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后適時笑道:「承沁這一來,臣妾倒想起一件事。皇上,幾位皇子的生母至少都是妃位了,唯獨夜嬪還……臣妾想為她求個恩典。」

  夜嬪是夜郎國人,其子不可能繼承大統,絕對威脅不到太子,皇后早就有此打算,只待找個最佳時機向皇帝進言。方才她一時沖昏了頭腦,估計已惹惱了皇帝,眼下主動提出來給夜嬪晉位,既可籠絡夜嬪,又可向皇帝示好,一舉兩得。

  皇帝意外地看了她一眼,從善如流道:「皇后說的是,是朕疏忽了,夜嬪便晉為妃吧。」

  夜嬪與穆承沁忙跪下謝恩。

  太后笑道:「皇上,哀家可否也求個恩典。」

  皇帝吃驚道:「母后有事直接吩咐便是,何出此言?」

  太后道:「皇上之前罰承瀾在太子府禁足思過,也夠久了,哀家想請皇上看在哀家與皇后的面上,放了太子。」

  「母后……」

  皇帝有些為難。

  他何嘗不想饒了太子,可許凌寒也是一條活生生的人命。大理寺已把當年的事查得清清楚楚,他親自查看過卷宗,再三核對過各人口供,得知當年確是太子將許凌寒強搶入府,但許凌寒之父身死,太子卻不知情,乃是太子身邊的內侍總管張全命人毒打許父,致許父重傷,未及時得到醫治而亡,許母也因此受驚過度去世。

  可以說,太子雖未直接置人於死地,卻是因他致使許家家破人亡。此情形……按律當絞。他一貫主張秉公執法,常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可真的輪到太子犯了法,他又狠不下這個心依法處置。畢竟太子乃一國儲君,又曾救過他的命,難道要他親下詔書令太子伏法?他必然捨不得,但若有心赦免或輕判,許凌寒在太子府觸階而亡已人盡皆知,又要如何堵住悠悠之口,總不能把對此事有異議的人都殺個乾淨吧?

  左右都不妥,這也是皇帝一直懸而未決的原因。

  太后嘆道:「皇上,哀家知道你有自己的考量,也知道後宮不得干政,哀家只是心疼自己的孫子……」

  皇帝猶豫這麼久,不過是想找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保住太子,就算他真能硬下心腸,也不能忤逆太后之託。罷了,養不教父之過,太子做下錯事,莫非他這個親爹就沒有一點責任?不論怎樣,他仍想給太子一個機會,就算要他聲名盡毀,他也在所不惜。

  皇帝沉聲道:「既是母后所求,承瀾,你的禁足就免了。」

  穆承瀾自來了壽康宮一直有些恍惚,太后輕輕一推他的手肘,穆承瀾這才反應過來,跪下給皇帝磕頭,口中道:「多謝父皇!」

  皇帝摸了摸他的發頂,和藹地道:「只是你既犯了錯,就要做好受罰的準備。不論父皇怎樣罰你,都別怪父皇……父皇已盡力了。」

  「父皇……」穆承瀾驚懼起來:「莫非,莫非父皇想要兒臣為合歡償命?」

  皇帝搖了搖頭:「承瀾,你曾於烈火中救朕一命,朕實在於心不忍判你死罪。但你強取豪奪,迫人身亡,勢必要給人家一個交代……太子穆承瀾聽旨。」

  眾人包括太子在內,聞言皆跪下了。

  皇后與太后焦躁對視,皇帝下定決心道:「你所犯之過,按律當判絞刑,但念在你救駕有功,朕決定革除你身上所有差使,令你為許家守靈三年,並捐出所有家產,厚葬許家人。你犯下此等罪孽,朕何嘗沒有責任,朕也會發一道罪己詔,希望天下人與太子,都能明白朕的苦心。」

  「父皇!!!」

  一般皇帝發罪己詔,都是在極度危難之時,皇帝為了太子已顧不得了。

  他心裡終究還是舍不下太子,仍想給太子一次機會,既能保住穆承瀾的太子位,又能給許凌寒,給天下一個交代,那就只好犧牲他自己的名聲了。

  皇帝的猶豫,穆承淵早就看在眼裡,一聲輕嘆未說什麼。穆承潤卻覺得皇帝偏心太過,差使、財產不過身外之物、即便要守靈,哪怕整整三年不在朝,太子仍是太子啊,這才是最重要的。

  「父皇……」

  穆承瀾抱住皇帝的腿慟哭涕零。

  「承瀾。」皇帝含淚道,「千萬別辜負朕的一片苦心。」

  穆承瀾仰起臉點了點頭,皇后、太后都鬆了口氣,皇帝一直未吐露對太子的懲罰,她們都擔心皇帝會不會直接把太子給廢了,幸好太子無恙。

  皇太后目的既已達成,心中高興至極,留眾人用了膳。末了終於想起要關心一下另一個孫子,笑著道:「對了承淵,哀家為你挑的那個桃夭怎樣?」

  穆承淵斟酌了一下,謹慎道:「皇祖母的眼光,自是好的。」

  太后哈哈大笑:「瞧把你緊張的,哀家不知你喜歡什麼樣的,若是真不喜也不必勉強,告訴哀家一聲,哀家再選便是。說來也巧,哀家一開始都挑花了眼,幸虧夜妃提醒,說桃夭長得標緻,性子溫順,知書達理,撥給你准沒錯。」

  太后隨口笑贊夜妃幾句,夜妃無比慈愛地看向坐在她身側的四皇子,穆承淵微微一笑,玄明尚未查到桃夭的底細,這下子應有門道了。

  用了膳,太后有些睏倦,只留了帝後說說話,穆承淵告退時榮安長公主恰巧也退了,姑侄倆一起在玉道上並行。

  「承淵,別怨你父皇……」

  長公主想了一路,實在不知該如何開口。皇帝總對睿王壓得緊,卻對太子如此寬鬆,這對睿王來說著實不公。榮安長公主不由想起一段往事,當年皇帝仍為太子,原想請旨娶焦氏為正妃,可太后,便是當時的皇后,硬生生插了一槓子,先一步求先皇為皇帝指婚自己的親侄女,焦貴妃只能屈居為太子側妃……後來皇帝登基,才晉為了貴妃。若非太后,焦貴妃此時便是皇后,那睿王不就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