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這天顧容安醒的很早,幾乎是劉榮一動她就跟著醒來了。
昨夜的纏綿留在她臉上的潮紅還未散去,劉榮憐愛地摸了摸她熱乎乎的臉,“還早呢,你繼續睡。”語氣尋常,就如往常。
顧容安恍惚以為這只是一個平常的清晨,然而看見衣架上掛著的金甲,她就清醒過來,“我想送送你。”
劉榮順著她的目光也看見了自己的金甲,他一笑,“好。”
被打理得金光熠熠的金甲很沉,顧容安早就試過了,今早就不再試圖挑戰給劉榮穿鎧甲這樣的高難度,她只是親手給劉榮梳了頭,用一根她在佛前供過的、念過經的萬字平安金簪給他綰了發。
又悉心為他戴好同樣虔誠供奉過的護心鏡。
“我昨晚夢見神仙了,他說你這一次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顧容安正正他胸前的護心鏡,說得信心十足。
劉榮沒有笑她又是求佛又是拜神的亂來,同樣正色道,“有安安給我求的這麼多神佛保佑,我一定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那是當然了,顧容安又給他掛上一個平安符,手腕上也系了紅線,可以說是裝備齊全了。
臨行,劉榮把那枚九龍印章第四次送給了顧容安。
顧容安這回沒有拒絕,她把印章收了下來,“等你平安回來,我就告訴你一個秘密。”
她笑容俏皮,一點也看不出離愁別緒。
“好,”千言萬語,劉榮只是深深地看著她答應了她平安回來。
這天是個晴天,顧容安送他出了儀秋殿的門,自己站在門口望著他,直到他那身在稀薄的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金甲轉過宮牆不見了。
“公主,”阿五擔憂地遞了一張素白的帕子給她。
顧容安沒有接,就用袖子隨意擦了擦臉,笑道,“我沒事,就是被他金甲的反光照到了眼睛,怎麼就那麼刺眼呢?”
阿五阿七聽了這個解釋,對望一眼,公主找的藉口真是越來越讓人無法反駁了呢。
作者有話要說: 冷得卡文
第138章 寒冬
這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要冷些,冬至剛過就下了幾場大雪,這會兒到了十二月中旬,又下起大雪來,連著幾日的鵝毛大雪落下來,把洛陽皇宮裝裹得一片純白的素淨,看起來格外的潔白無瑕。
明明是天底下最骯髒的地方,表面上卻是如此的乾淨莊肅。
劉裕披著一身厚重的大氅,穿過應天門,就看見每日朝參的太極殿。
天上還在下著雪,他仰頭望太極殿巍峨的九脊頂望去,厚厚的積雪蓋住了金瓦,連屋脊上的脊獸都被雪模糊了模樣。
越看不清的,得不到的就越誘惑人心,劉裕心裡火熱,忽而就不覺得呼嘯而過的寒風有多冷了,他抬腳邁上了漢白玉的台階。
“祁王殿下,”寧遠侯來得巧,一眼看到正在上台階的劉裕,忙擺動著自己老邁的腿腳追上去寒暄,“可真是巧啊。”
“寧遠侯,”劉裕一貫是溫和的,耐心地等寧遠侯追上來,還伸手扶了這個頭髮花白的老頭子一把。畢竟還是自己弟弟名義上的未來岳家,劉裕不會在這個時候翻臉。
跟隨著當今陛下征戰過的寧遠侯年紀已經大了,然而家裡的兒子不夠爭氣,為了家族的富貴,他才是一直捨不得乞骸骨,好在孫女爭氣,順利與衛王定了親,又入宮侍疾得了嘉獎,連帶著大兒子身上都得了一個戶部的實職。
他自覺成了祁王姻親,說話就不那么小心謹慎,寒暄過後就嘆息道,“也不知今日陛下是否能夠上朝了。”
劉裕面上帶了憂色,“本王也不知。”
“好在朝中有殿下主持大局,這才沒有亂。”寧遠侯恭維道。皇帝病重,太子出征,作為最年長的皇子祁王就得到了監國的位置。
劉榮笑笑沒有說話,他的目光落在後面攜手而來的淮南王和慎王身上,再一看圍著他二人說話的朝臣,心裡就憋了一口氣。他雖有皇帝的旨意臨時監國,卻無法政通令達,這與淮南王等宗室和幾個重臣的阻撓不無干係。
都是一群老不死的,待他登上了那個位置,再秋後算帳。劉裕心生惡念,臉上卻笑意盈盈地。
“皇叔祖,”他下了幾級台階去迎接慎王和淮南王,先給慎王見禮,又恭謹給淮南王請安,“皇叔。”
“祁王還是那麼早啊,”慎王做慣了老好人,樂呵呵地笑著,看起來和氣得很,一點也不像昨日堅決反對劉裕開倉賑糧的人。
大家面子情做得好,劉裕也是笑得疏朗,扶著慎王往上走,“我憂心河北災情,睡不著啊。”
劉裕也是有自己班底的,他這話一說出來,立刻就有人奉承,“殿下真是憂國憂民。”
“皇侄多慮了,河北只是幾個縣鎮降的雪大些,”淮南王看著劉裕就像看一個不懂事的孩子,“遠不到開倉賑糧的時候。”
“等到皇叔認為災情嚴重了,已然是來不及了,不如防微杜漸,”劉裕慍怒,說話音量也提高了。他一臉的為國為民,愴然大義,反對開倉的淮南王被他襯得像個惡人一般。
“祁王殿下說得有理,穩定民心為重啊,”寧遠侯忙著捧祁王臭腳。
淮南王嗤笑,劉裕打的什麼主意難道明眼人不知道?不就是想著把糧食用去賑災了,就可以縮減平南軍的軍糧麼,簡直是不知所謂!尤其是河北降雪並不足以為患的時候,祁王此舉其心可誅。
他語氣也變得不客氣,“祁王悲天憫人,然開了永濟倉,平南軍的軍糧又該從哪裡出呢?”永濟倉是鄴國最大的糧倉,儲備的糧食歷來就是軍用。只是去年鄴城雪災,為了賑災已經開了別的糧倉,災後又免賦稅,至今都沒有填滿那幾個糧倉。再要開倉,只有動永濟倉了。
“軍糧可就地徵集,”劉裕誠懇地對淮南王道,“豫州等地素來富饒,太子已經拿下了樊城,襄陽也已在望,從襄樊二鎮征糧豈不是便宜?”
劉榮捷報傳來,劉裕是最不甘心的,他原以為劉榮要拿下襄樊至少也要半年,哪知道吳越這般不堪一擊。襄樊向北過南陽可直通洛陽長安,向南可直取江漢,是南北咽喉之地。若是讓劉榮把襄樊都捏在手裡,吳越破國的日子就不遠了。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劉裕感到了緊迫。
劉裕說得輕巧,就是慎王聽了也要搖頭,剛從吳越手裡拿下來的重鎮,不想著好生安撫民心,立刻就向百姓征糧,怕不是要官逼民反。
淮南王已經冷笑起來,“祁王真是好算計。”
劉裕張口欲為自己辯駁,隆隆鼓聲響起,已是五更二點,到了早朝時候了。淮南王扶著慎王越過劉裕自顧自往太極殿走去,劉裕面色一冷,隨後拾級而上。
殿內燒了數十炭盆驅寒,各人脫了厚重大衣交給內侍,整整衣冠按著文武品級各自站好,安然等皇帝早朝。
然而直到了辰時,才是有朱衣內監出來,宣告皇帝今日又不上朝了。
昨夜的纏綿留在她臉上的潮紅還未散去,劉榮憐愛地摸了摸她熱乎乎的臉,“還早呢,你繼續睡。”語氣尋常,就如往常。
顧容安恍惚以為這只是一個平常的清晨,然而看見衣架上掛著的金甲,她就清醒過來,“我想送送你。”
劉榮順著她的目光也看見了自己的金甲,他一笑,“好。”
被打理得金光熠熠的金甲很沉,顧容安早就試過了,今早就不再試圖挑戰給劉榮穿鎧甲這樣的高難度,她只是親手給劉榮梳了頭,用一根她在佛前供過的、念過經的萬字平安金簪給他綰了發。
又悉心為他戴好同樣虔誠供奉過的護心鏡。
“我昨晚夢見神仙了,他說你這一次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顧容安正正他胸前的護心鏡,說得信心十足。
劉榮沒有笑她又是求佛又是拜神的亂來,同樣正色道,“有安安給我求的這麼多神佛保佑,我一定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那是當然了,顧容安又給他掛上一個平安符,手腕上也系了紅線,可以說是裝備齊全了。
臨行,劉榮把那枚九龍印章第四次送給了顧容安。
顧容安這回沒有拒絕,她把印章收了下來,“等你平安回來,我就告訴你一個秘密。”
她笑容俏皮,一點也看不出離愁別緒。
“好,”千言萬語,劉榮只是深深地看著她答應了她平安回來。
這天是個晴天,顧容安送他出了儀秋殿的門,自己站在門口望著他,直到他那身在稀薄的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金甲轉過宮牆不見了。
“公主,”阿五擔憂地遞了一張素白的帕子給她。
顧容安沒有接,就用袖子隨意擦了擦臉,笑道,“我沒事,就是被他金甲的反光照到了眼睛,怎麼就那麼刺眼呢?”
阿五阿七聽了這個解釋,對望一眼,公主找的藉口真是越來越讓人無法反駁了呢。
作者有話要說: 冷得卡文
第138章 寒冬
這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要冷些,冬至剛過就下了幾場大雪,這會兒到了十二月中旬,又下起大雪來,連著幾日的鵝毛大雪落下來,把洛陽皇宮裝裹得一片純白的素淨,看起來格外的潔白無瑕。
明明是天底下最骯髒的地方,表面上卻是如此的乾淨莊肅。
劉裕披著一身厚重的大氅,穿過應天門,就看見每日朝參的太極殿。
天上還在下著雪,他仰頭望太極殿巍峨的九脊頂望去,厚厚的積雪蓋住了金瓦,連屋脊上的脊獸都被雪模糊了模樣。
越看不清的,得不到的就越誘惑人心,劉裕心裡火熱,忽而就不覺得呼嘯而過的寒風有多冷了,他抬腳邁上了漢白玉的台階。
“祁王殿下,”寧遠侯來得巧,一眼看到正在上台階的劉裕,忙擺動著自己老邁的腿腳追上去寒暄,“可真是巧啊。”
“寧遠侯,”劉裕一貫是溫和的,耐心地等寧遠侯追上來,還伸手扶了這個頭髮花白的老頭子一把。畢竟還是自己弟弟名義上的未來岳家,劉裕不會在這個時候翻臉。
跟隨著當今陛下征戰過的寧遠侯年紀已經大了,然而家裡的兒子不夠爭氣,為了家族的富貴,他才是一直捨不得乞骸骨,好在孫女爭氣,順利與衛王定了親,又入宮侍疾得了嘉獎,連帶著大兒子身上都得了一個戶部的實職。
他自覺成了祁王姻親,說話就不那么小心謹慎,寒暄過後就嘆息道,“也不知今日陛下是否能夠上朝了。”
劉裕面上帶了憂色,“本王也不知。”
“好在朝中有殿下主持大局,這才沒有亂。”寧遠侯恭維道。皇帝病重,太子出征,作為最年長的皇子祁王就得到了監國的位置。
劉榮笑笑沒有說話,他的目光落在後面攜手而來的淮南王和慎王身上,再一看圍著他二人說話的朝臣,心裡就憋了一口氣。他雖有皇帝的旨意臨時監國,卻無法政通令達,這與淮南王等宗室和幾個重臣的阻撓不無干係。
都是一群老不死的,待他登上了那個位置,再秋後算帳。劉裕心生惡念,臉上卻笑意盈盈地。
“皇叔祖,”他下了幾級台階去迎接慎王和淮南王,先給慎王見禮,又恭謹給淮南王請安,“皇叔。”
“祁王還是那麼早啊,”慎王做慣了老好人,樂呵呵地笑著,看起來和氣得很,一點也不像昨日堅決反對劉裕開倉賑糧的人。
大家面子情做得好,劉裕也是笑得疏朗,扶著慎王往上走,“我憂心河北災情,睡不著啊。”
劉裕也是有自己班底的,他這話一說出來,立刻就有人奉承,“殿下真是憂國憂民。”
“皇侄多慮了,河北只是幾個縣鎮降的雪大些,”淮南王看著劉裕就像看一個不懂事的孩子,“遠不到開倉賑糧的時候。”
“等到皇叔認為災情嚴重了,已然是來不及了,不如防微杜漸,”劉裕慍怒,說話音量也提高了。他一臉的為國為民,愴然大義,反對開倉的淮南王被他襯得像個惡人一般。
“祁王殿下說得有理,穩定民心為重啊,”寧遠侯忙著捧祁王臭腳。
淮南王嗤笑,劉裕打的什麼主意難道明眼人不知道?不就是想著把糧食用去賑災了,就可以縮減平南軍的軍糧麼,簡直是不知所謂!尤其是河北降雪並不足以為患的時候,祁王此舉其心可誅。
他語氣也變得不客氣,“祁王悲天憫人,然開了永濟倉,平南軍的軍糧又該從哪裡出呢?”永濟倉是鄴國最大的糧倉,儲備的糧食歷來就是軍用。只是去年鄴城雪災,為了賑災已經開了別的糧倉,災後又免賦稅,至今都沒有填滿那幾個糧倉。再要開倉,只有動永濟倉了。
“軍糧可就地徵集,”劉裕誠懇地對淮南王道,“豫州等地素來富饒,太子已經拿下了樊城,襄陽也已在望,從襄樊二鎮征糧豈不是便宜?”
劉榮捷報傳來,劉裕是最不甘心的,他原以為劉榮要拿下襄樊至少也要半年,哪知道吳越這般不堪一擊。襄樊向北過南陽可直通洛陽長安,向南可直取江漢,是南北咽喉之地。若是讓劉榮把襄樊都捏在手裡,吳越破國的日子就不遠了。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劉裕感到了緊迫。
劉裕說得輕巧,就是慎王聽了也要搖頭,剛從吳越手裡拿下來的重鎮,不想著好生安撫民心,立刻就向百姓征糧,怕不是要官逼民反。
淮南王已經冷笑起來,“祁王真是好算計。”
劉裕張口欲為自己辯駁,隆隆鼓聲響起,已是五更二點,到了早朝時候了。淮南王扶著慎王越過劉裕自顧自往太極殿走去,劉裕面色一冷,隨後拾級而上。
殿內燒了數十炭盆驅寒,各人脫了厚重大衣交給內侍,整整衣冠按著文武品級各自站好,安然等皇帝早朝。
然而直到了辰時,才是有朱衣內監出來,宣告皇帝今日又不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