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姓梁怎麼了?姓梁,難道就可以不孝了?

  看著胡氏氣得發抖的模樣,梁明芫索性沉了面色,對著趙寂言就是冷冷呼喝,“趙寂言,你們趙家就是這般待我的?”說著扭頭就吩咐費嬤嬤,“費嬤嬤,這趙家我待不下了,你帶人去收拾東西,我們回王府。不,我們進宮,進宮去見皇上!”

  胡氏本還在納悶,梁明芫已經嫁給了她兒子,昨兒個也洞房花燭夜了。都不是個清白身子了,怎麼還敢要走,女人沒了清白,不是都怕被男人拋棄嗎?

  這昨兒個洞房今兒個就被趕出夫家,不是很丟人嗎?

  可等梁明芫說要進宮見皇上,她卻一下子顧不得這些了。想到方才費嬤嬤說的那些話,難不成梁明芫是要進宮去告狀?

  她忙看向趙寂言。

  卻見趙寂言頓時就一臉驚慌了,也沒管她這個娘了,直接就跑去梁明芫跟前,“芫芫,我……”

  “閉嘴!”梁明芫冷冷呵斥,“芫芫也是你叫的?”

  趙寂言低下頭,似乎是十分憋屈,卻又不得不低頭一般,恭敬的道:“郡主,只是一點誤會,你別放在心上,就不要進宮,不要去打擾皇上了,行嗎?”

  梁明芫冷哼一聲,看向胡氏。

  見胡氏呆愣愣的沒有反應,便斜睨著趙寂言,很是不屑的道:“怎麼,害怕被貶官?”

  趙寂言忙道:“害怕!還怕被發配邊疆,還怕下大獄。”

  梁明芫涼涼道:“可我瞧你娘,似乎一點兒也不怕。興許她正嫌京城不好,想要去邊疆逛逛,又或者想你們一家三口下大獄體驗體驗呢。”

  趙寂言還不等說話,就聽“噗通”一聲,胡氏居然跪下了。

  她是直直砸在地上的,聲響很大,嚇得梁明芫臉色都變了變。她卻一點兒也沒反應過來,頓時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上前抱了梁明芫的腿,“郡主,郡主不要啊。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我再也不說話了,您想怎樣就怎樣,您按著自己性子來,想睡到什麼時候睡到什麼時候,我保證什麼話都不說。您哪裡都不去成嗎,您跟寂言回屋,回屋再歇著去。”說著就喊趙寂言,“還愣著幹什麼,快快快,快把你媳婦扶回屋裡去!”

  趙寂言和梁明芫面色複雜的回了屋。

  胡氏這才爬起來,看著費嬤嬤居然都討好的笑了笑,然後一刻也不敢停,抬腳就往後院跑了。

  趙寂言打開門,和梁明芫一道看著她的背影,卻是無奈的對視一眼,同時嘆了口氣。

  至於後來,後來胡氏只鬧過一回事兒,就是叫趙寂言納妾的事。趙寂言二話沒說,梁明芫則直接把身邊最漂亮的兩個丫頭送去了趙父那裡,直嚇的第二天胡氏險些又來跪一回,至此,便再不敢鬧么蛾子了。

  ☆、第152章

  周承睿當年離開京城有許多原因,不想再娶只是其中一個。可沒想到真到了西北,女兒小昭離不開人,兒子佑哥兒更是需要時刻看著,一日日的,他真就徹底絕了再找一個的心。

  先是不見了清姨娘,小昭畢竟大多數時候是跟著下人的,往日熟悉的下人還在,她倒是也能適應。可在路上沒過幾日,一直都沒見到清姨娘後,小昭就不幹了。她被教得好,不高興了也不會大哭大鬧,她只是將自己縮成小小一團窩在馬車上軟榻的角落裡,耷拉著腦袋,眼裡聚滿晶瑩要落不落的模樣。

  這副樣子看的周承睿心都要碎了。

  只是清姨娘不喜歡他,也是他親自放走的,即便看著小昭再可憐,他也不能怪上清姨娘。只好把人抱在懷裡溫聲哄著,倒也虧得佑哥兒格外乖巧,不哭不鬧的,看著爹爹抱著姐姐也不懂吃醋,就睜著黑葡萄般圓圓的眼睛看著,十分的暖人心。

  而等經過一路到了西北,因著他是帶了一家子人過來安家的,自然不住在大營那邊。上頭周承朗打了招呼,他到了後就在城內分了個小小一進的院落,他帶著一兒一女住在上房,下人分開著住廂房和偏房,因著帶的人不多,倒是也能住下。

  周彥佑和普通的小孩不一樣,除了特別好帶以外,也因著不懂哭鬧,若是帶他的人不夠細心,那不管他是餓了還是想要拉了,都不能及時發現。

  周承睿此時的確恨透了蘇氏,可是佑哥兒卻也是他的兒子,因著蘇氏害得孩子變成了這樣,周承睿心裡只有心疼,沒有半分的遷怒。

  所以他只要回府,那必定是親自帶佑哥兒的。

  小昭是他唯一的女兒,還是唯一健康的孩子,一路上因為清姨娘的離開特別黏他,所以周承睿也不忍心叫她和下人住,所以就一道留在了身邊。

  他待的地方是大梁和蠻人的交界處,大大小小的戰役非常多,這也是因為當今聖上年事漸高,失去了野心,惹得蠻人那邊時不時的就過來試探大梁意思。就算每次都會損失些人也無所謂,每回大梁也照樣會損失人,而且通過這樣的小打小鬧,他們也可以搶回去糧食和布匹這類的東西,算起來他們不虧。

  周承睿要麼就是帶人迎戰,要麼就是帶人操練,因此每個白日都累得不行,回到家後又是親自帶兩個孩子,別說沒有心思在這城內尋不錯的姑娘了,就是家裡跟過來的丫頭起了心思的,都尋不到機會靠近。

  倒是周彥佑的奶娘和大丫頭能有機會靠近,可那有什麼用,周承睿每日都累得倒頭就睡,她們打扮的再妖嬈多姿,他也沒有精力多看一眼。

  這樣簡單的日子似乎過得極快,一眨眼功夫,小昭就已經長成了小小少女,不僅孝順懂事,還能幫忙帶佑哥兒了。倒是佑哥兒,隨著漸漸長大,雖然個頭和一般孩子一樣的增長,可智力卻漲得很緩慢。

  一個八歲的小男孩,虎頭虎腦,跟著周承睿早上繞城跑上兩圈都不用停下休息的。可是智力卻如同三歲幼兒,讀書自然是不行的,練武複雜的也不能學,周承睿只能教他一些簡單的招式。

  好在他和周承睿離開京城前打探的消息有所不同,並沒有因為長大就變得口歪眼斜控制不住流口水,也並沒有其他不正常的方面,雖然智力不行,可體力卻是極大,而且特別聽話,周承睿吩咐他打兩次拳,他就絕不會只打一次。

  看他是這副模樣,周承睿也只能自我安慰,其實這樣已經很好了。他從小就習武,因此個子長得便大,帶出去若是不說話,誰也不知道他思想會那麼簡單,單純的如同一張白紙。

  有著這樣的兒子,周承睿自然還是忙碌著,從前是要哄孩子,幫孩子洗澡換尿布這樣的瑣碎事。如今孩子長大了,要管的反倒是更多了,好在小昭年紀大了,不適合再和他們住一起,他到底是多出來一些時間的。

  當初跟著蘇氏的孔媽媽也怕蘇家報復,周承睿離開的時候她是帶著一家人跟著過來的,早幾年兩個孩子都還小,她便什麼都沒說。可如今孩子都長大了,而且她年紀也大了,漸漸的覺得管家有些力不從心,再者便是有些不忍心看周承睿一直一個人,於是便勸了周承睿幾回。

  她不過是個下人,即便是勸也只能旁敲側擊的說上那麼一兩句,周承睿要麼沒聽出來,要麼聽出來就敷衍過去,反正並不往心裡去。

  只到底他被孔媽媽時常攆著,小昭那不方便再親近,周彥佑那也經常被孔媽媽帶著,所以他每日也到底是有了點兒自己的時間。為此即便孔媽媽只是悄悄往外透出了點兒消息,但還是有許多人家的姑娘湊了上來。

  周承睿煩不勝煩,害得他每日只得變換了出門運動的時間。父子倆每日繞著小城跑步已經成了習慣,他倒是可以只留在府里運動,但周彥佑卻是個認死理的死性子,每日必須出去跑上一回他才能安生。

  所以之前兩父子是每日早上去跑,如今只能改為了晚上,倒不是早上不好提早,實在是太早了,對周承睿白日會造成影響。若只是訓練還好,若是蠻人進攻,他沒睡好又太累,可是會造成很嚴重後果的。當然了,他是個好父親,也捨不得兒子睡不好。

  兩父子如今是每日用過晚飯,陪著小昭在院子裡略走會兒消消食,然後才一道跑出去。

  今日自也和往日一樣,周彥佑年紀雖然小,但多年運動下來,耐力卻並不差。因此周承睿保持勻速,周彥佑便也能正常的跟著,每晚繞城兩圈,只今兒卻剛跑了一圈半,突然就下雨了。

  夏日容易有雷陣雨,雨勢極大,還伴著閃電雷鳴,周承睿可不想兒子被雨淋了發燒,因此帶著他快跑兩步到了一處破廟,兩父子進去避雨了。

  因著在雨里跑了一小會,所以兩人的衣裳都濕透了,這般情況下即便是夏日,周承睿也不大放心。於是就叮囑了周彥佑脫了衣裳把身上擦乾,找個地方先待著,他去尋一尋破廟裡有沒有乾柴,再找找火石,點燃了烤一烤衣裳。

  周彥佑自然乖乖聽話,脫了衣裳放在一邊,自個兒就躲在了佛像後頭。那兒有著黃色經幡,還有幾個蒲團,他正好坐下,拉了經幡隨意往身上一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