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磕磕巴巴地重複那些德語句子,「那本書里沒有愛,我記得,沒有『愛』——現在你總學會了吧,老邁克?」

  「學會啦。」麥可抄著口袋,「花了很多年,好在終於學會了。」

  「這句話這麼難嗎?」小羅賓驚奇地揚起眉毛,「到底要怎麼說?」

  麥可教會了小羅賓怎樣用德語講「我愛你」。「這麼簡單,我聽一遍就記住了。」小羅賓說,「你為什麼用了很多年才學會?」

  「因為我笨,」麥可開著車,「珍惜你的聰明才智,親愛的,你一定能考上一所了不起的大學。」

  瑪麗到底知不知道麥可和昆尼西的真實關係,麥可沒有問,瑪麗也沒有說。她只是繼續寫信,殷勤地問候卡娜,寄一些小禮物。她去了英國、法國、瑞士旅遊,始終沒有到過德國。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期間,她本計劃前往德國,最終未能成行。在這一年,雖然奧運會就在家門口舉辦,但麥可沒有看過任何一場比賽,因為「達瓦西里」把他外派去了亞洲,他只能靠電視和報紙得知奧運會的消息,包括那場舉世聞名的慘案,這讓他擔驚受怕了許久。當他好容易回慕尼黑過探親假,卻又鬧出一大場亂子。

  「你這個法西斯,」麥可咆哮,「納粹分子,你他媽再敢欺負他,我就宰了你!」

  「來啊,」亞歷山大?施瓦伯格冷笑,「有種殺了我,你這個垃圾同性戀。」

  第97章 - 「達瓦西里」是個怪人——這是禮

  「達瓦西里」是個怪人——這是禮貌的講法。在工人那,他的別稱是「吸血鬼」。麥可認為這個身材矮小,容貌秀美的混蛋一定是個變態,不是因為戰爭的原因,而是因為施瓦伯格「種就是壞的」。

  施瓦伯格來自漢堡,據說,總是據說,關於他的經歷眾說紛紜,在私下流傳著好幾個版本。有人說,施瓦伯格是個狂熱的納粹分子,曾做過集中營的看守,屠殺過上萬猶太人,也有人說他加入過蓋世太保,到處抓捕共產黨。還有傳聞,可能是最接近真實版本的那個,施瓦伯格是黨衛軍第三骷髏師的一員,戰果輝煌,可以「百」記數。無論如何,「達瓦西里」在世界大戰前夕被蘇聯軍隊俘虜,作為戰俘在西伯利亞地區服刑。同時期服刑的德國戰俘大多沒能活著回家,但他卻頑強地熬過了審判,戰勝了極寒和苦役,驚人地生存了下來。1955年蘇德簽訂協議,他位列名單之上,回國開始了新生活。而「達瓦西里」的綽號便由此而來。

  平心而論,施瓦伯格是麥可見過的最勤奮的人——假使他算是個人的話。公司里的年輕人時常敬畏地提起,施瓦伯格先生每天五點起床,七點來到公司上班,風雨不動。他經手的地區,業績沒有不蒸蒸日上的。然而勤奮的另一面是殘酷,「達瓦西里」要求人人都像他那樣奉獻,沒有私人時間,沒有假日,沒有家人與朋友。他特別喜歡「壓榨」(他本人管這種行為叫「激勵」)工程師,尤其是昆尼西。他總是積極地「傳召」昆尼西去他的辦公室,在報告裡找各種各樣細小的錯誤,什麼「a」寫得不夠大啦,列印的墨水顏色太淡啦,訂文件的釘子用了三個——聽聽!明擺著找茬兒。麥可老早就想揍他一頓,可昆尼西勸他,何必呢,他們都這個年紀了,再過幾年就退休,壓根不用搭理施瓦伯格的挑釁。「他就等著你打他,這樣就能光明正大地開除你。」昆尼西撫摸麥可的鬢角,「別跟他一般見識。」

  不過,現在,麥可不能不跟這個小個子「一般見識」了。「你他媽的!」他撲上去,推倒了辦公桌,墨水瓶哐地砸得粉碎,文件掉得滿地都是,沾上了墨水,「你怎麼敢!」

  施瓦伯格在外派麥可的同時,提拔了昆尼西。這絕不是好兆頭。昆尼西熱愛工程師的崗位,這次升職會讓他離開心愛的第一線,他不在乎工資,也不願脫離車間。而且,這樣一來,施瓦伯格變成了他的直屬上司,他事無巨細都要向「達瓦西里」匯報。麥可向公司總部提出,如果要外派,那就讓昆尼西跟他一塊兒去,他們一起去亞洲,這沒問題。可「達瓦西里」就是不同意,最後還是在昆尼西的勸慰下,麥可悻悻地坐上了前往香港的飛機。

  昆尼西經常給麥可寫信,寫很長的一封,很多頁信紙。麥可也寫給他,同樣長長的一封,信紙塞得信封鼓鼓囊囊。麥可完全適應不了沒有昆尼西的生活,每晚睡覺都忍不住摸摸身邊。空蕩蕩的另一半床讓他心情十分低落,他就打電話給昆尼西,不怎麼計算時差。昆尼西從來沒有抱怨過要半夜起來接麥可的電話,他只是溫柔地勸說邁克要保重身體,少偷喝可樂,記得打傘……以及,他很好,施瓦伯格最多訓斥他幾句而已,工作並沒有想像中難做。

  明顯地,昆尼西撒謊了。麥可一回來,同辦公室的謝爾曼就偷偷告訴他,「達瓦西里」拿昆尼西當私人秘書用,命令昆尼西必須七點鐘上班;這也就罷了,那個惡棍幾乎每天都辱罵昆尼西,把文件往他身上摔,還讓他端茶倒水,活像舊時代的地主老爺壓榨農奴。昆尼西雖然很少主動開口講話,但他能力強,敢於負責,樂於幫助,也不打小報告,與他相處久了,同事們都挺喜歡他。施瓦伯格的「暴政」惹怒了大傢伙兒,可昆尼西粽一直在猶豫,也許是擔心麥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