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聞瑞清身為國家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法院一審判處聞瑞清犯貪污罪、受賄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3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55萬元;其妻子孔瑾秀利用聞瑞清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他人財物,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三萬元。夫妻雙雙,晚節不保,鋃鐺入獄。
……
陳炤平靜地看完最新消息,熟悉的名字,熟悉的面容,曾一度差點成為家人。他們對他雖有骨子裡的偏見,但更多的是想拉成自己人,如今親手拉下馬,談不上喜也談不上悲。陳炤丟下手機,座椅轉了半圈,面對著巨大的落地窗。秋日蕭索,無力的陽光透過窗,窗外昏黃灰濛。男人目光沉靜如水,手指間的香菸燃燒著,菸灰凝結,在長時間的靜止中越來越多……
在木煙強制醫療期間,陳炤和周桂芬不定期到醫院探望,他上下打點了關係以便於陪同或者探視不需要太繁瑣的手續。但是每一次的結果都是一樣——木煙全程零交流。
木煙在醫院的生活環境不算差,一日三餐以及各種作息,都由專門的醫生和護士來做具體的安排,住的是有獨立衛生間的單人間,其實和普通的賓館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直到半年後,她的狀態才漸漸好轉,對外界開始有了反應,但是,同時而來的還有沒日沒夜無法停止的哭泣。任何一點不順,比如扣子散開了,她會哭的不能自己,試圖撕裂衣服。
有一次,一位男性病人在集體散心時趁機摸她的胸,她尖叫,伸手去摳他的眼睛,使出了全身的力。直到兩個醫生死死拉住她,掰她的手,她才鬆開,哭著喊著,眼睛透著恐懼。患者雙眼出血倒在地上,哀嚎不已。陳炤是不知道的,或者是不完全知道,醫院不敢全盤托出,只說她摳其他病人的眼睛,診斷評估仍然是病情嚴重有攻擊性。陳炤良久沒有說話,離開時再三要求不要讓任何病人接近她。
木煙越來越少走出房間,唯有人探望她時,她才瑟瑟縮縮出去。一段時間之後,在藥物的安定下,木煙記起了周桂芬,記起了陳炤,沈之言,相宜,聞詩雅……一切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暴行。活的一半清醒,一半混沌。清醒時痛苦不安,混沌時哭泣焦躁。
陳炤定期去看她,她一見到他就哭,求他帶她回家,說她不喜歡醫院。陳炤愛莫能助,只能溫聲安慰她再等等,醫生交待再觀察一段時間,病情穩定些就能帶她離開。這樣的承諾一次又一次,木煙實在受不了等這個字,一次比一次哭的凶。
又一次委婉拒絕之後,木煙突然雙膝下跪,雙手合十,跟他不停磕頭,重重的。
“求求你……我錯了,什麼都錯了。孩子是我害死的,對不起,我對不起你,你生氣,你可以罰我,怎麼罰我都好,你帶我出去罰我好不好……我不想待在這裡……我想家了,我想家,我想回家……”
陳炤心神俱裂,被她顛三倒四的話刺激的眼淚直掉。
他哭了。
上一次哭,不知道是多久前的事了。
為了靠近她了解她,陳炤找過醫師找過心理醫生了解關於精神病患者的世界,學習家屬要怎麼去關懷。在精神分裂患者的眼裡,“世界不是扭曲,而是單純,所以感知被越放越大,任何小事,放大了都很怕人,就像盯著一個字一個人,使勁看進去,是不是就不認得了?我就是覺得有人監視我的一舉一動,我知道我沒道理被監控,但又實在有太多不能忽視的證據。”
這個群體不應該被憎惡,被拋棄,被嫌棄。但是醫生說,強制醫療的精神病人絕大多數是一輩子無人在意的。即便裡面的人想走,外面的人卻不敢接納。因為病人的世界觀,很少有正常人願意理解,正常人眼裡,這不過是一群長著人形而沒有人性的危險生物。
再後來,木煙再也不哭求出去了。
她安安靜靜地過每一天,拒絕除了母親以外的人探視。
整整一年,陳炤都沒有看到過她一眼。只是每次來,醫生都說,她在好轉。
第三年,醫院做出強制醫療解除意見書,認為經診斷評估,木煙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執行強制醫療,建議法院依法對木煙解除強制醫療。根據腦科醫院出具的診斷評估報告書的評估意見,經臨床診斷評估,木煙病情達臨床痊癒,法院予以批准。
出來的那一天,連續幾周陰雨的天氣突然放晴,天被洗刷過,顯得格外的藍。木煙抬頭看高高的牆,深吸了一口氣,走過幾道鐵門才得以出來。
踏出醫院,一輛黑色的轎車在院外等她,陳炤倚在車門外抽菸,腳邊一地菸頭。
是懷念的,木煙看到他的那一瞬間,但是,也僅僅也就那一瞬間。
“我接你回家。”陳炤丟掉菸頭,拉住她,捏了捏肉肉的手,笑了一下。
一年不見,他的臉部輪廓越發清晰,病態的消瘦。而木煙,因為藥的副作用,已經胖了幾圈。
她抽出手,笑了一下,近三年沒有出現的表情,她做的有些吃力,嘴角的弧度不自然。
“謝謝。”
作者有話要說: 罵我,我可以的。我都可以。π_π最多還有三章。
……
陳炤平靜地看完最新消息,熟悉的名字,熟悉的面容,曾一度差點成為家人。他們對他雖有骨子裡的偏見,但更多的是想拉成自己人,如今親手拉下馬,談不上喜也談不上悲。陳炤丟下手機,座椅轉了半圈,面對著巨大的落地窗。秋日蕭索,無力的陽光透過窗,窗外昏黃灰濛。男人目光沉靜如水,手指間的香菸燃燒著,菸灰凝結,在長時間的靜止中越來越多……
在木煙強制醫療期間,陳炤和周桂芬不定期到醫院探望,他上下打點了關係以便於陪同或者探視不需要太繁瑣的手續。但是每一次的結果都是一樣——木煙全程零交流。
木煙在醫院的生活環境不算差,一日三餐以及各種作息,都由專門的醫生和護士來做具體的安排,住的是有獨立衛生間的單人間,其實和普通的賓館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直到半年後,她的狀態才漸漸好轉,對外界開始有了反應,但是,同時而來的還有沒日沒夜無法停止的哭泣。任何一點不順,比如扣子散開了,她會哭的不能自己,試圖撕裂衣服。
有一次,一位男性病人在集體散心時趁機摸她的胸,她尖叫,伸手去摳他的眼睛,使出了全身的力。直到兩個醫生死死拉住她,掰她的手,她才鬆開,哭著喊著,眼睛透著恐懼。患者雙眼出血倒在地上,哀嚎不已。陳炤是不知道的,或者是不完全知道,醫院不敢全盤托出,只說她摳其他病人的眼睛,診斷評估仍然是病情嚴重有攻擊性。陳炤良久沒有說話,離開時再三要求不要讓任何病人接近她。
木煙越來越少走出房間,唯有人探望她時,她才瑟瑟縮縮出去。一段時間之後,在藥物的安定下,木煙記起了周桂芬,記起了陳炤,沈之言,相宜,聞詩雅……一切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暴行。活的一半清醒,一半混沌。清醒時痛苦不安,混沌時哭泣焦躁。
陳炤定期去看她,她一見到他就哭,求他帶她回家,說她不喜歡醫院。陳炤愛莫能助,只能溫聲安慰她再等等,醫生交待再觀察一段時間,病情穩定些就能帶她離開。這樣的承諾一次又一次,木煙實在受不了等這個字,一次比一次哭的凶。
又一次委婉拒絕之後,木煙突然雙膝下跪,雙手合十,跟他不停磕頭,重重的。
“求求你……我錯了,什麼都錯了。孩子是我害死的,對不起,我對不起你,你生氣,你可以罰我,怎麼罰我都好,你帶我出去罰我好不好……我不想待在這裡……我想家了,我想家,我想回家……”
陳炤心神俱裂,被她顛三倒四的話刺激的眼淚直掉。
他哭了。
上一次哭,不知道是多久前的事了。
為了靠近她了解她,陳炤找過醫師找過心理醫生了解關於精神病患者的世界,學習家屬要怎麼去關懷。在精神分裂患者的眼裡,“世界不是扭曲,而是單純,所以感知被越放越大,任何小事,放大了都很怕人,就像盯著一個字一個人,使勁看進去,是不是就不認得了?我就是覺得有人監視我的一舉一動,我知道我沒道理被監控,但又實在有太多不能忽視的證據。”
這個群體不應該被憎惡,被拋棄,被嫌棄。但是醫生說,強制醫療的精神病人絕大多數是一輩子無人在意的。即便裡面的人想走,外面的人卻不敢接納。因為病人的世界觀,很少有正常人願意理解,正常人眼裡,這不過是一群長著人形而沒有人性的危險生物。
再後來,木煙再也不哭求出去了。
她安安靜靜地過每一天,拒絕除了母親以外的人探視。
整整一年,陳炤都沒有看到過她一眼。只是每次來,醫生都說,她在好轉。
第三年,醫院做出強制醫療解除意見書,認為經診斷評估,木煙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執行強制醫療,建議法院依法對木煙解除強制醫療。根據腦科醫院出具的診斷評估報告書的評估意見,經臨床診斷評估,木煙病情達臨床痊癒,法院予以批准。
出來的那一天,連續幾周陰雨的天氣突然放晴,天被洗刷過,顯得格外的藍。木煙抬頭看高高的牆,深吸了一口氣,走過幾道鐵門才得以出來。
踏出醫院,一輛黑色的轎車在院外等她,陳炤倚在車門外抽菸,腳邊一地菸頭。
是懷念的,木煙看到他的那一瞬間,但是,也僅僅也就那一瞬間。
“我接你回家。”陳炤丟掉菸頭,拉住她,捏了捏肉肉的手,笑了一下。
一年不見,他的臉部輪廓越發清晰,病態的消瘦。而木煙,因為藥的副作用,已經胖了幾圈。
她抽出手,笑了一下,近三年沒有出現的表情,她做的有些吃力,嘴角的弧度不自然。
“謝謝。”
作者有話要說: 罵我,我可以的。我都可以。π_π最多還有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