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真相浮現,又起驚瀾
第七章
顧燁坐在鋪子裡,往日生龍活虎的他,今日耷拉著頭,隨手拋著幾隻簽。轉眼間,就過了一個多月了,可是案情分析沒有任何突破性的進展。畢竟,他沒有去現場,何況還不一定是第一現場,也沒有見屍體,只是聽了當事人的描述。無論是誰的描述,都不會有現場準確,而且一般都有一些主觀因素。
他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什麼玹憶站在那兒會沒有人看到她?按照她的描述,那會不是光線變化很大的點,應該不會有這種效果。但這又必然是光線的問題。他覺得玹憶一定是沒有注意到某個細節,所以才會連不起來。但玹憶的觀察力和思考力都很強,有什麼細節會讓她沒有注意到?肯定是宴會上一個很常見的事。可既然常見,自己怎麼又想不出來呢?那幾具屍體就更奇怪了,被發現的時間、地點之間好像有必然聯繫,但又好像只是個意外。
雨滴打在青石板上,好像形成一個個玉環,轉瞬間又碎了。顧燁驀然醒悟,對!就是這個性狀,主司苑。那幾具屍體發現的地方,不光是向外延伸,並且在兩個大的圓環上。如果加上大庭這個圓環,就是三個。他突然明白,一定是從中間發出的光束,影響了整個建築的亮暗結構,造成了這樣的情況。他也知道了,為什麼一定要在防備如此嚴密的主司苑下手,因為只有那裡才符合用這個手法作案的條件。
不過,那發出光束的是什麼?怎樣才能掌握好亮度和光線穿過的地方?每具屍體和窗沿的距離也好像有什麼關係,可注意這個距離有什麼用呢?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兇手怎樣才能一次性殺害五個人,畢竟來往的人這麼多。
顧燁想到還有這麼多疑點沒有想清楚,就更加不開心了。對於偵探來說,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破案的那一刻,最不開心的時候就是線索一團亂麻。他的求知慾是天生的,看來無法改變了。
“大偵探,還在想呢?”玹憶走進來:“其實想不通也沒什麼關係,反正與我而言,無所謂。”
“我有所謂啊,這關乎我的一世英名。”顧燁緊張到。
“那你要先有英名。”“你當我是吃乾飯的嗎?”“那你喝稀飯嘍。”……
不得不說,玹憶和顧燁一起待久了,好像找到自己弄丟的童年。如果說成長分為兩類的話,撕裂式成長和順承式成長。她就屬於前者,生命中好像丟失了一塊,一直只會用冷靜而機警的目光審視世界。但她好像到底只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只幾天就玩玩鬧鬧的開心起來了。不過,顧燁知道她只是和過去的自己一樣,用嘻嘻哈哈來逃避思考人生,用玩笑來填補內心的空白。而他不想揭穿她,這樣,不也挺好。
窗外的雨停了,街上的人多了起來,小販的吆喝聲愈發響亮。一晃就初春了,空氣也變得溫和。本來,今天是三月三,如果不是下雨,廟會肯定很熱鬧。顧燁還想著好好帶玹憶參觀一下人族的廟會呢,畢竟神族沒有這種東西。好在天公作美,雨在下午晚些時候停了,不會影響晚上逛廟會。
(廟會)
“今天是什麼節日啊?為什麼集市這麼多人?”玹憶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就算在氣氛相對緩和的外城也沒有。她被顧燁扯著袖子往人群中擠,彩燈在她眼前一搖一搖,裝點著一街的絢爛。街邊的店鋪里酒香很足,熏醉了罈子旁的老貓。它翻了個身,掉進了酒罈。她卻“噗嗤”笑出了聲。
好容易擠到了一處空地,顧燁才回答她的問題:“這就是我們人族最熱鬧的廟會了。也只有在江都三月三才能看見。怎樣?神族沒有吧。”
“廟會?是什麼。”玹憶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她印象中集市比較熱鬧的時候,好像只有剛來人族的時候,那天是元宵節吧。至於廟會,她就真的不知道了。在雲姐姐那裡,她也看過關於人族的典籍,只是沒有關心這些就是了。
“總而言之,就是可以買到最多樣的貨物,看到最全的表演。凡人嘛,找點樂子,不然就變成煩人了。”顧燁拉著玹憶坐在湖邊的台階上。他在等煙花表演,想來玹憶也沒看過。
遠處的天空亮了起來,一朵淡紫色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接著又是幾朵金色的,似乎要照亮整個夜。玹憶抬頭看著夜空,人族的煙花更大,更響,更絢爛,但暗一些,而且好像大家都不是很虔誠,和神族的差別很大。她想著,竟然自顧自地說了出來。
顧燁若有若無地回了一句:“你說的是信號彈吧。不過,信號彈也不用虔誠啊。”
玹憶一臉無奈:“當然不是,我看到過很多次,在神族,凡是宴會都會有的。而且,所有人都要停下手中的事去看,煙花在神族的地位很高,是上達天意的使者。”
顧燁突然激動起來,就是它!就是這麼回事!之前玹憶沒有提的,恰恰是整個案子的關鍵。他抓住了玹憶的手,激動地說:“現在,讓本偵探告訴你全部的真相吧!”
顧燁分析道:當時,肯定在放煙花,而且一共有三束。先放的一束高度最低,這是為了在所有人面前造成強光的效果。由於,人眼對光線有適應過程,所以當時沒有人看到了剛到大庭長廊的你。就像,你平常在街上往兩邊沒有點燈的屋子看看不清,煙花只是加強了這種效果。第二束,比較高。光線恰好穿過最靠近的兩個屋檐下的窗,照到了屍體上。於是,你聽見尖叫,離開你站的地方,這時,就算他們眼睛適應也看不到你了。第三束,應該是最高的一束,照亮另外幾具屍體被發現。而越晚被發現的屍體離屋檐越近,則是因為較低的光束透過窗產生的光線死角面積較大,越高的光束就可以照亮離窗戶更近的地方。這三束煙花的間隔應該還比較長,擔心屍體發現時,兇器還在現場。之所以選擇主司苑犯案,是因為只有這個建築可以滿足這種巧妙的手法。另外,再說兇手怎樣幾乎同一時間殺害五個人的。因為這五個人不是被匕首殺的,兇器是古琴線。這一點是從血跡上判斷的。如果是匕首之類的,在那麼靠近牆壁的地方,割斷頸部大動脈,由於揮刀的慣性,牆上一定有飛濺式血跡,但是沒有。倒是死者的胸口和地上有大量的噴涌式血跡,說明是硬度極大的細絲直接割斷了脖子,倒地後頭才和身體分開,產生了這種效果。至於,死者們急忙走向窗戶的原因,我想肯定是被人約到那裡,久等不至,煙花開始放了來不及回去,只能匆匆走向就近的窗戶看。這樣,兇手只用控制古琴線和窗戶的距離就好了,反正四周都是物品,隨便綁。再有,煙花的聲響可以掩蓋死者死前掙扎發出的聲音。最後,想要收掉古琴線的方法也很巧妙,就是在第一個屍體發現處大叫,順便收線。試想,煙花在神族看來這麼重要的東西,一個小小的侍女怎麼會敢在這時候大叫?只有兇手會。後面聽到的幾聲,只是聲音被牆壁反she的原因,所以才模糊不清,不知道從哪兒傳來,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外面的屍體晚發現。這時候,兇手就趁所有人到第一個屍體的時候去收其他的線。當然,最後一具屍體旁的打鬥痕跡是故意做出來,誣陷你的。這個兇手就是禮監,只有她才能如此了解主司苑,利用建築布局。也只有她才能安排宴會全部事情,因為禮監沒有出現在大庭,會被認為在安排宴會事宜,不會被懷疑。還是只有她才能大叫,而讓你們覺得是侍女,因為其他幾位監臣都是男的。但,現在證據肯定被她銷毀了。至於主司大人,她最多是幕後主使,不過也沒有證據。
第七章
顧燁坐在鋪子裡,往日生龍活虎的他,今日耷拉著頭,隨手拋著幾隻簽。轉眼間,就過了一個多月了,可是案情分析沒有任何突破性的進展。畢竟,他沒有去現場,何況還不一定是第一現場,也沒有見屍體,只是聽了當事人的描述。無論是誰的描述,都不會有現場準確,而且一般都有一些主觀因素。
他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什麼玹憶站在那兒會沒有人看到她?按照她的描述,那會不是光線變化很大的點,應該不會有這種效果。但這又必然是光線的問題。他覺得玹憶一定是沒有注意到某個細節,所以才會連不起來。但玹憶的觀察力和思考力都很強,有什麼細節會讓她沒有注意到?肯定是宴會上一個很常見的事。可既然常見,自己怎麼又想不出來呢?那幾具屍體就更奇怪了,被發現的時間、地點之間好像有必然聯繫,但又好像只是個意外。
雨滴打在青石板上,好像形成一個個玉環,轉瞬間又碎了。顧燁驀然醒悟,對!就是這個性狀,主司苑。那幾具屍體發現的地方,不光是向外延伸,並且在兩個大的圓環上。如果加上大庭這個圓環,就是三個。他突然明白,一定是從中間發出的光束,影響了整個建築的亮暗結構,造成了這樣的情況。他也知道了,為什麼一定要在防備如此嚴密的主司苑下手,因為只有那裡才符合用這個手法作案的條件。
不過,那發出光束的是什麼?怎樣才能掌握好亮度和光線穿過的地方?每具屍體和窗沿的距離也好像有什麼關係,可注意這個距離有什麼用呢?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兇手怎樣才能一次性殺害五個人,畢竟來往的人這麼多。
顧燁想到還有這麼多疑點沒有想清楚,就更加不開心了。對於偵探來說,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破案的那一刻,最不開心的時候就是線索一團亂麻。他的求知慾是天生的,看來無法改變了。
“大偵探,還在想呢?”玹憶走進來:“其實想不通也沒什麼關係,反正與我而言,無所謂。”
“我有所謂啊,這關乎我的一世英名。”顧燁緊張到。
“那你要先有英名。”“你當我是吃乾飯的嗎?”“那你喝稀飯嘍。”……
不得不說,玹憶和顧燁一起待久了,好像找到自己弄丟的童年。如果說成長分為兩類的話,撕裂式成長和順承式成長。她就屬於前者,生命中好像丟失了一塊,一直只會用冷靜而機警的目光審視世界。但她好像到底只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只幾天就玩玩鬧鬧的開心起來了。不過,顧燁知道她只是和過去的自己一樣,用嘻嘻哈哈來逃避思考人生,用玩笑來填補內心的空白。而他不想揭穿她,這樣,不也挺好。
窗外的雨停了,街上的人多了起來,小販的吆喝聲愈發響亮。一晃就初春了,空氣也變得溫和。本來,今天是三月三,如果不是下雨,廟會肯定很熱鬧。顧燁還想著好好帶玹憶參觀一下人族的廟會呢,畢竟神族沒有這種東西。好在天公作美,雨在下午晚些時候停了,不會影響晚上逛廟會。
(廟會)
“今天是什麼節日啊?為什麼集市這麼多人?”玹憶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就算在氣氛相對緩和的外城也沒有。她被顧燁扯著袖子往人群中擠,彩燈在她眼前一搖一搖,裝點著一街的絢爛。街邊的店鋪里酒香很足,熏醉了罈子旁的老貓。它翻了個身,掉進了酒罈。她卻“噗嗤”笑出了聲。
好容易擠到了一處空地,顧燁才回答她的問題:“這就是我們人族最熱鬧的廟會了。也只有在江都三月三才能看見。怎樣?神族沒有吧。”
“廟會?是什麼。”玹憶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她印象中集市比較熱鬧的時候,好像只有剛來人族的時候,那天是元宵節吧。至於廟會,她就真的不知道了。在雲姐姐那裡,她也看過關於人族的典籍,只是沒有關心這些就是了。
“總而言之,就是可以買到最多樣的貨物,看到最全的表演。凡人嘛,找點樂子,不然就變成煩人了。”顧燁拉著玹憶坐在湖邊的台階上。他在等煙花表演,想來玹憶也沒看過。
遠處的天空亮了起來,一朵淡紫色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接著又是幾朵金色的,似乎要照亮整個夜。玹憶抬頭看著夜空,人族的煙花更大,更響,更絢爛,但暗一些,而且好像大家都不是很虔誠,和神族的差別很大。她想著,竟然自顧自地說了出來。
顧燁若有若無地回了一句:“你說的是信號彈吧。不過,信號彈也不用虔誠啊。”
玹憶一臉無奈:“當然不是,我看到過很多次,在神族,凡是宴會都會有的。而且,所有人都要停下手中的事去看,煙花在神族的地位很高,是上達天意的使者。”
顧燁突然激動起來,就是它!就是這麼回事!之前玹憶沒有提的,恰恰是整個案子的關鍵。他抓住了玹憶的手,激動地說:“現在,讓本偵探告訴你全部的真相吧!”
顧燁分析道:當時,肯定在放煙花,而且一共有三束。先放的一束高度最低,這是為了在所有人面前造成強光的效果。由於,人眼對光線有適應過程,所以當時沒有人看到了剛到大庭長廊的你。就像,你平常在街上往兩邊沒有點燈的屋子看看不清,煙花只是加強了這種效果。第二束,比較高。光線恰好穿過最靠近的兩個屋檐下的窗,照到了屍體上。於是,你聽見尖叫,離開你站的地方,這時,就算他們眼睛適應也看不到你了。第三束,應該是最高的一束,照亮另外幾具屍體被發現。而越晚被發現的屍體離屋檐越近,則是因為較低的光束透過窗產生的光線死角面積較大,越高的光束就可以照亮離窗戶更近的地方。這三束煙花的間隔應該還比較長,擔心屍體發現時,兇器還在現場。之所以選擇主司苑犯案,是因為只有這個建築可以滿足這種巧妙的手法。另外,再說兇手怎樣幾乎同一時間殺害五個人的。因為這五個人不是被匕首殺的,兇器是古琴線。這一點是從血跡上判斷的。如果是匕首之類的,在那麼靠近牆壁的地方,割斷頸部大動脈,由於揮刀的慣性,牆上一定有飛濺式血跡,但是沒有。倒是死者的胸口和地上有大量的噴涌式血跡,說明是硬度極大的細絲直接割斷了脖子,倒地後頭才和身體分開,產生了這種效果。至於,死者們急忙走向窗戶的原因,我想肯定是被人約到那裡,久等不至,煙花開始放了來不及回去,只能匆匆走向就近的窗戶看。這樣,兇手只用控制古琴線和窗戶的距離就好了,反正四周都是物品,隨便綁。再有,煙花的聲響可以掩蓋死者死前掙扎發出的聲音。最後,想要收掉古琴線的方法也很巧妙,就是在第一個屍體發現處大叫,順便收線。試想,煙花在神族看來這麼重要的東西,一個小小的侍女怎麼會敢在這時候大叫?只有兇手會。後面聽到的幾聲,只是聲音被牆壁反she的原因,所以才模糊不清,不知道從哪兒傳來,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外面的屍體晚發現。這時候,兇手就趁所有人到第一個屍體的時候去收其他的線。當然,最後一具屍體旁的打鬥痕跡是故意做出來,誣陷你的。這個兇手就是禮監,只有她才能如此了解主司苑,利用建築布局。也只有她才能安排宴會全部事情,因為禮監沒有出現在大庭,會被認為在安排宴會事宜,不會被懷疑。還是只有她才能大叫,而讓你們覺得是侍女,因為其他幾位監臣都是男的。但,現在證據肯定被她銷毀了。至於主司大人,她最多是幕後主使,不過也沒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