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貴店所作所為實乃抄襲,需立即停止營業,對如鐵小吃進行賠償。以後若想售賣,需得到如鐵小吃准許才可。如若再犯,按律嚴懲!」

  差役在店門上貼了封條,又罰了穆承沛一筆銀錢,穆承沛怎麼都咽不下這口氣,點心是仿的又如何,只要有人買,為何不能賣?

  穆承沛討厭顏如鐵,並不想與此人打交道,而且聽說備案者明明是叫「華英雄」,穆承沛藉口沒聽說過,拖了幾日暗中觀察,跟風如鐵小吃的店可不只是他這一家,穆承沛很懷疑是不是顏如鐵仗著背後有睿王撐腰,故意給他使絆子。

  結果他發現,所有的店都被罰了錢,並不是針對他一個人的,穆承沛稍微放寬了心。被罰過的店主有一些轉了行,他反而起勁地想,跟風的店都很賺,若是都關了,只剩下他一家豈不是更好?抱著個金飯碗,他才不會傻到去做別的。

  穆承沛的小吃店沒過幾日又悄悄開了張。為了糊弄刑部,他還是想方設法遮掩了一下,把點心的名字換了,只要起的名不同,就不一樣了吧,不一樣哪能算抄啊?

  小吃店生意紅火了幾日,刑部的人又來了。這一次專門把穆承沛關進了大牢,原來穆七公子賣的點心雖改了名字,用料仍是一模一樣,這回可不是初犯了。

  負責審理的官員道:「如鐵小吃的備案包括食譜在內,你既改了名又如何?現有兩邊小吃店的食客為證,本官也喚專人核查過了,你仍是在賣人家的點心,觸犯了大楚律!」

  穆承沛連道冤枉:「只是賣了一些點心而已,又不是殺人放火!」

  官員肅然道:「如今有了歸屬法,方子、菜譜都可算作家產,你竊了人家家產還以此生財,與吸血的蚊蟲又有何區別,不以為恥,明知故犯!」

  以前穆子越企圖以一道點心定睿王的罪,如今報應不爽,因點心下獄的竟成了穆承沛。有人質疑,只是幾口吃食,至於如此嚴格嗎,刑部卻道,律法如此,勿以惡小而為之。

  穆承沛下獄關了月余,出來後之前賺的錢都被刑部沒收,還欠下一屁股的債,刑部比上一次罰得狠多了,不僅如此,按大楚律,入了罪的人都要施以墨刑,也便是刺字,穆承沛當年在誠王運作下逃過了「騙」字,這一次沒人幫他了,坐了趟牢出來,他的嘴角處,多了一個「盜」字。

  欺詐是為騙,剽竊等同於盜。

  穆七公子走在路上,都有人盯著他竊竊私語。

  「沒想到瞧著人模狗樣的,居然是個小偷啊!」

  「呵呵,這可不是尋常小偷,別的小偷只偷錢偷物,這位公子厲害了,聽說連人辛苦想出來的食譜都能偷,改改名字自己就賣出去了,靠吸別人的血汗掙錢,真是臭不要臉。」

  「咱們還是離這種人遠一點。說實話,我以前不明真相還去他的店裡吃過,往後可不會再去了,我喜歡的點心竟是他仿人家做的,既然這是犯法,我再買不就是助紂為虐嗎?以後該多多光臨正主才是,說不定正主一高興,又出了新的點心,我也有的吃了!」

  穆承沛甚覺丟人,捂著臉逃回了家。

  穆承洛從病榻上驚坐起來:「承沛,你這是怎麼了?」

  穆承沛煩躁道:「沒什麼,不關你事!」

  穆承洛也瞧見了穆承沛嘴角處的刺字,一言難盡道:「你還是老實做人吧,好歹也是個皇族,怎麼能去偷啊……」

  穆承洛想,弟弟做過小偷,即便他入了仕也會遭恥笑的。

  「哥,連你也不理解我!」

  穆承沛雙目通紅,他受這般委屈還不是為了這個家?

  雖然他並非周氏所出,以前與穆承洛的兄弟情也不是假的,穆承沛仍把穆承洛當親哥看,可是眼下,他卻覺出穆承洛未必與他就是一條心了。

  穆子越看重的兒子都不中用了,小吃店也沒了,穆承沛頂著臉上的「盜」字,不論做何營生,別人都不信任他,也沒錢進帳,穆承洛還沒死了科舉之心,折騰來折騰去就是賠銀子的貨,穆子越覺得再下去就快吃不上飯了,把兒子們拎出來又扒拉了一遍。

  算起來,出息的兒子也不是沒有,穆子越第六子穆承澤如今在兵部混得風生水起,皇帝面前也能排得上號,可是這個兒子自幼就沒聽過穆子越的話,誠王府之所以遭難也是這個不孝子勾結睿王在背後搞鬼,穆子越拒不認這個兒子,即便餓死,也不會拉下臉向穆承澤求助。

  穆子越想起了另一個兒子穆承渙。穆承澤有睿王、永昌侯相護,抄家也沒影響到他,穆承渙卻是因為提前被逐出府,躲過了一劫。穆子越以為這個兒子雖不著調,總是和睿王妃混在一起,對他這個爹多少還是有點敬畏之心的,且穆承渙聽說在工部也當了官,穆子越思來想去,決定讓穆承渙養他,每個月給他送銀錢過來。

  穆子越命穆承沛去給穆承渙帶話,如鐵正拉著睿王待在穆承渙的莊子上呢,他想把水龍頭做出來,得找個地方先試驗一下,穆承渙自告奮勇把自家莊子提供出來,他住的地方雖小但不易出岔子,很符合如鐵的要求。水龍頭若真的做出來了,也是大功一件,如鐵有心助穆承渙再上一層樓,還特意拉睿王過來助陣。

  穆承渙眼下已和曹媛成了親,莊子上有魚塘也有地,每月還有俸祿,雖不像大戶人家那麼富裕,小日子還是過得和和美美。鄭氏如今正式做了當家太太,以前窘迫的時候穿著布衣,日子一天天好了,也重新換回了綢緞,穆承渙和曹媛都很孝順,鄭氏就等著兒子兒媳儘快讓她抱上小孫子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