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三三終於滿意了,整個人從他面前滑了下去。陳雲旗輕輕扯住他頭頂的髮絲,仰起脖頸不住地低吟喟嘆,除了「你好美」、「你好漂亮」之外,什麼都不會說了。
房間裡沒有空調,只有一台笨拙的風扇立在牆角。扇葉發出破舊的聲響,十分賣力地吹來吹去,卻都是徒勞。
熱,真的太熱了,熱得一動不動也汗流浹背。
爽是真的爽,心疼也是真的心疼,從踏上歸途的那一刻起,三三不斷做著無關又反常的事,刻意掩飾著內心的無措和慌張。陳雲旗倒了杯水回到床邊,哄著面色潮紅的三三漱了口,躺下來將他重新摟在懷裡,溫柔地問道:「三三,怕嗎?」
極度的亢奮過後,心裡積滿了恐慌,那是時間也無法抹去的創傷。出發前本已下定的決心不堪一擊,三三再也憋不住了,埋著頭輕聲回應道:「怕...真的好怕...我怕得不行了...要不我們還是走吧...」
「好,都聽你的,」陳雲旗摟緊他安慰道:「別怕,不想去我們就回家,等你準備好了再說。什麼時候想去都可以,有我在,我會陪著你。」
「乖,先睡吧。」
三三一夜都沒睡好。早在剛考上大學的那個暑假,他就曾想回來一趟,把錄取通知書拿給爸爸媽媽看一看,想再爭取他們的原諒。可那個暑假陳雲旗實在太忙,頻繁的出差讓他連三三的開學典禮都錯過了。一拖再拖,轉眼三年過去,當看到陳雲旗的媽媽對著鏡子揪掉了幾根白髮後,三三終於下定決定要回來一趟。
已經走到了這裡,放不下的牽掛近在咫尺。三三思來想去,到底還是讓久別的情感戰勝了恐懼,於是他天不亮就搖醒了一旁的陳雲旗,表示自己還是要回去看看。
重新鼓起的勇氣比前一次還要堅定,當他們匆匆趕到天雲山腳下時,黃小丫和背著弟弟的黃業林已經等在了那扇藍色的木門前。
小店所處的位置容易遭受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一年前就人去屋空了。無人打理的木門經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早已褪了顏色,油漆大片地脫落,露出了被蛀空的木頭。
黃業林除了個頭長高不少之外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反而是黃小丫讓陳雲旗吃了一驚,差點認不出。她乖巧地站在黃業林身邊,烏黑濃密的頭髮束成兩股小辮兒垂在耳側,身穿一件紅色格子連衣裙,一雙漂亮的大眼睛和哥哥一模一樣。
陳雲旗以為她不記得自己了,畢竟三年前的黃小丫只有四歲,如今也不過是個七歲的孩子。哪知道一見到他,黃小丫便像只敏捷的小野兔一般從馬路對面蹦跳了過來,一頭扎進他懷裡,興奮地叫道:「陳老師!陳老師你終於回來啦!」
黃業林也緊隨其後追了過來,又悲又喜道:「陳老師!三三哥!你們終於回來了!」
黃小丫可太重了,陳雲旗沒抱幾分鐘手臂就酸了。他伸手揉了揉黃業林的頭,又捏了捏他背後那個小男孩的臉,微笑著說:「哭什麼,這不是回來了麼。」
黃業林一哭,黃小丫也跟著抽泣起來。陳雲旗一時手忙腳亂,哄了這個又哄那個,半晌後哭笑不得地說:「再哭天都要黑了。」
「回家回家,」黃業林聞言用手背抹掉淚花,趕緊拉著陳雲旗和三三往回走,邊走邊說:「我爸要來接你們呢,但是他腳不方便,我讓他在家等著。陳老師,他可想見你了。」
陳雲旗走在重新鋪就的騾馬道上,看著崖邊象徵性地砌著幾根防止人跌落的木樁,朝黃業林問道:「你家裡人都好嗎?村里變化是不是很大?」
「挺好的,」黃業林一面走一面喘道:「我爸回來以後我媽也不太瘋了,現在家裡吃的是大米,不摻玉米面了。」
黃業林說完自己家的情況,又把村里這幾年發生的變化講給陳雲旗和三三聽。他告訴陳雲旗,唐俞韜和李輝離開之後,村里通電的申請就批了下來,大家齊心協力把一根根電桿背上了大山,可在挖坑埋杆的時候卻為了誰出力多誰出力少的問題大打出手,最後索性誰也不管,又拖了半年,全村才終於通上了電。
這還不算完。通電之後,誰家電器用得多,誰家就是導致電壓不穩的罪魁禍首,窮的叫富的多繳電費,富的罵窮的好吃懶做喪盡天良。諸如此類的爭議不斷,生活水平一點沒有見長。
因為尚有直系親屬在,盛勤勇三兄妹並未達到被領養的條件,只能留在村里相依為命,由指定的監護人定期探望撫養。三娘離開後,他們便從阿措曲比家搬了過來,平日讀書住校,周末才會回來。
除了盛勤勇和黃業林少數幾個還在堅持的孩子,當年老師們費盡心思轉出去的學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還是選擇了輟學。他們一邊心安理得地領取每月的補助,一邊打工的打工,嫁人的嫁人。李軍外出半年後不知因何被抓去勞教,盛老師則因屢次私吞捐贈物品,被獲利不均的村民舉報,失去了教師資格,再也回不了天雲小學了。
三娘改嫁了,嫁給了一個開貨車的司機。聽三娘講,那人老實巴交,也不介意她拖兒帶女還要養老,待她一家人都很好。他們沒擺喜酒,只去照相館拍了張合照。照片裡的三娘頭上別著李老七買的寶藍色發卡,耳朵上戴著陳雲旗買的耳環,面對著鏡頭淡淡微笑。陳雲旗把收到的照片夾進相框,和宋菲菲拍的師生合影一起擺在了柜子上。
房間裡沒有空調,只有一台笨拙的風扇立在牆角。扇葉發出破舊的聲響,十分賣力地吹來吹去,卻都是徒勞。
熱,真的太熱了,熱得一動不動也汗流浹背。
爽是真的爽,心疼也是真的心疼,從踏上歸途的那一刻起,三三不斷做著無關又反常的事,刻意掩飾著內心的無措和慌張。陳雲旗倒了杯水回到床邊,哄著面色潮紅的三三漱了口,躺下來將他重新摟在懷裡,溫柔地問道:「三三,怕嗎?」
極度的亢奮過後,心裡積滿了恐慌,那是時間也無法抹去的創傷。出發前本已下定的決心不堪一擊,三三再也憋不住了,埋著頭輕聲回應道:「怕...真的好怕...我怕得不行了...要不我們還是走吧...」
「好,都聽你的,」陳雲旗摟緊他安慰道:「別怕,不想去我們就回家,等你準備好了再說。什麼時候想去都可以,有我在,我會陪著你。」
「乖,先睡吧。」
三三一夜都沒睡好。早在剛考上大學的那個暑假,他就曾想回來一趟,把錄取通知書拿給爸爸媽媽看一看,想再爭取他們的原諒。可那個暑假陳雲旗實在太忙,頻繁的出差讓他連三三的開學典禮都錯過了。一拖再拖,轉眼三年過去,當看到陳雲旗的媽媽對著鏡子揪掉了幾根白髮後,三三終於下定決定要回來一趟。
已經走到了這裡,放不下的牽掛近在咫尺。三三思來想去,到底還是讓久別的情感戰勝了恐懼,於是他天不亮就搖醒了一旁的陳雲旗,表示自己還是要回去看看。
重新鼓起的勇氣比前一次還要堅定,當他們匆匆趕到天雲山腳下時,黃小丫和背著弟弟的黃業林已經等在了那扇藍色的木門前。
小店所處的位置容易遭受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一年前就人去屋空了。無人打理的木門經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早已褪了顏色,油漆大片地脫落,露出了被蛀空的木頭。
黃業林除了個頭長高不少之外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反而是黃小丫讓陳雲旗吃了一驚,差點認不出。她乖巧地站在黃業林身邊,烏黑濃密的頭髮束成兩股小辮兒垂在耳側,身穿一件紅色格子連衣裙,一雙漂亮的大眼睛和哥哥一模一樣。
陳雲旗以為她不記得自己了,畢竟三年前的黃小丫只有四歲,如今也不過是個七歲的孩子。哪知道一見到他,黃小丫便像只敏捷的小野兔一般從馬路對面蹦跳了過來,一頭扎進他懷裡,興奮地叫道:「陳老師!陳老師你終於回來啦!」
黃業林也緊隨其後追了過來,又悲又喜道:「陳老師!三三哥!你們終於回來了!」
黃小丫可太重了,陳雲旗沒抱幾分鐘手臂就酸了。他伸手揉了揉黃業林的頭,又捏了捏他背後那個小男孩的臉,微笑著說:「哭什麼,這不是回來了麼。」
黃業林一哭,黃小丫也跟著抽泣起來。陳雲旗一時手忙腳亂,哄了這個又哄那個,半晌後哭笑不得地說:「再哭天都要黑了。」
「回家回家,」黃業林聞言用手背抹掉淚花,趕緊拉著陳雲旗和三三往回走,邊走邊說:「我爸要來接你們呢,但是他腳不方便,我讓他在家等著。陳老師,他可想見你了。」
陳雲旗走在重新鋪就的騾馬道上,看著崖邊象徵性地砌著幾根防止人跌落的木樁,朝黃業林問道:「你家裡人都好嗎?村里變化是不是很大?」
「挺好的,」黃業林一面走一面喘道:「我爸回來以後我媽也不太瘋了,現在家裡吃的是大米,不摻玉米面了。」
黃業林說完自己家的情況,又把村里這幾年發生的變化講給陳雲旗和三三聽。他告訴陳雲旗,唐俞韜和李輝離開之後,村里通電的申請就批了下來,大家齊心協力把一根根電桿背上了大山,可在挖坑埋杆的時候卻為了誰出力多誰出力少的問題大打出手,最後索性誰也不管,又拖了半年,全村才終於通上了電。
這還不算完。通電之後,誰家電器用得多,誰家就是導致電壓不穩的罪魁禍首,窮的叫富的多繳電費,富的罵窮的好吃懶做喪盡天良。諸如此類的爭議不斷,生活水平一點沒有見長。
因為尚有直系親屬在,盛勤勇三兄妹並未達到被領養的條件,只能留在村里相依為命,由指定的監護人定期探望撫養。三娘離開後,他們便從阿措曲比家搬了過來,平日讀書住校,周末才會回來。
除了盛勤勇和黃業林少數幾個還在堅持的孩子,當年老師們費盡心思轉出去的學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還是選擇了輟學。他們一邊心安理得地領取每月的補助,一邊打工的打工,嫁人的嫁人。李軍外出半年後不知因何被抓去勞教,盛老師則因屢次私吞捐贈物品,被獲利不均的村民舉報,失去了教師資格,再也回不了天雲小學了。
三娘改嫁了,嫁給了一個開貨車的司機。聽三娘講,那人老實巴交,也不介意她拖兒帶女還要養老,待她一家人都很好。他們沒擺喜酒,只去照相館拍了張合照。照片裡的三娘頭上別著李老七買的寶藍色發卡,耳朵上戴著陳雲旗買的耳環,面對著鏡頭淡淡微笑。陳雲旗把收到的照片夾進相框,和宋菲菲拍的師生合影一起擺在了柜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