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人精們一合計,朝中這樣的男人不錯,跟太后打過交道的更少,只剩下……我靠,不得了哇!
慈寧宮這裡仍還是風平浪靜。
項歲瞻走進大殿,行常禮後平身,目光往上抬三寸,只見當中座位上,齊丹嫣梳著百合髻,插一支三翅瑩羽珠釵,髻邊還戴一朵半開的紅月季,一身暗紅金線繡雲紋蜀紗鳳袍,袍底露出一截寶藍盤錦螺紋裙。那雙看起來本來就不是很機靈的眼睛微微腫著,再華貴的服飾也襯不出以往的喜氣。
“項將軍陪哀家去花園走走吧,有事要跟你商量商量。”齊丹嫣無精打采地起身,還不讓子魚和錦繡跟。錦繡十分擔心,趴在走廊的欄杆後面,咬著手帕,心想,娘娘怕是要跟將軍提讓他進宮服侍的事,哎呀怎麼辦,將軍這樣man的男人就算跟小東子一樣成了太監,我怕我還是把持不住啊啊啊……“項將軍是個男人,真讓人羨慕啊。”齊丹嫣在前邊走啊走,開始叨逼叨,“爹以前常說,男兒志在四方,女子終日只能在閨中寫字繡花。我問他,我什麼時候才能出門走走,他告訴我,長大了就可以了。可是我長大了,卻進了宮,一輩子都出不去了,沒想到,連爹爹最後一面也都見不著了……嗚嗚嗚……”說著,她開始哭。
項歲瞻為了避嫌,離她三尺,始終走在她的身後。
“父親大喪,我不能前去,只能拜託項將軍替我盡孝道了,會不會太為難呢?”齊丹嫣轉身,掏出一張紙,殷切地說,“我有一些話想托你帶給我娘,本來已經寫下來的,後來小東子提醒我,現在不能亂寫東西,否則家裡不僅要跪接,還要裱起來供上。可這信我不希望他們供起來,這可怎麼辦呢?”
項歲瞻面無表情,“太后有什麼話需要帶回去,跟我說了就是。”
齊丹嫣把紙遞給他,擔憂的說:“你不識字,看不懂的。”
到底誰跟你說我不識字?項歲瞻眼角抽了抽,一方面因為她以為他真是個文盲,另一方面也因為信上的內容——蘿蔔泡菜、豇豆泡菜各兩壇
辣醬三壇註:少麻椒
涪陵榨菜三壇
桂花酒十壇合川桃片十斤
還以為是遊子思鄉,原來不過是索要土特產。怪不得不敢讓家裡人裱起來,真裱起來的話有多丟人。好傢夥,這奇葩偽母子倆,一個叫他帶蜀地紫色的泥土一桶,一個列了土特產清單一份。
“項將軍,我聽說民間瘟疫十分嚴重,你去了蜀地,可得小心防範。”齊丹嫣總算說了一句人話,聽著還算順耳,但她隨後又說:“我身子弱,眼睛也不好,你染了瘟疫回來,我也會被你傳染的。”
“太后放心。”病死你!
“你什麼時候啟程呢?”
“三日後。”
“哦。”
“太后沒有其他吩咐,微臣先告退了。”
“項將軍!”
“又怎麼了?”
齊丹嫣很羞澀地說:“你可得早點回來呀!”
“微臣一定從速回京伺候您老人家。”項歲瞻抱拳而去,快步離開,實在懶得再跟那個女人多說哪怕一句。
偷偷跟在後面的錦繡掐頭去尾聽見了“將軍是個男人”、“會不會太為難呢”和“伺候您老人家”這幾句話,立刻斷章取義地認為項歲瞻答應了太后,公差回來之後就淨身進宮。她回頭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小東子,小東子臉都白了,趕緊又去敬事房打聽現在京城哪個師傅的刀功最好。後來,敬事房的小六子遇到了小青子,添油加醋嘀嘀咕咕一陣後,小青子又跑去小皇帝那裡,告訴敬軒這一驚天大事——太后要項歲瞻進宮伺候,項歲瞻已經同意淨身!
敬軒聽完,感動地熱淚盈眶,直呼:“項將軍真是大乾第一忠臣呀!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把個人問題擺在最後,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這已然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小青子建議道:“不瞞皇上說,要說現在京城裡的‘一把刀’,絕對非南長街會計司胡同的高家的高大上師傅莫屬,他手藝嫻熟,遊刃有餘,聽說完事後一點都不疼,不吃不喝安睡上三日,就可下地了。”
“是麼!”敬軒饒有興趣地問,“待項歲瞻從西南回來,就安排高大上為他淨身。”
“是!”
當晚,小青子將皇上要安排高大上為項歲瞻淨身的事提前透露給了高大上,讓他做好準備,到時候手一定要快准狠,不能讓項將軍感覺到一丁點兒不舒服。對於這個要求,白髮蒼蒼的高大上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地回答:
“青爺爺,那些事別人抬高小的呢,一刀下去哪能舒服呢?您說,是不是呀?”
小青子也忽然回憶起了自己淨身往事,覺得一陣蛋蛋的憂傷,忍不住諮詢道:“像項將軍這般年歲,淨身起來究竟容易不容易呢?”
“怕是不易啊……”高大上遺憾地搖頭,拿出了一個竹筒,手腕般粗細,裡面都是石灰,“一般來我這裡淨身的都是些五六七八的娃兒,那東西丁點大,這個就足夠了。”說罷,又翻翻找找,找出一個大腿粗細的竹筒,“項將軍乃而立之年,割下那東西,可能就得用這個裝了。青爺爺,您想想,是小的割了疼,還是大了割得疼呢?”
答案十分明顯——都疼。
“無論如何,就請高師傅你費心了。”小青子留下銀子,覺得自己圓滿地辦完了差事,翩然離去。
就這樣,在齊丹嫣和項歲瞻兩個當事人誰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宮廷內外在一種團結緊張嚴肅活潑額氣氛下,靜待項歲瞻歸京後的淨身大事。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 雙嶺南苑格格巫、萱糙糙 小朋友的地雷麼麼
☆、閹人大師高大上
三日後,項歲瞻如期出發。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入蜀地之後,項歲瞻發現那裡民風淳樸,家家戶戶門外堆著幾個大罈子,發出一股奇特的酸慡味。派人打聽之後,才知道那些都是泡菜,熱情的蜀民還送了一些給他們這些來自盛京的客人。
項歲瞻嘗了一點泡蘿蔔和泡豇豆,幾杯桂花酒下肚,忽然想起齊丹嫣羞澀地叫他快點回去的模樣,頰邊染著淡淡的粉紅。朝堂上,她總是穿著和她雙十年齡不相配的正紅色厚重禮服,那內八字縮在裙子底下的小腳暴露了她小小的膽怯,退朝後她偶爾撩開珠簾偷偷瞥他一兩眼他也能發覺,卻從未曾抬眼和她目光相交,即便如此,仍能清晰地記得她的臉龐,甚至是她下巴上一顆不太顯眼的小紅痣。
齊家是,家中擺設十分儒雅。齊老爺的離去讓大家都很悲傷,齊夫人告訴項歲瞻,齊丹嫣從小膽子就小,讀了些書仍然不太懂事,沒想到陰差陽錯選進了宮,能活下來已是萬幸。齊夫人聽項歲瞻說丹嫣現在過得很好,很是欣慰。見了齊丹嫣寫的土特產清單,齊夫人好氣又好笑地吩咐人去準備。
齊老爺順利安葬後,項歲瞻離開齊家,往兇險的麼佬族地行去。
盛京皇宮裡,花樣作死小皇帝敬軒最近聽多了蝗災的事,十分好奇蝗蟲究竟長什麼樣。他命人出宮捉了一袋子蝗蟲回來,發現這玩意蹦蹦跳跳非常好玩,想了各種慘絕人寰的奇招來阻止它們起跳。其中包括拔掉它們的後腿、撕掉它們的翅膀、用滾水燙它們的屁股,等等。
齊丹嫣也想玩蝗蟲,但不像敬軒那麼殘忍。她要來幾隻蝗蟲養起來,每天用不同的東西餵它們,幾天不到,蝗蟲就一隻只死去了。她很不甘,又要來一批,結果是來一批死一批,不知道怎麼回事。昏庸的太后氣急敗壞地叫來太醫,太醫一番追查,發現附近有一個蜂巢,生活著一種全身黃色的蜂,它們把卵產在了被齊丹嫣關在小籠子裡的蝗蟲體內,幼蟲靠吃蝗蟲的身體成長。
敬軒聽說了,到慈寧宮圍觀侍衛們去捅蜂窩,看著看著他忽然問:“這種蜜蜂是因為長在皇宮裡才變成黃顏色的嗎?”
就這樣,腦殘母子的對話開始了……
“我聽說蜥蜴躲在樹上就會變成綠色,趴在沙地里就會變成土色。這種蜜蜂八成也是這樣,天天看見你的龍袍,就變成了黃色。”齊丹嫣咬著手指頭,躲在柱子後面,明顯是怕被蜂蟄。
“真是膽大包天,黃色只有我一個人能穿,它們怎麼可以以下犯上?”
“對,它們還弄死了我的蝗蟲,真是大逆不道。”
這些對話傳到了朝堂之上,戶部尚書靈機一動,“啟奏皇上,臣聽聞遍體黃色的蜂民間亦有,若能廣而告之,在蝗災易發之地培養,相信若干年後能起到抑制蝗蟲的功效啊。”
慈寧宮這裡仍還是風平浪靜。
項歲瞻走進大殿,行常禮後平身,目光往上抬三寸,只見當中座位上,齊丹嫣梳著百合髻,插一支三翅瑩羽珠釵,髻邊還戴一朵半開的紅月季,一身暗紅金線繡雲紋蜀紗鳳袍,袍底露出一截寶藍盤錦螺紋裙。那雙看起來本來就不是很機靈的眼睛微微腫著,再華貴的服飾也襯不出以往的喜氣。
“項將軍陪哀家去花園走走吧,有事要跟你商量商量。”齊丹嫣無精打采地起身,還不讓子魚和錦繡跟。錦繡十分擔心,趴在走廊的欄杆後面,咬著手帕,心想,娘娘怕是要跟將軍提讓他進宮服侍的事,哎呀怎麼辦,將軍這樣man的男人就算跟小東子一樣成了太監,我怕我還是把持不住啊啊啊……“項將軍是個男人,真讓人羨慕啊。”齊丹嫣在前邊走啊走,開始叨逼叨,“爹以前常說,男兒志在四方,女子終日只能在閨中寫字繡花。我問他,我什麼時候才能出門走走,他告訴我,長大了就可以了。可是我長大了,卻進了宮,一輩子都出不去了,沒想到,連爹爹最後一面也都見不著了……嗚嗚嗚……”說著,她開始哭。
項歲瞻為了避嫌,離她三尺,始終走在她的身後。
“父親大喪,我不能前去,只能拜託項將軍替我盡孝道了,會不會太為難呢?”齊丹嫣轉身,掏出一張紙,殷切地說,“我有一些話想托你帶給我娘,本來已經寫下來的,後來小東子提醒我,現在不能亂寫東西,否則家裡不僅要跪接,還要裱起來供上。可這信我不希望他們供起來,這可怎麼辦呢?”
項歲瞻面無表情,“太后有什麼話需要帶回去,跟我說了就是。”
齊丹嫣把紙遞給他,擔憂的說:“你不識字,看不懂的。”
到底誰跟你說我不識字?項歲瞻眼角抽了抽,一方面因為她以為他真是個文盲,另一方面也因為信上的內容——蘿蔔泡菜、豇豆泡菜各兩壇
辣醬三壇註:少麻椒
涪陵榨菜三壇
桂花酒十壇合川桃片十斤
還以為是遊子思鄉,原來不過是索要土特產。怪不得不敢讓家裡人裱起來,真裱起來的話有多丟人。好傢夥,這奇葩偽母子倆,一個叫他帶蜀地紫色的泥土一桶,一個列了土特產清單一份。
“項將軍,我聽說民間瘟疫十分嚴重,你去了蜀地,可得小心防範。”齊丹嫣總算說了一句人話,聽著還算順耳,但她隨後又說:“我身子弱,眼睛也不好,你染了瘟疫回來,我也會被你傳染的。”
“太后放心。”病死你!
“你什麼時候啟程呢?”
“三日後。”
“哦。”
“太后沒有其他吩咐,微臣先告退了。”
“項將軍!”
“又怎麼了?”
齊丹嫣很羞澀地說:“你可得早點回來呀!”
“微臣一定從速回京伺候您老人家。”項歲瞻抱拳而去,快步離開,實在懶得再跟那個女人多說哪怕一句。
偷偷跟在後面的錦繡掐頭去尾聽見了“將軍是個男人”、“會不會太為難呢”和“伺候您老人家”這幾句話,立刻斷章取義地認為項歲瞻答應了太后,公差回來之後就淨身進宮。她回頭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小東子,小東子臉都白了,趕緊又去敬事房打聽現在京城哪個師傅的刀功最好。後來,敬事房的小六子遇到了小青子,添油加醋嘀嘀咕咕一陣後,小青子又跑去小皇帝那裡,告訴敬軒這一驚天大事——太后要項歲瞻進宮伺候,項歲瞻已經同意淨身!
敬軒聽完,感動地熱淚盈眶,直呼:“項將軍真是大乾第一忠臣呀!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把個人問題擺在最後,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這已然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小青子建議道:“不瞞皇上說,要說現在京城裡的‘一把刀’,絕對非南長街會計司胡同的高家的高大上師傅莫屬,他手藝嫻熟,遊刃有餘,聽說完事後一點都不疼,不吃不喝安睡上三日,就可下地了。”
“是麼!”敬軒饒有興趣地問,“待項歲瞻從西南回來,就安排高大上為他淨身。”
“是!”
當晚,小青子將皇上要安排高大上為項歲瞻淨身的事提前透露給了高大上,讓他做好準備,到時候手一定要快准狠,不能讓項將軍感覺到一丁點兒不舒服。對於這個要求,白髮蒼蒼的高大上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地回答:
“青爺爺,那些事別人抬高小的呢,一刀下去哪能舒服呢?您說,是不是呀?”
小青子也忽然回憶起了自己淨身往事,覺得一陣蛋蛋的憂傷,忍不住諮詢道:“像項將軍這般年歲,淨身起來究竟容易不容易呢?”
“怕是不易啊……”高大上遺憾地搖頭,拿出了一個竹筒,手腕般粗細,裡面都是石灰,“一般來我這裡淨身的都是些五六七八的娃兒,那東西丁點大,這個就足夠了。”說罷,又翻翻找找,找出一個大腿粗細的竹筒,“項將軍乃而立之年,割下那東西,可能就得用這個裝了。青爺爺,您想想,是小的割了疼,還是大了割得疼呢?”
答案十分明顯——都疼。
“無論如何,就請高師傅你費心了。”小青子留下銀子,覺得自己圓滿地辦完了差事,翩然離去。
就這樣,在齊丹嫣和項歲瞻兩個當事人誰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宮廷內外在一種團結緊張嚴肅活潑額氣氛下,靜待項歲瞻歸京後的淨身大事。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 雙嶺南苑格格巫、萱糙糙 小朋友的地雷麼麼
☆、閹人大師高大上
三日後,項歲瞻如期出發。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入蜀地之後,項歲瞻發現那裡民風淳樸,家家戶戶門外堆著幾個大罈子,發出一股奇特的酸慡味。派人打聽之後,才知道那些都是泡菜,熱情的蜀民還送了一些給他們這些來自盛京的客人。
項歲瞻嘗了一點泡蘿蔔和泡豇豆,幾杯桂花酒下肚,忽然想起齊丹嫣羞澀地叫他快點回去的模樣,頰邊染著淡淡的粉紅。朝堂上,她總是穿著和她雙十年齡不相配的正紅色厚重禮服,那內八字縮在裙子底下的小腳暴露了她小小的膽怯,退朝後她偶爾撩開珠簾偷偷瞥他一兩眼他也能發覺,卻從未曾抬眼和她目光相交,即便如此,仍能清晰地記得她的臉龐,甚至是她下巴上一顆不太顯眼的小紅痣。
齊家是,家中擺設十分儒雅。齊老爺的離去讓大家都很悲傷,齊夫人告訴項歲瞻,齊丹嫣從小膽子就小,讀了些書仍然不太懂事,沒想到陰差陽錯選進了宮,能活下來已是萬幸。齊夫人聽項歲瞻說丹嫣現在過得很好,很是欣慰。見了齊丹嫣寫的土特產清單,齊夫人好氣又好笑地吩咐人去準備。
齊老爺順利安葬後,項歲瞻離開齊家,往兇險的麼佬族地行去。
盛京皇宮裡,花樣作死小皇帝敬軒最近聽多了蝗災的事,十分好奇蝗蟲究竟長什麼樣。他命人出宮捉了一袋子蝗蟲回來,發現這玩意蹦蹦跳跳非常好玩,想了各種慘絕人寰的奇招來阻止它們起跳。其中包括拔掉它們的後腿、撕掉它們的翅膀、用滾水燙它們的屁股,等等。
齊丹嫣也想玩蝗蟲,但不像敬軒那麼殘忍。她要來幾隻蝗蟲養起來,每天用不同的東西餵它們,幾天不到,蝗蟲就一隻只死去了。她很不甘,又要來一批,結果是來一批死一批,不知道怎麼回事。昏庸的太后氣急敗壞地叫來太醫,太醫一番追查,發現附近有一個蜂巢,生活著一種全身黃色的蜂,它們把卵產在了被齊丹嫣關在小籠子裡的蝗蟲體內,幼蟲靠吃蝗蟲的身體成長。
敬軒聽說了,到慈寧宮圍觀侍衛們去捅蜂窩,看著看著他忽然問:“這種蜜蜂是因為長在皇宮裡才變成黃顏色的嗎?”
就這樣,腦殘母子的對話開始了……
“我聽說蜥蜴躲在樹上就會變成綠色,趴在沙地里就會變成土色。這種蜜蜂八成也是這樣,天天看見你的龍袍,就變成了黃色。”齊丹嫣咬著手指頭,躲在柱子後面,明顯是怕被蜂蟄。
“真是膽大包天,黃色只有我一個人能穿,它們怎麼可以以下犯上?”
“對,它們還弄死了我的蝗蟲,真是大逆不道。”
這些對話傳到了朝堂之上,戶部尚書靈機一動,“啟奏皇上,臣聽聞遍體黃色的蜂民間亦有,若能廣而告之,在蝗災易發之地培養,相信若干年後能起到抑制蝗蟲的功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