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是的,方便。
拉斐爾倒也不是那種完全沒有理由,只是因為想殺人就去殺人的殺人狂。但奧古斯特卻覺得這種只是因為殺了對方更方便部署計劃就去殺了對方的想法更加變態一點。
最為可怕的是,拉斐爾完全不覺得後悔。
用拉斐爾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沒有心,他沒有道德觀,也沒有是非觀,他後悔也只是後悔計劃沒有成功,卻不會後悔為了計劃殺人。他不會去想他殺了這個人,這個人的家人該怎麼辦,又或者這個人還有無限的未來,拉斐爾根本不會想起還有過這麼一個人。
所以,奧古斯特被嚇到是理所當然的,他從未在生活里遇見or知道有拉斐爾這種類型的存在。
但是,也就僅僅是被嚇到而已。
因為奧古斯特始終堅信想法就只是想法。
好比奧古斯特在喬樞機實在是太煩的時候,也會升起一些不太好的想法,但是那代表著他就不是一個好人或者好朋友了嗎?不見得吧。因為最重要的是他不會去這麼做。那只是一個一閃而過的念頭。人類和野獸的區別不就是如此嘛?野獸想到了就會去做,人類想到了卻會約束自己。
拉斐爾唯一的問題是,有些時候他會把那些本應該放在心裡這輩子都不實施的東西直接付諸於行動。
“你需要學會控制你自己。”
“我知道。但是,我為什麼要那麼做?”拉斐爾在最初就像是一塊頑石,充滿了不好辯駁又危險的詭辯思想,“我有足夠的能力完成我想去做的事情,並且不會被人發現,也不會給你惹任何麻煩,我為什麼不能順著我的心意去做呢?”
就像是一般人為了保持身材,需要很努力的克制口腹之慾,而拉斐爾隨便吃依舊會有八塊腹肌。那他為什麼還要忍耐呢?為什麼不敞開肚子去胡吃海塞?只因為別人都不能做到這一點嗎?
“因為我希望你當個好人,從裡到外。這樣我們才能在死後一起升入……無論你覺得人死後會去什麼地方的地方。”
“毫無疑問的,天堂。”拉斐爾是個與眾不同的信仰者,他相信世界上有非自然力量,強大到能夠掌控時間和生死,他只是不相信人們稱之為“神”的存在,也不覺得《聖經》故事裡的耶穌就是那個神。
但在拉斐爾的理解里,最強大的非自然力量擁有者還是叫上帝的,他or她的能力無比強大,所在的地方也叫天堂,只有好人能去那裡。
“我以為你不相信這些。”
“為了你,我願意開始相信。”雖然拉斐爾是個變態,也是個方方面面都符合奧古斯特喜好審美的變態。
拉斐爾沒說話,卻在心裡想著,為了你,只要你看著我,我也會願意約束我自己。
自從那次開誠布公後,拉斐爾就越來越放飛自我了,很多話都不再藏著掖著,他怎麼想的,就會怎麼說出來。
這讓拉斐爾和奧古斯特都同時感覺到了彼此的親近,哪怕他們的腦迴路不同,思考事情的角度不同,從裡到外都不同,但他們依舊會覺得再沒有什麼會比他們彼此更加親密的存在。就好像在精神上,他們對對方永遠是坦誠又赤裸的。
奧古斯特不會急著否定拉斐爾,而是會先耐心的聽一聽拉斐爾的想法,然後一起尋求既不殺人又能解決辦法的第三條路。
拉斐爾那麼聰明,總能想到的,只是麻煩一點。拉斐爾以前之所以不去那麼做,當然是因為他其實也是個很懶的人。
是的,懶。
誰都有惰性,只不過拉斐爾的懶有些與眾不同而已。
“你為什麼覺得應該燒死貞德?”
拉斐爾疊著腿,拿過奧古斯特手中只吃了一口的水果,順著奧古斯特咬過的地方咬了下去,特別的甜。
黑太子總覺得他不應該坐在這裡。
等不咸不淡的吃完了,拉斐爾這才一邊優雅的擦手,一邊笑道:“因為這樣最省事啊。燒死貞德,大臣會滿意,百姓會滿意,還能麻痹教廷的教皇讓他以為我們始終還在他的掌握之中。而等貞德死後,大眾就會發現,他們錯了,如今糟糕的局面並沒有得到絲毫的改變。假以時日,配合煽風點火,宗教裁判所的公信力會大打折扣,你什麼都不用做就能躺贏。而且,我不喜歡貞德,對不起,我就是不喜歡她,我不喜歡除了你以外的任何人類,更不用說這個人類當初還給你造成了那麼大的困擾。”
黑太子坐在那裡吃吃聽聽,差點被成功洗腦,覺得這確實是個好主意。
奧古斯特兩手托腮,呆毛蔫了下來。
拉斐爾長嘆一口氣,無奈補充:“但是你喜歡貞德,你覺得她是個了不起的女性英雄,你不想她死,所以我們來聊一個她可以不死的辦法吧。”
奧古斯特被這個強行轉折噎了一下,說話都有點結巴了,帶著開心的那種結巴:“那、那些民眾滿意,教廷的公信力什麼的怎麼辦?”
拉斐爾的笑容不變,態度依舊是那麼輕鬆:“總會有別的辦法。”
主意都是人想出來的,只是有些麻煩一點,有些輕鬆一點。迄今為止,除了在奧古斯特的感情問題上有些束手束腳以外,拉斐爾還沒有遇到他解決不了的事情,他覺得未來也不會有。
就是這麼自信到自大。
“我也可以退讓的。”因為拉斐爾無底線的讓步,奧古斯特反而有些不安。談條件一般的情況應該是,A退一步,B退一步,大家開心。但是奧古斯特和拉斐爾卻是A直接退無底線,B什麼也不用做。
“所以說,你這種毫無意義的心軟是很吃虧的。”拉斐爾起身,繞過黑太子,坐到了奧古斯特身邊。換做是拉斐爾的話,他只可能會更加得寸進尺,進而將那個自願後退的人啃的連渣都不剩下。
但是奧古斯特卻會良心不安。
良心是這個世界上最沒用的東西,拉斐爾堅持這樣認為,不過,不管奧古斯特什麼樣都特別可愛。金色的呆毛很可愛,白皙的面容很可愛,渾身帶著的奶香氣也特別可愛。
“我是不是打擾到你們了?”黑太子在兩個人越靠越近的時候冷不丁的出聲。
拉斐爾不耐煩的看了一眼他哥,意思很明顯,知道你還不走?能不能有點心照不宣的默契?好比從外面把門關上?
奧古斯特心裡的小鹿都快撞死了,只能慶幸把他爹叫來真的是好主意。
於是,討論計劃最終還是進行了下去,商量的結果就是……
貞德還是得死。
只不過“貞德”死了,還有貞智,貞體,貞美,貞勞可以活。隱姓埋名,從頭開始,這也是為了貞德好,她不用再背負沉重的命運枷鎖。聖女也好,女巫也罷,對於那個曾經一心只是想為她的國家做些什麼的女性來說,也許她更願意當個牧羊女,平靜的過完餘生。
在進行晚朝見的牛眼廳內,近臣代表對國王致以歉意,為他們之前的錯誤想法,他們不應該被教廷操縱的,法蘭西才是老大。
國王也對自己此前失禮的動手十分自責,並同意了燒死貞德的提議。只不過能夠參與公開審判的只有法蘭西和英格蘭的官員,宗教裁判所派個代表坐在席上見證就可以了。
君臣相得,其樂融融。
那之後,奧古斯特特意改頭換面,帶著喬樞機去秘密見了被囚禁了一年有餘的貞德,和她商量是否能夠接受這個提議。
帶上喬樞機也算是奧古斯特的一點小心機,因為他知道貞德是個再虔誠不過的天主教徒,帶個來自教廷的樞機會比較容易說服她。更不用說喬樞機本身就是個大忽悠,哪怕內里已經糜爛,但至少外表光鮮,不了解他的人都會很輕易的就對他放下心防,就像是當年在奧古斯特位於布里斯托城堡時那樣。
計劃一切順利,貞德對於換種身份生活的事情沒有異議,一如奧古斯特的猜測,她從沒有想過要當什麼聖女、英雄,她只是做了她想要為她的國家做的。
但事實卻證明她曾經深信不疑的東西,不過是一場騙局,被她覺得會是明君的人親自下套。
甚至連貞德自己都在懷疑這場蔓延了整個歐羅巴大陸的瘟疫,是不是就是上帝對她被欺騙之後造成的生靈塗炭的懲罰。
“說實話,哪怕直到今天,我也不能接受讓英格蘭人來統治法蘭西。但是,只有四分之一法蘭西血統的英格蘭人,卻比百分百的前王太子做的更好。”
“恕我直言,前王太子夏爾也只有二分之一的法蘭西血統。”夏爾的母親是別國的公主,奧古斯特終於忍不住開口,“統治一個國家,取決於的應該是對方的政治手腕和愛民如子的心,不是對方的身體裡留著哪個家族的血。
“那您更愛英格蘭,還是法蘭西?”
奧古斯特在經過短暫的沉默後,道:“我從小最討厭的就是別人問我,你更愛你的爸爸,還是你媽媽。你如今的問題和這個同出一轍,所以我會用我小時候就會的標準答案回答你,我愛像愛英格蘭一樣的愛著法蘭西,也會像愛法蘭西一樣的愛著英格蘭。”
黑暗的監獄裡,被陽光照進了一片金色的光明。
光明下,比那更耀眼的是年輕的法蘭西國王。就像是神話故事中的大天使長,與光同塵,日月同輝,代表著善良與正義,受萬能的主的旨意,來到人間與惡魔鬥爭,他是朋友,是家人,是保護者。一個笑容,便是春暖花開。
第124章
後世歐洲史學的幾大派系裡的學者, 一直對奧古斯特一世這位榮光王存在爭議, 爭議最大的一部分就是有關於後來被翻案的聖女貞德。
貞德曾以上帝和聖徒的名義,帶領法蘭西人民在希農北部舉起反旗,差點讓一個解決了黑死病、大力促進文藝復興發展、帶領法蘭西的榮光照耀到歐洲每一寸土地的偉大國王就這樣與法蘭西失之交臂。
當然,眾所周知的,最終貞德的起義還是失敗了。
奧古斯特一世統治下的法庭, 在經過長達一年之久的爭論後, 最終還是以“女巫惑眾”為由燒死了貞德, 為穩定當時法蘭西和英格蘭劍拔弩張的民族矛盾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決定處死貞德那一天, 奧古斯特一世終於出現在了審判廳上。
從始至終, 衣著華貴的奧古斯特一世都端坐於最中間、最高的位置上,雙手交叉,一言不發。直至最後,當時審判結果已經出來之後, 奧古斯特一世才終於出聲,問了貞德一個意味不明的問題:“你是否覺得你真的受到了上帝的恩典?”
拉斐爾倒也不是那種完全沒有理由,只是因為想殺人就去殺人的殺人狂。但奧古斯特卻覺得這種只是因為殺了對方更方便部署計劃就去殺了對方的想法更加變態一點。
最為可怕的是,拉斐爾完全不覺得後悔。
用拉斐爾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沒有心,他沒有道德觀,也沒有是非觀,他後悔也只是後悔計劃沒有成功,卻不會後悔為了計劃殺人。他不會去想他殺了這個人,這個人的家人該怎麼辦,又或者這個人還有無限的未來,拉斐爾根本不會想起還有過這麼一個人。
所以,奧古斯特被嚇到是理所當然的,他從未在生活里遇見or知道有拉斐爾這種類型的存在。
但是,也就僅僅是被嚇到而已。
因為奧古斯特始終堅信想法就只是想法。
好比奧古斯特在喬樞機實在是太煩的時候,也會升起一些不太好的想法,但是那代表著他就不是一個好人或者好朋友了嗎?不見得吧。因為最重要的是他不會去這麼做。那只是一個一閃而過的念頭。人類和野獸的區別不就是如此嘛?野獸想到了就會去做,人類想到了卻會約束自己。
拉斐爾唯一的問題是,有些時候他會把那些本應該放在心裡這輩子都不實施的東西直接付諸於行動。
“你需要學會控制你自己。”
“我知道。但是,我為什麼要那麼做?”拉斐爾在最初就像是一塊頑石,充滿了不好辯駁又危險的詭辯思想,“我有足夠的能力完成我想去做的事情,並且不會被人發現,也不會給你惹任何麻煩,我為什麼不能順著我的心意去做呢?”
就像是一般人為了保持身材,需要很努力的克制口腹之慾,而拉斐爾隨便吃依舊會有八塊腹肌。那他為什麼還要忍耐呢?為什麼不敞開肚子去胡吃海塞?只因為別人都不能做到這一點嗎?
“因為我希望你當個好人,從裡到外。這樣我們才能在死後一起升入……無論你覺得人死後會去什麼地方的地方。”
“毫無疑問的,天堂。”拉斐爾是個與眾不同的信仰者,他相信世界上有非自然力量,強大到能夠掌控時間和生死,他只是不相信人們稱之為“神”的存在,也不覺得《聖經》故事裡的耶穌就是那個神。
但在拉斐爾的理解里,最強大的非自然力量擁有者還是叫上帝的,他or她的能力無比強大,所在的地方也叫天堂,只有好人能去那裡。
“我以為你不相信這些。”
“為了你,我願意開始相信。”雖然拉斐爾是個變態,也是個方方面面都符合奧古斯特喜好審美的變態。
拉斐爾沒說話,卻在心裡想著,為了你,只要你看著我,我也會願意約束我自己。
自從那次開誠布公後,拉斐爾就越來越放飛自我了,很多話都不再藏著掖著,他怎麼想的,就會怎麼說出來。
這讓拉斐爾和奧古斯特都同時感覺到了彼此的親近,哪怕他們的腦迴路不同,思考事情的角度不同,從裡到外都不同,但他們依舊會覺得再沒有什麼會比他們彼此更加親密的存在。就好像在精神上,他們對對方永遠是坦誠又赤裸的。
奧古斯特不會急著否定拉斐爾,而是會先耐心的聽一聽拉斐爾的想法,然後一起尋求既不殺人又能解決辦法的第三條路。
拉斐爾那麼聰明,總能想到的,只是麻煩一點。拉斐爾以前之所以不去那麼做,當然是因為他其實也是個很懶的人。
是的,懶。
誰都有惰性,只不過拉斐爾的懶有些與眾不同而已。
“你為什麼覺得應該燒死貞德?”
拉斐爾疊著腿,拿過奧古斯特手中只吃了一口的水果,順著奧古斯特咬過的地方咬了下去,特別的甜。
黑太子總覺得他不應該坐在這裡。
等不咸不淡的吃完了,拉斐爾這才一邊優雅的擦手,一邊笑道:“因為這樣最省事啊。燒死貞德,大臣會滿意,百姓會滿意,還能麻痹教廷的教皇讓他以為我們始終還在他的掌握之中。而等貞德死後,大眾就會發現,他們錯了,如今糟糕的局面並沒有得到絲毫的改變。假以時日,配合煽風點火,宗教裁判所的公信力會大打折扣,你什麼都不用做就能躺贏。而且,我不喜歡貞德,對不起,我就是不喜歡她,我不喜歡除了你以外的任何人類,更不用說這個人類當初還給你造成了那麼大的困擾。”
黑太子坐在那裡吃吃聽聽,差點被成功洗腦,覺得這確實是個好主意。
奧古斯特兩手托腮,呆毛蔫了下來。
拉斐爾長嘆一口氣,無奈補充:“但是你喜歡貞德,你覺得她是個了不起的女性英雄,你不想她死,所以我們來聊一個她可以不死的辦法吧。”
奧古斯特被這個強行轉折噎了一下,說話都有點結巴了,帶著開心的那種結巴:“那、那些民眾滿意,教廷的公信力什麼的怎麼辦?”
拉斐爾的笑容不變,態度依舊是那麼輕鬆:“總會有別的辦法。”
主意都是人想出來的,只是有些麻煩一點,有些輕鬆一點。迄今為止,除了在奧古斯特的感情問題上有些束手束腳以外,拉斐爾還沒有遇到他解決不了的事情,他覺得未來也不會有。
就是這麼自信到自大。
“我也可以退讓的。”因為拉斐爾無底線的讓步,奧古斯特反而有些不安。談條件一般的情況應該是,A退一步,B退一步,大家開心。但是奧古斯特和拉斐爾卻是A直接退無底線,B什麼也不用做。
“所以說,你這種毫無意義的心軟是很吃虧的。”拉斐爾起身,繞過黑太子,坐到了奧古斯特身邊。換做是拉斐爾的話,他只可能會更加得寸進尺,進而將那個自願後退的人啃的連渣都不剩下。
但是奧古斯特卻會良心不安。
良心是這個世界上最沒用的東西,拉斐爾堅持這樣認為,不過,不管奧古斯特什麼樣都特別可愛。金色的呆毛很可愛,白皙的面容很可愛,渾身帶著的奶香氣也特別可愛。
“我是不是打擾到你們了?”黑太子在兩個人越靠越近的時候冷不丁的出聲。
拉斐爾不耐煩的看了一眼他哥,意思很明顯,知道你還不走?能不能有點心照不宣的默契?好比從外面把門關上?
奧古斯特心裡的小鹿都快撞死了,只能慶幸把他爹叫來真的是好主意。
於是,討論計劃最終還是進行了下去,商量的結果就是……
貞德還是得死。
只不過“貞德”死了,還有貞智,貞體,貞美,貞勞可以活。隱姓埋名,從頭開始,這也是為了貞德好,她不用再背負沉重的命運枷鎖。聖女也好,女巫也罷,對於那個曾經一心只是想為她的國家做些什麼的女性來說,也許她更願意當個牧羊女,平靜的過完餘生。
在進行晚朝見的牛眼廳內,近臣代表對國王致以歉意,為他們之前的錯誤想法,他們不應該被教廷操縱的,法蘭西才是老大。
國王也對自己此前失禮的動手十分自責,並同意了燒死貞德的提議。只不過能夠參與公開審判的只有法蘭西和英格蘭的官員,宗教裁判所派個代表坐在席上見證就可以了。
君臣相得,其樂融融。
那之後,奧古斯特特意改頭換面,帶著喬樞機去秘密見了被囚禁了一年有餘的貞德,和她商量是否能夠接受這個提議。
帶上喬樞機也算是奧古斯特的一點小心機,因為他知道貞德是個再虔誠不過的天主教徒,帶個來自教廷的樞機會比較容易說服她。更不用說喬樞機本身就是個大忽悠,哪怕內里已經糜爛,但至少外表光鮮,不了解他的人都會很輕易的就對他放下心防,就像是當年在奧古斯特位於布里斯托城堡時那樣。
計劃一切順利,貞德對於換種身份生活的事情沒有異議,一如奧古斯特的猜測,她從沒有想過要當什麼聖女、英雄,她只是做了她想要為她的國家做的。
但事實卻證明她曾經深信不疑的東西,不過是一場騙局,被她覺得會是明君的人親自下套。
甚至連貞德自己都在懷疑這場蔓延了整個歐羅巴大陸的瘟疫,是不是就是上帝對她被欺騙之後造成的生靈塗炭的懲罰。
“說實話,哪怕直到今天,我也不能接受讓英格蘭人來統治法蘭西。但是,只有四分之一法蘭西血統的英格蘭人,卻比百分百的前王太子做的更好。”
“恕我直言,前王太子夏爾也只有二分之一的法蘭西血統。”夏爾的母親是別國的公主,奧古斯特終於忍不住開口,“統治一個國家,取決於的應該是對方的政治手腕和愛民如子的心,不是對方的身體裡留著哪個家族的血。
“那您更愛英格蘭,還是法蘭西?”
奧古斯特在經過短暫的沉默後,道:“我從小最討厭的就是別人問我,你更愛你的爸爸,還是你媽媽。你如今的問題和這個同出一轍,所以我會用我小時候就會的標準答案回答你,我愛像愛英格蘭一樣的愛著法蘭西,也會像愛法蘭西一樣的愛著英格蘭。”
黑暗的監獄裡,被陽光照進了一片金色的光明。
光明下,比那更耀眼的是年輕的法蘭西國王。就像是神話故事中的大天使長,與光同塵,日月同輝,代表著善良與正義,受萬能的主的旨意,來到人間與惡魔鬥爭,他是朋友,是家人,是保護者。一個笑容,便是春暖花開。
第124章
後世歐洲史學的幾大派系裡的學者, 一直對奧古斯特一世這位榮光王存在爭議, 爭議最大的一部分就是有關於後來被翻案的聖女貞德。
貞德曾以上帝和聖徒的名義,帶領法蘭西人民在希農北部舉起反旗,差點讓一個解決了黑死病、大力促進文藝復興發展、帶領法蘭西的榮光照耀到歐洲每一寸土地的偉大國王就這樣與法蘭西失之交臂。
當然,眾所周知的,最終貞德的起義還是失敗了。
奧古斯特一世統治下的法庭, 在經過長達一年之久的爭論後, 最終還是以“女巫惑眾”為由燒死了貞德, 為穩定當時法蘭西和英格蘭劍拔弩張的民族矛盾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決定處死貞德那一天, 奧古斯特一世終於出現在了審判廳上。
從始至終, 衣著華貴的奧古斯特一世都端坐於最中間、最高的位置上,雙手交叉,一言不發。直至最後,當時審判結果已經出來之後, 奧古斯特一世才終於出聲,問了貞德一個意味不明的問題:“你是否覺得你真的受到了上帝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