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閉目沉思間,有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朝他接近,他睜開眼來,見進來奉茶的是吳爾庫霓。她正側身對著他,小心翼翼地往茶几上放置茶杯。這個跟隨照料他多年的女人,正值青春年華,如花朵綻徹底綻放,如美酒正逢濃烈。可他卻已經很多年,沒有再碰過她了。

  他撐著椅子扶手,坐直了身子。她注意到了動靜,連忙轉身過來給他行了個禮,問候道:“主子睡醒了?”

  “嗯。”他從鼻子裡發出略顯暗啞的一聲,並不說話,而是盯了她的眼睛看。她的眼睛,還真像熙貞,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依然如此。他心中那點不敢承認的憐惜,也正因如此。只可惜……

  吳爾庫霓覺得皇帝的眼神有點不對勁兒,雖然有幾分溫柔繾綣,令她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幾乎起了某些不敢說出口地妄想。可很快,他溫情地眼神有如鏡花水月一般地,變成了虛幻,剩下的,依然是平日裡地冷漠和倨傲。

  她深深地失望,低了頭不敢說話。

  他伸手取過茶杯,淺淺地喝了兩口,然後低垂著眼帘,漫不經心地吩咐道:“你今晚收拾收拾,明天回燕京。”

  她愕然,“主子,您這麼快就要回京嗎?”

  “不,朕還要再呆幾天。只不過豫親王來信說,他和皇后已經在回京途中,預計半個月內就能抵達了。所以,你先回去準備準備,把她的寢宮收拾好。等見到了皇后,就跟她說一聲,朕很快就回去見她。另外,前些日子發生的那件事情,還有後宮裡為什麼空蕩起來……究竟是怎麼回事,你就按照你所知道的,跟她交代交代。”

  “是,奴婢遵命。”

  她起初有點不捨得離開他,獨自返京。可聽他說,他接下來就會回去,她就略略安了心。至於皇后,她知道她遲早會回來的,所以她倒也沒有多大的意外,可仍然難免地,有些鬱郁。

  多爾袞放下茶杯,站起身來,在椅子後面踱了幾步,停下來時,臉上已經有了笑容。“朕現在很高興,因為還有一個人要跟皇后一起回來。想來,他和皇后都已經原諒朕了。”

  這人是誰?吳爾庫霓聞言一愣,很是詫異。

  皇帝似乎沒有跟她解釋的興趣,就隨意地擺了擺手,“行了,到時候你見到就明白了。今晚不用伺候朕了,回去準備,一早就出發吧。”

  第九卷 淨土千秋掩風流 第一百三十六節 一朝春盡

  等吳爾庫霓走後,多爾袞重新坐了下來,微微皺著眉,思忖了一陣子。之後,他更換了紙張,分別寫了兩道秘諭,然後一一蓋上行璽。等到墨跡乾涸之後,取出專用的匣子來裝好,上了鎖和火印。最後,再次傳侍衛入內。

  “分別派兩路人馬,立即前往通遼,把秘諭交給大學士剛林,不要讓第二個人知道;另外一路回京城,交給步兵統領何洛會,令他按照旨意行事,不得玩忽職守。”

  “!”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他這才放下心來,吩咐侍女進來給他更換衣服,如往常一樣地出去主持晚宴了。

  這一晚,天氣驟變,風雪呼嘯而來。一夜的暴風雪猶如脫韁的野馬沿著原野和山谷奔騰呼嘯,晦澀的天色好似蓋上了鐵幕,大雪鋪天蓋地落下來。第二天一大早,樹靜風止,雪霽初晴,他又帶領著王公大臣們去圍場狩獵了。

  黎明,日升月落,一縷溫暖的陽光從山的那一邊陡然地照耀過來,滿滿當當地灑落了整個大地。連綿起伏的燕山山脈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折射了陽光,格外地刺眼,在金光燦燦的同時,竟有隱隱有些殷紅的色澤。仿佛長河落日,好似落霞滿天,妖冶如血,飽含了生命的溫度。整個圍場,都落入這一幅極瑰麗,極壯美的宏圖畫卷之中,令人神思沉迷,嘆為觀止。

  半路上,照例路過兩座他們用來祭神的神壇。一座是供奉薩滿神靈的,一座是供奉黃教諸佛的。一夜大雪之後。神壇已經被嚴嚴實實地遮蓋起來,變成了兩座潔白神聖地雪壇。在騎馬經過的時候。多爾袞注意到他身邊地眾多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們紛紛側目,朝右邊的祭壇望去。

  疑惑之下,他也側臉朝那邊看了看。原來。這座黃教的神壇上有點不一樣,除了大雪覆蓋之外。還多出了一個黑點,仔細看看,是只不知道死去多久地禿鷲,看起來身軀已經僵硬了。

  信封黃教的蒙古人和藏人們紛紛睹之色變,低聲地紛紛議論起來。氣氛有點古怪。

  他猜想這似乎不是什麼吉利地事情,很可能和黃教的某些教義有關。於是。他將目光轉向離他最近顧實汗,用蒙古語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顧實汗是漠西蒙古和整個西藏的實際首領,當然很清楚眾人在驚異著什麼。見多爾袞不明白,他就策馬到近前,行了個禮,然後回答道:

  “回大汗(註:蒙古諸部給多爾袞上的尊號,全稱為那拉提台興汗,意思為統帥所有太陽照臨之地的大汗)地話,在蒙人和藏人眼裡,只看到每一隻快要死了的禿鷲都會離開群體。翱翔九天。往太陽地深處飛去,直到消失不見。從來沒有人看到它留在人間的屍體。於是人們相信,禿鷲的屍體是被太陽上頭的熊熊烈火所吞滅的,就如同人們讓自己的身體被禿鷲吞沒。所以,祖先們要將它作為比丘的化身,所謂六道輪迴,就是在它們的身上得到了印證。像禿鷲自然病死在地面上的,奴才等的確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地。而偏偏這隻禿鷲不但死在地面上,甚至還死在了供奉佛祖地神壇上。故而……”

  “故而大凶,是吧?”他聞言之後,輕蔑一笑。他是個向來不信天命的人,對別人地種種迷信行為常常感到不屑。只不過,眼下周圍全都是對傳說和黃教教義深信不疑的人,他自然不好直接反駁,而是兜了個***,說道:“靖和五年冬天,朕親征喀爾喀二楚虎爾的時候,大纛被大風吹折,當時人人都謂之大凶,可朕還不是在一個月內就大勝凱旋?”

  顧實汗見多爾袞根本不在乎這個,也就不便再多嗦惹他反感了。

  他又想了想,之後說道:“雖然已經死在地上了,卻也要個補救的法子,免得人心不安,各自惶恐----這樣吧,讓它仍舊回火里去,殊途同歸,想必不會再降禍人間了。”“大汗英明,奴才這就吩咐下去,儘快奉神鷲入火。”

  “好。”

  這個意外的插曲,耽擱了一段時間。蒙古人和藏人們紛紛虔誠地在神壇前叩首,口念佛經,然後看著“神鷲”的屍身被淋上了油脂焚燒。一把火點燃,火舌迅速地跳動起來,很快包裹了禿鷲的身體。黑色的巨大翎羽隨熱氣騰起來,隨之又在烈焰的尖端被吸入一樣迅速著火,然後瞬間捲曲並且消失。

  在起初的肉香和後來的焦臭味中,伴著一股濃煙,“不速之客”被火焰送回了天上,眾人這才略略放下心來。

  這一次,眾人來到劉漢河一帶狩獵。這裡是森林最密集的地方,前幾天都沒有來過。派下眾多侍衛,放出大量獵狗、獵鷹,立即打破了隆冬森林裡的寧靜。漸漸地,周圍嘈雜起來,直到野獸驚惶的嘶鳴聲響徹整個山野,雜亂的蹄印踏壞厚厚雪被,又一場狩獵大會正式開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