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鄭卓曉得寶茹這是故意演戲,這本就是兩人商量好的,所以他只是面無表情道:“寶姐兒一慣是這樣的。”
鄭大伯里克被噎住了,心裡暗道晦氣,曉得這個侄兒是靠不住的了,有這樣一個厲害老婆,他自己又是這樣,從他身上只怕撈不到什麼大好處。於是沒好氣道:“哼,還好你爹去了,不然見你現在這樣子,只怕還要氣死一次!”
說到父親可是戳中了鄭卓的死穴,當下冷了臉色,道:“大伯也不必拿我爹說事,真是兄弟情深,一直想著我爹,當初也不是眼睜睜地看我爹去死!也不必再說那些親戚、骨肉、血脈之類的,當初我是夠痛恨的,你們我是一個都不想見的,若不是為了爹娘修墳,我是決計不會回來的!”
“咱們也不用假裝慈孝了,我來是為了修墳,您上門也不過是見我如今有些財勢了,想著分好處!既然是這樣,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您不必倚老賣老,現下難不成不是您想著占我便宜,那就曉得低頭,幫著把修墳的事情辦了,到時候有好處,不然您當我會照顧您?”
鄭卓從來沒有這般刻薄過,可以說這都不像他了。但是他不是聖人,說過的,他痛恨著大伯一家人。不至於為此想到真的報復一些什麼,但是話到這份上,他的確忍不住說一些惡毒的話,看著鄭家上下先是通紅,然後不可置信,再然後十分難堪的表情,鄭卓承認自己內心是覺得痛快的——其實承認自己並沒有看上去那樣寬厚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鄭家徹底偃旗息鼓了,寶茹的態度,鄭卓的態度,這就是兩連擊。他們本就不是什麼有骨氣的人,這樣的態度之下,本來的一點洋洋得意徹底消失了。說來奇怪,鄭卓那般之後,他們反而徹底老實了,前後態度可以說的上是前倨後恭。
寶茹輕輕扶了扶頭上的鳳釵,對此點評:“賤人就是矯情!”
這些日子她與鄭家人打交道,已經徹底知道了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了——刻薄、惡毒、無能、愚蠢……寶茹簡直能把生平知道的最多的貶義詞用在他們身上,或許沒有那麼糟糕,但是一旦聯繫到他們曾經那般虐待鄭卓,那麼寶茹就一點也不覺得不對了。所以她如今談論起那家人,也是格外不客氣的。
簡單點評之後寶茹就不想說他們了,而是說起修墳的細節:“別的先且不論,左不過就是花錢罷了。蒸祭品糕點,折錫箔元寶,串紙花孝幡,還有那些香油、沙土、木料、紙紮香蠟等,只讓下人去督了我們那大伯一家去做就是了——不給些好處,怕半路有麻煩,但是又不能由著他們貪得無厭,就讓人看著做吧。”
說到這兒寶茹接著道:“所以最先要說的是請來一個穩妥的風水師傅,擇一個吉日,再點一處好穴,還要訂下陰宅方位之類。不是我信這些,只不過大家都是這般看重——話說回來,若是真的全然不信,咱們又修什麼墳?這是對公公婆婆盡一份孝心,既然是這樣,這樣的事兒就不得不信了。”
鄭卓也不是信這些的人,但是這一條真是極為贊同,修墳之類的事情,若不是為了場面,那就只能是為了安死去的人的心和自己的。正是因為是為了這樣一份孝心,所以一樣樣都馬虎不得,按著最好最謹慎地來,這才心裡真的是踏實了。
兩人嘀嘀咕咕商量了一番,最後還是寫信去了泉州,讓鄭卓的朋友從泉州請一個好的風水師傅來。畢竟是州城裡頭,這樣的人自然不是縣城裡的可比。
事情就這樣說定了,不過也沒有像寶茹說的那般清閒——修墳的事情確實分派下去了,用不著夫妻兩個親歷親為。但是鄭卓本就是來盡一份孝心的,樣樣事情他總是要過最後一道手才能真正放心,所以一直是各處奔波來著。
至於寶茹,她也不是什麼事情也沒有,她就負責管錢就是了。下頭的人拿了買東西的條子就要在她這裡領錢過帳,她則是一樣樣記錄下來,對照著姚員外給的小冊子,勾算起來。
芳姐兒上門的時候就正見著寶茹算帳,說實在的這些帳目簡單,數字也小,顯不出寶茹多少本事來。但是這也夠了,芳姐兒本就覺得是寶茹當家,見她帳目上的事情那麼熟稔,就越發確定了。
她這時候已經有些怵這個嫂子了,雖然進來見著了寶茹,但是本來打算的事情卻說不出口了,寶茹也沒有體諒她的打算,算是招呼了一下後就依舊低頭算帳了,直到做完了,有人過來收拾桌案,她才抬頭。
接過小雪遞過來的茶,吃了一口才笑眯眯道:“小姑怎麼今日得閒了來看我?我是聽大嫂說最近幾日小姑是幫著做孝衣的,我想著這事兒雖然不是什麼細瑣功夫,但是不是一件兩件,時候總是費的。”
是有幫著做孝衣的事兒,但是那不過是說著好聽的。雖然做孝衣的確不費心神,但是那樣多的數量芳姐兒可不樂意做,一氣兒扔給珍珠和幾個外頭雇的婆子就是了。反正寶茹和鄭卓給的錢多,買料僱人都是綽綽有餘的,哪裡用得著芳姐兒。
事實是這樣,但是哪裡能說出來。本來芳姐兒就不知怎麼張口,這時候更是不曉得該怎麼應答了。好在寶茹也不在乎這個,沒有非要她說個一二三的意思,她不答也就略過去了。
芳姐兒鬆了一口氣,扭捏了半晌才道:“是有事情求著嫂嫂,我如今已經十□□了,雖說江南女孩子晚嫁,但是我如今也是家裡一個老大難了。高不成低不就,但在泉州這邊是沒得出路了。我想著左右是遲了,索性就不急著了,我想去泉州幫著嫂嫂做事,到時候攢下錢來,也不怕了!”
這是芳姐兒想的好說辭,但是她心裡真正打的主意是能到泉州做事,到時候用著鄭卓堂妹的名頭,以及職務之便,定能接觸到許多體面人家。有了這樣的際遇,她想著自己定能嫁入高門。
寶茹一時聽住了,若是個一般女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來,寶茹是一定會十分欣賞的。但是這幾日相處下來她可是知道芳姐兒是什麼樣的人了——一心想著進富貴人家過大富大貴的日子的,以嫁的好為人生追求。
寶茹不信她這幾日就能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只得先道:“這話我可不敢應,你是我家小姑子,這樣的身份可不好去做事!人家晉商規矩大,其中一條就是姑爺、舅爺、少爺不能去做事,這些人去了底下人可不知怎麼處理,換了小姑子也是一般的!”
芳姐兒的失望是擺在臉上的,還待說什麼,但是見寶茹臉色有些不耐,話到嘴邊也不敢說了,只得灰溜溜地辭了寶茹回家了。
寶茹哪裡曉得芳姐兒那許多心思,實際上她並不關心。只是晚間與鄭卓說了一回,鄭卓自然更不在意,只是道:“這些事一件也別應下,雖不見得會壞事,但是真壞了事才麻煩。”
這個道理寶茹明白,只是點點頭,轉頭便說起明日去看看墳地的事情了。這一回修墳不只是原址上修葺,經過風水師傅看過後,還在別處點了一個穴。寶茹和鄭卓有錢,買下幾畝地做個墓園自然沒什麼,當即眼睛沒眨一下就定下來了。
鄭大伯里克被噎住了,心裡暗道晦氣,曉得這個侄兒是靠不住的了,有這樣一個厲害老婆,他自己又是這樣,從他身上只怕撈不到什麼大好處。於是沒好氣道:“哼,還好你爹去了,不然見你現在這樣子,只怕還要氣死一次!”
說到父親可是戳中了鄭卓的死穴,當下冷了臉色,道:“大伯也不必拿我爹說事,真是兄弟情深,一直想著我爹,當初也不是眼睜睜地看我爹去死!也不必再說那些親戚、骨肉、血脈之類的,當初我是夠痛恨的,你們我是一個都不想見的,若不是為了爹娘修墳,我是決計不會回來的!”
“咱們也不用假裝慈孝了,我來是為了修墳,您上門也不過是見我如今有些財勢了,想著分好處!既然是這樣,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您不必倚老賣老,現下難不成不是您想著占我便宜,那就曉得低頭,幫著把修墳的事情辦了,到時候有好處,不然您當我會照顧您?”
鄭卓從來沒有這般刻薄過,可以說這都不像他了。但是他不是聖人,說過的,他痛恨著大伯一家人。不至於為此想到真的報復一些什麼,但是話到這份上,他的確忍不住說一些惡毒的話,看著鄭家上下先是通紅,然後不可置信,再然後十分難堪的表情,鄭卓承認自己內心是覺得痛快的——其實承認自己並沒有看上去那樣寬厚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鄭家徹底偃旗息鼓了,寶茹的態度,鄭卓的態度,這就是兩連擊。他們本就不是什麼有骨氣的人,這樣的態度之下,本來的一點洋洋得意徹底消失了。說來奇怪,鄭卓那般之後,他們反而徹底老實了,前後態度可以說的上是前倨後恭。
寶茹輕輕扶了扶頭上的鳳釵,對此點評:“賤人就是矯情!”
這些日子她與鄭家人打交道,已經徹底知道了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了——刻薄、惡毒、無能、愚蠢……寶茹簡直能把生平知道的最多的貶義詞用在他們身上,或許沒有那麼糟糕,但是一旦聯繫到他們曾經那般虐待鄭卓,那麼寶茹就一點也不覺得不對了。所以她如今談論起那家人,也是格外不客氣的。
簡單點評之後寶茹就不想說他們了,而是說起修墳的細節:“別的先且不論,左不過就是花錢罷了。蒸祭品糕點,折錫箔元寶,串紙花孝幡,還有那些香油、沙土、木料、紙紮香蠟等,只讓下人去督了我們那大伯一家去做就是了——不給些好處,怕半路有麻煩,但是又不能由著他們貪得無厭,就讓人看著做吧。”
說到這兒寶茹接著道:“所以最先要說的是請來一個穩妥的風水師傅,擇一個吉日,再點一處好穴,還要訂下陰宅方位之類。不是我信這些,只不過大家都是這般看重——話說回來,若是真的全然不信,咱們又修什麼墳?這是對公公婆婆盡一份孝心,既然是這樣,這樣的事兒就不得不信了。”
鄭卓也不是信這些的人,但是這一條真是極為贊同,修墳之類的事情,若不是為了場面,那就只能是為了安死去的人的心和自己的。正是因為是為了這樣一份孝心,所以一樣樣都馬虎不得,按著最好最謹慎地來,這才心裡真的是踏實了。
兩人嘀嘀咕咕商量了一番,最後還是寫信去了泉州,讓鄭卓的朋友從泉州請一個好的風水師傅來。畢竟是州城裡頭,這樣的人自然不是縣城裡的可比。
事情就這樣說定了,不過也沒有像寶茹說的那般清閒——修墳的事情確實分派下去了,用不著夫妻兩個親歷親為。但是鄭卓本就是來盡一份孝心的,樣樣事情他總是要過最後一道手才能真正放心,所以一直是各處奔波來著。
至於寶茹,她也不是什麼事情也沒有,她就負責管錢就是了。下頭的人拿了買東西的條子就要在她這裡領錢過帳,她則是一樣樣記錄下來,對照著姚員外給的小冊子,勾算起來。
芳姐兒上門的時候就正見著寶茹算帳,說實在的這些帳目簡單,數字也小,顯不出寶茹多少本事來。但是這也夠了,芳姐兒本就覺得是寶茹當家,見她帳目上的事情那麼熟稔,就越發確定了。
她這時候已經有些怵這個嫂子了,雖然進來見著了寶茹,但是本來打算的事情卻說不出口了,寶茹也沒有體諒她的打算,算是招呼了一下後就依舊低頭算帳了,直到做完了,有人過來收拾桌案,她才抬頭。
接過小雪遞過來的茶,吃了一口才笑眯眯道:“小姑怎麼今日得閒了來看我?我是聽大嫂說最近幾日小姑是幫著做孝衣的,我想著這事兒雖然不是什麼細瑣功夫,但是不是一件兩件,時候總是費的。”
是有幫著做孝衣的事兒,但是那不過是說著好聽的。雖然做孝衣的確不費心神,但是那樣多的數量芳姐兒可不樂意做,一氣兒扔給珍珠和幾個外頭雇的婆子就是了。反正寶茹和鄭卓給的錢多,買料僱人都是綽綽有餘的,哪裡用得著芳姐兒。
事實是這樣,但是哪裡能說出來。本來芳姐兒就不知怎麼張口,這時候更是不曉得該怎麼應答了。好在寶茹也不在乎這個,沒有非要她說個一二三的意思,她不答也就略過去了。
芳姐兒鬆了一口氣,扭捏了半晌才道:“是有事情求著嫂嫂,我如今已經十□□了,雖說江南女孩子晚嫁,但是我如今也是家裡一個老大難了。高不成低不就,但在泉州這邊是沒得出路了。我想著左右是遲了,索性就不急著了,我想去泉州幫著嫂嫂做事,到時候攢下錢來,也不怕了!”
這是芳姐兒想的好說辭,但是她心裡真正打的主意是能到泉州做事,到時候用著鄭卓堂妹的名頭,以及職務之便,定能接觸到許多體面人家。有了這樣的際遇,她想著自己定能嫁入高門。
寶茹一時聽住了,若是個一般女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來,寶茹是一定會十分欣賞的。但是這幾日相處下來她可是知道芳姐兒是什麼樣的人了——一心想著進富貴人家過大富大貴的日子的,以嫁的好為人生追求。
寶茹不信她這幾日就能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只得先道:“這話我可不敢應,你是我家小姑子,這樣的身份可不好去做事!人家晉商規矩大,其中一條就是姑爺、舅爺、少爺不能去做事,這些人去了底下人可不知怎麼處理,換了小姑子也是一般的!”
芳姐兒的失望是擺在臉上的,還待說什麼,但是見寶茹臉色有些不耐,話到嘴邊也不敢說了,只得灰溜溜地辭了寶茹回家了。
寶茹哪裡曉得芳姐兒那許多心思,實際上她並不關心。只是晚間與鄭卓說了一回,鄭卓自然更不在意,只是道:“這些事一件也別應下,雖不見得會壞事,但是真壞了事才麻煩。”
這個道理寶茹明白,只是點點頭,轉頭便說起明日去看看墳地的事情了。這一回修墳不只是原址上修葺,經過風水師傅看過後,還在別處點了一個穴。寶茹和鄭卓有錢,買下幾畝地做個墓園自然沒什麼,當即眼睛沒眨一下就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