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正好我在九月份有個長假,經常與我一同旅行的攝影師K君,因為他工作的報社倒閉,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難得也有充裕的時間,所以我們決定一起去新疆,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取材旅行。
新疆地方太大了,整個旅程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要花在路上,為了自由支配旅行的時間和空間,我和K君決定包車自由行,朋友介紹了新疆電視台的馬導,據說馬導長期跟隨攝製組拍攝紀錄片,對南疆北疆的路況以及風土人情十分熟悉,駕駛經驗也很豐富,於是由K君和馬導聯絡,確定了出發時間和大致的路線。
聽說新疆一天有四季,溫差變化非常大,我們的行程中又包括了雪山、森林、沙漠、戈壁、高原等諸多地形,出發前自然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可拆卸防水透氣的衝鋒衣必不可少,至於衝鋒褲、抓絨衣、圍巾、手套、頭燈、野炊等裝備也是不在話下;為了記錄下旅途中的感動,專業級別的單眼相機、各種焦段的鏡頭、作為備機可以攝像的DC,同樣是必備之物。
我們每人攜帶的裝備,都填滿了兩個大號背囊,在機場託運時差一點超重被罰款,乘飛機抵達新疆烏魯木齊之後,還置辦了爐頭氣罐、咖啡、巧克力之類補充熱量的食品,事後證明,此次攜帶的裝備都充分發揮了作用,尤其是便攜的小型爐頭,試想越野車孤獨地行駛在荒無人煙的戈壁上停車休息,在路邊燒上一壺滾燙的咖啡,這將是怎樣的一種life style。
九月是旅行的黃金季節,我們於九月十日傍晚飛抵烏魯木齊,馬導已在機場等候多時,這位陪伴我們新疆之旅全程的司機兼導遊,是個三十來歲的回族漢子,體格粗壯,精力充沛,言談舉止處處顯露出西北人的豪慡與熱情,感慨起來常把“胡大咿呀”掛在嘴邊。
當天到酒店住下,時間已經不早了,馬導帶我們到傳說中的“五一夜市”吃飯,夜色闌珊的燈火下,香噴噴的抓飯、讓人遠遠看見就忍不住流口水的椒麻雞、架在炭火上翻烤的肉串,無不令人食指大動,我們在夜市上第一次品嘗到“喀瓦斯”,口味像是加了蜂蜜的冰鎮扎啤,十分令人驚艷,不過對我們誘惑最大的,還要數一位維族老漢推著小車叫賣的自製冰淇淋,五一夜市裡的大排檔,價格不算便宜,但是分量十足,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西北民風粗獷,在新疆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才是正確的飲食態度。
馬導推薦的行程是先北後南,新疆的地勢總體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地”,這三條山脈由北至南依次為“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當中的天山山脈將新疆分成南北兩個部分,吃飯時我與馬導聊起了這次旅行的具體路線,他認為先北後南轉一個8字形的大圈,這樣路程比較順,也基本上可以領略到整個新疆的風光,重點則放在南疆。
我考慮到喀納斯葉變的時間,應該在九月底十月初,為了獲得最佳觀景效果,還是決定先游南疆,商量好了路線,轉天便由烏魯木齊出發,第一天經過交河故城、火焰山等地,抵達吐魯番住宿,馬導得知我想寫一個有關“天山秘道”的故事,就在駕車途中打開了話匣子,給我們聊起了他所了解的一些傳聞。
“天山秘道”僅存在於撲朔迷離的古老傳說之中,史書里從來沒有過明確記載,這條秘道是否存在至今都是個未解之謎,據說很早以前,販賣牲畜的商人,驅趕著大批牛羊往來於南北兩疆,必須翻越天山山脈,由於山勢險阻,又有風雪泥石流之類的意外災難,都會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因此商販們往往損失慘重,那時便開始流傳,有一條秘密隧道貫穿整個天山,那即是所謂的“天山秘道”。這條神秘的隧道位置極其隱蔽,內部幽長深邃,能容得下幾輛大車並排通過,有人說隧道是天然所成,也有人說隧道是古時所留遺蹟,但為史書所不載,這說明修建隧道的年代,比任何已知的人類歷史都更為古老,凡是能找到天山秘道的商販,就可以免去翻山越嶺之險,經由山中隧道通達南北,避免了牛羊的損失,所獲利潤能比平時多出數倍,可掌握秘道位置的商人,大多對此事守口如瓶。
民國年間,日本人和英國人都曾派探險隊尋找秘道,但是調查結果作為秘密,一直沒有對外公開,直到解放初期,有一股西北軍閥的殘匪,為了躲避解放軍的追擊,穿過戈壁逃進了天山秘道,並且炸毀了隧道兩端的入口,從此這千百號土匪,再沒一個人從山裡走出來。
這些都屬於當地口耳相傳的怪談,缺乏真憑實據,不過馬導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們,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會讓我們看到天山秘道的原型,作為旅途中一個吊人胃口的懸念,詳細情況他暫時不肯多說。
前幾天的行程單調乏味,火焰山、吐魯番、博斯騰湖等傳統景點,因為去的遊客太多了,對我來說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不過駕車穿過一處處維族城鎮,切實感受到新疆獨有的人文元素和西域風情,收穫也是不小。
既然是包車旅行,也不得不說說新疆的限速,很多路段空曠無人,半天都沒有一輛車從身邊經過,我們原以為可以盡情馳騁,來了之後才知道限速四十公里,沿途有許多攝像頭,交警處罰的力度也大,跑長途的本地司機,多半都要在車裡安裝電子狗,要不然一趟活跑下來,連交罰款都不夠。
由於限速的路段眾多根本開不快,也因新疆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加氣站隨處可見,所以當地車輛改裝氣罐的情況也很普遍,畢竟加氣比加油的費用便宜多了,代價就是車輛自身的動力減弱,爬坡和超車的時候讓人覺得使不上勁兒。
出門在外,飲食方面自然要入鄉隨俗,況且在路上選擇的餘地也不大,晚上到城鎮裡住下還好說,中午通常要在公路邊的小飯館速戰速決,每人點上一盤過油肉拌麵,再要幾串烤肉,解饞又解飽,偶爾遇上有抓飯或烤包子的飯館,還可以換換口味,但大多數情況下除了拌麵還是拌麵,馬導說拌麵是新疆人生活的一部分,正宗的新疆人離不開拌麵,一天不吃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我想這拌麵就如同新疆人的脾氣秉性,淳樸自然、簡單實在。
這些小飯館的衛生條件好不到哪去,落座後都有免費招待的熱茶,據馬導所言,這是種維族獨有的藥茶,吃麵時再就兩瓣大蒜,能有效預防肝炎和痢疾,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有依據,但我和K君在新疆一個多月,幾乎天天中午都這麼吃,也確實沒鬧肚子,相比千篇一律的過油肉拌麵,南疆住宿的條件可要好得多了,庫爾勒、庫車、和田等地的四星級酒店標準間,房費才不過一二百塊。
幾天後,我們乘車抵達了庫車縣,馬導說的天山秘道原型,正是位於庫車縣城以北七十公里的大峽谷,峽谷中不通車輛,只能徒步深入。
鬼斧神工的“庫車大峽谷”,縱深將近五公里,紅色泥沙岩層裂隙構成的神秘大峽谷,天上無飛鳥,地下不長糙,山壁間波痕似海,千奇百怪壯觀非凡的地貌使人觸目驚心,我和K君徒步走進峽谷,地形忽寬忽窄,有些險陡逼仄的窄道,必須手腳並用攀岩爬洞,甚至側著身子方可勉強通過,人行其中,仰望峭壁相峙,天懸一線,感到自身渺小無比,恍然有種漫步地心的錯覺,極具探險味道。
我們上午花了四個小時,在大峽谷里走了一趟,雖然與我想像中的“天山秘道”存在很大區別,但身臨其境,仍有大開眼界不虛此行之感,馬導得知我和K君遊興未盡,下午又駕車帶我們去了蘇巴什古城。
那裡更是遊人罕至,山坡上的佛窟,是玄奘師徒西行路過此處講經說法的遺址,考古隊曾在與之臨近的一座佛窟里,發現了一口彩繪木棺,棺中是一具懷孕時死亡的女屍,為什麼佛寺里會葬有孕婦,也是個令人無法解答的謎團。
別看蘇巴什古城只剩斷壁殘垣,這類神秘的佛窟卻不止一處,山崖邊還有一個終年閉鎖的洞窟,相傳任何人走到洞中,便會立時覺得胸悶心慌,若不馬上離開,隨時有可能窒息死亡,然而那個洞窟並不深,裡面也沒有什麼異常之物,發生這種古怪現象的原因,至今還不得而知,所以近年來將洞窟鎖了,儘量不讓遊人進入,免得發生意外。
新疆壯麗多彩的風光數不勝數,佛窟古城在南疆也分布著很多處,蘇巴什古城遺蹟在其中毫不起眼,但這裡充滿了神秘離奇的各種傳說,讓我對它印象深刻。
馬導問我對庫車大峽谷是否滿意。我說地貌當然是很壯觀,可要說這裡是天山秘道的原型,不免有些牽強,因為大峽谷深處地形險惡,很難讓大隊牛羊通過,也並非貫穿整個天山山脈。馬導笑了起來,他說早知道我不會就此滿足,接下來的行程會抵達喀什,他保證在那裡一定會找到我想了解的故事。
我素聞喀什乃是喀什噶爾的簡稱,古城疏勒,早在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之前,那裡已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城市,城中街巷縱橫,匯集著各國商隊帶來的貨物和奇珍異寶,如今也擁有南疆最濃厚的人文風情,但與“天山秘道”有什麼關聯?
新疆地方太大了,整個旅程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要花在路上,為了自由支配旅行的時間和空間,我和K君決定包車自由行,朋友介紹了新疆電視台的馬導,據說馬導長期跟隨攝製組拍攝紀錄片,對南疆北疆的路況以及風土人情十分熟悉,駕駛經驗也很豐富,於是由K君和馬導聯絡,確定了出發時間和大致的路線。
聽說新疆一天有四季,溫差變化非常大,我們的行程中又包括了雪山、森林、沙漠、戈壁、高原等諸多地形,出發前自然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可拆卸防水透氣的衝鋒衣必不可少,至於衝鋒褲、抓絨衣、圍巾、手套、頭燈、野炊等裝備也是不在話下;為了記錄下旅途中的感動,專業級別的單眼相機、各種焦段的鏡頭、作為備機可以攝像的DC,同樣是必備之物。
我們每人攜帶的裝備,都填滿了兩個大號背囊,在機場託運時差一點超重被罰款,乘飛機抵達新疆烏魯木齊之後,還置辦了爐頭氣罐、咖啡、巧克力之類補充熱量的食品,事後證明,此次攜帶的裝備都充分發揮了作用,尤其是便攜的小型爐頭,試想越野車孤獨地行駛在荒無人煙的戈壁上停車休息,在路邊燒上一壺滾燙的咖啡,這將是怎樣的一種life style。
九月是旅行的黃金季節,我們於九月十日傍晚飛抵烏魯木齊,馬導已在機場等候多時,這位陪伴我們新疆之旅全程的司機兼導遊,是個三十來歲的回族漢子,體格粗壯,精力充沛,言談舉止處處顯露出西北人的豪慡與熱情,感慨起來常把“胡大咿呀”掛在嘴邊。
當天到酒店住下,時間已經不早了,馬導帶我們到傳說中的“五一夜市”吃飯,夜色闌珊的燈火下,香噴噴的抓飯、讓人遠遠看見就忍不住流口水的椒麻雞、架在炭火上翻烤的肉串,無不令人食指大動,我們在夜市上第一次品嘗到“喀瓦斯”,口味像是加了蜂蜜的冰鎮扎啤,十分令人驚艷,不過對我們誘惑最大的,還要數一位維族老漢推著小車叫賣的自製冰淇淋,五一夜市裡的大排檔,價格不算便宜,但是分量十足,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西北民風粗獷,在新疆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才是正確的飲食態度。
馬導推薦的行程是先北後南,新疆的地勢總體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地”,這三條山脈由北至南依次為“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當中的天山山脈將新疆分成南北兩個部分,吃飯時我與馬導聊起了這次旅行的具體路線,他認為先北後南轉一個8字形的大圈,這樣路程比較順,也基本上可以領略到整個新疆的風光,重點則放在南疆。
我考慮到喀納斯葉變的時間,應該在九月底十月初,為了獲得最佳觀景效果,還是決定先游南疆,商量好了路線,轉天便由烏魯木齊出發,第一天經過交河故城、火焰山等地,抵達吐魯番住宿,馬導得知我想寫一個有關“天山秘道”的故事,就在駕車途中打開了話匣子,給我們聊起了他所了解的一些傳聞。
“天山秘道”僅存在於撲朔迷離的古老傳說之中,史書里從來沒有過明確記載,這條秘道是否存在至今都是個未解之謎,據說很早以前,販賣牲畜的商人,驅趕著大批牛羊往來於南北兩疆,必須翻越天山山脈,由於山勢險阻,又有風雪泥石流之類的意外災難,都會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因此商販們往往損失慘重,那時便開始流傳,有一條秘密隧道貫穿整個天山,那即是所謂的“天山秘道”。這條神秘的隧道位置極其隱蔽,內部幽長深邃,能容得下幾輛大車並排通過,有人說隧道是天然所成,也有人說隧道是古時所留遺蹟,但為史書所不載,這說明修建隧道的年代,比任何已知的人類歷史都更為古老,凡是能找到天山秘道的商販,就可以免去翻山越嶺之險,經由山中隧道通達南北,避免了牛羊的損失,所獲利潤能比平時多出數倍,可掌握秘道位置的商人,大多對此事守口如瓶。
民國年間,日本人和英國人都曾派探險隊尋找秘道,但是調查結果作為秘密,一直沒有對外公開,直到解放初期,有一股西北軍閥的殘匪,為了躲避解放軍的追擊,穿過戈壁逃進了天山秘道,並且炸毀了隧道兩端的入口,從此這千百號土匪,再沒一個人從山裡走出來。
這些都屬於當地口耳相傳的怪談,缺乏真憑實據,不過馬導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們,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會讓我們看到天山秘道的原型,作為旅途中一個吊人胃口的懸念,詳細情況他暫時不肯多說。
前幾天的行程單調乏味,火焰山、吐魯番、博斯騰湖等傳統景點,因為去的遊客太多了,對我來說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不過駕車穿過一處處維族城鎮,切實感受到新疆獨有的人文元素和西域風情,收穫也是不小。
既然是包車旅行,也不得不說說新疆的限速,很多路段空曠無人,半天都沒有一輛車從身邊經過,我們原以為可以盡情馳騁,來了之後才知道限速四十公里,沿途有許多攝像頭,交警處罰的力度也大,跑長途的本地司機,多半都要在車裡安裝電子狗,要不然一趟活跑下來,連交罰款都不夠。
由於限速的路段眾多根本開不快,也因新疆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加氣站隨處可見,所以當地車輛改裝氣罐的情況也很普遍,畢竟加氣比加油的費用便宜多了,代價就是車輛自身的動力減弱,爬坡和超車的時候讓人覺得使不上勁兒。
出門在外,飲食方面自然要入鄉隨俗,況且在路上選擇的餘地也不大,晚上到城鎮裡住下還好說,中午通常要在公路邊的小飯館速戰速決,每人點上一盤過油肉拌麵,再要幾串烤肉,解饞又解飽,偶爾遇上有抓飯或烤包子的飯館,還可以換換口味,但大多數情況下除了拌麵還是拌麵,馬導說拌麵是新疆人生活的一部分,正宗的新疆人離不開拌麵,一天不吃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我想這拌麵就如同新疆人的脾氣秉性,淳樸自然、簡單實在。
這些小飯館的衛生條件好不到哪去,落座後都有免費招待的熱茶,據馬導所言,這是種維族獨有的藥茶,吃麵時再就兩瓣大蒜,能有效預防肝炎和痢疾,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有依據,但我和K君在新疆一個多月,幾乎天天中午都這麼吃,也確實沒鬧肚子,相比千篇一律的過油肉拌麵,南疆住宿的條件可要好得多了,庫爾勒、庫車、和田等地的四星級酒店標準間,房費才不過一二百塊。
幾天後,我們乘車抵達了庫車縣,馬導說的天山秘道原型,正是位於庫車縣城以北七十公里的大峽谷,峽谷中不通車輛,只能徒步深入。
鬼斧神工的“庫車大峽谷”,縱深將近五公里,紅色泥沙岩層裂隙構成的神秘大峽谷,天上無飛鳥,地下不長糙,山壁間波痕似海,千奇百怪壯觀非凡的地貌使人觸目驚心,我和K君徒步走進峽谷,地形忽寬忽窄,有些險陡逼仄的窄道,必須手腳並用攀岩爬洞,甚至側著身子方可勉強通過,人行其中,仰望峭壁相峙,天懸一線,感到自身渺小無比,恍然有種漫步地心的錯覺,極具探險味道。
我們上午花了四個小時,在大峽谷里走了一趟,雖然與我想像中的“天山秘道”存在很大區別,但身臨其境,仍有大開眼界不虛此行之感,馬導得知我和K君遊興未盡,下午又駕車帶我們去了蘇巴什古城。
那裡更是遊人罕至,山坡上的佛窟,是玄奘師徒西行路過此處講經說法的遺址,考古隊曾在與之臨近的一座佛窟里,發現了一口彩繪木棺,棺中是一具懷孕時死亡的女屍,為什麼佛寺里會葬有孕婦,也是個令人無法解答的謎團。
別看蘇巴什古城只剩斷壁殘垣,這類神秘的佛窟卻不止一處,山崖邊還有一個終年閉鎖的洞窟,相傳任何人走到洞中,便會立時覺得胸悶心慌,若不馬上離開,隨時有可能窒息死亡,然而那個洞窟並不深,裡面也沒有什麼異常之物,發生這種古怪現象的原因,至今還不得而知,所以近年來將洞窟鎖了,儘量不讓遊人進入,免得發生意外。
新疆壯麗多彩的風光數不勝數,佛窟古城在南疆也分布著很多處,蘇巴什古城遺蹟在其中毫不起眼,但這裡充滿了神秘離奇的各種傳說,讓我對它印象深刻。
馬導問我對庫車大峽谷是否滿意。我說地貌當然是很壯觀,可要說這裡是天山秘道的原型,不免有些牽強,因為大峽谷深處地形險惡,很難讓大隊牛羊通過,也並非貫穿整個天山山脈。馬導笑了起來,他說早知道我不會就此滿足,接下來的行程會抵達喀什,他保證在那裡一定會找到我想了解的故事。
我素聞喀什乃是喀什噶爾的簡稱,古城疏勒,早在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之前,那裡已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城市,城中街巷縱橫,匯集著各國商隊帶來的貨物和奇珍異寶,如今也擁有南疆最濃厚的人文風情,但與“天山秘道”有什麼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