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你說什麼?”傅詠菡淡淡的看了余康寧一眼,“我做的菜,寒酸?”
哪怕是上輩子她剛學廚的時候,也沒有得到過這樣的評價!
余康寧看出傅詠菡的臉色有些不對,他忙討好的道:“師傅,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這不是第一次參加這麼大的事情,心裡有點緊張嘛……”
他對傅詠菡的廚藝那是絕對的有信心,可這一顆心就是在一直撲通撲通直跳,怎麼也平靜不下來,總擔心哪裡會出了問題。
傅詠菡在心裡嘆了口氣。
余康寧的廚藝天分的確是不錯,不過他的年紀的確還是太小了,經歷的事情也少。在遇到這樣的大場面的時候,余康寧就有些穩不住腳了。
從這一點來說的話,章海就比余康寧強了不少。
他們倆也算是各有優缺。
傅詠菡招手把章海給叫了過來:“你帶著阿寧出去淘米去,記得照最複雜的步驟來。我們待會兒自己吃什麼飯,就看你們這米淘得如何了。”
她所說的淘米,顯然並不只是把米粒隨便搓搓洗乾淨了就行。
整個淘米過程十分的講究,用什麼水淘米、怎麼揉搓米粒、在淘米的時候加入多少老酒入味兒……這些都是有講究的。而用最複雜的手續淘出來的米,那味道絕對非同一般。
傅詠菡雖然給英國女王蒸了碧粳米,但是輪到他們這些廚師,自然是享受不到這麼高的待遇的,用的是降了一等的米。但只要照著傅詠菡的法子來,這降了一等的米,同樣能蒸出不弱於碧粳米的美味來。
“是,師傅。”
章海應了一聲,拖著焉頭搭腦的余康寧走了。
女王和首長等人共進晚餐的時候,是有攝像機一直在旁錄製的。
這個場合和畫面,最後還會被收進當晚的新聞聯播以及國際新聞之中,意義非凡。
“快快,其他的菜都上得差不多了,輪到你們了!”後勤部的負責人著急的過來通知道。
章海等人都繃直了身體,一副隨時待命的樣子。
傅詠菡早就把菜都做好了,她朝章海示意了一下,章海點點頭,立刻帶人開始取蒸籠。
他們先上的是米飯。
傅詠菡則帶著余康寧在一旁給菜擺盤。
她今天做的這兩菜一湯,第一道菜就是章海所說的中餐西做,用的是牛肉。
之前在國際美食大賽上,傅詠菡就做了烤羊排,征服了所有西方評委的口味。而這一次,她選擇了更容易被西方人接受的牛肉,做出來的卻並不是烤牛排,而是牛肉粒。
說是牛肉粒,其實個頭也不算小,有成年人大拇指的指甲蓋那麼大,用筷子夾起來正好一口一個,吃起來十分方便。
傅詠菡做這道牛肉粒的時候,選用的是黃牛肉中的腱子肉,將其去筋除膜,然後切成合適的粒狀,又用清水將其洗了好幾遍,然後浸泡了一整夜,第二天再洗。
這樣處理了還不算完,洗乾淨的牛肉粒還要用上等的老酒在酒罈子裡浸泡一夜,泡過之後再次洗淨,才能拿來做菜。
整個處理過程不算複雜,但是花的時間卻很長。
傅詠菡從被調來做準備的時候,就開始弄這牛肉了。
而處理好的牛肉粒,最後是被傅詠菡蒸熟的。
沒錯,她沒有將牛肉拿來炒也沒有拿來烤,而是選擇了看似最不會被選用的蒸。
蒸出來的牛肉粒看起來有些鬆軟,口感和炒出來的勁道也稍有不同,更細嫩一些。
而且這樣蒸出來的牛肉粒,將牛肉本身的味道牢牢的鎖在了肉里,聞起來香,吃起來就更香了。
最絕的是,這牛肉雖然用酒泡過,但吃在嘴裡卻沒有半點酒味兒,而是另外說不口的鮮香,那叫一個回味悠長,讓人恨不得把嘴皮子都給舔個乾乾淨淨才能罷休。
第五百零九章 煎豆腐
雖然蒸出來的牛肉粒本身就是一道難得的美味,但傅詠菡顯然不可能真的讓人就端這麼一盤子牛肉粒上桌。
她還專門為這牛肉調了醬料。
牛肉是照著東方人的習慣做的,這醬料,就是按照西方人的口味調的了。
醬料有兩種,一種以番茄汁為主,一種以黑胡椒醬為主。兩種醬料里都還加了別的調料,算是傅詠菡的獨家秘方,讓醬料變得更加美味起來。
而且這兩種醬料,也是西方人平時最愛選用的醬料。
將這由傅詠菡特製的醬料淋在牛肉粒上,一口吃下去,絕對是一種極致的享受,讓人仿若到了人間仙境,又仿若到了夢想天堂。
之前嘗菜的時候,紀修朗直接把這牛肉粒當零食吃,都吃掉了好大一盤子,愣是把他給吃撐著了。
將擺好盤的牛肉粒放上餐車送出去,傅詠菡就開始弄第二道菜。
這同樣算是一道肉菜,但表面上卻以素為主。
西方人喜歡吃素菜的並不多,而且對素食還特別挑剔。所以傅詠菡這次沒有選擇任何種類的青菜,而是選用了和青菜完全沾不上邊的豆腐。
豆腐的做法有很多種,光是詠記食府的菜單上,就有不少以豆腐為主的名菜,樣樣都備受食客們追捧。
而傅詠菡如今做的這豆腐,卻和詠記食府菜單上的每一樣都不同。
她這次做的,既不是炒豆腐燉豆腐,也不是豆腐湯,而是煎豆腐。
說是煎豆腐,卻也和傳統的煎豆腐完全不同。
這道菜,豆腐是關鍵,而豆腐裡頭的餡料,更關鍵。
沒錯,要做好這道菜,最先要做的,就是調餡兒。
西方人極少吃麵食,對華夏美食中同樣包餡兒但名字卻全然不同的各種麵食往往都分不清什麼是什麼。不過餡料只要弄得好,一樣能夠討得了這些人的喜歡。
傅詠菡這次調的餡兒,是肉餡兒。
將煮熟後的鮮蝦仁、胡蘿蔔、魚肉等剁成肉末和碎丁,然後攪拌在一起,務必要將幾樣食材完全融合,不分你我。
整個過程,是傅詠菡親手拿刀剁的。
原本用攪拌機一類的工具可以更輕鬆一些,打出來的肉末也很細滑。但是用機器攪拌出來的出來,和用人工手剁的,味道顯然是不同的。
後者弄出來的肉餡兒吃起來會更勁道一些,也更鮮香一些。
這是一種玄而又玄的感覺,讓人說不出門道來,卻能真切的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尤其是傅詠菡用特殊刀法剁出來的肉餡兒,那味道更是絕了。
將肉餡兒和其他的調料攪拌均勻之後,傅詠菡用手將餡料捏成了一個個鬆軟的長條,然後將其扔進了用油抹過一層的炒鍋里,一邊炒著餡料,一邊往上面抹豆漿。
沒錯,就是豆漿。
傅詠菡有條不紊的抹著鮮豆漿,還隨時注意著給餡料翻個身。漸漸的,在鍋底的加熱之下,豆漿慢慢的熟了,變成了嫩嫩的豆腐模樣,貼在了餡料表面,將餡料團團包圍在了其中,絲毫也看不出來了。
別看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很不容易。
第一個難題就是在抹豆漿的過程中,不能讓捏成型的餡料垮掉。一旦垮掉,毀掉的不只是這一條餡料,還有一整鍋的味道。
第二個難題就是豆漿的製作。
豆漿本來是水狀,要將其炒成豆腐,顯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做到的。這不但對廚師的手法要求極高,對豆漿本身的要求也很高。
做這道菜的豆漿,就是傅詠菡親手製作的。
為此,她還特地讓人把詠記食府的石磨給送了進來,就是為了磨豆漿。
為了做好這道菜,傅詠菡磨出來的豆漿要比一般的豆漿粘稠不少,哪怕是不添加任何東西,喝起來也很香甜。
隔壁幾間廚房的老師傅們,仗著自己年紀大輩分高,還從傅詠菡這裡混走了不少豆漿喝,讓傅詠菡簡直哭笑不得。
豆漿做好了還不算完,更難的是如何將豆漿抹在肉餡兒上,還要讓豆漿變成薄薄的豆腐皮。
這層豆腐皮厚了不行,那樣豆味兒會比較重,影響中間餡料的口感。可皮薄了也不行,容易讓其中的餡料暴露出來,影響整道菜的外觀,進而影響到客人的食慾。
這道菜雖然是肉餡兒的,但吃起來口味卻偏清淡,選用的蝦仁和魚肉也不會讓人產生油膩之感,反倒別有一份清慡。
傅詠菡讓余康寧等人都練了一下這道菜,結果沒一個人做到最好的,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岔子。
余康寧和章海的情況還要稍微好上一點兒,兩人的成功率還比較高。可每做那麼幾個,兩人就會犯錯,總不能將其一直完美的做下來。
將豆腐皮包的肉餡再次送出去之後,就只剩下最後一道湯了。
這湯是傅詠菡早就做好了的,如今只需要往湯里丟上最後一樣東西,便可出鍋了。
她做的這道湯並沒有什麼新意,是華夏美食中流傳極廣的一道名湯,開水白菜。
開水白菜,顧名思義,自然就是開水煮白菜。
可這其中的開水,指的卻不是真正的開水,而是清如開水一般的湯。
做這道湯,最重要的,無疑是吊湯,講究的就是一個湯要味濃而清。湯中半點油花也不見,但喝在嘴裡,卻清香慡口,讓人回味無窮。
這湯可不是一般的湯,而是用用母雞、母鴨、火腿、乾貝、肘子等上料吊制,無比鮮美。
而味道之鮮還是其次,重要的是這吊湯的手法。
要將整道湯吊得清亮如水,沒有一手好本事,那是絕對做不到的。
至少在如今的詠記食府裡頭,能夠將這道菜做得菜如其名的,就只有傅詠菡一個。
將看似用白開水泡著的白菜心送上餐桌,傅詠菡沒有去管送餐員臉上那異樣的眼神,只是拍了拍手,轉頭叫來余康寧等人,準備開始做他們自己要吃的晚餐。
要知道,這麼一道看似普通的開水白菜,在古時,那是只有皇族以及達官貴胄等才能夠吃到的美味。用來招待英國女王,那是絕對綽綽有餘了。
(。)
第五百一十章 婚紗
當天晚上,英國女王和我國首長其樂融融一起用餐的畫面,果然出現在了新聞聯播的畫面當中。
整個畫面持續了幾十秒鐘,還有配音為大家講解這次晚餐的重大意義,以及英國女王對晚餐十分滿意的評價。
當然,晚餐的主廚是誰這種問題,以及晚餐的菜品到底是什麼味道,那是絕對不可能被提及的。
只是,雖然新聞聯播不會報導這樣的細節,但其他關注這次大事的紙質媒體以及網絡媒體,卻不會錯過這些同樣很有爆點的新聞。
哪怕是上輩子她剛學廚的時候,也沒有得到過這樣的評價!
余康寧看出傅詠菡的臉色有些不對,他忙討好的道:“師傅,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這不是第一次參加這麼大的事情,心裡有點緊張嘛……”
他對傅詠菡的廚藝那是絕對的有信心,可這一顆心就是在一直撲通撲通直跳,怎麼也平靜不下來,總擔心哪裡會出了問題。
傅詠菡在心裡嘆了口氣。
余康寧的廚藝天分的確是不錯,不過他的年紀的確還是太小了,經歷的事情也少。在遇到這樣的大場面的時候,余康寧就有些穩不住腳了。
從這一點來說的話,章海就比余康寧強了不少。
他們倆也算是各有優缺。
傅詠菡招手把章海給叫了過來:“你帶著阿寧出去淘米去,記得照最複雜的步驟來。我們待會兒自己吃什麼飯,就看你們這米淘得如何了。”
她所說的淘米,顯然並不只是把米粒隨便搓搓洗乾淨了就行。
整個淘米過程十分的講究,用什麼水淘米、怎麼揉搓米粒、在淘米的時候加入多少老酒入味兒……這些都是有講究的。而用最複雜的手續淘出來的米,那味道絕對非同一般。
傅詠菡雖然給英國女王蒸了碧粳米,但是輪到他們這些廚師,自然是享受不到這麼高的待遇的,用的是降了一等的米。但只要照著傅詠菡的法子來,這降了一等的米,同樣能蒸出不弱於碧粳米的美味來。
“是,師傅。”
章海應了一聲,拖著焉頭搭腦的余康寧走了。
女王和首長等人共進晚餐的時候,是有攝像機一直在旁錄製的。
這個場合和畫面,最後還會被收進當晚的新聞聯播以及國際新聞之中,意義非凡。
“快快,其他的菜都上得差不多了,輪到你們了!”後勤部的負責人著急的過來通知道。
章海等人都繃直了身體,一副隨時待命的樣子。
傅詠菡早就把菜都做好了,她朝章海示意了一下,章海點點頭,立刻帶人開始取蒸籠。
他們先上的是米飯。
傅詠菡則帶著余康寧在一旁給菜擺盤。
她今天做的這兩菜一湯,第一道菜就是章海所說的中餐西做,用的是牛肉。
之前在國際美食大賽上,傅詠菡就做了烤羊排,征服了所有西方評委的口味。而這一次,她選擇了更容易被西方人接受的牛肉,做出來的卻並不是烤牛排,而是牛肉粒。
說是牛肉粒,其實個頭也不算小,有成年人大拇指的指甲蓋那麼大,用筷子夾起來正好一口一個,吃起來十分方便。
傅詠菡做這道牛肉粒的時候,選用的是黃牛肉中的腱子肉,將其去筋除膜,然後切成合適的粒狀,又用清水將其洗了好幾遍,然後浸泡了一整夜,第二天再洗。
這樣處理了還不算完,洗乾淨的牛肉粒還要用上等的老酒在酒罈子裡浸泡一夜,泡過之後再次洗淨,才能拿來做菜。
整個處理過程不算複雜,但是花的時間卻很長。
傅詠菡從被調來做準備的時候,就開始弄這牛肉了。
而處理好的牛肉粒,最後是被傅詠菡蒸熟的。
沒錯,她沒有將牛肉拿來炒也沒有拿來烤,而是選擇了看似最不會被選用的蒸。
蒸出來的牛肉粒看起來有些鬆軟,口感和炒出來的勁道也稍有不同,更細嫩一些。
而且這樣蒸出來的牛肉粒,將牛肉本身的味道牢牢的鎖在了肉里,聞起來香,吃起來就更香了。
最絕的是,這牛肉雖然用酒泡過,但吃在嘴裡卻沒有半點酒味兒,而是另外說不口的鮮香,那叫一個回味悠長,讓人恨不得把嘴皮子都給舔個乾乾淨淨才能罷休。
第五百零九章 煎豆腐
雖然蒸出來的牛肉粒本身就是一道難得的美味,但傅詠菡顯然不可能真的讓人就端這麼一盤子牛肉粒上桌。
她還專門為這牛肉調了醬料。
牛肉是照著東方人的習慣做的,這醬料,就是按照西方人的口味調的了。
醬料有兩種,一種以番茄汁為主,一種以黑胡椒醬為主。兩種醬料里都還加了別的調料,算是傅詠菡的獨家秘方,讓醬料變得更加美味起來。
而且這兩種醬料,也是西方人平時最愛選用的醬料。
將這由傅詠菡特製的醬料淋在牛肉粒上,一口吃下去,絕對是一種極致的享受,讓人仿若到了人間仙境,又仿若到了夢想天堂。
之前嘗菜的時候,紀修朗直接把這牛肉粒當零食吃,都吃掉了好大一盤子,愣是把他給吃撐著了。
將擺好盤的牛肉粒放上餐車送出去,傅詠菡就開始弄第二道菜。
這同樣算是一道肉菜,但表面上卻以素為主。
西方人喜歡吃素菜的並不多,而且對素食還特別挑剔。所以傅詠菡這次沒有選擇任何種類的青菜,而是選用了和青菜完全沾不上邊的豆腐。
豆腐的做法有很多種,光是詠記食府的菜單上,就有不少以豆腐為主的名菜,樣樣都備受食客們追捧。
而傅詠菡如今做的這豆腐,卻和詠記食府菜單上的每一樣都不同。
她這次做的,既不是炒豆腐燉豆腐,也不是豆腐湯,而是煎豆腐。
說是煎豆腐,卻也和傳統的煎豆腐完全不同。
這道菜,豆腐是關鍵,而豆腐裡頭的餡料,更關鍵。
沒錯,要做好這道菜,最先要做的,就是調餡兒。
西方人極少吃麵食,對華夏美食中同樣包餡兒但名字卻全然不同的各種麵食往往都分不清什麼是什麼。不過餡料只要弄得好,一樣能夠討得了這些人的喜歡。
傅詠菡這次調的餡兒,是肉餡兒。
將煮熟後的鮮蝦仁、胡蘿蔔、魚肉等剁成肉末和碎丁,然後攪拌在一起,務必要將幾樣食材完全融合,不分你我。
整個過程,是傅詠菡親手拿刀剁的。
原本用攪拌機一類的工具可以更輕鬆一些,打出來的肉末也很細滑。但是用機器攪拌出來的出來,和用人工手剁的,味道顯然是不同的。
後者弄出來的肉餡兒吃起來會更勁道一些,也更鮮香一些。
這是一種玄而又玄的感覺,讓人說不出門道來,卻能真切的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尤其是傅詠菡用特殊刀法剁出來的肉餡兒,那味道更是絕了。
將肉餡兒和其他的調料攪拌均勻之後,傅詠菡用手將餡料捏成了一個個鬆軟的長條,然後將其扔進了用油抹過一層的炒鍋里,一邊炒著餡料,一邊往上面抹豆漿。
沒錯,就是豆漿。
傅詠菡有條不紊的抹著鮮豆漿,還隨時注意著給餡料翻個身。漸漸的,在鍋底的加熱之下,豆漿慢慢的熟了,變成了嫩嫩的豆腐模樣,貼在了餡料表面,將餡料團團包圍在了其中,絲毫也看不出來了。
別看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很不容易。
第一個難題就是在抹豆漿的過程中,不能讓捏成型的餡料垮掉。一旦垮掉,毀掉的不只是這一條餡料,還有一整鍋的味道。
第二個難題就是豆漿的製作。
豆漿本來是水狀,要將其炒成豆腐,顯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做到的。這不但對廚師的手法要求極高,對豆漿本身的要求也很高。
做這道菜的豆漿,就是傅詠菡親手製作的。
為此,她還特地讓人把詠記食府的石磨給送了進來,就是為了磨豆漿。
為了做好這道菜,傅詠菡磨出來的豆漿要比一般的豆漿粘稠不少,哪怕是不添加任何東西,喝起來也很香甜。
隔壁幾間廚房的老師傅們,仗著自己年紀大輩分高,還從傅詠菡這裡混走了不少豆漿喝,讓傅詠菡簡直哭笑不得。
豆漿做好了還不算完,更難的是如何將豆漿抹在肉餡兒上,還要讓豆漿變成薄薄的豆腐皮。
這層豆腐皮厚了不行,那樣豆味兒會比較重,影響中間餡料的口感。可皮薄了也不行,容易讓其中的餡料暴露出來,影響整道菜的外觀,進而影響到客人的食慾。
這道菜雖然是肉餡兒的,但吃起來口味卻偏清淡,選用的蝦仁和魚肉也不會讓人產生油膩之感,反倒別有一份清慡。
傅詠菡讓余康寧等人都練了一下這道菜,結果沒一個人做到最好的,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岔子。
余康寧和章海的情況還要稍微好上一點兒,兩人的成功率還比較高。可每做那麼幾個,兩人就會犯錯,總不能將其一直完美的做下來。
將豆腐皮包的肉餡再次送出去之後,就只剩下最後一道湯了。
這湯是傅詠菡早就做好了的,如今只需要往湯里丟上最後一樣東西,便可出鍋了。
她做的這道湯並沒有什麼新意,是華夏美食中流傳極廣的一道名湯,開水白菜。
開水白菜,顧名思義,自然就是開水煮白菜。
可這其中的開水,指的卻不是真正的開水,而是清如開水一般的湯。
做這道湯,最重要的,無疑是吊湯,講究的就是一個湯要味濃而清。湯中半點油花也不見,但喝在嘴裡,卻清香慡口,讓人回味無窮。
這湯可不是一般的湯,而是用用母雞、母鴨、火腿、乾貝、肘子等上料吊制,無比鮮美。
而味道之鮮還是其次,重要的是這吊湯的手法。
要將整道湯吊得清亮如水,沒有一手好本事,那是絕對做不到的。
至少在如今的詠記食府裡頭,能夠將這道菜做得菜如其名的,就只有傅詠菡一個。
將看似用白開水泡著的白菜心送上餐桌,傅詠菡沒有去管送餐員臉上那異樣的眼神,只是拍了拍手,轉頭叫來余康寧等人,準備開始做他們自己要吃的晚餐。
要知道,這麼一道看似普通的開水白菜,在古時,那是只有皇族以及達官貴胄等才能夠吃到的美味。用來招待英國女王,那是絕對綽綽有餘了。
(。)
第五百一十章 婚紗
當天晚上,英國女王和我國首長其樂融融一起用餐的畫面,果然出現在了新聞聯播的畫面當中。
整個畫面持續了幾十秒鐘,還有配音為大家講解這次晚餐的重大意義,以及英國女王對晚餐十分滿意的評價。
當然,晚餐的主廚是誰這種問題,以及晚餐的菜品到底是什麼味道,那是絕對不可能被提及的。
只是,雖然新聞聯播不會報導這樣的細節,但其他關注這次大事的紙質媒體以及網絡媒體,卻不會錯過這些同樣很有爆點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