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銅錢的背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四百四十章 銅錢的背後

  「啊?」問題突轉,顏十七就傻眼了。

  心裡犯了嘀咕,悲憫寺那日的事情,皇上知曉了多少?

  周慷的頑劣,皇上知不知道?

  太子的教子無方,皇上知不知道?

  至於銅錢沉不沉,那並不是重點,好不好?

  趙翀乾咳了兩聲。

  顏十七回神,深吸了口氣,道:「不過是小孩子間的玩鬧,哪裡上升到運籌帷幄?」

  皇上道:「兵法有云: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

  「嗯?」顏十七大為詫異。

  這是當時她點撥周懌的話,錯不了。

  皇上竟是知道的這般仔細嗎?

  想到了周懌,顏十七便也釋然了。

  周懌已經八歲,陳述一件事情,可以足夠清晰了。

  所以,就算周懌說的話,皇上不全信,派人去調查,也就會明了了。

  畢竟當日耳目眾多,事實是不會被人隨意歪曲的。

  只是,周懌那性情,會是主動告狀之人嗎?

  那麼,當日之事皇上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沅王道:「若非十七小姐是女子,兒臣都想聘請她為懌兒的老師了。因時因地施教,不是誰都能這般通透的!」

  皇上卻只顧看著顏十七,「你一個閨閣女子,竟是學過兵法的,可是你娘親教的?」

  顏十七道:「是啊!娘親對民女,就是因時因地施教的呢!」

  皇上道:「銅錢不沉,也是你娘親教的?」

  繞來繞去,問題又繞了回來。

  顏十七在心裡嘆氣,這皇上還真是夠好奇的啊!

  周懌那小鬼頭,都不曾這般不依不饒呢!

  顏十七眨巴兩下眼睛,道:「不是菩薩顯靈了嗎?」

  皇上冷哼,「這說辭,你也就用來騙騙懌哥兒就行了。趙翀,當日之事,你也在場,你來說!」

  趙翀看了顏十七一眼,「臣曾私下裡問過她,她給的答覆是:佛曰不可說!」

  皇上挑眉,「朕還以為,她那點兒心思你能摸透呢!」

  趙翀道:「臣跟浥塵研究了半天,最後一致認為,問題應該出在那個小和尚身上。」

  皇上看道:「據說事後,也有很多人找了寺里的和尚去除銅錢上的俗氣,可都無一成功啊!」

  趙翀就看向了顏十七。

  顏十七咧嘴笑笑,「民女當時也是急中生智,看出那個小和尚是寺里的添香油的。那麼,他的手上肯定沾滿了油污。油水不相溶,所以,被他接觸過的銅錢才會暫時不沉。」

  「就這樣?」沅王一臉的錯愕。

  趙翀合上微張的嘴巴,道:「嗯!這樣看來,還是菩薩保佑!」

  皇上嗤笑一聲,「你就可著勁兒的維護吧!」

  趙翀道:「謙虛是美德!明明是自己聰慧,卻要把功勞歸到菩薩身上,不是誰都能有這樣的氣魄的。」

  沅王笑道:「算是聽明白了!他這是變相的夸自己眼光好呢!」

  趙翀嘿嘿笑了兩聲,算是默認了。

  皇上的視線卻直直的射在了顏十七身上,「那三枚有了說法,還有一枚呢?」

  顏十七身子一顫。

  趙翀道:「或許是事先浸泡了香油的!」

  皇上瞪他一眼,「你一邊去!沒問你!」

  趙翀就往旁邊稍稍的挪了一小步。

  顏十七往四周掃了一眼,「請皇上屏退左右!請沅王確定這屋子四周沒有聽牆角的!」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就算皇上剛剛聽聞了那三枚銅錢不沉的原因,是保持了足夠的鎮靜的。這一會兒,卻也目瞪口呆了。

  視線仿佛利箭,想要將顏十七穿透。

  顏十七清冷的站著,表情沉靜如水。

  這一刻,趙翀從她的身上就突然看到了錦瑟的影子。

  錦瑟面對嚴肅大事的時候,也是這般的從容以對的。

  皇上收回視線,做了個吞咽的動作,揮了揮手,所有的下人就都撤了出去。

  沅王更是到門口吩咐了一番。

  屋子裡就只剩下了四個人。

  顏十七衝著換上福了福身子,「敢問皇上,民女接下來說的話,若是過了,還望皇上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要治民女的罪才好。」

  皇上道:「就算朕想治你的罪,也得顧及你身邊人的感受不是?」

  顏十七看了看趙翀,笑道:「民女再問皇上,大順的銅錢鑄造,是否由皇家統一管制?」

  皇上也看向趙翀。

  趙翀道:「大順每年出產的銅並不多,每年製造的銅錢自然是有限的。況且,銅錢的流通直接關係到百姓的生活,是不能有絲毫懈怠的。朝廷自然要嚴加管制!民間若有私制銅錢者,其刑罰重於殺人之罪。」

  皇上擰眉,道:「你究竟想說什麼?」

  顏十七道:「民女只是臆測,還望皇上容許民女信口開河。」

  「你說!」皇上有些不耐煩的道。

  顏十七深吸一口氣,「民女的外祖母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她每晚睡前的愛好就是數著銅錢讓自己疲累,然後方能酣眠。民女跟著娘親未搬離帝師府之前,有一晚去陪她。然後,外祖母無意間說了一件事。她說,京城的銅錢有些重!」

  「有些重?」皇上重複,尾音卻不自覺的抬高了。

  沅王和趙翀則倒吸了一口涼氣,卻都沒有出聲去打擾顏十七。

  顏十七繼續道:「民女初時並沒在意,外祖母見民女不信,就又著重強調了一遍。說她在江南的時候,有一袋百枚銅錢,雖是經常數習慣了的。但這次回京,因為千里不拿針,所以,就沒帶回來。回京後,讓人重新兌換了銅錢。卻覺得京城的一百枚似乎比江南的那一袋要重一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