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國師,傅臨仙。
紗幔露出一角,車裡的他淡漠平視前方,四下民眾忽然為之一靜。
睿王爺心中暗道一聲,糟糕!
下一瞬,鮮花、瓜果、香囊、手帕……有什麼扔什麼,國師的車駕,變成了滿載瓜果蔬菜的花車,要不是有簾幕遮擋,那畫面一定很美,睿王爺簡直不敢想像。
而國師無動於衷,目不斜視,華車在人群的仰視中淡然駛過——
近百年了。他終於再一次,踏上了長安故土。
長安風情,真是令人懷念啊。
進入長安內城,禮部尚書蔡瞻和鴻臚寺官員相迎,由於天子王師尚未歸,洗塵宴是由晉國議和主事德妃來主持,設於垂拱殿。
北燕使節團不住感慨,晉國如今算是進入了女主時期,可中原人向來視女主為顛倒陰陽,也不知這樣的主政局面會持續多久。
席間觥籌交錯,兩國官員推杯換盞。這次再不同於兩年前的忍辱負重,晉國官員暢快談笑風生,北燕官員心中不忿,卻也無話可說。
謝令鳶坐在上席,目光從睿王爺身邊掃了一圈,微笑道:“貴國國師怎的沒有入席,莫不是嫌我國招待不周?”
“豈敢。”睿王爺舉杯笑道:“本王替國師,謝過德妃娘娘關心。國師乃身體抱恙,他已托本王,敬祝娘娘……福壽安康。”
“客氣了。”謝令鳶一飲而盡,指間酒杯杯口朝下,向他示意,笑道:“是本宮要感謝……國師一直以來的關心,才惦記著想見一面。”
“該見的時候,總會見的。”睿王爺亦含笑,目光里明明滅滅。
他們話語裡打了幾道機鋒,卻還是相視而笑,盡在不言。
酒過三巡,謝令鳶說完祝辭,讓眾人放開喝,便起身去了殿外醒酒。
垂拱殿後面是御花園,前面是太液池引流過來的環湖,水上有湖心亭。
酈清悟正靠在湖邊假山上等她,月華朦朧,淡彩穿花,為他蒙上一層清輝。
有他在這裡,四周倒是沒有能跟來的人。謝令鳶走近,關切問道:“你怎麼樣?”
“尚能支撐兩日。”酈清悟看起來鎮靜如常,他道:“不過北燕國師不是好騙的,他應該已經起疑了。”
謝令鳶怔了怔:“怎麼講,他看出什麼端倪了嗎?”
酈清悟搖了搖頭:“他方才察看後宮,不知為何,忽然用了窺探術,被我擋了回去。”
謝令鳶沉默,北燕國師此舉,應該是想趁兩國和談的時候,暗地對九星下手。但窺探是用在察識人心上的,他這樣做是察覺了什麼?
不過至少已經得知了北燕圖謀,她道:“不管他有什麼猜忌,明天見機行事。”
銀色月華灑落人間,宛如清霜。
烏鴉繞樹,樹影橫斜,國師站在仙居殿殿頂的雕甍上,偌大的皇宮在月色下靜立,三宮六院被他盡收眼底。
雖然從進入長安起,一切都很正常,然而正是這種波瀾不興的平靜,才讓國師生出了疑心。
他的腰上,繫著兩個有些陳舊的鈴鐺,在月下風中輕輕搖曳,傳出常人無法捕捉的聲音。這鈴鐺從他今日入城後,已經響了一整天,然而少司命依然沒有來。
以少司命雷厲風行的身手,不該如此慢。
遠處,垂拱殿的酒宴似是散了。國師從仙居殿上飄然而下,輕易避過了內衛和宮人,回首望去,月下的宮殿一派幽靜。
仙居殿。
開國時,蕭昶為寵姬遊仙兒所建,因此才賜名“仙居”,可諷刺的是,遊仙兒的名字,還是他取的。
他心頭又萌起了那刻骨的恨意,蒼白的手背上青筋根根爆起。卻還是陰沉地離去。
這一夜似乎格外短暫,酒香還未散去,晨星已經冉冉升起。
辰時,天色大亮,晉國和北燕使臣團,已經在宣政殿外南衙門裡,唇槍舌戰開始激辯。
兩國談判這碼事,都是主官定基調,下面的官員具體談好了,分別給主官過目,行就簽,不行就再談。主官也就掛個名頭,基本上不必親自出面。
所以兩國共一百多個大臣,分成十幾個部門,在南衙門吵得面紅耳赤寸步不讓。
垂拱殿旁的偏殿裡,謝令鳶和睿王爺分別坐等,一旦有決意不下的條款,雙方臣子各自送來,請他們定奪。
“看來是鴻臚寺禮賓院安排不周,睿王殿下對下榻之處不適,特意要來宮裡候著?”謝令鳶命宮人給他上了茶,加了鹽巴豆蔻的茶香迴蕩室內。
睿王爺端起,品茗一口,笑道:“本王在信里就說過,久不見娘娘,也想敘舊。今日惠風和暢,晴光正好,是暢敘胸臆的時候。”
其實他本來在下榻的行館等候就可以了,但國師要進宮,他才藉故前來。反正北燕行事向來肆意,以前和談,也常常是主官相對而坐,這沒什麼。
換了其他女子,聽了這番話,少不得要臉紅羞怯。可謝令鳶對他的調情反應很平淡,簡直是不解風情:“看來殿下對落馬和掉坑之旅,一直念念不忘呀。是還想本宮再幫你回味一下?”
她目若點星,笑意盈盈,配上額間蘭花,看起來真是十足明媚,說的話卻暗含了十足的警告意味,讓睿王爺既心有餘悸,又忍不住心旌神盪。
垂拱殿是前宮,乃御前侍衛可以行走的地方,酈清悟在此出入行走,比後宮更方便,此時坐在不遠處,向睿王爺冷冷瞥過去一眼。
睿王爺亦感受到了他的冷淡目光,回視過去。
隔著大廳,二人目光交鋒。
那一瞬間,睿王爺忽然覺得他的目光變得深邃——
好似沉靜的黑,深深的漩渦,具有攝人心魄的力量。
睿王爺感到自己心神好像被迫打開,流水一樣外泄。
他暗道一聲,不好!
可是,他目光卻仿佛被吸住了,怎麼也無法收回!
他額角滑下冷汗,千鈞一髮之際,他身後的國師有了動作,上前一步。
空氣中,忽然發生了碰撞。
謝令鳶感到一陣微風颳過,她的披帛鋪在地上,被微風掀起一角——
垂拱殿內,哪兒來的風?
她看向酈清悟,他已經收回視線,但目光轉向了北燕國師。國師亦望向他。
他方才對睿王爺用了【窺斑見豹】——“窺一斑而見全豹,睹一目而曉神思”,想探一下睿王爺心思,被北燕國師察覺,施法擋了回去。
他和國師對視,神色淡淡,目光如靜水無波。可空氣卻仿佛化作了銳矛、尖刀。
謝令鳶無意瞥見案上的茶杯,茶水竟泛起圈圈漣漪,雞翅木花架上的墨蘭花葉,也在隱隱顫動。
……這是和國師打起來了啊!
趕緊的,謝令鳶開了星力“五行之木”護身,酈清悟和北燕國師神色如初,卻已經暗中鬥法幾個回合。
可明明是較量激烈,垂拱殿內卻死一般的寂靜。
分明每個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那溫和的假象,也如薄冰,隱隱出現了裂紋。
在這一觸即發的氣氛中,南衙門的大臣又吵崩了,跑來門口匯報請示,打破了殿內的劍拔弩張。
和談進展得並不順利。
北燕雖然戰敗,但優越的心態難改,面對晉國突然的強勢,不免酸諷嘲笑。兩邊大臣又各守著自己的底線寸步不讓,言辭里免不了一些夾槍帶棒,逐漸也就激烈起來。
這時候,本該德妃和睿王爺出面安撫,可二人已經在垂拱殿暗中較起了勁兒來。
聽到南衙門奏報的消息,垂拱殿內暗流洶湧的氣氛,又粉飾回了太平樣子。
睿王爺微微眯起眼,看向謝令鳶,只見德妃聽了奏報,不卑不亢道:“勝者為大,我國六萬大軍正陳兵五原郡、雲中郡邊境,還望貴國認清現實。”
睿王爺嗤笑道:“赫連雄一時失利而已。”
這話說得實在別有深意,謝令鳶意味深長地看向他:“殿下的意思是,北燕不懼再戰;那這和談,也不是你們的唯一目的罷?”
這種水平的話裡有話,她實在是很熟於應付。
睿王爺原本是想給她施壓的,沒想到她心思活,直截了當問他。他微笑道:“娘娘何出此言?”
確實,他並不僅僅為和談而來。但他也不會承認。
謝令鳶知道他的嘴撬不開,轉向北燕國師。
那人方才一直漠然靜坐,其存在感卻不容忽視。他在殿內,就像一座泰山鎮於此,十分壓迫。
但儘管可怕,有件事一定要討個明白。她問道:“林昭媛,是你們動的手吧。”
國師眼珠子轉過來,神色未變,不過已經顯而易見。
這桀驁的沉默,讓偌大的宮殿都壓抑得逼仄。睿王爺的臉色也冷了下來。
紗幔露出一角,車裡的他淡漠平視前方,四下民眾忽然為之一靜。
睿王爺心中暗道一聲,糟糕!
下一瞬,鮮花、瓜果、香囊、手帕……有什麼扔什麼,國師的車駕,變成了滿載瓜果蔬菜的花車,要不是有簾幕遮擋,那畫面一定很美,睿王爺簡直不敢想像。
而國師無動於衷,目不斜視,華車在人群的仰視中淡然駛過——
近百年了。他終於再一次,踏上了長安故土。
長安風情,真是令人懷念啊。
進入長安內城,禮部尚書蔡瞻和鴻臚寺官員相迎,由於天子王師尚未歸,洗塵宴是由晉國議和主事德妃來主持,設於垂拱殿。
北燕使節團不住感慨,晉國如今算是進入了女主時期,可中原人向來視女主為顛倒陰陽,也不知這樣的主政局面會持續多久。
席間觥籌交錯,兩國官員推杯換盞。這次再不同於兩年前的忍辱負重,晉國官員暢快談笑風生,北燕官員心中不忿,卻也無話可說。
謝令鳶坐在上席,目光從睿王爺身邊掃了一圈,微笑道:“貴國國師怎的沒有入席,莫不是嫌我國招待不周?”
“豈敢。”睿王爺舉杯笑道:“本王替國師,謝過德妃娘娘關心。國師乃身體抱恙,他已托本王,敬祝娘娘……福壽安康。”
“客氣了。”謝令鳶一飲而盡,指間酒杯杯口朝下,向他示意,笑道:“是本宮要感謝……國師一直以來的關心,才惦記著想見一面。”
“該見的時候,總會見的。”睿王爺亦含笑,目光里明明滅滅。
他們話語裡打了幾道機鋒,卻還是相視而笑,盡在不言。
酒過三巡,謝令鳶說完祝辭,讓眾人放開喝,便起身去了殿外醒酒。
垂拱殿後面是御花園,前面是太液池引流過來的環湖,水上有湖心亭。
酈清悟正靠在湖邊假山上等她,月華朦朧,淡彩穿花,為他蒙上一層清輝。
有他在這裡,四周倒是沒有能跟來的人。謝令鳶走近,關切問道:“你怎麼樣?”
“尚能支撐兩日。”酈清悟看起來鎮靜如常,他道:“不過北燕國師不是好騙的,他應該已經起疑了。”
謝令鳶怔了怔:“怎麼講,他看出什麼端倪了嗎?”
酈清悟搖了搖頭:“他方才察看後宮,不知為何,忽然用了窺探術,被我擋了回去。”
謝令鳶沉默,北燕國師此舉,應該是想趁兩國和談的時候,暗地對九星下手。但窺探是用在察識人心上的,他這樣做是察覺了什麼?
不過至少已經得知了北燕圖謀,她道:“不管他有什麼猜忌,明天見機行事。”
銀色月華灑落人間,宛如清霜。
烏鴉繞樹,樹影橫斜,國師站在仙居殿殿頂的雕甍上,偌大的皇宮在月色下靜立,三宮六院被他盡收眼底。
雖然從進入長安起,一切都很正常,然而正是這種波瀾不興的平靜,才讓國師生出了疑心。
他的腰上,繫著兩個有些陳舊的鈴鐺,在月下風中輕輕搖曳,傳出常人無法捕捉的聲音。這鈴鐺從他今日入城後,已經響了一整天,然而少司命依然沒有來。
以少司命雷厲風行的身手,不該如此慢。
遠處,垂拱殿的酒宴似是散了。國師從仙居殿上飄然而下,輕易避過了內衛和宮人,回首望去,月下的宮殿一派幽靜。
仙居殿。
開國時,蕭昶為寵姬遊仙兒所建,因此才賜名“仙居”,可諷刺的是,遊仙兒的名字,還是他取的。
他心頭又萌起了那刻骨的恨意,蒼白的手背上青筋根根爆起。卻還是陰沉地離去。
這一夜似乎格外短暫,酒香還未散去,晨星已經冉冉升起。
辰時,天色大亮,晉國和北燕使臣團,已經在宣政殿外南衙門裡,唇槍舌戰開始激辯。
兩國談判這碼事,都是主官定基調,下面的官員具體談好了,分別給主官過目,行就簽,不行就再談。主官也就掛個名頭,基本上不必親自出面。
所以兩國共一百多個大臣,分成十幾個部門,在南衙門吵得面紅耳赤寸步不讓。
垂拱殿旁的偏殿裡,謝令鳶和睿王爺分別坐等,一旦有決意不下的條款,雙方臣子各自送來,請他們定奪。
“看來是鴻臚寺禮賓院安排不周,睿王殿下對下榻之處不適,特意要來宮裡候著?”謝令鳶命宮人給他上了茶,加了鹽巴豆蔻的茶香迴蕩室內。
睿王爺端起,品茗一口,笑道:“本王在信里就說過,久不見娘娘,也想敘舊。今日惠風和暢,晴光正好,是暢敘胸臆的時候。”
其實他本來在下榻的行館等候就可以了,但國師要進宮,他才藉故前來。反正北燕行事向來肆意,以前和談,也常常是主官相對而坐,這沒什麼。
換了其他女子,聽了這番話,少不得要臉紅羞怯。可謝令鳶對他的調情反應很平淡,簡直是不解風情:“看來殿下對落馬和掉坑之旅,一直念念不忘呀。是還想本宮再幫你回味一下?”
她目若點星,笑意盈盈,配上額間蘭花,看起來真是十足明媚,說的話卻暗含了十足的警告意味,讓睿王爺既心有餘悸,又忍不住心旌神盪。
垂拱殿是前宮,乃御前侍衛可以行走的地方,酈清悟在此出入行走,比後宮更方便,此時坐在不遠處,向睿王爺冷冷瞥過去一眼。
睿王爺亦感受到了他的冷淡目光,回視過去。
隔著大廳,二人目光交鋒。
那一瞬間,睿王爺忽然覺得他的目光變得深邃——
好似沉靜的黑,深深的漩渦,具有攝人心魄的力量。
睿王爺感到自己心神好像被迫打開,流水一樣外泄。
他暗道一聲,不好!
可是,他目光卻仿佛被吸住了,怎麼也無法收回!
他額角滑下冷汗,千鈞一髮之際,他身後的國師有了動作,上前一步。
空氣中,忽然發生了碰撞。
謝令鳶感到一陣微風颳過,她的披帛鋪在地上,被微風掀起一角——
垂拱殿內,哪兒來的風?
她看向酈清悟,他已經收回視線,但目光轉向了北燕國師。國師亦望向他。
他方才對睿王爺用了【窺斑見豹】——“窺一斑而見全豹,睹一目而曉神思”,想探一下睿王爺心思,被北燕國師察覺,施法擋了回去。
他和國師對視,神色淡淡,目光如靜水無波。可空氣卻仿佛化作了銳矛、尖刀。
謝令鳶無意瞥見案上的茶杯,茶水竟泛起圈圈漣漪,雞翅木花架上的墨蘭花葉,也在隱隱顫動。
……這是和國師打起來了啊!
趕緊的,謝令鳶開了星力“五行之木”護身,酈清悟和北燕國師神色如初,卻已經暗中鬥法幾個回合。
可明明是較量激烈,垂拱殿內卻死一般的寂靜。
分明每個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那溫和的假象,也如薄冰,隱隱出現了裂紋。
在這一觸即發的氣氛中,南衙門的大臣又吵崩了,跑來門口匯報請示,打破了殿內的劍拔弩張。
和談進展得並不順利。
北燕雖然戰敗,但優越的心態難改,面對晉國突然的強勢,不免酸諷嘲笑。兩邊大臣又各守著自己的底線寸步不讓,言辭里免不了一些夾槍帶棒,逐漸也就激烈起來。
這時候,本該德妃和睿王爺出面安撫,可二人已經在垂拱殿暗中較起了勁兒來。
聽到南衙門奏報的消息,垂拱殿內暗流洶湧的氣氛,又粉飾回了太平樣子。
睿王爺微微眯起眼,看向謝令鳶,只見德妃聽了奏報,不卑不亢道:“勝者為大,我國六萬大軍正陳兵五原郡、雲中郡邊境,還望貴國認清現實。”
睿王爺嗤笑道:“赫連雄一時失利而已。”
這話說得實在別有深意,謝令鳶意味深長地看向他:“殿下的意思是,北燕不懼再戰;那這和談,也不是你們的唯一目的罷?”
這種水平的話裡有話,她實在是很熟於應付。
睿王爺原本是想給她施壓的,沒想到她心思活,直截了當問他。他微笑道:“娘娘何出此言?”
確實,他並不僅僅為和談而來。但他也不會承認。
謝令鳶知道他的嘴撬不開,轉向北燕國師。
那人方才一直漠然靜坐,其存在感卻不容忽視。他在殿內,就像一座泰山鎮於此,十分壓迫。
但儘管可怕,有件事一定要討個明白。她問道:“林昭媛,是你們動的手吧。”
國師眼珠子轉過來,神色未變,不過已經顯而易見。
這桀驁的沉默,讓偌大的宮殿都壓抑得逼仄。睿王爺的臉色也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