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新儲君是誰雖沒明說,但是皇帝對太子的厭棄卻是不加掩飾的。穆承瀾也只能一聲不吭接受,這都是他作惡多端應得的報應。

  皇貴妃臨盆之日一天天近了,如鐵很有些擔心,古代婦女生育是一道坎,就是在現代,這道坎也會死人,即便皇貴妃不是第一胎了,都說會很輕鬆,如鐵仍是如臨大敵。

  生育本來的風險是其一,而今廢后已被打入冷宮,皇太后笑臉相向,端王、太子閉門不出,睿王代皇帝處理朝政,宮裡宮外都是形勢一片大好,可也不能掉以輕心,網文里十有八九都是如此,居心叵測之人總是會選在女子生產時動手,輕易害人性命。

  他想不到如今的情勢之下還有誰會對皇貴妃動手,不過多個心眼總是沒錯,皇貴妃乃睿王生母,無論如何不能有事。如鐵知道她一定會對生產那一日貼身伺候的人事先做好安排,這倒不必操心,就怕到時產房外頭出現什麼情況。

  他有目的地在皇帝和睿王面前說了許多宮廷小故事,無一例外都提到有妃嬪在生產時被動過手腳遭了殃,皇帝聽得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隔日便讓睿王負責往翊坤宮調派了大量侍衛,這些侍衛都是由睿王親自挑選,再交由皇帝過目,負責保護翊坤宮的安全,這父子倆心裡也是很明白後宮陰私的。

  如鐵覺得還不夠,萬一產房裡發生點什麼呢?到時皇帝、太后、睿王還有他一定會在外邊守著,可是裡邊卻只有皇貴妃一人,真要有一兩個背主的奴才,防都防不住。

  如鐵在宣紙上畫下翊坤宮的簡要地形,把代表他、睿王還有皇帝等人的圈都畫上,想了想,又開始畫一些長條形的鏡面符號。

  穆承淵只看見一紙的框框和圈圈,不解道:「你又在想什麼?」

  如鐵道:「做一個潛望鏡那種原理的鏡子……就是人在水底,卻可以看見水面的景象……」

  如鐵做燈的時候,工部全力支持,找到了不少礦物,其中就有石英砂,可在高溫下鍛造玻璃。有了玻璃,比銅鏡更清晰的玻璃鏡也就有了。第一面玻璃鏡當初是獻給皇帝的,睿王府傲霜院臥房裡,擺的那面銅鏡也早換成了玻璃樣式。潛望鏡的原理是利用光的反射,只要有普通玻璃鏡在手,就能做出來。

  穆承淵雖不知何為潛望鏡,但是從水底下看水上,再聯繫如鐵畫的框框裡寫著產房兩個字,他稍一想就懂如鐵的意思了。

  「你難道是想弄一個這東西通到裡邊去?別胡鬧!」

  如鐵道:「我沒胡鬧,我覺得若能看見產房裡會更安全。」

  換別人穆承淵肯定把人的腦袋都擰下來了,因是如鐵,才壓低聲音勸道:「父皇不會準的……而且你讓誰看?」

  裡頭躺的可是皇貴妃,即便是親兒子睿王也不得入內。

  如鐵道:「這個問題我想過,不對著床就行,只盯伺候的人,免得他們動手腳外邊卻不知……要不我就讓父皇自己看?」

  在醫院,重症病房的牆壁是玻璃的,監控有時會侵犯人的隱私,可有時恰巧也是監控能救人一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端看窺探者的用心。

  穆承淵:「……」

  睿王國事繁忙,也不知如鐵使了什麼手段軟磨硬泡,皇帝居然准了,同意如鐵在裡頭置一個「潛望鏡」,由皇帝親自盯裡邊伺候的人。鏡子保證不會照到皇貴妃,也不會影響其生產。

  「的確,親眼看著就放心多了。」

  皇帝也希望陪伴他多年的皇貴妃在這節骨眼上能順利誕下六皇子,母子均安,即便荒誕一些又如何?

  一場病下來,皇帝連寵幸年輕妃嬪的心都淡了不少,老了老了,還是覺得當初的那個人最好。

  翊坤宮置於重重保護之下,又有皇帝保駕護航,如鐵總算放心了。

  第107章 黎明2

  正待眾人都等著皇貴妃再為皇帝添個小皇子時, 夜郎國國君夜秋前來朝覲,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夜郎乃大楚臣國, 每年此時, 夜秋都會親自前來, 雖今年皇帝病了, 睿王代政, 也不妨礙夜郎進貢,夜秋來前送了國書,禮部都按章程提前布置好了。

  皇帝已能下榻走動,有空就悠哉悠哉地陪皇貴妃四處散步, 睿王處理朝政很有一套,夜郎國國君一來, 皇帝也依樣畫葫蘆,都交給睿王去招待。除了夜秋初到時皇帝必得出來露個面, 接受夜秋的跪拜, 其他都不必操心, 皇帝甚至好心情地邀夜秋留下來參觀六皇子的洗三宴, 夜秋也應了。

  後宮夜貴人乃夜秋之女,皇帝特許夜貴人攜四皇子穆承沁在接近前朝的景軒閣與夜秋見上一面。夜秋十分感激,還特地為夜貴人去歲所犯下的過錯請罪。

  皇帝大度地表示既往不咎, 夜貴人只是一個小小貴人, 他反正不會再寵幸她了, 給四皇子、夜郎國國君些薄面也不錯, 遂將夜貴人依舊挪回啟祥宮正殿,至於升位還是免了,夜貴人過去一年是思過,並非有功,皇帝可不會真忘記夜貴人往睿王身邊按釘子的事。

  睿王忙得不可開交,如鐵都覺得自己快成怨婦了,成日連見老公一面都難,可是越忙就代表皇帝越器重,離那個位置也就越近,他總不能在關鍵時候拖後腿打擾睿王。皇帝還拍拍如鐵的頭要他體諒,在如鐵賢惠地表示再忙一點也沒關係時,睿王果不其然更忙了。如鐵只好搶在自己要發飆之前,把自己打包丟到了娘家寧國公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