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像爐上小火溫茶,溫暖如昔;

  像重看老舊喜劇,依舊歡喜;

  像高三學子複習,害怕忘記;

  像魚被放生海里,滿懷感激。

  春日游,

  春日游,

  杏花吹滿頭。

  現在想想,當時我們那麼折騰,隔三差五鬧出些么蛾子,他竟然也沒翻臉,真的很感激。那時的我不斷地用各種方式去打擾他的生活,那時的我在他明確拒絕後依舊不管不顧,那時幼稚又任性的我,從來沒想過他介不介意,可他從沒有讓我難堪過。

  這就是我喜歡過幾年的男孩呀,對不起,謝謝你。

  食堂深處

  s中的食堂是獨立的一棟樓,三層都是食堂,裡面正餐零食炸雞奶茶應有盡有,其實很好吃。只是那時的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地想要出去吃飯。郊區那邊距離我們學校坐公交車大概三十多分鐘的地方有一個大學城,雖然不是很大,但還挺熱鬧,也有不少飯店。

  記得有個學期,開完開學典禮那天下午大家都沒什麼事,就央著班主任帶我們出去吃飯。正好老師們也打算要聚餐,就同意帶著我們了,或許是覺得所有老師都在,我們也鬧不出什麼么蛾子。然而,是他們天真了。

  我們的班主任非常年輕,和我們一起走到校門口的時候還被保安大爺攔了下來,說學生非放學時間不允許出校門。班主任乾笑了一下:“我是他們班主任,帶他們出去吃個飯”,大爺目瞪口呆。

  我們和老師一起到了大學城裡,路邊一條街過去都是各種飯店,她說其他老師們都已經到了,打算去吃那家清湯鵝。我們跟在她身後,一家和清湯鵝隔著三五家店的酸湯豬腳成功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我們彼此對視了一下,很有默契地一句話都沒有說,迅速的拐進了那家酸湯豬腳店,找座點菜一氣呵成。

  大概過了十分鐘,我們接到了班主任的電話:“喂,你們跑哪去了?怎麼走著走著後面沒有人了?”,我們偷笑:“老師,旁邊那家豬腳太香啦,我們實在忍不了了,你們好好吃飯,我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老師無奈:“我並沒有擔心你們照顧不好自己”。

  除了酸湯豬腳,我們還在期末考最後一科結束後一起去吃了酸湯雞火鍋,還一起翹課去吃過天麻火腿雞,麻辣燙,臭豆腐……

  我們的高中時代沒有電影裡那樣刻骨銘心的約定或者圓滿美好的初戀,卻有著考前大家一起複習的夜晚,和全班一起溜出學校吃火鍋的冬天。

  可是畢業後讓我們最念念不忘的,還是食堂。

  記得曾經在微博里看到過一個問題:畢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個回答簡直瞬間淚目:曾經討厭的食堂,難吃的路邊攤,都成為夜深人靜時不能多想的存在。

  夜深人靜時想想食堂一樓的紅燒茄子蒸蛋羹滷麵鹵餌絲,二樓的米線卷粉手抓餅烏龍茶,三樓的燒烤奶茶罐罐米線冒菜,真的是要哭成狗。

  說到手抓餅,在我們食堂里有家賣手抓餅的小店,老闆娘做起手抓餅來手法那叫一個爐火純青。她家還有一個招牌甜品就是炸香蕉,炸的松鬆軟軟的香蕉撒上甘梅粉,好吃到讓我一度認為香蕉不應該被歸為水果,明明應該算蔬菜呀。

  直到某一個周五,我點了一份甘梅味的炸香蕉,急著關門回家的老闆娘手滑給我放成了川香麻辣的料。當時在嘴裡炸裂開來的口感以及那難以描述的味道,讓我再也沒有買過她家的炸香蕉。

  前段時間和一個現在跟我在同一所大學的高中學妹一起吃飯,這個大學的食堂是自助餐廳,裡面菜品種類很豐富,但是我們還是覺得不好吃。學妹:“這個食堂啊,吃的我已經一口都吃不下去了”,我深有體會:“這個食堂大是真的大,裡面確實什麼都有,就是純粹的味道難吃而已”。學妹狂點頭:“這整個食堂還比不上咱s中食堂的一層樓”。我:“好想吃鹵米線”,學妹:“好想吃燒餌塊”,我:“好想吃糯米糰子”,學妹:“好想吃老奶洋芋”。

  我們一邊苦著臉往嘴裡塞土豆泥,一邊緬懷s中食堂百吃不厭的一樓滷麵鹵細餌絲蒸蛋羹,二樓的鹵米線鹵卷粉手抓餅,三樓的酸辣粉砂鍋飯罐罐米線臭豆腐米線涮菜米酒湯圓和大維奶茶。這裡的食堂要是能趕上s中的十之一二,我們也都心滿意足了。

  《舌尖上的中國》里有一句話一直讓我印象深刻:中國人善於用食物來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異鄉人最敏感的總是味蕾,一切都可以苟且,唯有家鄉的味道不能。

  又是喬哥

  有一次周末喬大師約著和我一起去爬山,我們非常環保的決定坐公交車去山腳下,然後再步行上山。公交車站旁有一家蛋糕店,我和喬大師進去買了些麵包和甜點,打算爬到山頂後一邊休息一邊吃。到時候坐在山頂吹著風,看著風景吃著甜點,想想還是蠻小資的。

  不過喬大師的一句“我先嘗一口”導致了我們還沒到站就已經全部吃完了,還機智的安慰自己:“剛好不用背著了呢!”

  我和喬大師迎著八點鐘的朝陽,一步步的往上爬,累的喘的不行,旁邊無數個去鍛鍊的大爺大媽們健步如飛的超過了我們。走到半山腰時有個岔路口,一條路通向山頂,一條路通向一個公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