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沒想到京衛營的人見了皇上後,馬上都歸降了,宮裡其他的人也跟著歸降,在劉恆這個皇上面前,無論是太子還是皇后,他們都半點影響力不剩了。

  到了最後關頭,皇后反而鎮定下來了。命數就是如此,明英殿的那場大火,就昭示了他們即將失敗的結局。

  要麼在頂點榮耀的生,要麼作為階下囚認命的死。

  生在皇家,他們從來都沒有第三條路。

  「康兒,不要害怕,收拾一下儀表,等會兒就見到你父皇了。生死由命,成王敗寇,何必傷懷。」

  ☆、89|

  「母后……」

  劉康絕望的看著皇后,雙目赤紅,任由她幫自己正好頭上的冠冕,抹平了衣襟上的皺褶。

  在這個關頭,皇后沒有恐懼,只是還有些不舍。她放心不下劉綾,若是沒有她這個母后庇護,將來劉綾說不得要被貴妃母子怎麼欺負呢。

  劉綾太驕傲了,日後要是失了這一層讓她引以為傲的身份,她怎麼受得了。

  皇后心裡有些後悔,她不該那麼寵劉綾的,那孩子一直端著身份不肯低頭,她這個母親不在了,劉綾肯定要吃虧的。

  皇后心知肚明,劉恆肯定不會放過自己和劉康的,但是只盼著他能夠念在劉綾是他唯一的女兒的份上,不要牽扯到女兒。

  整理好儀表後,皇后就攜著劉康,走到坤寧宮的正殿門口,準備迎接劉恆。

  她身後,掛在門前,上書著坤寧宮的牌匾仍然金光閃閃。

  看著眼前重檐黃瓦,琉璃燦燦的宮室,皇后不禁想到她第一次入主坤寧宮時的情景。

  那一天,祭過宗祀,拜過祖宗,她在文武百官的跪拜叩首中,萬眾矚目的接受了劉恆的加封。

  那一刻,她心裡真的很高興啊,她只是純粹的想著,她陪著眼前這個男人走過十幾年王府歲月,一同走過他最艱難的時刻,終於見證著他十年艱辛,登上這御極之位。

  不管他愛不愛她,她都是唯一能夠站在他身邊,看著他君臨天下的人。

  倏爾七年,光陰倥傯,那時候的喜悅早就褪色,而當年,他給予她的全部榮光,都已經被慢慢消磨的一層層斑駁,脫落了。

  貴妃的獨寵,劉彥的成長,劉恆對劉康的冷淡,甚至劉恆因為貴妃的詭計把她關進了坤寧宮,這些都讓她開始恐懼,她兒子的太子之位搖搖欲墜,而她也越來越被劉恆厭棄。

  她變得患得患失,以至於想要把所有能抓到的,全部緊緊握在手裡。

  可是她握得越緊,她在意的,反而流逝的越快,就像指間流沙。終有一日,落得如斯局面。

  知道劉康派人去邊城行刺劉恆時,她擔心的只有成敗,對於劉恆本身,反而不願意去想。

  這些年她的情早就冷透了,多年夫妻成陌路,他們之間,先是隔著林氏,後來,是隔著整個江山的距離。

  最初的最初,她眷戀的,也只是他清淺的笑容,一瞬的光華。他既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而她永遠看不透他。後來乍然變故,新人楚楚,她更加只能冷眼旁顧。

  誰會愛上那朵倒影水中的鮮花,誰會口是心非的懷念著過往,至親至疏的他。

  最終的最終,花期已晚,她燃盡熱血,盼著他走入那場劫殺。

  她生,他死。或者,她死,他生。

  這才是他們最終的落幕,她的心間啊,早就落滿了幕天席地的風沙。

  劉恆出現的時候,就看到皇后和劉康孑然而立,站在殿外等候多時的樣子。

  若是真的不在意,劉恆也不會在知道劉康有謀反之心時,驟然消瘦了那麼多。現在支撐著他的,只有要親自處置劉康了。

  劉恆的眼睛一直盯著劉康的臉,想從他臉上看出真心悔悟或者愧意,可是都沒有,劉康低著頭不敢直視劉恆,只有瑟縮和恐懼。

  「康兒……」

  劉恆喉頭動了動,想說點什麼,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這個當初寄予厚望的嫡長子,到頭來最讓他失望。直到此刻,劉恆依然記得,當初第一次抱著劉康時的激動。

  這是他的長子啊,是他從小看到大,如今已經娶妻成了人的兒子。

  「陛下,一切都是臣妾策劃的,康兒,是個孝順孩子。如今籌劃失敗,臣妾願意認罪。只是康兒是陛下骨肉,願陛下能留他一條生路。還有綾兒,她什麼都不知道,也請陛下不要因為臣妾之罪,牽扯與她。」

  皇后雖然跪下了,卻仍然昂首直視劉恆。她到底是捨不得兒子這麼年輕就斷送生命,哪怕做不成太子,能留下命也好啊。

  「母后……」

  聽著母后最終將所有罪則都攬在了自己的頭上,劉康撲通一聲跪在皇后的身側,伏在她的肩頭痛哭失聲。

  在這場考驗里,他已經失去了次子,此時看著劉康,劉恆心下沉重的嘆了口氣。

  虎毒不食子,哪怕兒子想要他的命,他這個做父親的,也不能親自殺了他。

  淡淡的看了皇后一眼,劉恆此時最厭惡的,就是這個女人了。

  要不是她野心蓬勃的一心想當太后,權利慾旺盛,也許劉康不至於如此。她若是好好教導,勸解劉康,哪裡能出現這樣兄弟相殘,父子相惡呢。

  就在劉恆準備讓人把皇后和劉恆共同押解起來時,眼前突然橫衝過來一個人影,是寧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