林娘子在方子中註明的一次一支,這個一支要怎麼衡量?」

  邱晨愕然片刻,自己禁不住笑了:「是我一時疏忽了。我的意思是,咱們能不能夠用拇指大小的小瓷瓶……嗯,若是瓷瓶成本過高,用咱們療傷藥中用的小竹管也行……不管是瓷瓶還是竹管,只要把所有的容量做成一樣的,病患買了藥回去,打開就可以直接服用,也可以根據病情,服用一支或者兩支……方便病患的同時,對咱們藥物的銷售也有好處。」

  廖文清剛剛不過是一時失言,緊急之下尋出一個這樣的小疑問拿出來說事,沒想到林娘子還做出了詳細精準的解答……同時,作為一個優秀的商界新秀,廖文清對商機也特別敏感,一聽邱晨所說,就立刻看出了這小小的一個標準量化,能夠給回春堂帶來如何巨大的市場利潤,不由得就把之前那些煩悶暫時丟開來,興奮地和邱晨討論起這個標準量化的事情來。

  「你所說的這個……是不是跟你把羅布麻分成小包一樣?」

  當初拿到林家做好的羅布麻茶的時候,廖文清和回春堂的諸人不是沒有驚異過、新鮮過,但隨後不過就是覺得林家這樣做,讓他們更便於清點數目,省的過稱稱重……可是沒有人想到過,林家羅布麻搬運的方便,讓他們更多地抱怨那些沒有經過小包裝的普通藥材;林家羅布麻的潔淨、優異品質,讓他們不用條件、不用過篩,也曾經期盼過所有的藥材都在原產地就做好這種淨選工作,他們拿過來就能用……

  這些回春堂幹活的夥計們想過,卻沒有敏感的意識到這其中的意義;廖文清卻只是在初見時驚訝了一下,隨即就丟到腦後去了,根本沒有想到其中的便利,其中蘊含的商機……

  此時,經過邱晨一提醒,他才猛然醒過來,並且立刻以點概面地推想到所有的藥材、所有的成品藥上去……

  比如之前出售的茯苓膏,都是一大盒一大盒地賣,一大盒買回去,服用的時候再分成很多次……因為包裝破壞就沒有避免細菌的污染,一盒茯苓膏就得趕著吃,吃的慢了就會壞掉許多……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進入盛夏之後,茯苓膏的銷售就進了一個淡季……若是,茯苓膏也用一瓶、小盒子分成服用一次的分量,那就不用怕吃不完壞掉了,也就不會再因為這個原因,使得茯苓膏夏季賣不動了……

  越想越興奮,廖文清臉上的表情也隨之一改之前的頹然沉鬱,變得精神奕奕神采飛揚起來。

  雲濟琛默默地喝著茶,看著和林娘子討論商事討論的熱烈興奮地廖文清,垂下眼幾不可見地搖了搖頭,暗暗嘆了口氣:這個傻子浪女纖雲!

  雲濟琛和廖文清一直盤桓到申時初,才在西墜的日光下從楊家告辭。楊家其他那些親戚們早就走了,就連家裡的各處,周氏和趙氏也都打理完了,邱晨將雲、廖二人送走,轉回頭來就見楊老爺子和劉氏都一臉憂色地看著她。

  「爹,娘,你們這是怎麼了?可是累到了?」邱晨一看二老的臉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鬧騰了一天,讓兩位老人累壞了,連忙勸道,「這會兒離吃晚飯還有些時候,你們還是躺著歇會兒吧……」

  楊老爺子看看一臉坦然平靜的閨女,想說什麼又好像不知怎麼開口,只是臉色暗淡地嘆了口氣,垂了眼。

  劉氏卻沒有那麼多顧慮,拍拍炕沿兒示意邱晨坐下,拉了邱晨的手道:「海棠啊,你頭晌那些話……娘也知道你那是被逼的沒法子才那樣說的,可你說那些話咋不想想,這要是傳出去,你再想一步……就更難了!」

  邱晨訝異地看著劉氏,又轉眼看了看仍舊垂著頭的楊老爺子,心知不用問了,二老的意見一定是統一過了的。

  她也知道,上午那一番裝傻賣痴的作態,落在別人眼中確實不好看不好聽,可她一時也不敢確定,讓二老如此的究竟是她全部做錯說錯,還是具體到某一句話……

  劉氏顯然也不需要她回應,緊接著道:「你那一番嫌棄聘禮的事兒也罷了,知道的人都知道你那是被逼的……可你不該說社麼招贅上門的話啊……這好好的男人誰會樂意招贅了給人做上門女婿啊!那些給人做上門女婿的,不是人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就是家裡過不下去的……哪有好的吶!唉,你說你……」

  聽劉氏這麼說,比她自己預料的好了太多,不過是一句話而已,她真沒覺得會有多大影響……

  於是拿了一把扇子給劉氏打著扇子,笑著勸慰道:「娘,這話我也就是那麼一說,你也別太憂心了……再說了,我這還守著孝呢,以後什麼的還早著了,再過個兩三年,什麼話也該淡了……就是沒有好的,咱們如今日子也很過得去,我又有福兒滿兒,娘也別替我太煩心了。」

  說著,見劉氏還是不能和緩,邱晨就乾脆笑著轉了話題:「娘,我明兒就要趕著回去了。讓我大哥二哥在家裡住一段時間,幫著家裡拾掇拾掇,這眼看著就要秋收了,就不讓大哥二哥來回奔波了,收了秋,爹娘和哥哥嫂嫂商量一下,把咱家裡的屋子也收拾收拾……若是有合適的田地,也能買上些……」

  聽閨女說起這些,楊老爺子和劉氏都提起了精神。聽邱晨說起買田,楊老爺子就道:「咱家十來畝地,如今就靠你大嫂二嫂管著,若是再買地,她們倆也做不過來啊。」

  見楊老爺子對這個事感興趣,邱晨也順著話道:「爹,十來畝地咱們只能自己種,要是多買上一些,幾十畝幾百畝的,哪能只靠自己種啊。到時候把地佃出去,咱們只需夏秋兩季收收租子就好了……」

  說著話,邱晨覷著楊老爺子和劉氏的臉色,見二人都漸漸地去了憂色,浮起一層喜色來,邱晨又道:「到時候,爹娘和哥嫂商量著招幾個人抬抬架架的,帳務這一塊都不用別人,爹爹就能做的很好。空閒了,爹爹就坐了車去田間地頭轉轉,看看莊稼的長勢收成,又散了心又管了事兒,多少好啊……就是啊,爹爹要好好保養身體才行啊!」

  聽著閨女描述的日子,恰恰是楊老爺子最最欽羨卻一直沒能實現的美好,楊老爺子禁不住笑起來,連連點著頭道:「別看你爹的腿不利索,要是管管帳看看莊稼的活兒,太過長遠了不敢說,十年八年的是一點兒事兒沒有的。」

  邱晨和劉氏都跟著笑起來。

  邱晨又拍著劉氏的手道:「是啊,你們好好保養著身體些,再過上幾年,俊文俊書兄弟們一個個給你們娶了孫子媳婦進門,再生上幾個重孫……那咱們家可就真是日子興盛,人丁興旺了!」

  一番話,把老兩口的憂心都給驅散了,只剩下滿臉的歡喜和滿心的期盼,看著人都好像一下子年輕了幾歲網遊之無盡世界。

  晚上,一家人自然又說了小半宿的話,劉氏也嘮嘮叨叨叮囑了許多,邱晨都一一答應著。

  楊老爺子、劉氏雖然不捨得閨女離開,想想馬上就到七月十五中元節了,閨女畢竟是新寡,其他事兒都能將就,這中元節總得回家給林升上墳祭祀!這可是耽誤不得的大事!老兩口心中黯然,卻也沒有挽留。

  老兩口根本不知道,邱晨急著回去只是惦記著家裡的制皂鋪子,根本沒想到什麼七月十五中元節,更沒想著要給林升上墳祭祀!

  第二日一大早,由俊文俊書趕著兩輛車,邱晨帶著四個孩子上了車,辭過楊家父母和哥嫂,啟程迴轉劉家岙。

  與來時的哭泣不同,雖然是離別,一家人臉上雖然有不舍,卻沒了之前的種種憂慮、愧疚種種,反而沒人落淚,只有周氏和趙氏一直不斷地囑咐邱晨,抽了空就回來。還有被再次孤零零留在家裡的小俊禮,一大早就鑽進自家屋子裡不肯出門見人,連邱晨一行人走都沒有出來。

  這小子就是生氣自己被撇下了,邱晨知道,也心疼,可也實在沒法子……三歲的孩子畢竟太小,離了母親身邊還不太妥當……更何況,家裡五個孩子走了四個,若是一個不留,只怕老人們也太過孤清寂寞。

  這次迴轉不用繞路,馬車出了楊家鋪子直奔安平縣城,然後經程家店、清水鎮一路返回劉家岙。是以,行程比來時縮短了不少,也不用趕得太急,這一路上倒是悠閒。

  俊文看著姑姑一路和弟弟妹妹們說說笑笑的,一直沒有說話,眼看車子要到安平縣城的時候,終於忍不住提醒道:「姑姑,咱們要不要進趟城……」

  邱晨疑惑道:「進城?」

  目光一轉,看到俊言俊章阿福阿滿四雙亮晶晶的眼睛,不由失笑:「是不是你們四個小東西又拱指著買啥?成,也眼看就要晌午了,咱們索性進城歇歇腳吃了午飯再走。」

  俊言俊章阿福阿滿得了這個話,自然是雀躍歡喜不已,俊文卻支支吾吾了好一會兒,才道:「姑姑,不是……明兒是中元節!」

  「中元節?」邱晨愣怔了一下,想了想才記起中元節是怎麼回事兒。

  農曆的七月十五稱中元節,自古就有中元節祭祀祖先的習俗。

  民間還有中元節放河燈的習俗。道觀的道士會建醮祈禱。但是隨著佛教的傳入和興盛,道教漸漸式微,中元節除了祭祀不變,更多的側重於佛教的一些說法,中元節這一日,百鬼不禁,可以自由通行於陽間。是以,這一日又被稱為『百鬼行日』,寺院的和尚們會做法事,安撫超度這些無主的或者罪惡的亡魂。

  另外還有目連救母日等等許多的傳說,只不過,邱晨的腦子裡也只有隱約的印象,與她也沒有多大關係,乾脆就丟開不管了。

  與她有關的,大概只有一條,那就是祭祀了。而,能夠讓她祭祀的也只有那麼一個。

  邱晨心裡不以為意,卻也知道,有些事有些話不能當著孩子們說,甚至根本不能在人前流露出來。

  說起中元節,她倒是想起一個說法,因為七月十五正日子是鬼節,是以,陽間的活人過七月十五不過十五,而是過十四。這也就是俗話說的『七月十五過十四』。

  想起那個高同知被革職查辦,也算是把她頭上的一塊烏雲除掉了,正好借著這個日子慶祝慶祝,邱晨於是也來了興致:「行啊,正好咱們也去看看,買些好吃的回去,今晚咱們也做幾個好菜過節!」

  進了城,果然見賣祭祀之物的香燭鋪子生意格外紅火,各色祭品香燭等物在鋪面里擺的滿滿當當的娘子,咱日子沒法過了全文閱讀。邱晨進門,倒也不需要她開口,店鋪夥計就打包了一套祭祀之物給她,統共也就花了二兩銀子。

  從紙馬鋪子裡出來,把兩輛馬車送到制銅鋪子裡寄存,邱晨帶著大大小小的孩子開始逛街。

  這中元節除了祭祀,還有一個放河燈的活動,雖說安平縣城這邊水路不多,放河燈並沒有盛行起來,卻也有不少小攤販借著節日擺出了許多漂亮的河燈來賣。

  因放河燈的習俗是由目連救母的故事演化而來,是以這些河燈大都是蓮花造型,只不過有的繁瑣些,有的簡單些罷了。

  很快,幾個小的就被一個攤子上造型漂亮顏色鮮艷的河燈給吸引了。這個攤販也算有些推銷意識,端了一隻水盆子,放了一隻河燈在裡邊,還點了蠟燭……雖說青天白日的,蠟燭的燭火併不起眼,卻也已經足夠吸引孩子們好奇的目光了。

  邱晨也覺得這個現代早已經消失的習俗挺有意思,也補拘著孩子們,儘管放了他們湊近了去看。她自己也緊跟著阿福阿滿,在河燈攤子跟前仔細看起來。

  遠遠地看過來,一盞盞蓮花造型的河燈鮮艷漂亮,但湊近了一看,這河燈的做工其實還是有些粗糙的,就是一些竹篾子扎了架子糊上些桑皮紙、高麗紙,然後再在花瓣上塗上一些漂亮的紅顏色罷了。

  「這位大嫂,你看我這河燈,做的最最精緻不過了,放進水裡至少能飄上一個時辰不沉水的。咱們還有配套的蠟燭,都是用的上好的石蠟,不怕風……」那攤販一看到邱晨帶著一大群孩子過來,就知道是個推銷的絕佳對象,連忙湊上來巴拉巴拉地推銷起來。

  邱晨聽他說的熱鬧,很快就從河燈的徑直做工扯到了放燈許願,又很快扯到了目連救母就是踩著蓮座渡過了弱水……

  她很好笑地看著小販兒海侃,心裡猜度著,若是不攔著,這位會不會扯到王母娘娘的瑤池中去……那個小販兒卻說得口乾舌燥自己住了嘴。

  邱晨聽他說了半天書,時辰不早了,也不再耽誤,直接開口問價。

  小販開口要了個十文的價格,邱晨一聽不貴啊,乾脆擺手道:「你們幾個都自己個兒挑,撿著自己喜歡的……不過,誰挑的誰自己拿著,在挑之前要想想自己能拿幾個,多了,你買了也拿不回去!」

  那小販原本看著邱晨一行穿著一般,邱晨頭上耳朵上更是一星兒首飾都沒戴,是以就沒敢要高價,約麼著給了個實在價格,卻沒想到,人家竟是個有財不露的,竟開口讓孩子們自己個兒挑……他不由暗暗後悔沒多要上幾個錢,看這婦人的樣子,只怕一盞燈多要上十文二十文的,也不會在乎。唉!

  ------題外話------

  今兒終於沒有食言……那啥,粟粟瘦了兩斤……

  要月票,要親們的表揚……

  下邊要上大戲了,親們表揚表揚,多給些票票,讓粟粟動力足一些……另——推薦二月榴《婚色,紈絝少東霸寵妻》

  片段一:

  昏暗的房間,她被男人壓在門板上。熟悉的男性氣息襲來,堵住了她出口的尖叫。

  男人的手探進裙底,壓低聲音說:「別叫,你姐姐可就在樓下。」

  她拼命掙扎:「所以我跟你沒有任何關糸了。」

  男人的低笑溢出唇畔,咬著她的脖頸,問:「那要不要我告訴她,這些日子咱們是如何在這間房裡風流快活?嗯?」

  黑暗中,女人渾身顫粟,臉色蒼白如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