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司馬灰覺得叢林中悶熱cháo濕,水土條件雖然適合茂盛的植被繁殖,可在不見天日的環境中,這類植物也無從生長,難道眾人還沒走出“熵”幻造出的無底洞?他攀著藤蘿爬上樹頂,只見陡峭的岩壁環繞四周,眺望頭頂,天懸一線。
三人已不知有多久沒見過真正的天空,都恍如隔世一般,呆立良久,才想到覓路離開深谷。
為避毒蟲猛獸,司馬灰等人用枯木做了些簡易火把,那暗河源頭蘊藏著大片碳化的植物遺體,可燃性極高,點燃後既可防身,也可取亮照明,隨即在挺拔茂盛的密林中穿行探路,發現這是一條被河流切割成的深谷,只怕深達千米,形勢上窄下闊,百萬年前地表的河流逐步降低,變成了現在這種穿過千米深谷的暗河,加之地氣濕熱,從高處落下的植物得以在此滋生,形成了茂密的叢林,由於兩側石壁高聳,連飛鳥都難以逾越,被氣流卷進來的野獸就再也出不去了,被迫在這與世隔絕的深谷中生息繁衍,保存著很多自然界的罕見物種,人跡更是難以到此。
這條深谷就像天然的陷阱,暗河在當中穿過,走出數里不見盡頭,地面腐爛的樹葉,散發著令人窒息的氣味,高處則是雲遮霧罩、神秘莫測,司馬灰等人只得冒險攀藤附葛,在絕壁間迂迴向上,夜裡就在岩fèng中棲身,由於長期處於黑暗的地下,迅速接觸日光很可能導致暴盲,因此先在深谷中適應了幾天,雖然已算是逃出生天,卻不知究竟置身於何處,想到前途難料,三個人都是憂心忡忡。
這一天終於爬上深谷,只見碧空湛藍,遠方巍峨的雪山連綿起伏,峰嶺間冰川懸垂,雲霧繚繞,近處森林茂密,莽莽林海及聳入雲端的雪峰渾成一體,不僅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滿是疑惑,正詫異間,忽見林中冒出一頭黑熊,渾身是血,拖著白花花的肚腸,兩眼冒著凶光,莽莽撞撞地人立起來作勢欲撲。
司馬灰等人沒想到會有大獸出沒,也自吃了一驚,不等作出反應,突然聽到“砰砰”兩聲轟響,那高近兩米的黑熊像被伐倒的大樹,撲倒在地就此不動了。
定睛看去,原來是林中追出兩個手持土銃的獵人,一個是粗壯漢子,另一個則是上了些年紀面容消瘦的老獵手。倆人身上都穿著黑襖,頭戴鹿皮帽子,胸前掛有骨牙念珠,裝束甚為奇特,那土銃前端也裝了獵叉,剛才就是這兩個獵人,在後面用土銃放倒了大熊,看樣子是一路追獵到此。
司馬灰上前打個招呼,想問問那兩個獵人,這裡到底是何所在。
誰知那一老一少兩個獵人,看到司馬灰等人,發聲喊扭頭便跑。
羅大舌頭急忙叫道:“老鄉們別怕,皇軍不搶糧食不殺人,皇軍是來建立王道樂土的……”
那兩個獵人聽到喊聲,竟逐漸停下腳步,手裡握著土銃,不住回頭張望。
司馬灰心想:“我們在地底下走了幾個月,此時衣衫不整,模樣都和野人相似,那兩位獵戶一定是把我們當成野人了,剛才聽到羅大舌頭喊話,才知道不是野人,不過這兩個獵戶敢於追獵巨熊,想必身手和膽色俱是不凡,卻為何會被野人嚇跑?莫非我們身上還有什麼古怪?”
第三話 位置
那一老一少兩個黑袍獵人,像發現了什麼稀罕物似的,戰戰兢兢走到近前,對著司馬灰等人打量不住,然後不住合十念經。
司馬灰被看得心裡發毛,暗想:“這兩個獵人篤信佛教,附近又有雪山聳立,是藏民還是尼泊爾人?”
那個年老的獵人卻會些漢語,通過一番連說帶比劃,司馬灰總算聽出一些頭緒,原來這兩個都是門巴獵人,原來此處的位置,是雅魯藏布江流域的一條分支,眾人雖然沒有回到大神農架,但也幾乎是在北緯30度地底下轉了一圈。
這地方僻處藏南,周圍儘是高山密林。五十年代的時候,曾有部隊進來過,這位門巴老獵人給大兵當過嚮導,所以略通一些漢話,年輕的是他兒子,先前看見司馬灰等人,還以為是遇到了山鬼,此刻得知這三個人是從深谷里爬出來的,不知是什麼緣故,兩位門巴獵人都顯得極是驚奇,甚至有點誠惶誠恐,恭恭敬敬地把司馬灰等人帶到家中。
獵戶們都還保持著農耕火種的原始生活方式,這老獵人家裡還有個姑娘,把那包穀釀的酒和鹿肉都用銅盆盛了,放在火上煨著,請司馬灰三人圍著火爐坐下,不住地敬酒敬肉。
司馬灰等人莫名其妙:“常聞山裡的獵人熱情好客,聽說過沒見過,今天見著了算是真服了,素不相識就這麼款待,既然是入鄉隨俗,我們也就別見外了。”當下甩開腮幫子,吃到盡飽而止,在他們口中,連那普通不過的包穀酒,也都如同甘露一般。
門巴老獵人能講的漢話有限,說半天司馬灰才能聽明白一兩句,但掌握了要領,也就不難理解對方要表達的內容了。
通過交談得知,雅魯藏布江流域穿過的峽谷分支眾多,周圍全是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就是司馬灰等人爬出來的那條深谷,自古都是人所不至,據說那裡面是聖域秘境,只有經過大時輪金剛經灌頂並修行十世的至祥之人,才有機緣進出,故此對三人極為恭敬,以漢扎西相稱,甚至沒想過要問這三個人是從哪兒來的。
司馬灰也對門巴獵人感激不已,他把在地底下撿的幾塊照明用的螢石,都掏出來送給這戶獵人,以此換了三套衣服和鞋帽。這片大峽谷地區交通閉塞,衣服帽子大多都是用獸皮製成,一時也湊不齊全,好在那螢石珍貴,就找別家獵戶換了幾件。
司馬灰三人在地底走了幾個月,雖然服食雲芝之後能夠增益氣血,但地下環境畢竟惡劣,有時悶熱cháo濕,有時陰冷酷寒,又是缺食少藥,所以身上爬滿了螞蝗和虱子,後背和腳上長了成片的濕疹,潰爛化膿,膿血與衣服黏在了一處,一揭就下來一大片,根本換不了衣服。
門巴老獵人讓女兒用藏藥給司馬灰等人治傷,調養了十幾天,才得以治癒。
三個人千恩萬謝,想要告辭離去時,那門巴老獵人卻搖手擺頭,表示:“你們誰也走不了。”
司馬灰感到十分詫異,仔細一問才知道,現在已是封山季節,想要翻山越嶺走出去,必須經過幾條冰川和泥石流多發的地帶,沿途山深林密懸崖陡峭,而且不通道路,想走也只能等到開春之後。
司馬灰等人只好耐住性子,在門巴獵人的木屋中養傷,有時也幫忙到附近的山溝子裡打獵,條件雖然簡樸,但卻是有生以來難得的安穩日子,身體和精神都逐漸復原。
這天晚上,遠處大江奔流之聲隱隱傳來,高思揚說到出山後的事,問司馬灰和羅大舌頭作何打算?
司馬灰覺得最為難的就是這件事了,他自己和羅大舌頭倒還好說,高思揚則是在三支兩軍行動中到了大神農架林區,奉命與“二學生”和民兵虎子,一同到主峰瞭望塔維修防火無線電,被迫加入了考古隊深入地底,她雖然是活著回來了,但通訊組的其餘兩個人都已死亡,高思揚的檔案可能早就被記上了“失蹤”兩字,畢竟是部隊上在籍的軍人,要解釋失蹤這麼久都做什麼去了也不是太容易的事,要說在大神農架林區走迷路了,怎麼時隔半年又冒出來了?尤其是中間這段時間如何查證?如果通訊組其餘兩名成員死了,那麼屍體在哪兒?想把這些話都說圓了,只怕不是高思揚力所能及。
高思揚不止一次想過這件事,事到臨頭還沒什麼好辦法,不免急得掉下眼淚。
羅大舌頭見狀,就出餿主意說:“我看這戶門巴獵人倒也樸實善良,深山裡與外界不通,你不如留在這給人家當媳婦算了。”
司馬灰告訴高思揚,不讓她提起考古隊的事,絕不是出於私心,大夥也沒做什麼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的事,不過此事畢竟牽扯太深,誰也不清楚哪裡還躲著“綠色墳墓”的成員,一旦被人知道這支考古隊裡還有人活著,這條命很可能就保不住了,所以從今往後,必須隱姓埋名,有什麼事至少等風聲過了,或是確認絕對安全之後,才能再作考慮。
高思揚也懂得厲害,不過她不願意永遠留在山裡,打定主意抹去眼淚,對司馬灰說:“我記得你當初說過——解開‘綠色墳墓’之謎,並不意味著結束,甚至不會是結束的開始,至多是開始的結束。”
司馬灰感覺不妙:“好像……好像是說過這麼一句,怎麼講?”
高思揚說:“那好,今後你們倆去哪兒我去哪兒,直到一切結束為止。”
司馬灰和羅大舌頭面面相覷,心想:“我們弟兄還不知道能去哪兒呢?”
當時是社會供給制,如果沒有身份或是戶口,根本沒地方去找飯碗,連鄉下都無法容身。三個人想活下去,除了東躲西藏,還得找地方混口飯吃,能到哪兒去呢?況且眼下是身無分文,想投親靠友也是不成,只覺這天地雖大,竟沒有容身之所。
三人已不知有多久沒見過真正的天空,都恍如隔世一般,呆立良久,才想到覓路離開深谷。
為避毒蟲猛獸,司馬灰等人用枯木做了些簡易火把,那暗河源頭蘊藏著大片碳化的植物遺體,可燃性極高,點燃後既可防身,也可取亮照明,隨即在挺拔茂盛的密林中穿行探路,發現這是一條被河流切割成的深谷,只怕深達千米,形勢上窄下闊,百萬年前地表的河流逐步降低,變成了現在這種穿過千米深谷的暗河,加之地氣濕熱,從高處落下的植物得以在此滋生,形成了茂密的叢林,由於兩側石壁高聳,連飛鳥都難以逾越,被氣流卷進來的野獸就再也出不去了,被迫在這與世隔絕的深谷中生息繁衍,保存著很多自然界的罕見物種,人跡更是難以到此。
這條深谷就像天然的陷阱,暗河在當中穿過,走出數里不見盡頭,地面腐爛的樹葉,散發著令人窒息的氣味,高處則是雲遮霧罩、神秘莫測,司馬灰等人只得冒險攀藤附葛,在絕壁間迂迴向上,夜裡就在岩fèng中棲身,由於長期處於黑暗的地下,迅速接觸日光很可能導致暴盲,因此先在深谷中適應了幾天,雖然已算是逃出生天,卻不知究竟置身於何處,想到前途難料,三個人都是憂心忡忡。
這一天終於爬上深谷,只見碧空湛藍,遠方巍峨的雪山連綿起伏,峰嶺間冰川懸垂,雲霧繚繞,近處森林茂密,莽莽林海及聳入雲端的雪峰渾成一體,不僅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滿是疑惑,正詫異間,忽見林中冒出一頭黑熊,渾身是血,拖著白花花的肚腸,兩眼冒著凶光,莽莽撞撞地人立起來作勢欲撲。
司馬灰等人沒想到會有大獸出沒,也自吃了一驚,不等作出反應,突然聽到“砰砰”兩聲轟響,那高近兩米的黑熊像被伐倒的大樹,撲倒在地就此不動了。
定睛看去,原來是林中追出兩個手持土銃的獵人,一個是粗壯漢子,另一個則是上了些年紀面容消瘦的老獵手。倆人身上都穿著黑襖,頭戴鹿皮帽子,胸前掛有骨牙念珠,裝束甚為奇特,那土銃前端也裝了獵叉,剛才就是這兩個獵人,在後面用土銃放倒了大熊,看樣子是一路追獵到此。
司馬灰上前打個招呼,想問問那兩個獵人,這裡到底是何所在。
誰知那一老一少兩個獵人,看到司馬灰等人,發聲喊扭頭便跑。
羅大舌頭急忙叫道:“老鄉們別怕,皇軍不搶糧食不殺人,皇軍是來建立王道樂土的……”
那兩個獵人聽到喊聲,竟逐漸停下腳步,手裡握著土銃,不住回頭張望。
司馬灰心想:“我們在地底下走了幾個月,此時衣衫不整,模樣都和野人相似,那兩位獵戶一定是把我們當成野人了,剛才聽到羅大舌頭喊話,才知道不是野人,不過這兩個獵戶敢於追獵巨熊,想必身手和膽色俱是不凡,卻為何會被野人嚇跑?莫非我們身上還有什麼古怪?”
第三話 位置
那一老一少兩個黑袍獵人,像發現了什麼稀罕物似的,戰戰兢兢走到近前,對著司馬灰等人打量不住,然後不住合十念經。
司馬灰被看得心裡發毛,暗想:“這兩個獵人篤信佛教,附近又有雪山聳立,是藏民還是尼泊爾人?”
那個年老的獵人卻會些漢語,通過一番連說帶比劃,司馬灰總算聽出一些頭緒,原來這兩個都是門巴獵人,原來此處的位置,是雅魯藏布江流域的一條分支,眾人雖然沒有回到大神農架,但也幾乎是在北緯30度地底下轉了一圈。
這地方僻處藏南,周圍儘是高山密林。五十年代的時候,曾有部隊進來過,這位門巴老獵人給大兵當過嚮導,所以略通一些漢話,年輕的是他兒子,先前看見司馬灰等人,還以為是遇到了山鬼,此刻得知這三個人是從深谷里爬出來的,不知是什麼緣故,兩位門巴獵人都顯得極是驚奇,甚至有點誠惶誠恐,恭恭敬敬地把司馬灰等人帶到家中。
獵戶們都還保持著農耕火種的原始生活方式,這老獵人家裡還有個姑娘,把那包穀釀的酒和鹿肉都用銅盆盛了,放在火上煨著,請司馬灰三人圍著火爐坐下,不住地敬酒敬肉。
司馬灰等人莫名其妙:“常聞山裡的獵人熱情好客,聽說過沒見過,今天見著了算是真服了,素不相識就這麼款待,既然是入鄉隨俗,我們也就別見外了。”當下甩開腮幫子,吃到盡飽而止,在他們口中,連那普通不過的包穀酒,也都如同甘露一般。
門巴老獵人能講的漢話有限,說半天司馬灰才能聽明白一兩句,但掌握了要領,也就不難理解對方要表達的內容了。
通過交談得知,雅魯藏布江流域穿過的峽谷分支眾多,周圍全是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就是司馬灰等人爬出來的那條深谷,自古都是人所不至,據說那裡面是聖域秘境,只有經過大時輪金剛經灌頂並修行十世的至祥之人,才有機緣進出,故此對三人極為恭敬,以漢扎西相稱,甚至沒想過要問這三個人是從哪兒來的。
司馬灰也對門巴獵人感激不已,他把在地底下撿的幾塊照明用的螢石,都掏出來送給這戶獵人,以此換了三套衣服和鞋帽。這片大峽谷地區交通閉塞,衣服帽子大多都是用獸皮製成,一時也湊不齊全,好在那螢石珍貴,就找別家獵戶換了幾件。
司馬灰三人在地底走了幾個月,雖然服食雲芝之後能夠增益氣血,但地下環境畢竟惡劣,有時悶熱cháo濕,有時陰冷酷寒,又是缺食少藥,所以身上爬滿了螞蝗和虱子,後背和腳上長了成片的濕疹,潰爛化膿,膿血與衣服黏在了一處,一揭就下來一大片,根本換不了衣服。
門巴老獵人讓女兒用藏藥給司馬灰等人治傷,調養了十幾天,才得以治癒。
三個人千恩萬謝,想要告辭離去時,那門巴老獵人卻搖手擺頭,表示:“你們誰也走不了。”
司馬灰感到十分詫異,仔細一問才知道,現在已是封山季節,想要翻山越嶺走出去,必須經過幾條冰川和泥石流多發的地帶,沿途山深林密懸崖陡峭,而且不通道路,想走也只能等到開春之後。
司馬灰等人只好耐住性子,在門巴獵人的木屋中養傷,有時也幫忙到附近的山溝子裡打獵,條件雖然簡樸,但卻是有生以來難得的安穩日子,身體和精神都逐漸復原。
這天晚上,遠處大江奔流之聲隱隱傳來,高思揚說到出山後的事,問司馬灰和羅大舌頭作何打算?
司馬灰覺得最為難的就是這件事了,他自己和羅大舌頭倒還好說,高思揚則是在三支兩軍行動中到了大神農架林區,奉命與“二學生”和民兵虎子,一同到主峰瞭望塔維修防火無線電,被迫加入了考古隊深入地底,她雖然是活著回來了,但通訊組的其餘兩個人都已死亡,高思揚的檔案可能早就被記上了“失蹤”兩字,畢竟是部隊上在籍的軍人,要解釋失蹤這麼久都做什麼去了也不是太容易的事,要說在大神農架林區走迷路了,怎麼時隔半年又冒出來了?尤其是中間這段時間如何查證?如果通訊組其餘兩名成員死了,那麼屍體在哪兒?想把這些話都說圓了,只怕不是高思揚力所能及。
高思揚不止一次想過這件事,事到臨頭還沒什麼好辦法,不免急得掉下眼淚。
羅大舌頭見狀,就出餿主意說:“我看這戶門巴獵人倒也樸實善良,深山裡與外界不通,你不如留在這給人家當媳婦算了。”
司馬灰告訴高思揚,不讓她提起考古隊的事,絕不是出於私心,大夥也沒做什麼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的事,不過此事畢竟牽扯太深,誰也不清楚哪裡還躲著“綠色墳墓”的成員,一旦被人知道這支考古隊裡還有人活著,這條命很可能就保不住了,所以從今往後,必須隱姓埋名,有什麼事至少等風聲過了,或是確認絕對安全之後,才能再作考慮。
高思揚也懂得厲害,不過她不願意永遠留在山裡,打定主意抹去眼淚,對司馬灰說:“我記得你當初說過——解開‘綠色墳墓’之謎,並不意味著結束,甚至不會是結束的開始,至多是開始的結束。”
司馬灰感覺不妙:“好像……好像是說過這麼一句,怎麼講?”
高思揚說:“那好,今後你們倆去哪兒我去哪兒,直到一切結束為止。”
司馬灰和羅大舌頭面面相覷,心想:“我們弟兄還不知道能去哪兒呢?”
當時是社會供給制,如果沒有身份或是戶口,根本沒地方去找飯碗,連鄉下都無法容身。三個人想活下去,除了東躲西藏,還得找地方混口飯吃,能到哪兒去呢?況且眼下是身無分文,想投親靠友也是不成,只覺這天地雖大,竟沒有容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