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時麻秋將西陽新城建築在江淮之分水嶺、大別山的中段南麓,西起湖北廣水市(原應山縣),東至河南商城,湖北羅田、英山,安徽霍丘、霍山諸縣(市)之間,險峻崎嶇,關隘森列,全境的主要關隘“平靖關”居西,“穆陵關”居中,“陰山關”居東,成為介在光(州)黃(州)之間的守淮要塞、南北要衝。

  “平靖關”,古稱冥扼,又名恨這關、憾這關、石城山,為古代天下九塞之一。位於武勝關西,鄂豫交界處,信應公路由此通過。這裡地勢險要,兩側群山對峙,道路狹窄險阻,歷代為中原戰略要地,南北交通要道,曾在此設驛站或巡檢司。自春秋以來,這裡戰事頻繁,皆為爭關踞險之利。吳楚柏舉之戰,軍事家孫武曾率吳兵經此,奪關南下,幾使楚國遭滅頂之災。“穆陵關”,在縣西北木陵山上,北去河南光山縣一百三十里;“陰山關”,在縣東北六十里陰山上,不甚高峻而橫斜盤繞,北望二十里皆見;另有“白沙關”,亦在縣北九十里,西至大勝關六十里,東北至光山縣界百四十里,與黃土密邇;峭險壁立,登者委折而上。

  麻秋戰略眼光確實不錯,卻萬萬沒有想到,“說來容易做來難”,自己因為向朝廷夸下了海口,險些兒就惹火燒身了:

  由於戰亂,西陽境內,百姓紛紛外逃,特別是青壯男丁擔心被胡人擄去當兵送命,留在家中的就更少了。加之時下又遭了一場大雪,百姓的衣被、糧食早已被麻秋手下兵士搶奪殆盡。大家既難過日子,更加恨之入骨,誰還願意去為麻秋築城呢

  麻秋見狀把心一橫,秉承石勒、石虎一個比一個更加殘暴的胡人傳統,貼出官方告示,令十五至六十歲男丁全部應徵,到舉水支流今閻家河畔古城畈出力築城。消息傳出,又有不少丁壯棄家逃走。麻秋嚴令:抓住逃丁,格殺勿論。數十名青年欲逃走被抓,當眾處斬。這樣一來,西陽境內,一時哀鴻遍野,哭聲慟地。儘管如此,麻秋所強征來的丁壯仍不足千人,靠區區數百羸弱之民,要在三個月築起一座新城,談何容易!

  話說當時麻姑所見的集鎮周圍正在大興土木,正是其父麻秋督工嚴峻之時,所以看見許多民工在辛苦地勞動著,且個個都面黃肌瘦、衣衫襤褸。

  麻姑卻不知事由,頗感奇怪地問婉兒道:“這些人都怎麼啦,一個個都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他們在建什麼工程呢?”

  婉兒道:“這是將軍爺抓來的俘虜和征來的勞工,集鎮要築城與外族人打仗。小姐你看,將軍爺親自在那兒監工呢!”

  順著婉兒手指的方向,麻姑看見父親正在用鞭子抽打著從他面前走過的每一個勞工,嘴裡不住地大聲叫嚷著:“快點!快點吶!”

  麻姑心軟看不下去,急忙走向前去勸說道:“爹爹,您歇一歇,也讓這些人喘口氣吧!”麻秋正自心煩意亂呢,全沒想到女兒竟會到這兒來幫勞工說好話,於是兩眼一瞪沒好氣地說:“去,去!女孩兒家懂什麼!”說罷,手上的鞭子抽得更重了,勞工們敢怒而不敢言。

  正在此時,時任橫海將軍,官拜太保的桃豹幼子桃斌因為聽說麻秋被革除官職和爵位而代表其父特意造訪,麻秋大喜,急令人請入將軍府隆重款待。

  桃斌見麻秋手握皮鞭走入府內,不禁打趣道:“麻將軍這是在研習鞭法麼?”

  麻秋聞言一嘆道:“哪裡哪裡,我這是沒事找事,自討苦吃啊!”

  桃斌奇道:“麻將軍這話從何說起?”

  麻秋嘆道:“本來呢,我已經是‘無官一身輕’了。可是因為張貉度火燒邾城,我就多嘴向皇上諫言在此西陽縣另築新城,替代邾城,於是就被委任為西陽郡守······”

  桃斌笑道:“恭喜恭喜,這是好事啊!”

  麻秋嘆道:“問題是,我當初有欠考慮,已經誇下海口,回奏朝廷說:三個月內,定然築得新城一座。”

  桃斌道:“麻將軍遇到困難了麼?”

  麻秋道:“是啊,我萬萬沒想到,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徵調勞工不足,將會壞我大事啊!”

  桃斌道:“卻是為何?”

  麻秋嘆道:“青壯男丁盡皆棄家逃走,如今我手上只有區區數百羸弱之民,要在三個月築起一座新城,怎麼可能?可是如此一來,我又怎麼向皇上交代呢?”

  桃斌想了想道:“小侄倒有個辦法,可解麻將軍燃眉之急······”

  ☆、第0079章 麻姑拒婚

  麻秋聽桃斌說有辦法解決徵調勞工不足的難題,不免大喜過望;

  正巧麻姑與婉兒回到府中,被桃斌看見,一時目不轉睛,到嘴邊的話都沒說出口來。

  麻姑被桃斌盯得滿面緋紅,十分不悅,急忙退避。

  誰知道麻秋眼見桃斌被碧玉年華的女兒所吸引,反倒哈哈一笑道:“這是我的女兒麻姑,賢侄有話但說無妨!”

  桃斌臉色一喜,這才說道:“俗語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麻將軍只需如此如此,何愁勞工不足,大事不成?!”

  麻秋聽了,不禁拍案叫絕。

  原來,桃斌告訴麻秋道:可利用百姓講求孝道的心理,將全縣男丁不在家的老父老母,全抓到古城畈來出力築城,並且令其親屬鄉鄰作保,去找尋不在家的丁壯,限日替換,否則必須繳納重金贖人。相信沒有哪個做兒子的聽說父母遭罪而不回來相救的;何況,又有幾家人家有能力繳納重金贖人呢?

  桃斌走後,麻姑一臉陰鬱地走出來,對父親道:“女兒看那人色眼撩人,絕非好人!”麻秋哈哈一笑:“女兒家懂得什麼人家可是將門之後,又足智多謀,前途不可限量呀。”

  次日,麻秋依照桃斌所說如法施為,果然效力非常之好:幾天之內,青壯勞力一個個返鄉,換回了自己的父母;勞工人數倍增,麻秋喜不自禁。

  築城工程終於聲勢浩大而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砍柴的,挑泥的,燒磚的,挖坑的、打樁的、砌牆的,干木工活的······人們在麻秋的嚴密監督下辛苦勞作。不僅如此,麻秋還惡狠狠地發布命令:“日出而作,雞鳴才息。”這樣一來,不少青壯男丁很快地便累倒在工地上,可麻秋為趕交差的期限,稱只要有扶牆之力,就得去幹活,否則絕不輕饒。麻秋為此還加派督工,防止勞工們偷懶。

  眼見築城工程進展迅速,麻秋興奮異常。

  此時,麻姑看見勞工們傷病者很多,非常同情他們的遭遇,常常瞞著父親從將軍府拿些藥來給勞工們醫治,有時還親手為勞工們fèng補衣物。勞工們知道她是麻秋的女兒,都不解地說:“將軍爺怎麼會有這麼好的女兒?”麻姑得知勞工們必須“日出而作,雞鳴才息。”就再次請求父親多給民工一點休息時間,結果還是遭到父親的訓斥。麻姑明白要再去求父親是無濟於事的,就決定另想辦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