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由此看來,‘白兔與鱷魚’這個故事應該是從日本以南的地區傳過來的。在邪馬台國的時代,九州和南邊的民族就有往來,這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實。
“可是,這種南方海洋型民族的故事為何會流傳到距離九州相當遙遠的鳥取呢?日本這個地區並沒有鱷魚這種動物,為什麼流傳到日本之後鱷魚沒有被改成鯊魚或海龜之類的動物呢?這是一大懸疑。
“在氣多之前眺望於岐島的時候我會思考這個問題,並且把自己幻想成白兔。那個時候,我的精神會在太虛之間遊蕩,覺得能夠生為出雲地方的人真是太幸運了。
“這一帶的人把海面上細碎的白色波浪說成是‘奔跑的白兔’。經常來這裡垂釣的人們很喜歡這麼說,我也喜歡這樣的說法。站在氣多之前眺望陸地與淤岐島之間的海面時,海岸邊的岩石因為波浪而若隱若現,真的很像浮著無數鱷魚的背部,而拍擊著岩石的白色波浪就像在鱷魚背上跳動的白兔。
“有些人覺得這個地方的人很會使用語言,難怪能夠孕育出‘白兔與鱷魚’這樣的傳說。確實,坐在這裡的岩石上看著海面,上面跳躍的浪真的很像白兔。本地人對海浪的形容真的讓我讚嘆。不過,把‘白兔與鱷魚’傳說解釋成這個地方的人在看到這樣的風景後自創出來的說法我並不認同。
“基本上,我認為這個傳說應該來自日本以南的南方民族。這個傳說從九州登陸日本,然後傳到各地。它並沒有在日本這個地方生根。因為它是從遙遠的南方進入日本的,而且還進入了寒冷的山陰地區。而這個寒冷的地區竟然也能接納來自南方溫暖地帶的傳說,只能說這個地區實在太不可思議了,有著讓人不得不注意它的魅力。
“最近,我又發現了一件事,讓我對這個地方愈加著迷。我在經常散步的地方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景象。我在一堆雜草叢裡發現了一撮小小的稻苗,在稻苗的旁邊看到了一小撮粟米的幼苗,它們比鄰共生。
“我不禁蹲下來研究這奇特的情形。仔細再看雜草叢裡的幼苗,我才知道那一堆‘雜草’里除了稻苗與粟米苗外,還有另外一種穀類的幼苗,那並不是雜草。
“我知道那是粟米苗是有原因的。我家養著紅鸚鵡,裝著粟米的餵食盒就掛在籠子的外面。鸚鵡經常把頭伸出籠子外用力地啄食盒子內的粟米,有些粟米會因此散落到地上,院子裡就會冒出粟米苗。所以我認識粟米苗的樣子。
“眼前的粟米苗和稻苗比鄰共生,看到那樣的情景,我突然想到《古事記》里的‘五穀的起源’,因此聯想到另外一種穀類的幼苗或許是小豆。
“我可以想像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幼苗茁壯了,一起迎風飄動的樣子。現在距離《古事記》的時代已經很久了,竟然還能看到稻米、粟米、小豆等穀類一起在自然界並生的情景,我實在太感動了!我的內心裡正悄悄地在等待這些小幼苗的成長。或許因為這裡是神住的土地,才會發生《古事記》里記載過的奇蹟吧!”
五月二十八日,野村操在大學的研究室看著最新一期的《神有月》里的某篇文章。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昔日這本同好會雜誌的主編岩淵久子,她把自己的近況寫成文章,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神有月》上。
看完岩淵的文章,野村操心事重重地放下雜誌。她的心思完全不在放下雜誌的這個動作上,所以即使有數張印刷品從雜誌里掉下來,她也沒有去撿,好像也沒有發現。
她放在《神有月》雜誌上的右手不停地在顫抖,單眼皮的眼睛失焦地看著半空,緊閉著的嘴唇不時痙攣一樣地抽搐著。
好一會兒之後,她才大夢初醒般的打開抽屜,拿出一疊印刷品,然後神經質地、歇斯底里地在那疊印刷品中尋找某件東西。
花了一些時間後好像終於找到了。然後,她把從整疊的印刷品里抽出來的兩三張紙撕成兩半。那是請假單。她在其中一張上用鋼筆寫下五月二十九日,星期二。
2
五月二十五日星期五,吉敷坐在回東京的列車中,想著面對野村毅卻一無所獲的那個晚上……
四月二十日六點一分,搭乘“富士號”的野村操在廣島車站下車。她說她接著搭了“光線四十一號”往小倉,然後換搭前住豐前善光寺的日豐本線慢車,當天晚上在安心院的山中露宿。因為她沒有投宿一般的旅館,而是獨自在人煙罕至的山中搭帳篷過夜,所以沒有人能指證她說的是真話還是謊話。翌日,她離開安心院的山中,搭乘“日輪七號”去鹿兒島,當天晚上投宿那裡的F旅館。以上是野村操的說法。
可是吉敷覺得野村操根本沒有在安心院的山中搭帳篷過夜。理由有很多,第一個便是:野村操當時根本沒有攜帶帳篷。根據“富士號”乘務員的說法,野村操在廣島車站下車的時候隨身帶著一個墨綠色的大行李箱。吉敷之前一直認為那個大行李箱裡裝的就是野村操所說的帳篷。但是吉敷現在不那麼想了。他認為那個大行李箱裡裝的應該是青木恭子的身體。那個大行李箱裡還有一個裝著青木恭子身體的黑色塑料皮革行李箱。
另外,她還隨身帶著一個褐色的中型包。除了裝著青木恭子身體的行李箱外,她還要攜帶殺人分屍的器具,還要帶鋪在地上以防留下血跡的塑料防水布。光是這些東西就夠一個女人累的了,哪裡還有力量再攜帶一個帳篷呢?那些東西加起來的重量可非同小可。
“可是,這種南方海洋型民族的故事為何會流傳到距離九州相當遙遠的鳥取呢?日本這個地區並沒有鱷魚這種動物,為什麼流傳到日本之後鱷魚沒有被改成鯊魚或海龜之類的動物呢?這是一大懸疑。
“在氣多之前眺望於岐島的時候我會思考這個問題,並且把自己幻想成白兔。那個時候,我的精神會在太虛之間遊蕩,覺得能夠生為出雲地方的人真是太幸運了。
“這一帶的人把海面上細碎的白色波浪說成是‘奔跑的白兔’。經常來這裡垂釣的人們很喜歡這麼說,我也喜歡這樣的說法。站在氣多之前眺望陸地與淤岐島之間的海面時,海岸邊的岩石因為波浪而若隱若現,真的很像浮著無數鱷魚的背部,而拍擊著岩石的白色波浪就像在鱷魚背上跳動的白兔。
“有些人覺得這個地方的人很會使用語言,難怪能夠孕育出‘白兔與鱷魚’這樣的傳說。確實,坐在這裡的岩石上看著海面,上面跳躍的浪真的很像白兔。本地人對海浪的形容真的讓我讚嘆。不過,把‘白兔與鱷魚’傳說解釋成這個地方的人在看到這樣的風景後自創出來的說法我並不認同。
“基本上,我認為這個傳說應該來自日本以南的南方民族。這個傳說從九州登陸日本,然後傳到各地。它並沒有在日本這個地方生根。因為它是從遙遠的南方進入日本的,而且還進入了寒冷的山陰地區。而這個寒冷的地區竟然也能接納來自南方溫暖地帶的傳說,只能說這個地區實在太不可思議了,有著讓人不得不注意它的魅力。
“最近,我又發現了一件事,讓我對這個地方愈加著迷。我在經常散步的地方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景象。我在一堆雜草叢裡發現了一撮小小的稻苗,在稻苗的旁邊看到了一小撮粟米的幼苗,它們比鄰共生。
“我不禁蹲下來研究這奇特的情形。仔細再看雜草叢裡的幼苗,我才知道那一堆‘雜草’里除了稻苗與粟米苗外,還有另外一種穀類的幼苗,那並不是雜草。
“我知道那是粟米苗是有原因的。我家養著紅鸚鵡,裝著粟米的餵食盒就掛在籠子的外面。鸚鵡經常把頭伸出籠子外用力地啄食盒子內的粟米,有些粟米會因此散落到地上,院子裡就會冒出粟米苗。所以我認識粟米苗的樣子。
“眼前的粟米苗和稻苗比鄰共生,看到那樣的情景,我突然想到《古事記》里的‘五穀的起源’,因此聯想到另外一種穀類的幼苗或許是小豆。
“我可以想像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幼苗茁壯了,一起迎風飄動的樣子。現在距離《古事記》的時代已經很久了,竟然還能看到稻米、粟米、小豆等穀類一起在自然界並生的情景,我實在太感動了!我的內心裡正悄悄地在等待這些小幼苗的成長。或許因為這裡是神住的土地,才會發生《古事記》里記載過的奇蹟吧!”
五月二十八日,野村操在大學的研究室看著最新一期的《神有月》里的某篇文章。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昔日這本同好會雜誌的主編岩淵久子,她把自己的近況寫成文章,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神有月》上。
看完岩淵的文章,野村操心事重重地放下雜誌。她的心思完全不在放下雜誌的這個動作上,所以即使有數張印刷品從雜誌里掉下來,她也沒有去撿,好像也沒有發現。
她放在《神有月》雜誌上的右手不停地在顫抖,單眼皮的眼睛失焦地看著半空,緊閉著的嘴唇不時痙攣一樣地抽搐著。
好一會兒之後,她才大夢初醒般的打開抽屜,拿出一疊印刷品,然後神經質地、歇斯底里地在那疊印刷品中尋找某件東西。
花了一些時間後好像終於找到了。然後,她把從整疊的印刷品里抽出來的兩三張紙撕成兩半。那是請假單。她在其中一張上用鋼筆寫下五月二十九日,星期二。
2
五月二十五日星期五,吉敷坐在回東京的列車中,想著面對野村毅卻一無所獲的那個晚上……
四月二十日六點一分,搭乘“富士號”的野村操在廣島車站下車。她說她接著搭了“光線四十一號”往小倉,然後換搭前住豐前善光寺的日豐本線慢車,當天晚上在安心院的山中露宿。因為她沒有投宿一般的旅館,而是獨自在人煙罕至的山中搭帳篷過夜,所以沒有人能指證她說的是真話還是謊話。翌日,她離開安心院的山中,搭乘“日輪七號”去鹿兒島,當天晚上投宿那裡的F旅館。以上是野村操的說法。
可是吉敷覺得野村操根本沒有在安心院的山中搭帳篷過夜。理由有很多,第一個便是:野村操當時根本沒有攜帶帳篷。根據“富士號”乘務員的說法,野村操在廣島車站下車的時候隨身帶著一個墨綠色的大行李箱。吉敷之前一直認為那個大行李箱裡裝的就是野村操所說的帳篷。但是吉敷現在不那麼想了。他認為那個大行李箱裡裝的應該是青木恭子的身體。那個大行李箱裡還有一個裝著青木恭子身體的黑色塑料皮革行李箱。
另外,她還隨身帶著一個褐色的中型包。除了裝著青木恭子身體的行李箱外,她還要攜帶殺人分屍的器具,還要帶鋪在地上以防留下血跡的塑料防水布。光是這些東西就夠一個女人累的了,哪裡還有力量再攜帶一個帳篷呢?那些東西加起來的重量可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