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著孫明那事,新誠伯府雖躲過了算計,沒有蒙受損失,但邊靜玉也不會去可憐二皇子就是了。

  邊靜玉身在吏部,自然對吏部來年的工作安排心中有數。這會兒雖沒有過年,但他卻已經知道,他大哥邊嘉玉明年可以回京述職了!邊靜玉非常高興。然而,就在這時,一條流言在京城迅速傳開。

  這則流言把整個安平侯府牽扯了進去。

  邊嘉玉是原配嫡子,邊靜玉則是繼室嫡子,有流言說,他們的父親為了保障原配嫡子的地位,才在邊靜玉幼年時給邊靜玉定下了男妻。這流言是有些依據的。雖然娶了男妻並不耽誤生子,而且妾生的兒子也能繼承家業,但是妾生子在爵位繼承上卻完全沒有優勢,朝廷能將無嫡子視為無子而奪爵。

  估計是有人刻意推動吧,這流言在一夜之間就傳開了。

  雖然流言把邊靜玉塑造成了一個受害者,但邊靜玉並不是那種會輕易被人挑唆了的無知者。這流言分明是在看安平侯府的笑話,邊靜玉既然是安平侯府中的一員,他也同樣被人看了笑話。所以,當有人不懷好意地問到邊靜玉面前時,邊靜玉在第一時間反駁說:“這是你們從哪裡聽來的無稽之談?”

  邊靜玉信誓旦旦地說:“當年,新誠伯剛出生時因福氣太重而魂魄不穩,有高僧說,需有人幫新誠伯分擔福分,他才能平安長壽,正巧我與新誠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我們兩家又是世交,父親這才為我們締結了婚約,好叫我為新誠伯分擔福分。”他不僅自己這樣說,還立刻叫人去傳了反向的流言。

  想要破除安平侯偏心的流言,其實突破口很好找。如果安平侯真的偏心,他為何還要給邊靜玉出頭的機會,直接把這個兒子養成紈絝不好嗎?再說,邊靜玉和沈怡雖是自小定親,但他們成親的年紀卻有些晚了,反向流言就說,二人定親是長輩之間的權宜之計,本想等他們長大了就解除婚約,沒想到二人長大後心有靈犀,竟是不願意解除婚約了,長輩們只好依約安排他們成親。一時間,先前的流言煙消雲散,反倒是邊靜玉和沈怡之間情比金堅的愛情故事傳遍了街頭巷尾,餵全京城人吃了狗糧。

  在流言剛冒出來時,安平侯見過邊靜玉一面,眼神中藏著些許內疚。等事情了結,安平侯又見了邊靜玉一面,眼神中依然藏著內疚。邊靜玉只裝作看不見,見淳玉大膽地揪了安平侯的鬍子,他還忍不住笑出了聲。說起來,這時候流行嚴父做派,安平侯沒怎麼抱過前兩個兒子,卻抱著淳玉不離手。

  老來子果然最得寵愛啊!

  邊靜玉只在沈怡面前泄了些許真實的情緒,道:“說句不謙虛的話,我自小聰慧,學東西要比大哥快上很多,為我啟蒙的先生不止一次在我父親誇過我是他教過的最聰明的學生。若僅僅是這樣,父親心裡怕是還不會起什麼擔憂。但你也知道,我骨子裡其實是個有些喜歡漠視規則、挑戰傳統的人……”

  年幼時的邊靜玉不會隱藏真實的情緒,自然叫安平侯這個做父親的看出了端倪。

  所以,安平侯心裡有所擔憂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個過於聰明的卻又敢漠視俗世禮法的兒子,偏偏不是府里的繼承人,自然叫人擔心日後會起了事端。安平侯卻又不忍把邊靜玉養廢了,正巧誤會了沈怡被當女孩養,就暈了頭地定下了這門親事。

  所以,那則說安平侯偏心的流言也不算是說錯了,他確實想要確保邊嘉玉的繼承人地位。

  但邊靜玉真的沒有怪過安平侯。

  他繼續對沈怡說:“他是做父親的,如果他想攔著我出頭,只要漏出口風說我不孝,我這輩子就絕無出頭的機會了。他還是在意我的。你這門親事也不是他胡亂選的。憑著你父親在朝中的表現,我家那時與你家定親,算是高攀了,只是因著兩家的交情,才能把親事定下來。他那時怕是就想好了要讓我走讀書出仕的路,有了你我的親事,你父親就能多加照顧我了,而這是當時的安平伯府做不到的。”

  世間事難得十全十美,對於平庸的安平侯來說,這或許是當時的他能給出的最好的安排了。

  他或許糊塗,或許偏心,但不能說他對邊靜玉毫無慈父之心。

  邊靜玉是一個天生的革命者,但他對於家人又最是護短。他或許有過不甘,但還是接受了來自父親的安排。他後來自己想明白了,哪怕心裡有其他的想法,面上也該做出一番君子的做派,不然就會寸步難行。所以,邊靜玉對外的形象一直非常好,就是最嚴苛的儒生也在他的身上挑不出什麼錯來。

  沈怡用力地抱住了邊靜玉。

  “我與侯爺不一樣。我就算知道你有膽子能捅破天,我也會永遠站在你這邊。”沈怡說。

  邊靜玉覺得眼眶有些澀,他低頭眨了下眼睛,再抬頭時忽然就換了話題,說:“好了,現在該弄清楚是誰在算計我了,他為何要傳那樣的流言,難道僅僅是想要看我的笑話,挑撥我與家裡人不和嗎?”

  第119章

  如果那流言處理得不及時,或者邊靜玉確實對安平侯心存埋怨,以至於不小心在言辭中帶出了一點點痕跡來,那麼這一次的流言對於邊靜玉還是存在一定影響的。別的不說,顯武帝之所以早早就看好了邊靜玉,想要把邊靜玉培養成太子登基後的班底,都是建立在他覺得安平侯府內外和諧、邊靜玉和他大哥兄友弟恭、邊靜玉人品貴重的基礎上啊。若是邊靜玉心術不正,顯武帝是萬萬不敢用他的。

  也就是說,如果這次的事情處理得不好,邊靜玉往日在顯武帝那裡的好感度就全都白刷了,反而還會落下個心思深沉的判語。考慮到太子的性格,顯武帝肯定不敢把私心太重的臣子留給太子來用。

  所幸邊靜玉處理得很妥當,這種簡單的算計怎麼可能真把他算計進去!他給出的那番解釋有理有據,邊家人和沈家人自然會站在他這一頭,幫他把話圓回來,於是整件事情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

  “這種‘我明知道我干不掉你,但我就是要噁心一下你’的手段,我懷疑是二皇子做的。”邊靜玉說。

  二皇子確實被圈了,他的勢力也確實被連根拔起、分崩離析了,但他總有一兩個死忠,比如說暗衛什麼的,順利逃過清算,藏於暗處,知道二皇子對邊靜玉極其厭惡,就冒出來給邊靜玉找點麻煩。

  這些人估計也做不了別的什麼事情了,只能暗搓搓地傳一傳流言。

  “真不明白二皇子為何要盯著我們不放,其實我都沒怎麼和他打過交道。”邊靜玉有些不解。二皇子就好像把他當成了畢生的宿敵一樣。哦,現在都不能稱那人為二皇子了,因為他已經被貶為庶人。

  “他大概接受不了失敗,把失敗的原因都歸結到了你的頭上了吧。”沈怡隨口就說。

  誰知道二皇子是怎麼想的,反正他的想法肯定很偏激。

  要是柳佳慧在這裡,大嫂大概會說,二皇子也不是在胡亂甩鍋,他失敗的原因確實和邊靜玉有些關係呢。在柳佳慧的夢裡,二皇子毫無疑問是最後的勝利者。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他卻在大戲還未開始時就一敗塗地了。要說柳佳慧的夢和現實生活有什麼不同,大概就是因為邊靜玉一開始沒退婚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