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子釗說:「希姐!」

  蔡佳希回過頭來,笑眯眯地說:「過來了。」似乎對他的出現毫不意外。

  康家慧頭也不抬地專注於車手裡的布頭,她手裡縫的是各色的布頭,看樣子是在練習怎麼車線。

  羅子釗走過去看了一會兒:「阿慧也想做漢服?」

  康家胤用手理著布料,頭也不抬地說:「嗯,我很喜歡漢服,佳希姐願意教我,我就想來學學。哥,我在這裡上班,你應該放心了吧?」

  康家胤遲疑了一下說:「不會給希姐添亂吧?」

  蔡佳希笑眯了眼,擺擺手:「不會,家慧聰明著呢,你看這線車得像是第一次上手的人嗎?我這裡正好缺人手,她願意來幫忙,我挺樂意的。就是工資不高,一個月1500,中午一頓飯,要是晚上加班,也在這邊吃。」

  康家胤不在乎妹妹賺多少錢,只要妹妹喜歡,便說:「要是能幫上忙,沒給你添亂,那阿慧就在這裡做吧。」

  康家慧停下來,扭頭朝哥哥說:「謝謝哥,我一定會好好做的。」

  於是康家慧在蔡佳希店裡打工的事就這麼定下來了。沒兩天,羅子釗也從家裡回來開始補課。家裡只有康家驊一個閒人了,他也想出去賺錢,發傳單這類的活兒他還是能幹的,要不然就去撿礦泉水瓶子。

  但康家胤不同意他出去:「有空多去圖書館借點書看,順便把你那筆字好好練練,電腦也可以玩,出去玩也行,但是不能跑遠了。」康家胤自己也在練字,因為他那手字太難看了,小的時候沒在意,後來沒時間練,他也不求字多好,只希望高考作文卷面分別給他扣了。

  康家驊不滿地抗議:「全家就我一個吃閒飯的廢物啊啊啊——」

  「等你初中畢業了,就能夠出去賺錢了。」康家胤這麼跟弟弟說,他自己少年時代缺失的東西,他希望弟弟能夠擁有。家裡經濟條件不寬裕,但好在不用為房租發愁,自己每個月都能掙個好幾千,足夠開銷了,還能剩下一筆。等高中畢業的時候,自己的大學學費也就掙得差不多了,上大學以後還能打工,掙弟弟妹妹的學費和生活費應該不成問題。

  劉堯初中畢業了,就不用再請家教了,康家胤只安心教羅子釗,每天依舊是四個小時,收費三百。上課之外的時間兩人各自安排。

  羅子釗每天會看一小時康家胤推薦的書、看一小時美劇、記一小時英語單詞,每天做一份數學、物理、化學或者生物試題。兩人每天鍛鍊半個小時,晚飯後羅子釗會和康家驊去打一會兒球,有時候會叫康家胤一起來學街舞。

  說起跳舞,羅子釗意外發現康家胤跳得還挺好,節奏感非常好,動作也很到位。一問,才知道他小時候學過街舞,真是深藏不露。不過也由此可以見得,為了這個家,他放棄了多少自己的興趣愛好。

  羅子釗暑假在康家胤家裡,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每天也還是有娛樂休閒時間的,晚上忙完之後,還能玩玩遊戲、上上網、追追劇。

  康家胤比他更充實,除了上課、買菜做飯、鍛鍊、練字、學習之外,剩下的時間全都花在編程上了,他從代碼中找到了無窮的樂趣。

  補了沒幾天課,焦蘭一過來找康家胤了:「我去補習班聽了兩天課,補習班的老師還不如康家胤的呢,不想去了,還是來你這兒跟你們一起學吧。」她原本想著暑假補一補數學和物理的,又想著跟羅子釗的補習進度不一樣,所以決定去補習班,結果沒兩天就成功被勸退了。

  焦蘭一的出現打亂了康家胤的計劃:「你和羅子釗的進度不一樣,課怎麼上?」

  「我拿到了補習班的資料,我自己做,不會的問你,你也不用特意給我講課,反正我就是不想去上補習班了。」焦蘭一說。

  康家胤聞言,便說:「那行,隨便你。」他也想做做補習班的資料。

  於是家裡又多了個焦蘭一,變得熱鬧了不少。

  7月12日,是出中考成績的日子,康家慧這天沒去上班,而是在家等著查成績,上午十點出成績,幾個人都等在了電腦前,時間一到,康家胤有些激動地輸入考號,點擊查詢,系統沒有延遲,分數很快就出來了:語文92,數學100,英語99,理化100,歷史98,歷史只算30的分,加上30分體育分,總分450,這離滿分460隻差了10分。

  康家慧笑了起來,這個分數隨便上什麼高中都沒問題了,康家胤也挺高興的,揉揉妹妹的頭:「不錯,考上了!」

  羅子釗和焦蘭一看著這個分數,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這是人考的分數嗎,也太牛逼了。

  他們正在高興,康家慧學校就打電話過來了,說她是今年的全市第二名,區狀元,讓她趕緊去學校,有記者要採訪她。

  康家胤陪家慧去了學校,去了之後才發現並非只是採訪,還有不少學校的招生老師在,儘管康家慧早就報考了一中,但只要沒提檔,就是還可以更改的。市里一所民辦高中更是提出給康家慧六十萬的獎學金,康家慧一聽說五十萬的獎金,頓時眼前一亮,不過她看了一眼哥哥,很快就搖頭拒絕了。無論那些招生老師再怎麼勸,她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康家胤也沒有堅持,那所民辦高中他也有耳聞,創辦的時間很短,是一所貴族學校性質的,最大的吸引力是出國方向,每學期的學費高達十萬,就算有獎學金,也就相當於讀書不花錢。這學校地址非常偏遠,離家遠不說,教學質量肯定趕不上s中、一中這樣的省重點,他們家的情況又不可能出得起國,所以絕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