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悄悄地窺了窺他的面孔。這半個月過去,他臉頰上那道嚴重的傷口漸漸癒合了。縫合地線也拆掉了,可仍然留有明顯地疤痕。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這張臉原本的完美,讓她忍不住地心疼。

  他的腳底下,放了一口不大的箱子,箱子上有鎖,從來沒有見他打開過,可他每次來這裡時,都要帶上這口箱子,而且還要放在他地身邊,如影隨形,好像生怕它丟失了一樣。朕現在一天天地老了。精神頭更是越發地不濟了。好在記性還是不錯的,老是禁不住地想起當年的事情,想起她在雪地里穿的那條粉紅色,繡了桃花的裙子,想起她在院子裡的大樹下盪鞦韆,裙角在風中飄啊飄……想起元宵節的晚上。她和朕並肩坐在山頭上看月亮。她還唱了支蒙古長調給朕聽。

  朕那時候起,就喜歡上了她,想著用自己地臂彎護著她,不讓任何人欺負她。更不敢給她半點委屈;晚上我喝醉之後,就躺在她地膝頭,摸著她的頭髮,看著她的眼睛,在她的裙角下沉迷,踏踏實實地做個好夢。朕這一輩子,什麼理想什麼志向都一一實現了,可唯獨對她的諾言。卻沒能兌現。她想要的東西並不多。可朕終究是沒有給,也不能給。現在想來。朕這輩子對得起任何人,唯獨對不起她,唯獨虧負了她一個。她怨恨朕,朕也無話可說,只盼著她能回來一趟,告訴朕,她還是不能忘了朕……可是,朕很害怕,她到底也不肯回來,或者朕根本等不到她回來。要是這樣地話,就真地錯過了,再沒有任何機會了。”

  吳爾庫霓默默地聽著,奇怪的是,先前的嫉妒和怨恨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地悲涼,涼得她忍不住地緊了緊衣服。

  “朕想寫封信給她,可是不知道寫過多少個開頭,都不知道該怎麼寫下去,最後都扔了。朕現在跟你說,你記在心裡頭就是了。若是朕哪次又突然發了瘋,再也不能清醒過來,或者因為別的什麼緣故,不能再和她說話了,等她回來了,你就把這些話轉告給她。還有這口箱子,也一併給她,千萬別忘記了。”

  她的心都快要揪起來了,或者,如同光禿禿的枝頭上所剩下的最後一片枯葉,也在一陣無情的寒風之中,徹底地破碎飄零了。她強忍著這種讓她絕望的情緒,努力保持了音調的平靜,“主子不要這樣說,娘娘很快就會回來了,您把這些話當面對娘娘說就是了。”

  多爾袞抬起眼來,淡淡地望了望她,她心裡想地是什麼,他怎能不知?可他偏偏要裝作不知道,他很懂得什麼時候要保持清醒,什麼時候要故作糊塗。何況,他現在真地很累,不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他不想再多嗦了。

  “你記下就是了,朕每做一件事情,都自然有它的道理,就算你現在不明白,以後自然就會明白地……”他現在的身體實在是每況愈下,連說多了話都會吃力。勉強說到這裡,只覺得氣短胸悶,心口隱隱作痛,漸漸地,連喘息都困難了。

  吳爾庫霓開始時候沒有發現他的異狀,後來聽到他發出哮喘一樣的急促呼吸聲,頓時吃了一驚,急忙上前扶住他,問道:“主子,您是不是又不舒服了?”

  回答她的是一陣劇烈的咳嗽聲,極痛苦地。很快,他腳下的地面上出現了點點滴滴的泡沫樣血跡,鮮紅刺目。

  她趕忙取下帕子,一手攙扶著他,一手替他掩住了嘴巴。他緊緊地攥住她的手腕,痙攣著,顫抖著,咳嗽聲逐漸壓低下去,最後終於停止了。她感覺到手帕漸漸潮濕,鬆開來看時,上面已經滿是血色。

  “皇上這病,怎麼一點也不見好?”她明明知道這樣的話很忌諱,可她實在忍不住,繼續裝作樂觀輕鬆了。他沒有力氣再說話,喘息漸漸平穩之後,他仰靠在椅背上,搖了搖手,示意她退下。接著,閉上了眼睛,似乎打算好好休憩。

  她幫他蓋上一件外套,又撥了撥火盆,這才躡手躡腳地轉身出去,輕輕地關閉了房門。

  儘管現在正值黃昏,可因為是冬季的緣故,夜幕降臨得格外早,城樓上的宮燈已經點亮了。在北風吹拂下輕輕地搖晃著,周圍的光線忽明忽暗,她的心頭越發淒涼。他的人就像風中之燭,而她的心則像風中枯葉,誰也不比誰的境況更好些。

  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室內只有她一人,把門窗都嚴密地關閉之後,她點燃一盞蠟燭,借著昏暗的燭光,在床板的夾縫裡翻出一個小小的紙包來,展開來,裡面是一點點白色的粉末。

  燭光下,她端詳了好一陣子,臉上漸漸露出一絲奇怪的笑容。而後,從梳妝匣子裡取出一隻景泰藍的鐲子。鐲子是中空的,只要從接頭處打開,就變成了兩截。她小心翼翼地把粉末一點點地撥進鐲子裡,又仔細地扣好,戴在手腕上。的身體很明顯地好轉起來,既不咳嗽也不氣喘了,臉色不像以前那麼蒼白了。不論是伺候他的奴才,還是朝中大臣,看在眼裡,都略略地鬆了口氣。雖然情況並不是很好,可畢竟這偌大的國家,整個江山都要靠他一個人撐著,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能力有資格取而代之,所以絕大部分人還是打心底里地希望他能真正地好起來。人們早已把他當作擎天的支柱,心懷敬畏,實在不敢想像,如果哪一天突然沒有了他,這個天下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多爾袞對自己更是充滿了信心,情緒也比以往樂觀了許多,又恢復了多日不見的意氣風發。更讓大家沒想到的是,他不安於呆在紫禁城休養,而是準備去塞外狩獵。那份積極的勁頭,熱烈得讓人根本無法勸阻。

  他對眾人的擔憂似乎早有預見,所以不等大家開口或者上摺子,就提前召集眾臣,很輕鬆愉快地宣布了這個決定。至於理由,是紫禁城裡呆膩歪了,悶出病來,太醫說他要外出走動走動,只要心情好了,身體自然也就好了。

  於是乎,誰勸阻皇帝出獵,就是存心不想讓他恢復健康,這樣的罪過誰也不敢承擔,只好任由他胡作非為。

  這一次狩獵的地點不是遵化附近,而是他最喜歡的喀拉河屯。大批軍隊已經提前開往那裡清理圍場,駐紮戍衛。十一月十五日這一天,一切準備就緒,他帶著眾多王公大臣,以及各家子弟們,加上幾百條獵狗,上千隻獵鷹,數千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從齊化門出了京,一路向北而去。

  第九卷 淨土千秋掩風流 第一百三十四節 失而復得

  這一次出獵是歷年來聲勢最為浩大,人員最為齊整的一次。往年戰亂頻繁,很多宗室將領都在外征戰,很少能湊齊全,而今年戰亂比以往略略少了些,回京參政的人也就多了起來。皇帝出獵,眾人自然都要積極跟隨,除了有必需職責所在需要留京的,其他人基本都來了。

  而抵達蒙古邊境的喀喇河屯時,已經是十一月三十日。再有一個月就是春節了,因此四面八方的藩王和部族貝勒們紛紛提前動身前來朝貢,由於半路上臨時接到通告,叫他們不必入京,直接轉道去喀喇城,因此一時之間,蒙古、西藏、朝鮮、回部等各路人馬陸續匯聚圍場,浩浩蕩蕩,好不熱鬧。因為喀喇城剛剛開始修建,僅僅有了挖好的城牆地基,城內並沒有任何屋舍,故而從上至下,人人都扎了營帳居住。白天時候站在山頭上望去,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際;到了夜裡,更是***闌珊,熱鬧非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