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長公主的言下之意便是,邊靜玉和沈怡都是皇上的福星啊。

  邊靜玉和沈怡是姚和風的好友,姚和風又是永樂郡主的丈夫,大長公主誇了他們,其實也存著些許的私心。不過,好話不用多說,點到即止。大長公主又轉而說起了其他,道:“對了,這有毒的玉山春茶已不是第一次出現了……皇上可還記得當初的印立群?他應當就是喝這種加了料的茶葉喝死的。”

  皇上立刻想起了印立群是誰。

  那是他年輕時的巡鹽御史,很有能力的一個人,可惜死於……死於髒病。

  古人皆以為這玉山春茶里被下了無色無味的毒-藥,其實是因為裡面的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人們常喝這種茶水,重金屬入了血液和內臟,人起初會時而精神恍惚,時而精神奕奕。一般人會下意識忽略這種症狀,以為自己只是太累了而已。當毒性加深,皮膚就會開始潰爛,症狀和某類花柳病相似。

  在柳佳慧的夢裡,太子死於重金屬中毒,卻在有心人的推動下,民間傳遍了他微服狎-妓的醜聞。

  第115章

  印立群是顯武帝曾經的心腹之一。

  若不是心腹,顯武帝哪裡敢把他放在巡鹽御史的位置上。

  鹽是國之基石。想要獲得高度的中央集權,掌握了軍隊還不夠,鹽也是重中之重。然而江南鹽商多與當地豪強勾結在一塊兒,欺上瞞下的功夫做得好好的,每年有多少利潤入了當地豪強的口袋,這都是在割顯武帝的肉啊!為什麼沈怡發明了曬鹽法卻暫時不敢公之於眾?因為曬鹽法一出,鹽的產量大大提升,這會破開鹽被眾多鹽商及他們背後的勢力牢牢把持的局面,將沈怡推向鹽商們的對立面。

  沈怡暫時還沒有那麼大的能量能與他們對抗。

  印立群此人,為人正直又不失圓滑,他當上巡鹽御史後,在很大程度上為顯武帝理清了江南鹽場中的一些亂象。然而,被他拿去開刀立了典型的到底還是些小鹽商,等他想要磨刀霍霍衝著那些大鹽商去時,他本人也就站在了懸崖之上。印立群可以稱得上是毫無弱點的,他沒有親友為軟肋,不貪財好色,也不怕死,身後有著皇上的支持……然而,他最終還是死了,死於一種讓人難以接受的病症。

  這些年以來,當顯武帝想起印立群時,他有時覺得印立群不應該是那種貪色的人,有時又覺得印立群辜負了自己的信任。印立群死後,顯武帝對江南的一系列布置都被打亂了,他不得不重頭再來。

  此時,安定大長公主卻告知了顯武帝另一個真相,那所謂的髒-病只是一種中毒的效果。

  顯武帝出奇地憤怒。

  當年的印立群死於江南豪強之手,這一次貢品被換之事肯定也和他們脫不開干係。但顯武帝豈會怕了他們!他漸漸也就冷靜下來了,謝過大長公主,帶著玉山茶以及當初賞給邊靜玉的桃子回了宮。

  外人只知道大長公主病了一場又好了,卻不知道多少藏在暗處的算計都露出了馬腳。

  究竟誰是獵人,誰是獵物,悄無聲息地就顛倒了一下。顯武帝沒有驚動任何人,冷眼看著幕後的人把一條往東宮裡運送毒蔬菜瓜果的線路鋪就成型,然後順著這條線把藏於暗處的毒瘤都揪了出來。

  被調過包的桃子和茶葉以及後來被陸續調包的蔬菜瓜果都被送去了死牢,讓幾個罪大惡極的死囚犯日日食用。他們起初都沒什麼反應,連續吃了好些日子,才出現精神莫名恍惚又莫名興奮的症狀。

  這就和印立群當初的脈案對上了!印立群的死亡果然有疑點!

  一想到心愛的太子差點就要死於“髒-病”,顯武帝頓時覺得幕後之人其心可誅!

  在幕後之人自以為勝券在握時,顯武帝的反擊已經開始了。顯武帝覺得大長公主說得很對,邊靜玉和沈怡確實是他的福星。要不然,太子這次非折進去不可。而儲位動盪,整個國家都會跟著動盪。

  不過,很多事情皆在隱秘中進行,皇上暫時不好在明面上賞賜邊靜玉和沈怡。

  皇上最近不常召見邊靜玉了,卻給他指了個吏部郎中的職位,這是正五品官。從翰林院修撰到吏部郎中,邊靜玉一次升了兩級。進了吏部後,邊靜玉並沒有仗著自己身上的聖寵對著同事和上司指手畫腳,而是一頭扎進了往日的案卷之中,做些資料歸納整理的工作。吏部管著官員的升遷調動,案卷里其實有很多東西可挖,皇上將邊靜玉點為吏部郎中其實有他的目的,並不是隨便給邊靜玉升官的。

  即使邊靜玉近來不常面聖了,依然無人敢故意針對他。因為,皇上雖是不常召見他了,但皇上卻開始經常召見沈怡了啊!沈怡身上有爵位,即使不走科舉,也能被封官。皇上為了見他方面,竟然給沈怡封了個御前侍衛的職位。也不知他們兩口子給皇上吃了什麼迷心藥,皇上就這麼喜歡他們!大家都不是傻子,如果他們故意整了邊靜玉,邊靜玉回頭給沈怡吹了枕頭風,沈怡立馬就能向皇上告狀。

  再說,如今的吏部尚書正是沈德源。有沈德源照顧,邊靜玉在吏部自然如魚得水。

  沈怡有事沒事就給皇上講講農經。千萬不要小瞧了百姓們的智慧,其實各地都有能讓糧食增產的方法,這是有經驗的老農一點點整理出來的。只是此時信息傳播速度太慢,各地無法進行知識交流,甲地總結出來的經驗傳不到乙地去,這就非常可惜了。沈怡就想把各地的百姓智慧經驗都集結成冊。

  對皇上來說,這些都是小事啦,大筆一揮,沈怡身上就有了一份奉旨修農經的差事。

  時間一轉眼就到了八月,皇上準備要收網了。那些一日三餐大劑量食用毒菜毒果的死囚犯們,他們已經出現了皮膚潰爛的症狀。沈怡只知道他們應當是重金屬中毒,卻不知道是哪一種金屬超標了。

  此時的人並沒有重金屬中毒的概念,當這一點都不妨礙他們用這個方法來害人。

  “你猜那些毒菜毒果都是怎麼來的?”沈怡在面聖時知道了一件事,回家就說給邊靜玉聽了,“曾經有個小村子,村里人集資打了一口井後,全村人慢慢都皮膚潰爛而死了。當地人起初以為是疫病,後來又以為是被詛咒了,大家都嚇得要死,那村子就成了死村。後來才有人懷疑是井水出了問題。這事本應該上報朝廷,但被有心人知道後,有人故意將此事瞞了下來。他們用那井水澆灌了蔬菜瓜果,害了印立群。二十年過去了,他們在那口井附近種了果樹等等,只等著什麼時候再用這方法去害人呢!”

  那村子是南方的一個小村子。有毒的桃子和玉山茶本就是在南方培育的,只要運到京城裡替換了原本的貢品就行。至於蔬菜瓜果,因為東宮要吃新鮮的,肯定不能在南方培育好了後再運送過來,因此他們就把井水一桶一桶地運來,在京郊弄了個莊子,莊子上種植的蔬菜水果都用這種井水來澆灌。

  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不可勝數!

  也就是說,整件事是江南那邊的人起頭,京城這邊的人接應,他們才能差點害了太子!

  邊靜玉搖著頭說:“人心太可怕了。不過,幸而太子無事,他們的算計反倒是給了皇上一個清除江南豪強的理由。”顯武帝登基幾十年,軍隊始終牢牢地握在皇上的手裡,皇上不是沒有能力把江南豪強抓起來,他只是缺乏一個能把他們都抓起來的合理的理由。皇上也不能隨便殺人,直接殺人則後患無窮。但既然那邊選擇給東宮投毒,還叫皇上拿捏住了證據,皇上終於有了能讓他們血流成河的理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