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我們扭扭捏捏地跟她提到了離婚。

  丫丫的眼淚立即就涌了出來,填滿她那一雙好看的眼睛。她努力讓淚水沒往下落,就好像這樣才能維護她“這麼大的人”的尊嚴。可到底她還是個孩子,我看她那麼心酸,自己也很難受。此刻的韓曉一定也自認是個非常失敗的母親,於是忍不住陪著閨女哭了起來。

  “那你們都談好了嗎?”過了良久,丫丫穩定住自己的聲線,問。

  我們點點頭。

  “那我呢?我要跟誰?”

  因為她的確還有半年多才滿十八歲,問這個問題無可厚非。但在我和韓曉的協定里,這不成為一個障礙。

  於是我們對女兒說:“隨你的願。”

  她猛地落下淚來:“你們都不想要我!”

  我心如刀割,韓曉則趕緊去安慰女兒。勸了半天才算勸住。遊樂場原本是個尋找歡樂的地方,我們一家子卻在這裡哭哭啼啼了起來,看得旁人陣陣詫異。我見今天形勢不太對頭,心想不如暫且算了,等到丫丫情緒平復了再說。沒想到丫丫哭完一陣,從她媽媽的摟抱中掙脫出來,揉揉眼睛,自己先說了個笑話:“我們班上一個同學,他爸媽每天不對付,都好多好多年了,我們總跟他打趣問他什麼時候成為單親娃娃我們好開個趴體安慰他,結果他說因為他這人太皮了以至於父母都不想要他的撫養權,所以這婚到現在也沒離成……”

  我和韓曉都忍不住笑出來,笑完之後又覺得這事情愈發殘忍了幾分。一個總是嚷嚷父母可能離婚的同學家庭美滿,而丫丫這個旁人卻先成了沒家的娃。現在離婚的案例可不算少,但對於孩子來說,分崩離析的可不是一個家,差不多是她的整個世界。

  遊樂場的那天無果而終,丫丫沒認可但也沒否決,離婚的事情暫時懸著。緊接下來就是填報志願的說明會,事關重大,我和韓曉免不了又陪著閨女一道兒往學校一趟。因為基本上都是家長陪著孩子,人數太多,講解會就分批進行。我們領了材料,聽了建議,到教室外邊來合計。這時候我們發現女兒的人緣其實真是不錯,少男少女紛紛走來跟她招呼,熱切友好,打探著她的估分和志願,有幾位顯然是想跟丫丫考一處兒去的。我和韓曉在旁默默笑而不言。幾個膽大的男生湊過來喊我們叔叔阿姨好,讓我恍惚想起當年的自己。

  當然,在人群之中並不都是這種殷勤討喜的人,我眼角猛然晃過一個瘦瘦高高的背影,那背影旁邊還有個嬌滴滴的女生。

  是豆芽菜。豆芽菜旁邊的,大概就是傳丫丫謠言的那一位。

  雖然嚴格意義上說高中還未畢業,可這兩位已經毫不避嫌地湊到了一起。我看見豆芽菜的時候丫丫也看到了,她的神情有些凝固。我連忙伸出手,抱住她肩膀。

  “高中一場啊,喜歡誰討厭誰,有啥話趕緊說,別給自己留遺憾。”

  可惜我這個玩笑開得實在沒有水準,丫丫的臉上冰封一般。四周雖然的確有厚著臉皮袒露心跡的孩子們,但丫丫情緒堅決,根本不為所動。我知道自己唐突了,連忙又擠出個苦笑轉開話題:

  “姑娘,不會不高興吧?”

  豆芽菜跟他女友怕是連雙方父母都見過了,形影不離比肩而立,有些宣示眾人的意味,看得我都有些不悅。

  可丫丫斷然搖頭:“沒感覺。”

  “真的?”

  她輕嘆口氣,有些不耐煩的樣子:“真的沒感覺啊。”

  我當然不信,不依不饒地問:“豆芽菜不是你的菜,那究竟誰才是?”

  她聳肩:“你不會想知道的。”

  我討了一臉沒趣。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模擬填了志願。丫丫進一本倒不為難,只是學校可以挑選的範圍很小。老師說,與其如此不如從二本較強的科系裡想想轍。丫丫自己選了一個學校,說想去學它的對外漢語。我對這個專業沒什麼意見,那個學校就有些不太喜歡。我提了別的建議跟丫丫爭取,丫丫最後的讓步是把我說的院校作為第二、第三候選,首選仍舊沒變。我的堅持引起了老師的好奇和韓曉的懷疑,因為不論從哪個角度看,丫丫自己挑的那個學校都是她的成績所能進入的最好的結果。最後我敗下陣來,老師問我:“你是不喜歡丫丫挑的這個學校嗎?”我連忙說不是不是——其實就是,因為那個學校在祝衡的老家,而祝衡現在有把業務收縮回去的跡象。我真擔心韓曉回頭連丫丫的大學生活也要一併託付給祝衡。

  “不是不是,”我說,“我就是試試丫丫的決心。”

  丫丫的決心很大,她說哪怕成績出來跟估分出入很大她也不會後悔。我緊張地問萬一沒考上呢?丫丫回答:那我寧願再念一年好了。

  志願說明會完後,我們一家三口沉默地在校園的人行道上一點一點往回走。我心裡滿是丫丫報考脫靶的可能性——這孩子,是在用這種辦法拖延我們的婚姻嗎?如果她執意再來一年,我應該如何決斷?我可不懷疑丫丫做得出來這種事,畢竟當年韓曉為了挽救她爸媽的婚姻,手段可比這厲害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離別情緒的感染,丫丫說想自己在學校里再走走。我們很理解,畢竟她進這個學校可不容易,而且一呆就是六年。之後的報志願是網上報,所以以後再來這裡都屬於故地重遊。於是我和韓曉說在門口那裡等她,讓她自己逛完了就來找我們。我跟韓曉兩人相對無言地走到校門外,又相對無言地站了好一會兒,氣氛極盡尷尬。後來韓曉等不住了,就往回去尋女兒。我跟著,結果沒找一會兒,就發現丫丫正坐在一個花圃的邊緣——她旁邊還有一個男孩子。

  韓曉忍不住皺眉頭。我雖然對這場面也感意外,但還是連忙解釋:“那是李想,你記不記得我有個大學同學莫思薇,就是媽去世的時候來的那個。那是她的兒子李想。”

  韓曉咬著牙不說話。

  丫丫跟李想坐一塊兒,大出我的意料。更關鍵的是,李想手裡還夾著跟燃著的煙。他倆坐得不近也不遠,讓人猜不出到底是情侶還是姐弟。我不知道自己的女兒跟莫思薇的兒子已經這樣熟了,我真想走過去問上兩句,好緩解一下內心的好奇。

  不過後來李想看見了我,他連忙狠狠嘬了口煙,走了。

  回家的路上韓曉很不高興地問丫丫怎麼跟個抽菸的小子在一起,看起來像個小流氓不是好人。我沒敢出言袒護,丫丫頭靠在后座的窗玻璃上,也愛理不理。

  第 49 章

  第二天將近半夜時分,我接到莫思薇的電話,電話那頭火急火燎得不行,劈頭蓋臉問我知不知道李想去哪裡了,我有些蒙圈,半天支支吾吾地沒說出個所以然。

  “李想!李想!我的兒子,他不見了!你知道他在哪裡嗎?你問問你們家丫丫知道嗎?!”

  我心想怎麼會丟呢?我頭天才見著他啊!等我回過神來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了,說:“怎麼了?沒回家嗎?別擔心,也許孩子在外頭玩忘了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