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叫織娘們來試一下,」傅知玉也不免有些欣慰,道,「試試效率如何,如果可以的話,就按照這樣做下去就好了。」

  「好好好,」錢滿貫幾乎壓抑不住自己臉上的興奮,「我這就叫她們來試!」

  林家那邊,一些簡單的農具改造比這個要快一些,稍微大一點的省力的犁具也正在做,進展不錯,但是水車這種大件,就需要更多時間了。

  況且水車還有配套措施,需要挖溝渠引水,才能達到方便灌溉的目的,總而言之,是燒時間燒精力的大工程。

  鄧潛那邊的船需要更久,傅知玉保守估計三五年內能做出來就已經算非常不錯了,但是鄧潛也不著急,他是做大生意的人,知道這雖然花費時間長,沒有錢家那麼立竿見影,但若是真的做起來了,帶來的收益便難以估量了。

  而且,他也能感受道傅知玉所言非虛,他說了要修運河,不久之後,京城就開始傳消息了,開始招運河工。

  元家是最不急的一個,看似好像傅知玉什麼都沒給,只是元江文不停出錢在幫他,但實際上,元江文知道自己絕對受益不小。

  元家是開錢莊的,其他幾家生意做地再大,其實都與他息息相關,這是相互受影響的結果。甚至元鷺那邊也是,元鷺如今做玉的生意,但玉向來都是奢侈品,一般人家是買不起的,若是江南整個富起來,他的生意自然更好做。

  「其實到我們這個地步了,錢多錢少都無所謂了,」元江文很認真地對傅知玉說道,「如今我已經掙下來了三輩子也花不完的錢,元鷺也有出息,我便沒什麼所求了。

  作為一個商人,若是能真正做出一些有利於社稷的事情,才算是有意義,知玉,我挺感謝你的,至少是你,讓我還有機會參與這一切。」

  傅知玉聞言,也未多說什麼感謝的話,至親的人之間,總是一個眼神就能明白的。

  京城那邊挖河道的消息一出,江南的布告也緊隨其後,傅知玉親手寫的,寫明招工不強迫,都隨自願,每天結算工錢,按五人分一個小組合作挖河道,每日定額工作,監工不得打罵,但若是偷懶故意拖延,發現三次之後不再錄用。

  傅知玉知道許多做苦力的人不識字,特意在每個城都雇了人在勞工聚集的地方扯著嗓子吼,這年頭賺錢不容易,有這樣好的差事,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便傳遍了。

  這工錢官府出了一部分,傅知玉出了一部分,四大家族裡面鄧家出地最多,傅知玉也是考慮過的,沒有定的太高,但是比碼頭那邊扛大包的勞力要高一層,報名河工的人自然非常多。

  因為上輩子的經驗,傅知玉這回打算嚴查貪污,絕不許各級官吏剋扣工錢,如今江南各城的太守後面都跟著元江行的一隊兵,傅知玉也毫不客氣地明示,這就是在盯著他們。

  官吏們也知道傅知玉「考察期」那句話的含義,也不想真的丟了這飯碗,每個人都不敢在這時候觸傅知玉的逆鱗,況且江南就這麼大塊地方,最上面的人抓的嚴,下面的人很難耍花招瞞過去。

  河工招好了之後,挖河道的工程便開始了。

  江南在近期,顯地十分熱鬧,春日已經過去,欣欣向榮的樣子卻沒有絲毫退下去的趨勢。

  織布機那邊,因為已經做出樣機來了,批量做出來就沒有那麼困難,但是錢滿貫對工廠這件事還是有些猶豫,他也和傅知玉說過自己另一個顧慮。

  「一般來說,學織布的都是女子,我之前做紡織廠,也不是沒想過做大,確實一家一家收布匹是很麻煩的事情,花時間花心力,但是我也沒辦法,」錢滿貫道,「織布的女人一般都是為了補貼家用,是不出家門的,叫她們在坊里像男人一樣做工,很多人接受不了。」

  「怎麼就不能像男人一樣做工了?」傅知玉反問道,「是她們是真的不想,還是家庭這個外在原因束縛了她們的想法?」

  「……您的意思是?」

  「一方面,你要讓她們知道,在你的工廠里,能用上更好的織布機,平時織一匹布的時間,現在能織出兩匹,甚至三匹,這便能多掙許多錢,誰會跟錢過不去呢?」傅知玉耐心地跟他講,「同時,人們也需要帶領的人,你只要能找到最先站出來的一小群人,用她們的實際改變做給另外的人看,再保守的人也會蠢蠢欲動。江南的民風比其他地方要開放一些,所以我才有這樣的期望,錢沒有這麼好掙,我們做的事情總是會有些阻礙的,但也總有辦法解決的。」

  錢滿貫聽地似懂非懂,但還是著手去做了個。

  元挽雲不知從哪裡聽到了這個消息,幾天之後,江南拜織女娘娘的節日裡,元挽雲作為江南王的生母,也是有品級位份的前朝太妃,特意參加了這個節日。

  這節日有些像傅知玉上次參加的那個祭祀,是公開的,場上有許多女子,除了養蠶女,還有許多織娘與繡娘,熱鬧地和乞巧節時候有的一拼。

  元挽雲換上了農家女的服飾,和其他幾家的夫人一起用桑葉餵了正在生長的蠶,又在大家面前隱晦地提了幾句。

  「自古以來,男耕女織,都是一樣做活,戲中也唱,誰說女子不如男呢?」她在眾人面前說道,「惟願江南女子,不用畏懼走出家門,用自己的雙手掙錢,沒什麼好丟人,織女娘娘也會保佑我們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