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李秀雲心知奶娘是一心為自己的,只是思慮卻有了粗陋,想了想淡淡說道,“還不是時候……媽媽你想,如今老太太重病,我卻藉機發落了她賞給三爺的房裡人,別人會怎麼看我?”雖然老太太現如今也未必待見那兩個。
“可是,雖是錯過了這次,再想整治他們可就不容易了。”李媽媽其實也知道此事不甚妥當,可實在是機會難得。
“誰說我要整治他們了?”李秀雲似笑非笑的看了看李媽媽,雪白的玉手在小腹處腹部摩挲了幾下,“如今我有了身子,不能服侍三爺,他們兩個可是難得的擋箭牌呢……這個慧心雖然有些心機,卻已經遭了三爺的厭,如今也不過是瞎蹦躂罷了……就像你說的,她可是四喜的外孫女,大奶奶知道,三爺就不清楚?”
“還是奶奶明白,可笑老奴卻是想差了。”李媽媽恍然大悟,“老太太身子若是好了,經了這件事也絕不會再為他們姐妹撐腰的,若是萬一……三爺不敢頂撞老太爺,卻定是要恨死了那個助紂為虐的四喜,到時這兩個小蹄子這輩子也別想翻身了!”
李秀雲笑了笑,“……其實原本三爺對他們也是不甚上心的。”
“可不是,慧心這兩日端茶倒水的服侍的周到,可三爺理都不理呢。反倒是奶奶這邊,老太太病成這樣,就連二奶奶都跟著排了崗,每日到上房侍疾呢,可咱們三爺硬是求了太太免了您的請安,可見是把您放到了心坎里。”
“我這不是胎不穩麼!”李秀雲嘴上如此說,可眉眼之間卻瀉出點點笑意,“雖然太太體恤,可咱們也不能沒有分寸,前兩日沒去還可說是穩胎,可今日無論如何也得去點個卯的……”
李媽媽點頭,“奶奶如今這樣的身子,想必太太也不會讓您想過去那樣上前服侍的。”李媽媽蹲□子幫李秀雲穿好繡鞋,又拿過一旁疊好的藍色錦袍抖開。李秀雲展開兩臂伸進袖子裡,系好腰帶坐到鏡台前攏了攏頭髮後說道,“聽說老太太如今已經能喝些稀的了,咱們先去小廚房熬上一鍋粥端過去。”
“哪裡用得著勞動奶奶,奴婢去就是了。”李媽媽忙道。
李秀雲搖搖頭,“這是我的心意。”
“奶奶真是好性兒,老太太那樣對您,您還……就盼著老太太經過這一遭認清人心善惡,親疏遠近。”李媽媽感嘆道。
“我也不指望她領我的情,只是伺候她是我的本分罷了,何況,她雖不喜我,對三爺卻是實心實意的疼愛,為了三爺我也該敬著她。”李秀雲微微一笑,扶著李媽媽出了內室,不想剛剛撩開帘子便見到江雲之怔怔的杵在外頭。
作者有話要說:呃,弱弱的提醒一下,偶填了請假條在簡介下方,捂臉。
第八十六章馮氏中
“三爺?”李秀雲心頭一跳,沒想到江雲之居然會在外面,也不知剛剛她和李媽媽的話他聽去了多少。李秀雲快速將剛才和李媽媽說的那番話在心中過了一遍,除了慧心,並無不妥之處。這中間還隔著穿衣梳頭大約兩刻鐘的功夫,剛剛綠衣還在門外守著來的,想是臨時有事離開,應該不過是太久,按理說江雲之是聽不到那一段的,想到這,李秀雲暗暗鬆了一口氣。
“三爺怎麼回來了?不是說老爺找麼?”李秀雲讓開一步撩起帘子將江雲之讓進內室,隨後自己也跟了進來。
“也沒什麼大事兒,就是囑咐我和二哥兩句。”江雲之扶著李秀雲坐到軟榻上,“你如今懷著胎,就別去老太太那裡了,萬一過了病氣可怎麼好?”
“老太太是中風,哪會過什麼病氣呀。”李秀雲靦腆的笑笑,拉著江雲之的手坐到自己身邊,“妾身如今這樣也幫不上什麼大忙,就想著去廚房做個老太太平日裡喜歡的粥品送去。”
“你的孝心我知道,只是你身子弱,大夫說要靜養一段日子,不如讓李媽媽弄好了送去。”剛剛他在門外已經聽到李秀雲要給老太太送粥的事兒,對於妻子的大度和賢惠很是感動,雖然也有心讓秀雲在老太太病弱的時候露露臉,可卻不敢冒險。老太太現在雖然說話不利索,可難保她心情抑鬱之下不會拿秀雲撒氣。
“既如此,便勞動李媽媽了,就做老太太最喜歡的山藥紅棗蓮子粥吧,過去每回都能喝上整一碗呢,食材若是不夠,就去大廚房討些來。”因她有了身子,太太發話在落梅苑另置了小廚房,在吃食上倒是方便了不少。
“正好今兒早上大廚房新買了紅棗和山藥送了過來,奴婢這就去做,老奴的手藝雖比上您,可也能學個七八分,奶奶盡可放心。”李媽媽笑著應了一聲,抬腿就出了內室。
“老太太那邊可去了?”李秀雲輕聲問道。
“去了。”他剛從外書房回來便去了上房,“姜大夫正在給她診脈。”
“如何?”
江雲之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頹喪的垂下頭,“不太好,老人家本來就上了年紀,這次又氣的太狠……老太太年輕時好強,氣性又大,雖然身子看起來硬朗,可實際上內里早就虛了,這次又發作的這樣厲害……如今不過是在熬日子罷了……”
李秀雲握住江雲之的手,安慰道,“你也別太憂心了,二嫂子不是派人去京都請太醫了麼?咱們家又不是那瞧不起病用不上藥的,老太太福氣大,或許就好了呢。”
江雲之沒什麼信心的搖搖頭,“……老太太的心病一日不除,她哪有心思養病。”
李秀雲輕輕嘆了一聲,若不是估計老太太正病得厲害,只怕老太爺早就請族長開祠堂讓那個馮安之認祖歸宗了。
“老爺怎麼說?”她可不信她那個公爹只是白囑咐兒子兩句。
“爹說不用慌張,伺候好老太太便是。”江雲之微微皺起眉頭,今日父親的平靜讓他心中極為奇怪,“還說,若是老太爺堅持要開祠堂,也不必攔著……”
“咦?”李秀雲詫異的挑起眉,老爺會那樣大方?要知道江家的產業可是江老爺大半生的心血,起家的本錢還是老太太從娘家借的銀子。當年老太爺雖然繼承了部分祖產,可那是在太老太太過世之後,在那之前,老太爺在京都連和同僚喝酒都快付不起帳了。在這種情況下,江老爺怎麼會甘心將家產拱手相讓?
有這個疑惑的不僅是李秀雲,江寒之在聽了江老爺的話後也是驚訝萬分。
“看樣子,咱們老爺還有後手。”江寒之撩開衣擺倒在榻上,頭枕雙手笑微微的說道。
季貞兒彎腰幫他脫下鞋子,又轉身要一旁拿了濕帕子回來,“腿放到床上好好躺著。”
“你別忙了,我待會兒還得去上房值夜呢。”江寒之彎起腿搭在床沿,順手拽下襪子用帕子在腳上擦了兩下。
“時辰還早呢,先眯一會兒,等晚上洗了澡再去也不遲。”季貞兒脫鞋上塌,將頭靠在江寒之的肩頭,眯起眼睛說道。
江寒之拽過薄被蓋住兩人的身子,“這幾天辛苦你了。”
“我還好,不過就是指揮者丫頭們端茶倒水,倒是太太和大嫂忙的腳不沾地。”季貞兒微微睜開眼睛看了一眼身邊的人,突然想起剛剛江寒之說的話,“你說老爺同意讓馮安之認祖歸宗?”
“不是同意,只是不反對。”江寒之起身支起左側的木窗,摟著季貞兒歪到大迎枕上繼續說道,“老爺說,與其讓老太爺心裡彷徨不安,鬼鬼祟祟的和馮安之一起跟著董家挖咱們自家的牆角,還不如光明正大的把事情擺到明面上。咱們江家就算內鬥,也不能讓外人耍陰謀詭計白白占了便宜。”
“……這個馮安之和董家到底是什麼關係?”季貞兒沉吟了片刻後問道,馮安之不會平白無故的和董家合作,而老太爺就算對馮氏和她的子女有愧,也絕不會任由江家的產業流入外人手中,因此這馮安之和董家,定是有著密切的關係的。
“董家是馮安之的母舅家。”江寒之淡淡的說道。
原來那馮氏雖然出身平城大族,可家中卻早已敗落。那馮家當時窮的連下人都散了大半,卻又凡事好面子,非要撐著個高門大戶的架子。馮氏是次女,娘家是便不甚得寵,馮家又缺錢,當年太老太太便是看中了這一點才肆無忌憚的命兒子休妻,心知就算是冤了她,只要給上幾個錢兒,馮家也絕不會有人替她出頭。
馮氏的父母已經過世,家中全由長兄長嫂當家做主。當年太老太太休棄馮氏的時候不但將她的嫁妝原封不動的送回了馮家,還另附上三千兩銀子,立時打消了正為家計犯愁的馮家大哥大嫂心中的怨氣,可偏偏這對夫妻貪了妹妹的嫁妝和補償金後卻對這個下了堂的妹妹深以為此,怕她污了自家“高貴”的門第,影響兩個幼女將來的婚配,掩耳盜鈴似的瞞下了馮氏被休的事實,反倒對外宣稱自家姑奶奶因病過世,隨後連夜將她遠遠送到外地的莊子上,只遣了兩個馮氏的奶媽和兩個老僕跟著,並對奶媽千叮嚀萬囑咐,讓她尋了合適的人家便就地把馮氏嫁了,並且不要再和馮家聯繫,免得她損了馮家的風門。
“可是,雖是錯過了這次,再想整治他們可就不容易了。”李媽媽其實也知道此事不甚妥當,可實在是機會難得。
“誰說我要整治他們了?”李秀雲似笑非笑的看了看李媽媽,雪白的玉手在小腹處腹部摩挲了幾下,“如今我有了身子,不能服侍三爺,他們兩個可是難得的擋箭牌呢……這個慧心雖然有些心機,卻已經遭了三爺的厭,如今也不過是瞎蹦躂罷了……就像你說的,她可是四喜的外孫女,大奶奶知道,三爺就不清楚?”
“還是奶奶明白,可笑老奴卻是想差了。”李媽媽恍然大悟,“老太太身子若是好了,經了這件事也絕不會再為他們姐妹撐腰的,若是萬一……三爺不敢頂撞老太爺,卻定是要恨死了那個助紂為虐的四喜,到時這兩個小蹄子這輩子也別想翻身了!”
李秀雲笑了笑,“……其實原本三爺對他們也是不甚上心的。”
“可不是,慧心這兩日端茶倒水的服侍的周到,可三爺理都不理呢。反倒是奶奶這邊,老太太病成這樣,就連二奶奶都跟著排了崗,每日到上房侍疾呢,可咱們三爺硬是求了太太免了您的請安,可見是把您放到了心坎里。”
“我這不是胎不穩麼!”李秀雲嘴上如此說,可眉眼之間卻瀉出點點笑意,“雖然太太體恤,可咱們也不能沒有分寸,前兩日沒去還可說是穩胎,可今日無論如何也得去點個卯的……”
李媽媽點頭,“奶奶如今這樣的身子,想必太太也不會讓您想過去那樣上前服侍的。”李媽媽蹲□子幫李秀雲穿好繡鞋,又拿過一旁疊好的藍色錦袍抖開。李秀雲展開兩臂伸進袖子裡,系好腰帶坐到鏡台前攏了攏頭髮後說道,“聽說老太太如今已經能喝些稀的了,咱們先去小廚房熬上一鍋粥端過去。”
“哪裡用得著勞動奶奶,奴婢去就是了。”李媽媽忙道。
李秀雲搖搖頭,“這是我的心意。”
“奶奶真是好性兒,老太太那樣對您,您還……就盼著老太太經過這一遭認清人心善惡,親疏遠近。”李媽媽感嘆道。
“我也不指望她領我的情,只是伺候她是我的本分罷了,何況,她雖不喜我,對三爺卻是實心實意的疼愛,為了三爺我也該敬著她。”李秀雲微微一笑,扶著李媽媽出了內室,不想剛剛撩開帘子便見到江雲之怔怔的杵在外頭。
作者有話要說:呃,弱弱的提醒一下,偶填了請假條在簡介下方,捂臉。
第八十六章馮氏中
“三爺?”李秀雲心頭一跳,沒想到江雲之居然會在外面,也不知剛剛她和李媽媽的話他聽去了多少。李秀雲快速將剛才和李媽媽說的那番話在心中過了一遍,除了慧心,並無不妥之處。這中間還隔著穿衣梳頭大約兩刻鐘的功夫,剛剛綠衣還在門外守著來的,想是臨時有事離開,應該不過是太久,按理說江雲之是聽不到那一段的,想到這,李秀雲暗暗鬆了一口氣。
“三爺怎麼回來了?不是說老爺找麼?”李秀雲讓開一步撩起帘子將江雲之讓進內室,隨後自己也跟了進來。
“也沒什麼大事兒,就是囑咐我和二哥兩句。”江雲之扶著李秀雲坐到軟榻上,“你如今懷著胎,就別去老太太那裡了,萬一過了病氣可怎麼好?”
“老太太是中風,哪會過什麼病氣呀。”李秀雲靦腆的笑笑,拉著江雲之的手坐到自己身邊,“妾身如今這樣也幫不上什麼大忙,就想著去廚房做個老太太平日裡喜歡的粥品送去。”
“你的孝心我知道,只是你身子弱,大夫說要靜養一段日子,不如讓李媽媽弄好了送去。”剛剛他在門外已經聽到李秀雲要給老太太送粥的事兒,對於妻子的大度和賢惠很是感動,雖然也有心讓秀雲在老太太病弱的時候露露臉,可卻不敢冒險。老太太現在雖然說話不利索,可難保她心情抑鬱之下不會拿秀雲撒氣。
“既如此,便勞動李媽媽了,就做老太太最喜歡的山藥紅棗蓮子粥吧,過去每回都能喝上整一碗呢,食材若是不夠,就去大廚房討些來。”因她有了身子,太太發話在落梅苑另置了小廚房,在吃食上倒是方便了不少。
“正好今兒早上大廚房新買了紅棗和山藥送了過來,奴婢這就去做,老奴的手藝雖比上您,可也能學個七八分,奶奶盡可放心。”李媽媽笑著應了一聲,抬腿就出了內室。
“老太太那邊可去了?”李秀雲輕聲問道。
“去了。”他剛從外書房回來便去了上房,“姜大夫正在給她診脈。”
“如何?”
江雲之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頹喪的垂下頭,“不太好,老人家本來就上了年紀,這次又氣的太狠……老太太年輕時好強,氣性又大,雖然身子看起來硬朗,可實際上內里早就虛了,這次又發作的這樣厲害……如今不過是在熬日子罷了……”
李秀雲握住江雲之的手,安慰道,“你也別太憂心了,二嫂子不是派人去京都請太醫了麼?咱們家又不是那瞧不起病用不上藥的,老太太福氣大,或許就好了呢。”
江雲之沒什麼信心的搖搖頭,“……老太太的心病一日不除,她哪有心思養病。”
李秀雲輕輕嘆了一聲,若不是估計老太太正病得厲害,只怕老太爺早就請族長開祠堂讓那個馮安之認祖歸宗了。
“老爺怎麼說?”她可不信她那個公爹只是白囑咐兒子兩句。
“爹說不用慌張,伺候好老太太便是。”江雲之微微皺起眉頭,今日父親的平靜讓他心中極為奇怪,“還說,若是老太爺堅持要開祠堂,也不必攔著……”
“咦?”李秀雲詫異的挑起眉,老爺會那樣大方?要知道江家的產業可是江老爺大半生的心血,起家的本錢還是老太太從娘家借的銀子。當年老太爺雖然繼承了部分祖產,可那是在太老太太過世之後,在那之前,老太爺在京都連和同僚喝酒都快付不起帳了。在這種情況下,江老爺怎麼會甘心將家產拱手相讓?
有這個疑惑的不僅是李秀雲,江寒之在聽了江老爺的話後也是驚訝萬分。
“看樣子,咱們老爺還有後手。”江寒之撩開衣擺倒在榻上,頭枕雙手笑微微的說道。
季貞兒彎腰幫他脫下鞋子,又轉身要一旁拿了濕帕子回來,“腿放到床上好好躺著。”
“你別忙了,我待會兒還得去上房值夜呢。”江寒之彎起腿搭在床沿,順手拽下襪子用帕子在腳上擦了兩下。
“時辰還早呢,先眯一會兒,等晚上洗了澡再去也不遲。”季貞兒脫鞋上塌,將頭靠在江寒之的肩頭,眯起眼睛說道。
江寒之拽過薄被蓋住兩人的身子,“這幾天辛苦你了。”
“我還好,不過就是指揮者丫頭們端茶倒水,倒是太太和大嫂忙的腳不沾地。”季貞兒微微睜開眼睛看了一眼身邊的人,突然想起剛剛江寒之說的話,“你說老爺同意讓馮安之認祖歸宗?”
“不是同意,只是不反對。”江寒之起身支起左側的木窗,摟著季貞兒歪到大迎枕上繼續說道,“老爺說,與其讓老太爺心裡彷徨不安,鬼鬼祟祟的和馮安之一起跟著董家挖咱們自家的牆角,還不如光明正大的把事情擺到明面上。咱們江家就算內鬥,也不能讓外人耍陰謀詭計白白占了便宜。”
“……這個馮安之和董家到底是什麼關係?”季貞兒沉吟了片刻後問道,馮安之不會平白無故的和董家合作,而老太爺就算對馮氏和她的子女有愧,也絕不會任由江家的產業流入外人手中,因此這馮安之和董家,定是有著密切的關係的。
“董家是馮安之的母舅家。”江寒之淡淡的說道。
原來那馮氏雖然出身平城大族,可家中卻早已敗落。那馮家當時窮的連下人都散了大半,卻又凡事好面子,非要撐著個高門大戶的架子。馮氏是次女,娘家是便不甚得寵,馮家又缺錢,當年太老太太便是看中了這一點才肆無忌憚的命兒子休妻,心知就算是冤了她,只要給上幾個錢兒,馮家也絕不會有人替她出頭。
馮氏的父母已經過世,家中全由長兄長嫂當家做主。當年太老太太休棄馮氏的時候不但將她的嫁妝原封不動的送回了馮家,還另附上三千兩銀子,立時打消了正為家計犯愁的馮家大哥大嫂心中的怨氣,可偏偏這對夫妻貪了妹妹的嫁妝和補償金後卻對這個下了堂的妹妹深以為此,怕她污了自家“高貴”的門第,影響兩個幼女將來的婚配,掩耳盜鈴似的瞞下了馮氏被休的事實,反倒對外宣稱自家姑奶奶因病過世,隨後連夜將她遠遠送到外地的莊子上,只遣了兩個馮氏的奶媽和兩個老僕跟著,並對奶媽千叮嚀萬囑咐,讓她尋了合適的人家便就地把馮氏嫁了,並且不要再和馮家聯繫,免得她損了馮家的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