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乾女眷尾隨阿婉與溫夫人進了內屋,出閣前與阿婉多有嫌隙的溫妤正好回家探親,也乖乖跟著女眷一道走,可溫妤畢竟已經不是那個不經事的少女了,且不說這些年皇后的妹妹這個名號給她帶來的利益,再蠢她也知道眼下再與阿婉鬧簡直是不自量力自尋死路。

  眾女眷倒是極有眼色,不過略略作陪,便著藉口一一退出內屋,留下阿婉與溫老婦人談心,二人談了什麼倒是沒人知道,不過今兒個是阿婉的生辰,溫老婦人還特地囑咐了廚房煮了長壽麵與阿婉,不過到底阿婉如今身份不同了,便是親生母親所呈的吃食,也得由太監試吃確認無毒之後,才呈於阿婉面前。

  瞧著阿婉看自己的眼神有些愧對,溫老婦人便安慰道,「這些都是規矩,也是為你好,娘都懂。」知道女兒如今過得好,溫老婦人是再放心不過,畢竟一朝天子陪皇后娘娘回娘家,這樣的事情也是不多見的。

  直至夜幕降臨,阿婉離開溫府,難得回家,離去之時阿婉難免不舍,卻並未外露,直到上了轎攆,才道,「六郎怎會突然想到帶我回溫府?」

  齊衍之卻不正面回答,「怎麼,難道不開心?」

  阿婉自然搖頭否認,自上回溫老夫人入宮後,阿婉便悶悶不樂,齊衍之不過是想著趁阿婉生辰帶她出宮散散心,順道的回溫府與老夫人長談一番也好。

  正月十五自然少不了花燈,即便是今年受了暴雪的影響,京城湧入不少周邊縣城的災民,世道不如往年平靜,但這賞花燈卻是不能少的,模樣各異的花燈也代表了百姓祈求來年平安順遂的願望,。

  齊衍之與阿婉到了長寧街上時,這兒早已經擺滿了各種小攤,很有年節的氣氛,與長寧街相連的周邊街道上也是人聲鼎沸,作為主街道的長寧街更不必說,還只是街道的入口處,便已經擠得水泄不通,見狀,考慮到皇上的安危,阿婉便提議,「這兒人太多了,咱們不若就在旁邊的街道逛逛就是。」

  阿婉的小心思自然瞞不過齊衍之,立於長寧街口,齊衍之護著阿婉小心翼翼的避開擁擠的人群,「若是為了朕,自然不必考慮這些。」畢竟手下養了這麼多暗衛,一個個也不是吃素的。

  阿婉依舊搖頭,「這樣人山人海的,擠進去咱們什麼也瞧不著,方才我看了那邊,有個老人家賣花兒呢,我想瞧瞧去。」

  齊衍之扭頭一看,大冬天的賣花兒可不就是稀奇,況且在周圍街道擺攤的多是付不出長寧街攤費小販,想來阿婉是想要去照顧他們的生意,是以對於阿婉這說法,齊衍之倒也應了。

  話說買花的老漢看著一對穿著富貴的人帶著隨從過來,便知有生意上門了,可這老漢是附近縣的小村里過來的,一向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口舌笨拙,半天也沒聽到他說話。

  阿婉走近了看,才發現這些花兒都是編出來的,暗黃的光線下足以以假亂真了,再細看這擺攤的老漢,身上的衣服打了好幾個補丁,臉上的褶子像是刀刻一般,握著竹篾的手還緊張得有些發抖,便也知道這是個本分的莊稼人,笑道,「老大爺,你這花兒怎麼賣?」

  老漢一看這仙女兒一般的富貴小姐問話,沒跟城裡人打過交道的他更是緊張,說話都不大利索,「三......三文錢......一......支。」

  阿婉蹙眉,拿了一支起來細看,花兒雖是竹篾編的,但十分精緻,還很用心的將竹篾上的毛刺也磨掉了,怎麼也不應該只賣三文錢才是。

  老漢看阿婉皺了眉,怕阿婉嫌貴不想要,忙解釋道,「這都是小老兒自己砍竹子編的,若是您要買,就......就兩文錢一支!」想起還在大雜院裡生病的老太婆和嗷嗷待哺的孫子,老漢迫切的想要把自己編的花兒給賣出去。

  阿婉搖搖頭,「便三文錢一支就是,我都要了。」

  一直不說話的齊衍之這是問道,「你可還會編其他的小玩意兒?」

  老漢驚喜連連,語速都快了起來,「會的會的,什麼蜻蜓蚱蜢,小老兒都會的,平日閒時就編這些小玩意逗小孫子玩兒!」邊說手邊飛快的捏著竹篾上下開始編起來,一雙手靈活的簡直要晃花人眼。

  很快,一隻竹蜻蜓便從老漢手裡出現了,瞧著栩栩如生的蜻蜓,阿婉倒是想著能帶回去給心心念念玩兒,還不等阿婉說話,老漢鼓起勇氣便將蜻蜓舉到了齊衍之面前,「老爺,給小姐買個玩兒吧,也跟花兒一樣,只要三文錢。」

  齊衍之不說話,頓時臉就黑了下來,老爺小姐什麼的生生就把他與阿婉叫差了一個本分,李得閒不愧是皇上的心腹,阿婉還在偷笑時,已經開口斥道,「什麼老爺小姐,是我們家老爺和夫人!會不會說話?」

  雖是斥責的語氣,但並不兇狠,老漢忙驚訝道,「對不住對不住,是小老兒眼岔了,夫人看著就像是咱們村兒里小閨女兒模樣,小老兒沒想到......」

  阿婉此時也止住了笑,打斷了他,「老大爺,只管把你會編的小東西都編出來,我都要了。」

  看著老漢編著竹篾,阿婉便與老漢聊起來,一來二去將老漢的家底兒摸清楚了。

  原是老漢的兒子媳婦早早就去了,只留下個小孫子,家鄉遭災以後,家裡的老太婆又摔了腿,郎中沒法兒進村,老漢就自己用板車將老太婆與小孫子拉出了村,鄉鎮裡的大夫看不好,老漢就帶著她們進城來找大夫,這般折騰下來,盤纏也將要用盡了,那些招小工的地方多是要靠賣力氣掙錢,老漢哪裡爭得過那些小年輕,不得已只好出來擺個小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