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很快,伯爺帶著伯府一大家子,連帶著族裡的一些親戚都登了門。秦燁招呼著老少爺們在院子外頭的遮陽傘下坐下,一邊飲酒一邊閒聊。蘇三奶奶則和杜媽媽一起迎了女客去往紫荊院。杜媽媽得了寄薇的話,只說寄薇身子還未全好,依然在養著,於是有那熟識的女客,就自去了正房尋寄薇。
寄薇那邊由孔欣瑤陪著,就坐在榻上招待那來訪的賓客。太太自重身份,並未到正房來看寄薇,就坐在那花廳里和人閒聊飲茶,受那些親戚家的夫人們吹捧。倒是三奶奶和五奶奶結伴進了屋。三奶奶和五奶奶原本以為這莊子必然簡陋無比,沒想到進了寄薇的房,卻發現那些擺設都是十分昂貴,並且雅俗共賞,心裡不由得又多了幾分妒意。
待見了寶哥兒,又覺得寄薇果然好命,被大奶奶這般算計,還能將兒子健健康康地生下來。如今秦燁正經成了二品大員,就算是不承爵,那也是非常的富貴了。三奶奶葉氏就想著也該多巴結下寄薇,於是給寶哥兒的見面禮倒也價值不菲。五奶奶如今正跟五爺置氣呢,見了孩子是又羨又妒,卻也強忍著性子誇了幾句,送了一副純金打造的長命鎖。
秦燁這時候使人來叫奶娘抱著孩子出去給那些老少爺們看,奶娘連忙抱著寶哥兒出去了。在座眾人都知道秦燁如今受了皇帝的器重,見了寶哥兒那白白胖胖的樣子,將他誇成了天上的金童一般,再也沒有更好的了。
秦燁素來冷硬的臉上也帶了三分笑意,聽了眾人誇獎,也偶爾謙遜幾句。伯爺更是滿面放光,倒是比他自己當年有了兒子還高興。大爺和三爺面上的笑意卻只帶了點影子,想是想起自家的事情,並不開懷。五爺卻是真心實意敬仰這個哥哥的,如今哥哥做了大將軍,他更是要著意巴結,因此一個勁地給秦燁敬酒,想著改日跟秦燁說說,讓他幫忙調個容易立功的職位。
這一場滿月酒因為秦燁十分盡心,倒也真的辦得圓圓滿滿。到得晚間賓客們都散了,秦燁帶著三分醉意,又去敲寄薇的房門,不管不顧地在外頭揚聲叫著“阿蕊”。他這一日盡在外頭陪客了,竟連抽空見一見寄薇的時間也沒有。
寄薇本來打定了主意不開門的,但聽秦燁借著酒意一聲聲在外頭喊著“阿蕊”,擔心被丫頭婆子們聽見了說閒話,於是還是讓杜媽媽打開了門。
秦燁跌跌撞撞進了門,臉上帶著傻乎乎的笑,就往寄薇的床上撲。杜媽媽見狀,連忙將他攙扶了,讓他坐到那八仙桌邊上。
☆、149最新章節
秦燁被杜媽媽阻了去路,坐到了凳子上,倒也不惱,就那麼直直地望著寄薇,口裡說道:“阿蕊,我今日真高興。”
寄薇坐在榻上,只低了頭瞧手中給寶哥兒織的襪子,並不理他。秦燁見狀心中有些難受,卻還是強撐著笑意,說道:“阿蕊,別這樣,跟我說說話,好嗎?”
寄薇依舊不言不語。杜媽媽見秦燁坐得規矩,暗想應該讓他們兩口子好好談談,於是悄悄帶著丫頭們出去了,又體貼地關上了門。
秦燁望著寄薇無動於衷的樣子,心中苦澀異常,啞聲說道:“阿蕊,我知道,都是我對不住你。可是,我這樣……也是有苦衷的。”
秦燁也知道自己這樣說其實有點無恥,是在為自己的食言而肥找藉口。畢竟,他不能親手為寄薇復仇,原因還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如果他是嫡子,今日早已叫寄薇揚眉吐氣。偏偏他只是一個外室子,伯府這麼多年將他當做嫡子養大,他自然應該報效伯府,不該讓父親為難。
可是要秦燁坦言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外室子,他實在說不出口。
如果寄薇知道他不過是個外室子,會不會一怒之下帶著孩子離開他呢?畢竟,她如今深恨伯府,對自己也無愛意。想到這裡,秦燁不由自主地有些顫抖。
寄薇對他,心中還是有著恨意的吧?那麼些年,他大部分時間在外征戰,偶爾回來,卻又任由太太往自己身邊塞人,將寄薇常常氣得吃不下飯,卻從未好言好語勸慰過,只當她不賢惠,不大度。後來甚至為了大局,納了阮姨娘為貴妾,差點害得寄薇喪了命。寄薇在他身邊,真的是幾經生死了。
秦燁忽然想起前幾年他和寄薇鬧彆扭的時候,那時他正是少年意氣,仗著自己是伯府最出色的嫡子,並不將寄薇放在眼裡,每每都要寄薇先低頭才又和好。
難道如今真的是現世報?
也罷,如今身份倒轉,他受這些委屈也是應該的。這些年,他是真的委屈了她,可如今她是他的妻子了,他絕不會放手。
反正寄薇如今已經是他兩個孩兒的娘了,她就算惱怒自己沒有守諾,卻也輕易不會說出和離之類的話。他們還有那麼多年要相守,寄薇這回惱了他,以後只要他盡心盡力做到最好,慢慢還是討了她的歡心的。
秦燁堅定了信念,望著寄薇低低道:“阿蕊,你放心,以後我必不會再叫你受了委屈。我知道你如今不信我,沒關係,我不勉強你一定要信我。你只看我到底是怎麼做的。你若是一直不想回伯府也沒關係,父親不可能分家,那我就自個兒去掙個爵位,到時候再風光地將你接回去,好嗎?”
寄薇心想,說的倒是好聽,難道秦燁以為這爵位是好得的?不過既然他說了這話,倒是省了她的事,免得她還要花盡心思找不回伯府的理由。於是她微微地勾起嘴角,冷冷道:“四爺這回不會又食言而肥了吧?”
秦燁一顆心仿佛在烈火上烤了又烤,卻只是黯然答道:“阿蕊,你就信我這一回吧!”
寄薇揚眉道:“即使如此,那等著四爺來接我的那日,四爺再進我的屋吧!現在我要休息了,四爺請便。”說著,寄薇自己扭轉身子躺在了榻上,準備睡了。
秦燁看著那窈窕秀氣的身影,心想自己大概短時間內只能做和尚了。明明心愛之人近在咫尺,卻不能觸碰,不能親近,這簡直比面對千軍萬馬還讓他覺得煎熬。寄薇什麼時候能不再叫他“四爺”,能開口叫他一聲“夫君”呢?
秦燁無比落寞地出了正房,歇在了廂房。到了第二日,他又不得不去前鋒營營地了。
秦燁帶回來的那五萬兵馬,有一部分傷兵傷好後不能再為朝廷效力了,只能退伍。還有一部分老兵,在外征戰多年已是思鄉心切,只有放了他們離去。於是,原本五萬的隊伍,如今只剩下了三萬多。
既是如此,只有重新徵兵。偏偏因為這一場戰爭,很大一部分青壯年都已經喪命在了戰場上,如今再也徵兵,前來應徵的是寥寥無幾。秦燁雖然煩心和寄薇的事情,但這軍務更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因此到了軍營,他一下子就投入了緊張的軍務當中,暫時不去想其他了。
秦燁軍務繁忙,因此往往隔個十來天才去一趟盈袖莊。不過,他留了自己心腹的兩個管事在那守著,讓他們隨時聽候寄薇的吩咐。
秦燁讓首飾店打的那一套首飾頭面已經好了,他親自送去給寄薇,寄薇也只是淡淡的,仿佛並沒有多麼歡喜。秦燁信守諾言,並不去歪纏寄薇,只和一雙兒女親熱一番,就去廂房裡安睡。
因紫荊院裡晚上值夜的都是寄薇的心腹,倒也並無人知道這夫妻倆是分房睡的。只杜媽媽心軟了,每次待秦燁走了,就要在寄薇耳邊嘮叨半天。寄薇一概笑眯眯聽了,待秦燁下一次來了,卻依然故我,從未給過他好臉色。
杜媽媽看已經這樣了,秦燁還不惱,也只有放下這一番心事,隨寄薇去鬧了。
住在別莊的日子安靜而悠閒,寄薇平日裡除了帶著寶哥兒,還會在莊子裡到處走走看看,偶爾還跟著下人們去摘葡萄、挖花生,真是自在非常,比之伯府不知道安逸了多少。
別莊來客很少,除了蘇府的人,還有寄薇親近的孔欣瑤、穆青蓮、秦芷容等人來看過她幾回,就只有瑞王世子經常來拜訪了。瑞王世子李興禹第一次來別莊的時候,還怨怪蓓蓓搬了地方住也不告訴他,後來見別莊幽靜,又可以親自去小溪里抓魚,就把這抱怨丟了,反而歡喜之極。
蓓蓓住在這別莊裡,除了才幾個月大的弟弟之外,並無別的玩伴,因此特別高興李興禹來找她玩。李興禹往往在盈袖莊一住就是好幾天,直到王府來人催他,這才又回去。
寄薇住在別莊消息閉塞,秦燁也很少跟她說朝廷政務,所以寄薇得知皇帝中風半身不遂的事情,已經是在這事發生了半個多月之後了。當時李興禹有點愁眉苦臉的,說因為皇帝臥病在床,他也不時地要進宮去請安,以後不能再隨隨便便來盈袖莊住了。
寄薇一聽這話,就詳細地問了幾句。原來皇帝年事已高,前陣子又憂心戰事,一直沒睡好覺,等到大軍得勝歸來,他過於高興,在宮裡通宵達旦地飲宴作樂,沒想到樂極生悲,一下子就中風了。雖然有太醫救治及時,但依然落了個半身不遂,連話也說不利索了。
寄薇那邊由孔欣瑤陪著,就坐在榻上招待那來訪的賓客。太太自重身份,並未到正房來看寄薇,就坐在那花廳里和人閒聊飲茶,受那些親戚家的夫人們吹捧。倒是三奶奶和五奶奶結伴進了屋。三奶奶和五奶奶原本以為這莊子必然簡陋無比,沒想到進了寄薇的房,卻發現那些擺設都是十分昂貴,並且雅俗共賞,心裡不由得又多了幾分妒意。
待見了寶哥兒,又覺得寄薇果然好命,被大奶奶這般算計,還能將兒子健健康康地生下來。如今秦燁正經成了二品大員,就算是不承爵,那也是非常的富貴了。三奶奶葉氏就想著也該多巴結下寄薇,於是給寶哥兒的見面禮倒也價值不菲。五奶奶如今正跟五爺置氣呢,見了孩子是又羨又妒,卻也強忍著性子誇了幾句,送了一副純金打造的長命鎖。
秦燁這時候使人來叫奶娘抱著孩子出去給那些老少爺們看,奶娘連忙抱著寶哥兒出去了。在座眾人都知道秦燁如今受了皇帝的器重,見了寶哥兒那白白胖胖的樣子,將他誇成了天上的金童一般,再也沒有更好的了。
秦燁素來冷硬的臉上也帶了三分笑意,聽了眾人誇獎,也偶爾謙遜幾句。伯爺更是滿面放光,倒是比他自己當年有了兒子還高興。大爺和三爺面上的笑意卻只帶了點影子,想是想起自家的事情,並不開懷。五爺卻是真心實意敬仰這個哥哥的,如今哥哥做了大將軍,他更是要著意巴結,因此一個勁地給秦燁敬酒,想著改日跟秦燁說說,讓他幫忙調個容易立功的職位。
這一場滿月酒因為秦燁十分盡心,倒也真的辦得圓圓滿滿。到得晚間賓客們都散了,秦燁帶著三分醉意,又去敲寄薇的房門,不管不顧地在外頭揚聲叫著“阿蕊”。他這一日盡在外頭陪客了,竟連抽空見一見寄薇的時間也沒有。
寄薇本來打定了主意不開門的,但聽秦燁借著酒意一聲聲在外頭喊著“阿蕊”,擔心被丫頭婆子們聽見了說閒話,於是還是讓杜媽媽打開了門。
秦燁跌跌撞撞進了門,臉上帶著傻乎乎的笑,就往寄薇的床上撲。杜媽媽見狀,連忙將他攙扶了,讓他坐到那八仙桌邊上。
☆、149最新章節
秦燁被杜媽媽阻了去路,坐到了凳子上,倒也不惱,就那麼直直地望著寄薇,口裡說道:“阿蕊,我今日真高興。”
寄薇坐在榻上,只低了頭瞧手中給寶哥兒織的襪子,並不理他。秦燁見狀心中有些難受,卻還是強撐著笑意,說道:“阿蕊,別這樣,跟我說說話,好嗎?”
寄薇依舊不言不語。杜媽媽見秦燁坐得規矩,暗想應該讓他們兩口子好好談談,於是悄悄帶著丫頭們出去了,又體貼地關上了門。
秦燁望著寄薇無動於衷的樣子,心中苦澀異常,啞聲說道:“阿蕊,我知道,都是我對不住你。可是,我這樣……也是有苦衷的。”
秦燁也知道自己這樣說其實有點無恥,是在為自己的食言而肥找藉口。畢竟,他不能親手為寄薇復仇,原因還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如果他是嫡子,今日早已叫寄薇揚眉吐氣。偏偏他只是一個外室子,伯府這麼多年將他當做嫡子養大,他自然應該報效伯府,不該讓父親為難。
可是要秦燁坦言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外室子,他實在說不出口。
如果寄薇知道他不過是個外室子,會不會一怒之下帶著孩子離開他呢?畢竟,她如今深恨伯府,對自己也無愛意。想到這裡,秦燁不由自主地有些顫抖。
寄薇對他,心中還是有著恨意的吧?那麼些年,他大部分時間在外征戰,偶爾回來,卻又任由太太往自己身邊塞人,將寄薇常常氣得吃不下飯,卻從未好言好語勸慰過,只當她不賢惠,不大度。後來甚至為了大局,納了阮姨娘為貴妾,差點害得寄薇喪了命。寄薇在他身邊,真的是幾經生死了。
秦燁忽然想起前幾年他和寄薇鬧彆扭的時候,那時他正是少年意氣,仗著自己是伯府最出色的嫡子,並不將寄薇放在眼裡,每每都要寄薇先低頭才又和好。
難道如今真的是現世報?
也罷,如今身份倒轉,他受這些委屈也是應該的。這些年,他是真的委屈了她,可如今她是他的妻子了,他絕不會放手。
反正寄薇如今已經是他兩個孩兒的娘了,她就算惱怒自己沒有守諾,卻也輕易不會說出和離之類的話。他們還有那麼多年要相守,寄薇這回惱了他,以後只要他盡心盡力做到最好,慢慢還是討了她的歡心的。
秦燁堅定了信念,望著寄薇低低道:“阿蕊,你放心,以後我必不會再叫你受了委屈。我知道你如今不信我,沒關係,我不勉強你一定要信我。你只看我到底是怎麼做的。你若是一直不想回伯府也沒關係,父親不可能分家,那我就自個兒去掙個爵位,到時候再風光地將你接回去,好嗎?”
寄薇心想,說的倒是好聽,難道秦燁以為這爵位是好得的?不過既然他說了這話,倒是省了她的事,免得她還要花盡心思找不回伯府的理由。於是她微微地勾起嘴角,冷冷道:“四爺這回不會又食言而肥了吧?”
秦燁一顆心仿佛在烈火上烤了又烤,卻只是黯然答道:“阿蕊,你就信我這一回吧!”
寄薇揚眉道:“即使如此,那等著四爺來接我的那日,四爺再進我的屋吧!現在我要休息了,四爺請便。”說著,寄薇自己扭轉身子躺在了榻上,準備睡了。
秦燁看著那窈窕秀氣的身影,心想自己大概短時間內只能做和尚了。明明心愛之人近在咫尺,卻不能觸碰,不能親近,這簡直比面對千軍萬馬還讓他覺得煎熬。寄薇什麼時候能不再叫他“四爺”,能開口叫他一聲“夫君”呢?
秦燁無比落寞地出了正房,歇在了廂房。到了第二日,他又不得不去前鋒營營地了。
秦燁帶回來的那五萬兵馬,有一部分傷兵傷好後不能再為朝廷效力了,只能退伍。還有一部分老兵,在外征戰多年已是思鄉心切,只有放了他們離去。於是,原本五萬的隊伍,如今只剩下了三萬多。
既是如此,只有重新徵兵。偏偏因為這一場戰爭,很大一部分青壯年都已經喪命在了戰場上,如今再也徵兵,前來應徵的是寥寥無幾。秦燁雖然煩心和寄薇的事情,但這軍務更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因此到了軍營,他一下子就投入了緊張的軍務當中,暫時不去想其他了。
秦燁軍務繁忙,因此往往隔個十來天才去一趟盈袖莊。不過,他留了自己心腹的兩個管事在那守著,讓他們隨時聽候寄薇的吩咐。
秦燁讓首飾店打的那一套首飾頭面已經好了,他親自送去給寄薇,寄薇也只是淡淡的,仿佛並沒有多麼歡喜。秦燁信守諾言,並不去歪纏寄薇,只和一雙兒女親熱一番,就去廂房裡安睡。
因紫荊院裡晚上值夜的都是寄薇的心腹,倒也並無人知道這夫妻倆是分房睡的。只杜媽媽心軟了,每次待秦燁走了,就要在寄薇耳邊嘮叨半天。寄薇一概笑眯眯聽了,待秦燁下一次來了,卻依然故我,從未給過他好臉色。
杜媽媽看已經這樣了,秦燁還不惱,也只有放下這一番心事,隨寄薇去鬧了。
住在別莊的日子安靜而悠閒,寄薇平日裡除了帶著寶哥兒,還會在莊子裡到處走走看看,偶爾還跟著下人們去摘葡萄、挖花生,真是自在非常,比之伯府不知道安逸了多少。
別莊來客很少,除了蘇府的人,還有寄薇親近的孔欣瑤、穆青蓮、秦芷容等人來看過她幾回,就只有瑞王世子經常來拜訪了。瑞王世子李興禹第一次來別莊的時候,還怨怪蓓蓓搬了地方住也不告訴他,後來見別莊幽靜,又可以親自去小溪里抓魚,就把這抱怨丟了,反而歡喜之極。
蓓蓓住在這別莊裡,除了才幾個月大的弟弟之外,並無別的玩伴,因此特別高興李興禹來找她玩。李興禹往往在盈袖莊一住就是好幾天,直到王府來人催他,這才又回去。
寄薇住在別莊消息閉塞,秦燁也很少跟她說朝廷政務,所以寄薇得知皇帝中風半身不遂的事情,已經是在這事發生了半個多月之後了。當時李興禹有點愁眉苦臉的,說因為皇帝臥病在床,他也不時地要進宮去請安,以後不能再隨隨便便來盈袖莊住了。
寄薇一聽這話,就詳細地問了幾句。原來皇帝年事已高,前陣子又憂心戰事,一直沒睡好覺,等到大軍得勝歸來,他過於高興,在宮裡通宵達旦地飲宴作樂,沒想到樂極生悲,一下子就中風了。雖然有太醫救治及時,但依然落了個半身不遂,連話也說不利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