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竇氏說夫君只知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為報,卻不聞大恩不報之理?
聶正聞言一愣:“大恩不報?這是哪般道理?”
竇氏說正因為李隱對你的恩太大了,你送出金山銀山也償還不了,況且今後你和李隱同朝為官,他知道你早年做過山賊,萬一聲張出去,被外人知道了,你這輩子前程盡毀,再也別想有翻身的時日。
聶正聽到這驚出一身冷汗,覺得竇氏所言雖然不近人情,卻不是沒有道理,自己做過山賊的事一直深以為恥,如果讓外人知道了,這將軍之位必然不保。
竇氏沉下臉來低聲說:“無毒不丈夫,既然報答不了這場大恩,不如除之而後快,免得留下勾心債。”
聶正當時沒有說話,獨自想了整整一晚,早上兩眼血紅,終於狠下心腸,決定除掉李隱,跟夫人竇氏一商量,覺得這事不能明著做,而且李隱身手不俗,於是精挑細選,派遣了一夥武藝高強的心腹刺客,騎上快馬連夜追趕李隱。
李隱主僕帶著許多金銀,走到天色將晚,沒見到客棧,只好在山野中的一處破廟棲身。
天剛黑下來,有個騎著一匹青驢的虬髯大漢,也來到這破廟中投宿。
李隱見對方氣宇非凡,知道不是等閒之輩,執禮甚恭,又請那大漢一同喝酒。
那大漢也不客氣,坐下來喝過酒,聲稱自己缺錢使用,問李隱那車上的金銀能不能分給他一部分。
李隱向來不把錢物放在心上,想都沒想就說:“區區身外之物,何足掛齒,說壯士如有所需,儘管自行取走。”
那大漢哈哈一笑說道:“閣下真乃慷慨君子,可某家要你這些黃白之物又有何用?”說完不再交談,倒頭就睡。
深夜時分,忽聞破廟外的古樹中宿鳥驚飛,一群黑衣人手執利刃,從四面八方擁上來圍住了破廟。
李隱大驚失色,他雖然會些劍術,畢竟寡不敵眾,也沒想到荒山野嶺間有這麼多強敵襲來,以為此番必死了。
誰知這時那虬髯大漢突然翻身起來,口中吐出一道劍氣,李隱只見眼前長蛇似的白光掠過,旋即飛回那大漢口中,而周圍那些強人的腦袋就全都不見了,只剩下幾十具無頭的屍體,連鮮血都沒流下一滴。
◎ 中換形
李隱知道遇上了身懷異術的劍客,急忙同李忠在破廟中下拜行禮,感謝那虬髯大漢出手相救。
虬髯大漢對李隱說:“閣下可知這些強人為何而來?”
李隱心想我與人往日無冤近日無讎,這伙強人多半是窺覷我的錢財,也有可能跟我無關,是找這虬髯劍客尋仇的,當即把這念頭說了。
虬髯大漢說並非如此,閣下當年所救的聶正,已是帶甲十萬的將軍,他在府中與其妻竇氏,安排心腹之人前來行刺,多虧某夜晚經過將軍府,聽到了這兩口子商議毒計,要壞掉你的性命,某平生最恨忘恩負義的小人,故此趕來相救。
李隱不敢輕信:“畢竟我同聶正的交情很深,他怎麼會因為婦人一言,就起心謀害我的性命?”
虬髯大漢說閣下不必疑慮,不如跟我同去當面問個清楚,當下不容分說,攜了李隱的手,跨上青驢,向來路疾馳而去。
李隱暗覺心慌:“倘若聶正真有心殺我,這一去豈不是自己送死?”他心中七上八下,但聽耳畔呼呼生風,不知不覺間已到了將軍府。
那虬髯大漢拽住李隱,縱身越過高牆,疾如飛鳥,倏忽到了門外,就見後堂中燈燭通明,聶正和妻子兩人還沒安歇,仍在燈下合計著如何除掉李隱以絕後患之事。
李隱在堂外聽得真切,不禁咬牙切齒,一腳踢開房門,喝道:“好個聶正,還有何面目見我!”
聶正和竇氏本就做賊心虛,突然見到李隱闖進來,還以為是厲鬼報怨,驚得抖作一團,跪在地上只顧求饒。
那虬髯大漢隨即進到屋內,說道:“這等恩將仇報的jian佞小人,某卻容你不得!”話聲未畢,一道劍光閃過,聶正早成了無頭屍體,“咕咚”一聲栽倒於地。
竇氏見聶正死於非命,嚇得體如篩糠,推說謀害李隱性命的事,皆是聶正一人所為,與她毫無關係,萬望劍客留她一條活路。
虬髯大漢哪容竇氏分說,一腳踏在地上,當場割了人頭,恨恨地說道:“這婦人心腸之毒舉世少見,某倒要瞧瞧你的心肝到底長成什麼模樣!”隨即扯掉衣襟,揮刃剖開胸膛,揪出血淋淋熱騰騰一串肝肺肚腸,於燈下用匕首割下一片,放進嘴中大嚼,他隨割隨吃,嘖嘖有聲,須臾吃盡了竇氏心肝,冷哼一聲說:“某道有何不同,也不過如此罷了。”
李隱在旁看劍客神威凜凜,誅殺jian人如蹍蟲蟻,真是痛快淋漓,心中好生敬佩,又見世情冷暖,更是無心為官,遂拜虬髯大漢為師,肯求對方傳授飛劍之術。
那虬髯劍客也覺李隱身具仙骨,言談灑落,氣度不俗,帶他離開將軍府之後,傳授了飛劍異術,此術能夠白晝殺人,誅妖滅怪,往來絕無蹤跡,隨即留下一言,說是等李隱大限之日,再來相度,隨即辭別離去,又跨上青驢週遊天下去了。
李隱從此痴心丹劍道術,散盡家財,在深山老林人跡難至之處燒丹練劍,劍術大成之後,那道劍氣就藏在腹中,若要取何人性命,只須報上姓名及生辰八字,劍氣就會化成飛蛇而出,眨眼能到千里之外,銜著那人的首級飛回來。
李隱仰仙慕道,欲求不老不死之術,常在山中避世而居,有一次找到一處荒園,周圍並無人煙,就收拾了一間房屋在後園住下,是夜月明如水,銀光瀉地,他在月下讀經,不覺入神,隨後感嘆:“我如此潔身自好,怎麼就沒有異士來拜訪我呢?”
這時忽然有個身高不過寸許的小人兒,身著古衣古冠,從地下爬上了書桌,對著李隱擠眉弄眼,作揖下拜。
李隱心中好笑,不知這是什麼糙木之怪,也不理會那個小人兒,捧起道藏繼續誦讀。
那小人兒見李隱不理會他,不免有些惱怒,就在桌子上到處亂走,他走過硯台,兩腳沾滿了墨汁,踩到經卷上留下一串串漆黑的足印。
李隱有些生氣,用毛筆將那小人兒撥在一旁,不讓他在桌上搗亂。
那小人兒被毛筆撥倒在地,跌得鼻青臉腫,一邊哭泣著一邊掩面跑向牆壁,到牆角處就不知去向了。
李隱正覺奇怪,就見牆下又走出幾十個小人兒,都是寸許來高,身上穿著官衣,來到李隱面前下拜行禮,聲稱我國王有事相求,故派太子來請閣下,太子年幼無知,如有冒犯之處,還望閣下海涵。
李隱也覺得自己剛才有些冒失,不該把那小人兒撥到地上,站起身來深施一禮,可這荒園中哪有什麼國家?
那些身著官衣的小人兒說,請閣下跟我們到宮殿裡面見君王,自然會有分曉。
李隱好奇心起,跟著那些小人走向牆壁,不覺自身也變得寸許高矮,穿過牆角的洞穴,一路走到荒園地底,就看到一座大城,當中是巍峨壯麗的宮殿,城門內有無數披甲持戈之士,宮殿裡有一位蟒袍玉帶的王者,先前那個小人兒也在旁邊。
李隱沒想到荒園地底,還有這樣一個小人國,就按照禮法拜見了君王。
那國王也對李隱十分尊敬,告訴李隱敝國在此已經好幾百年了,從不與外界相通,如今有大敵來襲,恐有亡國滅族之禍,聽聞閣下是當世劍客,故此貿然相邀,懇請閣下援手,救我億萬子民。
李隱說:“大王且勿憂慮,在下自當竭盡所能……”
話剛說到一半,就聽宮殿外面亂成了一團,有甲士通報大敵已到城外,李隱讓太子帶自己前去觀看。
太子帶著李隱登上城頭,遙見荒園槐樹根下,蠕蠕然爬出幾十條碩大的壁虎,為首一隻通身雪白,背後生有一塊紅斑,張著血盆大口,長舌一卷,就將一群小人兒吞落腹中,城外數萬百姓爭相奔逃,景象慘不忍睹。
李隱不敢怠慢,急忙放出飛劍,只見白光閃處,那些壁虎已然身首異處,但為首那條遍體雪白的壁虎甚為狡猾,僅被飛劍斬去半截尾巴,掉轉怪軀飛也似的逃了。
李隱深知斬糙除根之理,唯恐留下禍患,同太子兩人在後緊緊追趕,最後追到屋裡,終於用飛劍削掉了這隻壁虎的腦袋。
這時李隱才發現自己是遊魂出殼竅,身軀還在屋裡坐著,而這壁虎似乎知道逃不過飛劍追逐,躥到屋裡在李隱的身軀上咬了一口,軀殼中了劇毒,全身皮肉烏青,竟已氣絕,他這一縷無主之魂再也回不去了。
地底下的小人兒們舉國相慶,深感李隱大恩大德,唯獨李隱神色黯然,想不到自己練成劍術,四處斬妖除魔,求道未成,卻先變作了荒園孤魂,落得這麼一個下場,時也?命也?不過一想到救了這麼多人,心中倒也落得坦然。
聶正聞言一愣:“大恩不報?這是哪般道理?”
竇氏說正因為李隱對你的恩太大了,你送出金山銀山也償還不了,況且今後你和李隱同朝為官,他知道你早年做過山賊,萬一聲張出去,被外人知道了,你這輩子前程盡毀,再也別想有翻身的時日。
聶正聽到這驚出一身冷汗,覺得竇氏所言雖然不近人情,卻不是沒有道理,自己做過山賊的事一直深以為恥,如果讓外人知道了,這將軍之位必然不保。
竇氏沉下臉來低聲說:“無毒不丈夫,既然報答不了這場大恩,不如除之而後快,免得留下勾心債。”
聶正當時沒有說話,獨自想了整整一晚,早上兩眼血紅,終於狠下心腸,決定除掉李隱,跟夫人竇氏一商量,覺得這事不能明著做,而且李隱身手不俗,於是精挑細選,派遣了一夥武藝高強的心腹刺客,騎上快馬連夜追趕李隱。
李隱主僕帶著許多金銀,走到天色將晚,沒見到客棧,只好在山野中的一處破廟棲身。
天剛黑下來,有個騎著一匹青驢的虬髯大漢,也來到這破廟中投宿。
李隱見對方氣宇非凡,知道不是等閒之輩,執禮甚恭,又請那大漢一同喝酒。
那大漢也不客氣,坐下來喝過酒,聲稱自己缺錢使用,問李隱那車上的金銀能不能分給他一部分。
李隱向來不把錢物放在心上,想都沒想就說:“區區身外之物,何足掛齒,說壯士如有所需,儘管自行取走。”
那大漢哈哈一笑說道:“閣下真乃慷慨君子,可某家要你這些黃白之物又有何用?”說完不再交談,倒頭就睡。
深夜時分,忽聞破廟外的古樹中宿鳥驚飛,一群黑衣人手執利刃,從四面八方擁上來圍住了破廟。
李隱大驚失色,他雖然會些劍術,畢竟寡不敵眾,也沒想到荒山野嶺間有這麼多強敵襲來,以為此番必死了。
誰知這時那虬髯大漢突然翻身起來,口中吐出一道劍氣,李隱只見眼前長蛇似的白光掠過,旋即飛回那大漢口中,而周圍那些強人的腦袋就全都不見了,只剩下幾十具無頭的屍體,連鮮血都沒流下一滴。
◎ 中換形
李隱知道遇上了身懷異術的劍客,急忙同李忠在破廟中下拜行禮,感謝那虬髯大漢出手相救。
虬髯大漢對李隱說:“閣下可知這些強人為何而來?”
李隱心想我與人往日無冤近日無讎,這伙強人多半是窺覷我的錢財,也有可能跟我無關,是找這虬髯劍客尋仇的,當即把這念頭說了。
虬髯大漢說並非如此,閣下當年所救的聶正,已是帶甲十萬的將軍,他在府中與其妻竇氏,安排心腹之人前來行刺,多虧某夜晚經過將軍府,聽到了這兩口子商議毒計,要壞掉你的性命,某平生最恨忘恩負義的小人,故此趕來相救。
李隱不敢輕信:“畢竟我同聶正的交情很深,他怎麼會因為婦人一言,就起心謀害我的性命?”
虬髯大漢說閣下不必疑慮,不如跟我同去當面問個清楚,當下不容分說,攜了李隱的手,跨上青驢,向來路疾馳而去。
李隱暗覺心慌:“倘若聶正真有心殺我,這一去豈不是自己送死?”他心中七上八下,但聽耳畔呼呼生風,不知不覺間已到了將軍府。
那虬髯大漢拽住李隱,縱身越過高牆,疾如飛鳥,倏忽到了門外,就見後堂中燈燭通明,聶正和妻子兩人還沒安歇,仍在燈下合計著如何除掉李隱以絕後患之事。
李隱在堂外聽得真切,不禁咬牙切齒,一腳踢開房門,喝道:“好個聶正,還有何面目見我!”
聶正和竇氏本就做賊心虛,突然見到李隱闖進來,還以為是厲鬼報怨,驚得抖作一團,跪在地上只顧求饒。
那虬髯大漢隨即進到屋內,說道:“這等恩將仇報的jian佞小人,某卻容你不得!”話聲未畢,一道劍光閃過,聶正早成了無頭屍體,“咕咚”一聲栽倒於地。
竇氏見聶正死於非命,嚇得體如篩糠,推說謀害李隱性命的事,皆是聶正一人所為,與她毫無關係,萬望劍客留她一條活路。
虬髯大漢哪容竇氏分說,一腳踏在地上,當場割了人頭,恨恨地說道:“這婦人心腸之毒舉世少見,某倒要瞧瞧你的心肝到底長成什麼模樣!”隨即扯掉衣襟,揮刃剖開胸膛,揪出血淋淋熱騰騰一串肝肺肚腸,於燈下用匕首割下一片,放進嘴中大嚼,他隨割隨吃,嘖嘖有聲,須臾吃盡了竇氏心肝,冷哼一聲說:“某道有何不同,也不過如此罷了。”
李隱在旁看劍客神威凜凜,誅殺jian人如蹍蟲蟻,真是痛快淋漓,心中好生敬佩,又見世情冷暖,更是無心為官,遂拜虬髯大漢為師,肯求對方傳授飛劍之術。
那虬髯劍客也覺李隱身具仙骨,言談灑落,氣度不俗,帶他離開將軍府之後,傳授了飛劍異術,此術能夠白晝殺人,誅妖滅怪,往來絕無蹤跡,隨即留下一言,說是等李隱大限之日,再來相度,隨即辭別離去,又跨上青驢週遊天下去了。
李隱從此痴心丹劍道術,散盡家財,在深山老林人跡難至之處燒丹練劍,劍術大成之後,那道劍氣就藏在腹中,若要取何人性命,只須報上姓名及生辰八字,劍氣就會化成飛蛇而出,眨眼能到千里之外,銜著那人的首級飛回來。
李隱仰仙慕道,欲求不老不死之術,常在山中避世而居,有一次找到一處荒園,周圍並無人煙,就收拾了一間房屋在後園住下,是夜月明如水,銀光瀉地,他在月下讀經,不覺入神,隨後感嘆:“我如此潔身自好,怎麼就沒有異士來拜訪我呢?”
這時忽然有個身高不過寸許的小人兒,身著古衣古冠,從地下爬上了書桌,對著李隱擠眉弄眼,作揖下拜。
李隱心中好笑,不知這是什麼糙木之怪,也不理會那個小人兒,捧起道藏繼續誦讀。
那小人兒見李隱不理會他,不免有些惱怒,就在桌子上到處亂走,他走過硯台,兩腳沾滿了墨汁,踩到經卷上留下一串串漆黑的足印。
李隱有些生氣,用毛筆將那小人兒撥在一旁,不讓他在桌上搗亂。
那小人兒被毛筆撥倒在地,跌得鼻青臉腫,一邊哭泣著一邊掩面跑向牆壁,到牆角處就不知去向了。
李隱正覺奇怪,就見牆下又走出幾十個小人兒,都是寸許來高,身上穿著官衣,來到李隱面前下拜行禮,聲稱我國王有事相求,故派太子來請閣下,太子年幼無知,如有冒犯之處,還望閣下海涵。
李隱也覺得自己剛才有些冒失,不該把那小人兒撥到地上,站起身來深施一禮,可這荒園中哪有什麼國家?
那些身著官衣的小人兒說,請閣下跟我們到宮殿裡面見君王,自然會有分曉。
李隱好奇心起,跟著那些小人走向牆壁,不覺自身也變得寸許高矮,穿過牆角的洞穴,一路走到荒園地底,就看到一座大城,當中是巍峨壯麗的宮殿,城門內有無數披甲持戈之士,宮殿裡有一位蟒袍玉帶的王者,先前那個小人兒也在旁邊。
李隱沒想到荒園地底,還有這樣一個小人國,就按照禮法拜見了君王。
那國王也對李隱十分尊敬,告訴李隱敝國在此已經好幾百年了,從不與外界相通,如今有大敵來襲,恐有亡國滅族之禍,聽聞閣下是當世劍客,故此貿然相邀,懇請閣下援手,救我億萬子民。
李隱說:“大王且勿憂慮,在下自當竭盡所能……”
話剛說到一半,就聽宮殿外面亂成了一團,有甲士通報大敵已到城外,李隱讓太子帶自己前去觀看。
太子帶著李隱登上城頭,遙見荒園槐樹根下,蠕蠕然爬出幾十條碩大的壁虎,為首一隻通身雪白,背後生有一塊紅斑,張著血盆大口,長舌一卷,就將一群小人兒吞落腹中,城外數萬百姓爭相奔逃,景象慘不忍睹。
李隱不敢怠慢,急忙放出飛劍,只見白光閃處,那些壁虎已然身首異處,但為首那條遍體雪白的壁虎甚為狡猾,僅被飛劍斬去半截尾巴,掉轉怪軀飛也似的逃了。
李隱深知斬糙除根之理,唯恐留下禍患,同太子兩人在後緊緊追趕,最後追到屋裡,終於用飛劍削掉了這隻壁虎的腦袋。
這時李隱才發現自己是遊魂出殼竅,身軀還在屋裡坐著,而這壁虎似乎知道逃不過飛劍追逐,躥到屋裡在李隱的身軀上咬了一口,軀殼中了劇毒,全身皮肉烏青,竟已氣絕,他這一縷無主之魂再也回不去了。
地底下的小人兒們舉國相慶,深感李隱大恩大德,唯獨李隱神色黯然,想不到自己練成劍術,四處斬妖除魔,求道未成,卻先變作了荒園孤魂,落得這麼一個下場,時也?命也?不過一想到救了這麼多人,心中倒也落得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