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工廠?」錢滿貫有點理解不了,「您想要怎麼弄?」
其實很簡單,計件報酬、僱傭制度等等,這些東西錢滿貫並不難理解,傅知玉提出的最後一點,在於提高整體薪酬,說白了,給人漲工錢。
「錢家是織造行業的大頭,由錢家牽頭,這事情也好辦許多。」傅知玉道,「我不是叫你少掙錢,織布的效率提高了,你絕對不會少掙的。」
錢滿貫撓了撓頭,一時沒有說話。
「我知道,現在錢家自己的織造坊其實只生產很小的一部分布匹,根本跟不上你們家的出貨量,錢家布坊賣出去的很多布匹,其實都是從外面收的白布,然後在染坊染色、裁剪成衣、繡娘刺繡,」傅知玉看他猶豫,便接著說道,「原布雖然價格低,但是質量參差不齊,其實你也很頭疼,但若是自己做工廠,你可以統一收購蠶絲、統一織造,精細的布交給精細的人織,普通的布交給普通的人來織,一匹布賣出,從蠶絲到成衣,全都由你控制,這樣下來,你掙地不會少,錢滿貫,別得來便宜還來賣乖,你不想做,多的人要做。」
錢滿貫一驚,而後又想,這位果然還是這樣,恩威並施,打一個巴掌就要給個甜棗吃。
最後一句話,可算作是警告了。
「做做做!」錢滿貫小雞啄米一樣點著頭,「您說的都是對的。」
但是他還沒走,又上下打量了傅知玉幾眼。
「看什麼呢?」
錢滿貫現在對著傅知玉放鬆不少,沒有之前地看到他就怕了。
他現在覺得這個人真的不錯,心裡如今也沒有不服他的道理了,長地好看又有本事。
「看您面子大,」他拿著圖紙樂呵呵的,還敢開傅知玉的玩笑了,「我之前也想做這方面的事情來著,問林家要鐵匠和木匠,他不願意給,林家可難搞了。」
傅知玉愣了一下,道:「是嗎?」
不會吧,他想,可能就是錢滿貫他們講話的方式不對罷了,平白惹了別人生氣也不一定,他就覺得林家挺好講話的。
傅知玉都還沒來得及親自去,那個時候只是元江文去試了試林家的口風,那邊便答應了,也沒多要或者多問什麼,第二天,工匠們就過來了。
錢滿貫離開之前,還往傅知玉桌面上看了一眼,那裡散落著好幾張圖紙,但遠遠的,也看不清楚那上面畫的是什麼。
昭王爺一定還藏著別的東西呢。
錢滿貫沒那麼大臉,覺得自己有多特殊可以吃下這份紅利,他再親也親不過元家。
果然,他離開不久之後,鄧潛就進去了。
錢滿貫特意把馬車停在門前那條小巷拐角那裡,等了半個多時辰,才等到鄧潛出來。
他連忙過去把他攔了下來,把鄧潛親親熱熱地拉了過來,道:「說什麼了?」
鄧潛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把手抽了回來,不說話。
「都這個時候了,就別和我見外了,」錢滿貫看了四周一眼,也知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走走走,我找個僻靜地方,我跟你聊聊。」
鄧潛無奈,他身體還虛也沒什麼力氣,只能被噸位重的錢滿貫拉著走。
到了酒樓的雅間,錢滿貫也直接,開門見山道:「這樣,咱們兩個坦誠相待,我給你看看我的東西。」
錢滿貫把自己的圖紙折了折,把一些關鍵的東西藏在了後面,只給他看了最上面的那張圖。
「織布機啊,」鄧潛看了一眼,勾起嘴角笑了笑,也學著他把自己那份圖紙折了又折,「我這個可比你的大多了。」
錢滿貫低頭一看,驚訝道:「船?」
「是,」鄧潛道,「昭王爺說,江南的人畢竟有限,還是要把東西賣出去才有錢掙,商隊多用馬車,運輸量小路途損耗大,船隻雖然慢了一點,但運載量大。」
江南有數條河流,可通過河流去積麟其他城市,也可去南疆、西域古國,各家商隊也不是沒有用過這種交通工具,鄧家還有專門的造船廠,但眼前這張圖紙,比較起來之前可算是小打小鬧了。
「昭王說,他已奏請聖上,要修一條新的運河,連接京城故里河和江南的茗江,」鄧潛道,「不僅疏通水流,防止沿途水災泛濫,也可方便通商,以後,甚至可以走水路到最北邊的蠻族草原。」
第八十七章
修運河這件事,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為通商。
傅知玉還記得上輩子水災的事情, 大雨連綿不絕下了一個月, 百姓苦不堪言,糧食被淹, 房屋倒塌,水災時那件事發生的時候傅知玉還在做皇帝, 後續賑災不力, 官吏貪污,導致活不下去的人揭竿而起,所以謝恪在那時候造反,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甚至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這件事其實跟謝恪無關, 雨也不是他下的, 是那時候的愧疚成了傅知玉難以抹去的陰影。
對不起那些百姓, 是他沒管好手底下的官吏,沒能給他們應該有的幫助。
現在離水災發生的時間點還有好幾年,也足夠來做準備,傅知玉這幾年通過元家, 已經捐了許多錢到沿途修大壩,但他覺得還是不夠, 運河這個想法才逐漸成型, 看到傅燕然的回信之後才發現, 他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 甚至他早就開始做了。
「謝家也提了修運河的事情, 如今已經在沿途征工了,」傅燕然在摺子里寫道,「我想著雖然現在水災範圍不大,但若是碰到雨季,也很容易釀成大禍,沿途堤壩雖有,但是畢竟堵不如疏,思來想去,還是修一條運河比較好,利國利民,造福千秋。」
其實很簡單,計件報酬、僱傭制度等等,這些東西錢滿貫並不難理解,傅知玉提出的最後一點,在於提高整體薪酬,說白了,給人漲工錢。
「錢家是織造行業的大頭,由錢家牽頭,這事情也好辦許多。」傅知玉道,「我不是叫你少掙錢,織布的效率提高了,你絕對不會少掙的。」
錢滿貫撓了撓頭,一時沒有說話。
「我知道,現在錢家自己的織造坊其實只生產很小的一部分布匹,根本跟不上你們家的出貨量,錢家布坊賣出去的很多布匹,其實都是從外面收的白布,然後在染坊染色、裁剪成衣、繡娘刺繡,」傅知玉看他猶豫,便接著說道,「原布雖然價格低,但是質量參差不齊,其實你也很頭疼,但若是自己做工廠,你可以統一收購蠶絲、統一織造,精細的布交給精細的人織,普通的布交給普通的人來織,一匹布賣出,從蠶絲到成衣,全都由你控制,這樣下來,你掙地不會少,錢滿貫,別得來便宜還來賣乖,你不想做,多的人要做。」
錢滿貫一驚,而後又想,這位果然還是這樣,恩威並施,打一個巴掌就要給個甜棗吃。
最後一句話,可算作是警告了。
「做做做!」錢滿貫小雞啄米一樣點著頭,「您說的都是對的。」
但是他還沒走,又上下打量了傅知玉幾眼。
「看什麼呢?」
錢滿貫現在對著傅知玉放鬆不少,沒有之前地看到他就怕了。
他現在覺得這個人真的不錯,心裡如今也沒有不服他的道理了,長地好看又有本事。
「看您面子大,」他拿著圖紙樂呵呵的,還敢開傅知玉的玩笑了,「我之前也想做這方面的事情來著,問林家要鐵匠和木匠,他不願意給,林家可難搞了。」
傅知玉愣了一下,道:「是嗎?」
不會吧,他想,可能就是錢滿貫他們講話的方式不對罷了,平白惹了別人生氣也不一定,他就覺得林家挺好講話的。
傅知玉都還沒來得及親自去,那個時候只是元江文去試了試林家的口風,那邊便答應了,也沒多要或者多問什麼,第二天,工匠們就過來了。
錢滿貫離開之前,還往傅知玉桌面上看了一眼,那裡散落著好幾張圖紙,但遠遠的,也看不清楚那上面畫的是什麼。
昭王爺一定還藏著別的東西呢。
錢滿貫沒那麼大臉,覺得自己有多特殊可以吃下這份紅利,他再親也親不過元家。
果然,他離開不久之後,鄧潛就進去了。
錢滿貫特意把馬車停在門前那條小巷拐角那裡,等了半個多時辰,才等到鄧潛出來。
他連忙過去把他攔了下來,把鄧潛親親熱熱地拉了過來,道:「說什麼了?」
鄧潛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把手抽了回來,不說話。
「都這個時候了,就別和我見外了,」錢滿貫看了四周一眼,也知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走走走,我找個僻靜地方,我跟你聊聊。」
鄧潛無奈,他身體還虛也沒什麼力氣,只能被噸位重的錢滿貫拉著走。
到了酒樓的雅間,錢滿貫也直接,開門見山道:「這樣,咱們兩個坦誠相待,我給你看看我的東西。」
錢滿貫把自己的圖紙折了折,把一些關鍵的東西藏在了後面,只給他看了最上面的那張圖。
「織布機啊,」鄧潛看了一眼,勾起嘴角笑了笑,也學著他把自己那份圖紙折了又折,「我這個可比你的大多了。」
錢滿貫低頭一看,驚訝道:「船?」
「是,」鄧潛道,「昭王爺說,江南的人畢竟有限,還是要把東西賣出去才有錢掙,商隊多用馬車,運輸量小路途損耗大,船隻雖然慢了一點,但運載量大。」
江南有數條河流,可通過河流去積麟其他城市,也可去南疆、西域古國,各家商隊也不是沒有用過這種交通工具,鄧家還有專門的造船廠,但眼前這張圖紙,比較起來之前可算是小打小鬧了。
「昭王說,他已奏請聖上,要修一條新的運河,連接京城故里河和江南的茗江,」鄧潛道,「不僅疏通水流,防止沿途水災泛濫,也可方便通商,以後,甚至可以走水路到最北邊的蠻族草原。」
第八十七章
修運河這件事,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為通商。
傅知玉還記得上輩子水災的事情, 大雨連綿不絕下了一個月, 百姓苦不堪言,糧食被淹, 房屋倒塌,水災時那件事發生的時候傅知玉還在做皇帝, 後續賑災不力, 官吏貪污,導致活不下去的人揭竿而起,所以謝恪在那時候造反,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甚至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這件事其實跟謝恪無關, 雨也不是他下的, 是那時候的愧疚成了傅知玉難以抹去的陰影。
對不起那些百姓, 是他沒管好手底下的官吏,沒能給他們應該有的幫助。
現在離水災發生的時間點還有好幾年,也足夠來做準備,傅知玉這幾年通過元家, 已經捐了許多錢到沿途修大壩,但他覺得還是不夠, 運河這個想法才逐漸成型, 看到傅燕然的回信之後才發現, 他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 甚至他早就開始做了。
「謝家也提了修運河的事情, 如今已經在沿途征工了,」傅燕然在摺子里寫道,「我想著雖然現在水災範圍不大,但若是碰到雨季,也很容易釀成大禍,沿途堤壩雖有,但是畢竟堵不如疏,思來想去,還是修一條運河比較好,利國利民,造福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