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他將謝令鳶從識海幻境中救出來,看向還在幻境裡的國師。
水鏡中的畫面一變,是傅臨仙在受傷昏迷中,為了尋求自我修復,進入了最深層的識海中。
第一百七十四章
——與君山上的神宮, 坐落在前朝齊國的國都旁,終年皚皚白雪。
齊殤帝時候的老國師,正盤腿與公主的兒子坐在一起。
“天選之子。”老頭兒說道。說完笑眯眯摸他頭髮。“就是他了。”
他睜著大眼睛, 望著這臉圓圓的白髮老人, 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可從那以後,四歲的他, 命運就改變了。
不僅是公主之子,還被供養在神山上, 接受大齊國四面八方來的信眾頂禮, 祭壇上香霧繚繞, 他度過了幾許年華。
“——什麼是天選之子?”軟黏黏的聲音問道。
“——就是承天命者,守護一方社稷。”蒼老的聲音回答。
承天命,守護一方社稷?八歲的他不解其意, 卻在懵懂間,將這個使命,朦朧刻在心底。
到了神誕日,他被蒙住雙眼, 坐在垂了白幔的祭天台上,為信眾們禱誦祝福。
記得那是春天,泰山之母誕辰。他雙目蒙著白絹, 祭壇上一陣香風吹至。
白練忽的被風吹開,飄揚當空舞。
他的眼瞳中,映出了少女含笑的容顏,還有杏花紛紛揚揚。
她眼中沒有其他信眾的虔誠, 反而將他當孩子待,趁著沒人的時候,悄悄問他,你不餓嗎?說著就偷偷遞來個雪白素包子。
香氣撲鼻,他忍著,搖搖頭:神誕日,不得進食。
這樣啊,她說。將食物收起來,眼中有點同情,他覺得他沒看錯。就莫名不想示弱,吸一口氣鼓起肚子:我不餓!
“咕嚕”肚子應景地一叫,在少女的慡朗大笑中,他臉紅了,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肚子叫得這樣嘹亮過。
後來知道她是神山的卜人們收養的女孩兒,本是個沒名字的女嬰,不知哪個信眾,將她遺棄在神宮山下,後來被撿回來,養在山上,一養就是許多年。
神山上的歲月寧靜悠遠,他漸漸長大,以擲筊受天賜名,曰傅臨仙。
得了名字那天,老國師笑眯眯還想摸他頭髮,被他靈巧閃開。
“唉,長大了,不准隨便摸了。”老國師垂下手,失落地嘟囔。
這聲音太委屈惆悵,傅臨仙原本快步走出了幾步,竟然踟躕了,好半晌又不甘心地退了回去,抓起老國師的手,面無表情地,放在自己頭頂。
勉為其難的樣子,逗笑了老頭兒。
山里縈繞著老人的笑聲,一整天都不止休。
她也很高興,整天追在身後,大人大人地叫。有一天他說,可以恩准你直呼我名字。在她驚訝瞪大的眸子裡,他看到了自己的笑和期待。
又在一個杏花紛飛的日子裡,他拈花沉思,忽然說,也給她賜個名字。神宮卜人都笑了,這可是天大的榮幸啊,叫她快謝恩,說這是神賜之名。
“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他唇間輕喃,笑吟吟道:“慕道而遊仙,便叫遊仙兒吧。”
慕道,從那以後,她蒙幸供奉神宮。
他們都有了名字。
可歲月未能靜好,大齊壽光十七年,蘭陵蕭氏舉兵,殺入長安,毀滅了一切平靜,掀起了亂的波瀾。
國破之際,他才十六歲。公主府被抄,受皇家供奉的神宮也被燒毀,所有人都不知所蹤,老國師奄奄一息,抓著他的手,他本以為國師要叮囑自己,除蕭昶,滅他基業。可沒想到老國師問他,孩子,你難過嗎?你本是承天命之人,卻被天命所拋棄,守護的王朝也將覆滅。
他嚎啕大哭,內疚想,是不是自己太弱了,承不住天命,也無力對抗蕭昶,才致朝廷覆亡,眼睜睜看著皇家離散,神山被毀,師門被害?可師父臨終前,並不怨他,還在問他難不難過。
那夜他握著師父逐漸發涼的手,坐了一夜。心有不甘。
幾天後,又在兵荒馬亂中,聽說了遊仙兒的消息。蕭昶看上了她,納為寵妾,並特意為她在宮中修起了“仙居殿”。
他又感到心中的血,像那夜老國師死去時一樣,漸漸發涼。
什麼仙居殿?不過是囚禁她的一座牢籠。
齊朝當時本不到該亡的氣運,因而蕭氏橫掃南北兩國,齊皇室躲過了大劫,北遷燕地,投靠當時的異姓王燕王,並將合德公主、亦是傅臨仙的表姊嫁於燕王,又經歷了政變,政權反覆易主,最後更迭,到了如今北燕的慕容皇室手中。
所以他依然忠於北燕皇室,想要反撲中原——至少遊仙兒還活在痛苦中,他要先將她救出來。
可國運天道,豈是人力動搖之。
他在痛苦中逐漸覺悟,他要證道,要強大起來,證明自己才是天命之人!什麼晉國,分明是動盪天下的罪魁禍首;什么九星,分明是攫取他的天道、蕭氏的幫凶,憑什麼自詡承天命者?
他們……都不是那個坐在祭壇上,接受信眾供奉、被老國師摸著頭髮、被遊仙兒含笑而望的,天選之子。
直到蕭昶死後,遊仙兒失寵,幽居仙居殿。再後來,晉國又歷兩代君主,到惠帝晚年,爆發太子巫蠱案,遊仙兒太妃也被牽扯,跟著宋皇后陪葬,被賜自縊,享年五十一歲。
雖然他們一生被高高的宮牆所擋,三十多年未見,但她的死,仍是讓他對這世間的最後一絲牽掛,也被切斷,心如死水。
舉目四顧,縹緲凡塵,這天命,不知道要再證明給誰看。他一時迷惘,困頓。
可仇恨不減。蕭氏毀滅前朝,還想憑九星之力,延續國祚——那就在有生之年,讓蕭氏後人眼睜睜看著晉國覆亡。他要活得比晉國更久,笑看他們在世間白白搬弄一場!
。
傅臨仙猛地從識海中醒來,睜開了眼睛。
四周已成一片焦土,斷壁殘垣。他身負重傷,識海受重創;對面兩人也沒好到哪兒去,謝令鳶被雷劈得星力耗盡動彈不得,酈清悟也在圍攻之下受了不少傷。
他目光轉向酈清悟,其實這孩子出生時,他卜算過,只可惜是與九星有緣之人,看不透。於是國師借晉國朝廷黨爭和宮斗之手,想除掉這個威脅,誰料先帝將他送入了抱朴堂,叫國師無處下手。
傅臨仙漫漫望向他,似是有所感:“其實你與我何其相像,只不過是比我幸運罷了。不然……”
他的話刻意不說完,睫羽之下眸光流轉,仿佛是在嘲諷——
都是皇裔,都因命運而踏上修行之路,守護社稷。只不過你的晉國未亡,九星未絕罷了。否則,也許你會比我更不擇手段,你竟不感同身受嗎?
酈清悟冷冷地回視他。
在重傷之下,反而越發清醒,並不為國師惑亂心神。“你錯了。你我或許會有相似,然人之機緣不同,心性不同,命運自不相同。”
聞言,國師微微闔目,良久,忽然大笑起來。
笑聲穿透寶頂,迴蕩在空曠殿內。
“呵,不相同……你們以為殺了我,就可以救蕭氏江山麼?”他閉著眼睛問道。
“九星出世,搶了齊朝國運,讓我被天道辜負,失去了信眾,失去了王朝,失去了……”他的師門,和他愛的人。
不再是天選之子,不再是高高在上,甚至易道成魔,修習邪術,在惡念中沉淪,活成了他曾經最不齒的模樣。
他笑聲放低,竟有些猙獰的溫柔,對謝令鳶道:“我怎麼能放過你呢。你是九星之首,你該死啊。”
只要她死,九星亂了,他守護的北燕就可以揮師南下,一舉覆滅晉國。
“你該死啊!”
謝令鳶一怔,危險的氣息撲面而來。
國師忽然抬手,殿內為之一亮,轟然一道天火驟然而降!火勢瞬間蔓延,飛速引燃了四周的簾帳!
烈焰如風,流火如雲,風吹雲卷,紅雲瞬間卷席宮室,他們陷入了火海中。
謝令鳶急忙想用最後一絲星氣,化五行之水降雨,國師冷嗤道:“別徒勞了。這是天火誅星陣。”
這是他歷時多年自創的陣法,專以鎮壓誅殺九星。無論如何掙扎,謝令鳶都走不出去的。
只不過代價也慘烈,是以他和九歌所有人的性命,來獻祭。
他知道會死在幻陣,那就耗盡所有,用一場天火劫,把幻陣中的晉宮燒毀,埋葬所有的恨與不甘,埋葬所有的追憶與因果,埋葬兩朝的國運之爭,同歸於盡吧!
這也是他想做很久的事了,從遊仙兒在巫蠱太子案被賜死後,他對自己就只有這個樸素的願望。雖然燒的並非真正的宮殿,可總是出氣。
殿外,少司命正將失血過多的睿王爺拖離了戰場,還未來得及返回,忽然身形僵滯無法動彈。迴光返照一刻,他瞬間明白一切,倒在了地上。
水鏡中的畫面一變,是傅臨仙在受傷昏迷中,為了尋求自我修復,進入了最深層的識海中。
第一百七十四章
——與君山上的神宮, 坐落在前朝齊國的國都旁,終年皚皚白雪。
齊殤帝時候的老國師,正盤腿與公主的兒子坐在一起。
“天選之子。”老頭兒說道。說完笑眯眯摸他頭髮。“就是他了。”
他睜著大眼睛, 望著這臉圓圓的白髮老人, 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可從那以後,四歲的他, 命運就改變了。
不僅是公主之子,還被供養在神山上, 接受大齊國四面八方來的信眾頂禮, 祭壇上香霧繚繞, 他度過了幾許年華。
“——什麼是天選之子?”軟黏黏的聲音問道。
“——就是承天命者,守護一方社稷。”蒼老的聲音回答。
承天命,守護一方社稷?八歲的他不解其意, 卻在懵懂間,將這個使命,朦朧刻在心底。
到了神誕日,他被蒙住雙眼, 坐在垂了白幔的祭天台上,為信眾們禱誦祝福。
記得那是春天,泰山之母誕辰。他雙目蒙著白絹, 祭壇上一陣香風吹至。
白練忽的被風吹開,飄揚當空舞。
他的眼瞳中,映出了少女含笑的容顏,還有杏花紛紛揚揚。
她眼中沒有其他信眾的虔誠, 反而將他當孩子待,趁著沒人的時候,悄悄問他,你不餓嗎?說著就偷偷遞來個雪白素包子。
香氣撲鼻,他忍著,搖搖頭:神誕日,不得進食。
這樣啊,她說。將食物收起來,眼中有點同情,他覺得他沒看錯。就莫名不想示弱,吸一口氣鼓起肚子:我不餓!
“咕嚕”肚子應景地一叫,在少女的慡朗大笑中,他臉紅了,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肚子叫得這樣嘹亮過。
後來知道她是神山的卜人們收養的女孩兒,本是個沒名字的女嬰,不知哪個信眾,將她遺棄在神宮山下,後來被撿回來,養在山上,一養就是許多年。
神山上的歲月寧靜悠遠,他漸漸長大,以擲筊受天賜名,曰傅臨仙。
得了名字那天,老國師笑眯眯還想摸他頭髮,被他靈巧閃開。
“唉,長大了,不准隨便摸了。”老國師垂下手,失落地嘟囔。
這聲音太委屈惆悵,傅臨仙原本快步走出了幾步,竟然踟躕了,好半晌又不甘心地退了回去,抓起老國師的手,面無表情地,放在自己頭頂。
勉為其難的樣子,逗笑了老頭兒。
山里縈繞著老人的笑聲,一整天都不止休。
她也很高興,整天追在身後,大人大人地叫。有一天他說,可以恩准你直呼我名字。在她驚訝瞪大的眸子裡,他看到了自己的笑和期待。
又在一個杏花紛飛的日子裡,他拈花沉思,忽然說,也給她賜個名字。神宮卜人都笑了,這可是天大的榮幸啊,叫她快謝恩,說這是神賜之名。
“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他唇間輕喃,笑吟吟道:“慕道而遊仙,便叫遊仙兒吧。”
慕道,從那以後,她蒙幸供奉神宮。
他們都有了名字。
可歲月未能靜好,大齊壽光十七年,蘭陵蕭氏舉兵,殺入長安,毀滅了一切平靜,掀起了亂的波瀾。
國破之際,他才十六歲。公主府被抄,受皇家供奉的神宮也被燒毀,所有人都不知所蹤,老國師奄奄一息,抓著他的手,他本以為國師要叮囑自己,除蕭昶,滅他基業。可沒想到老國師問他,孩子,你難過嗎?你本是承天命之人,卻被天命所拋棄,守護的王朝也將覆滅。
他嚎啕大哭,內疚想,是不是自己太弱了,承不住天命,也無力對抗蕭昶,才致朝廷覆亡,眼睜睜看著皇家離散,神山被毀,師門被害?可師父臨終前,並不怨他,還在問他難不難過。
那夜他握著師父逐漸發涼的手,坐了一夜。心有不甘。
幾天後,又在兵荒馬亂中,聽說了遊仙兒的消息。蕭昶看上了她,納為寵妾,並特意為她在宮中修起了“仙居殿”。
他又感到心中的血,像那夜老國師死去時一樣,漸漸發涼。
什麼仙居殿?不過是囚禁她的一座牢籠。
齊朝當時本不到該亡的氣運,因而蕭氏橫掃南北兩國,齊皇室躲過了大劫,北遷燕地,投靠當時的異姓王燕王,並將合德公主、亦是傅臨仙的表姊嫁於燕王,又經歷了政變,政權反覆易主,最後更迭,到了如今北燕的慕容皇室手中。
所以他依然忠於北燕皇室,想要反撲中原——至少遊仙兒還活在痛苦中,他要先將她救出來。
可國運天道,豈是人力動搖之。
他在痛苦中逐漸覺悟,他要證道,要強大起來,證明自己才是天命之人!什麼晉國,分明是動盪天下的罪魁禍首;什么九星,分明是攫取他的天道、蕭氏的幫凶,憑什麼自詡承天命者?
他們……都不是那個坐在祭壇上,接受信眾供奉、被老國師摸著頭髮、被遊仙兒含笑而望的,天選之子。
直到蕭昶死後,遊仙兒失寵,幽居仙居殿。再後來,晉國又歷兩代君主,到惠帝晚年,爆發太子巫蠱案,遊仙兒太妃也被牽扯,跟著宋皇后陪葬,被賜自縊,享年五十一歲。
雖然他們一生被高高的宮牆所擋,三十多年未見,但她的死,仍是讓他對這世間的最後一絲牽掛,也被切斷,心如死水。
舉目四顧,縹緲凡塵,這天命,不知道要再證明給誰看。他一時迷惘,困頓。
可仇恨不減。蕭氏毀滅前朝,還想憑九星之力,延續國祚——那就在有生之年,讓蕭氏後人眼睜睜看著晉國覆亡。他要活得比晉國更久,笑看他們在世間白白搬弄一場!
。
傅臨仙猛地從識海中醒來,睜開了眼睛。
四周已成一片焦土,斷壁殘垣。他身負重傷,識海受重創;對面兩人也沒好到哪兒去,謝令鳶被雷劈得星力耗盡動彈不得,酈清悟也在圍攻之下受了不少傷。
他目光轉向酈清悟,其實這孩子出生時,他卜算過,只可惜是與九星有緣之人,看不透。於是國師借晉國朝廷黨爭和宮斗之手,想除掉這個威脅,誰料先帝將他送入了抱朴堂,叫國師無處下手。
傅臨仙漫漫望向他,似是有所感:“其實你與我何其相像,只不過是比我幸運罷了。不然……”
他的話刻意不說完,睫羽之下眸光流轉,仿佛是在嘲諷——
都是皇裔,都因命運而踏上修行之路,守護社稷。只不過你的晉國未亡,九星未絕罷了。否則,也許你會比我更不擇手段,你竟不感同身受嗎?
酈清悟冷冷地回視他。
在重傷之下,反而越發清醒,並不為國師惑亂心神。“你錯了。你我或許會有相似,然人之機緣不同,心性不同,命運自不相同。”
聞言,國師微微闔目,良久,忽然大笑起來。
笑聲穿透寶頂,迴蕩在空曠殿內。
“呵,不相同……你們以為殺了我,就可以救蕭氏江山麼?”他閉著眼睛問道。
“九星出世,搶了齊朝國運,讓我被天道辜負,失去了信眾,失去了王朝,失去了……”他的師門,和他愛的人。
不再是天選之子,不再是高高在上,甚至易道成魔,修習邪術,在惡念中沉淪,活成了他曾經最不齒的模樣。
他笑聲放低,竟有些猙獰的溫柔,對謝令鳶道:“我怎麼能放過你呢。你是九星之首,你該死啊。”
只要她死,九星亂了,他守護的北燕就可以揮師南下,一舉覆滅晉國。
“你該死啊!”
謝令鳶一怔,危險的氣息撲面而來。
國師忽然抬手,殿內為之一亮,轟然一道天火驟然而降!火勢瞬間蔓延,飛速引燃了四周的簾帳!
烈焰如風,流火如雲,風吹雲卷,紅雲瞬間卷席宮室,他們陷入了火海中。
謝令鳶急忙想用最後一絲星氣,化五行之水降雨,國師冷嗤道:“別徒勞了。這是天火誅星陣。”
這是他歷時多年自創的陣法,專以鎮壓誅殺九星。無論如何掙扎,謝令鳶都走不出去的。
只不過代價也慘烈,是以他和九歌所有人的性命,來獻祭。
他知道會死在幻陣,那就耗盡所有,用一場天火劫,把幻陣中的晉宮燒毀,埋葬所有的恨與不甘,埋葬所有的追憶與因果,埋葬兩朝的國運之爭,同歸於盡吧!
這也是他想做很久的事了,從遊仙兒在巫蠱太子案被賜死後,他對自己就只有這個樸素的願望。雖然燒的並非真正的宮殿,可總是出氣。
殿外,少司命正將失血過多的睿王爺拖離了戰場,還未來得及返回,忽然身形僵滯無法動彈。迴光返照一刻,他瞬間明白一切,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