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媚雖然已經是當祖母的人,但一雙眼睛不見絲毫渾濁,她眼底有著柔和的笑意,靜靜地聽孫子哼哼了一會兒歌,很快睡了過去。

  武媚睡下不久,坐在塌邊的小孫子就被一雙大手抱了起來。

  小孫子一驚,轉頭看去,看見了自己祖父狄仁傑。

  狄仁傑一手抱著幼孫,一手朝他比了個噤聲手勢。

  小孫子也朝他比了個相同的手勢,被狄仁傑放到房門外後就快活地玩去了。

  狄仁傑輕手輕腳回到床邊,又輕手輕腳地伸手去探武媚額頭,確定武媚額頭沒再發燙才放下心來,坐到一旁拿起案頭的文書一頁頁地翻看著,幫武媚先做個篩選。

  攔是不可能攔住的,只能幫她減少點工作量了!

  武曌離開了武府。

  這個小世界和他們生活的世界完全不一樣,每一個人的生活似乎都被指引到最美好的方向。她久在權利漩渦之中浮沉,絕不可能過上這種夫妻相愛、兒孫純孝的平靜生活。

  她並不後悔一步步握住權柄,登上許多女子從來不曾肖想過的帝位,那是她一輩子最得意也最滿意的事之一。可若是能為一國女相,開古來之先河,又能與夫婿相知相得、與兒孫感情親厚,似乎也不失為另一種美滿人生。

  參與這次一日游的還有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聽說這個小世界有關於自己的戲劇,還有不少詩文話本,不由親自去看了看。

  她先是讀完了署名為“李循瑀”的《平陽公主傳》,回憶起了不少往昔之事。再看一旁有人在讀關於李幼玉的書,不由跟著那位認真捧讀的年輕女孩把和李幼玉這個女將軍的事讀完了。

  平陽公主走出圖書館,往路中間看去,那裡立著個指揮交通的娘子軍。臨近年底長安越發熱鬧,車馬經常堵在一起,這時候得由士兵組成的“交通指揮員”負責疏通和勸行。

  不僅交通指揮員,街上各行各業都有女孩子的身影,城門也有女兵在當值。

  平陽公主一路走走停停,走到城門之外看著沿著河道遊玩賞景的女孩兒們,感覺這是一個她從未想像過的世界。

  當年她組建娘子軍,帶著人攻城掠地,最終也免不了要歸附於父親和兄弟,女子要做到一些事,需要比男子付出更大的代價——更令人難過的是,即便你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也不定能做成。

  平陽公主站在柳樹下,含笑看著那些笑語盈盈討論著學業或者衣裳首飾的女孩兒們,微風輕輕吹拂著她們的裙擺,撩開一地明亮的日光。

  如果是這個世界的話,一切都會不同的吧?

  其他人陸陸續續去看了自己想看的人,最後不約而同地在滕王府上碰上了。

  老魏和魏徵倒是一直在滕王府上,因為李元嬰邀了魏家人過來玩。

  說是要慶賀生辰,實際上是底下的人在忙碌,李元嬰自個兒只負責帶著一群小孩兒到處瞎玩。

  李元嬰老了也不太靠譜,還建議一堆胡亂叫他麼麼的重孫一輩和他玩捉迷藏,誰最後被他找出來可以和他一起偷吃冰糕。大冬天的吃冰糕,也只有他才能想得出來!

  李元嬰不僅想得出來,他還幹得出來,他特意裝作找不到寶貝重孫女,把其他小孩全逮了出來,最後帶著寶貝重孫女一起捧著碗入口即化、又冰又軟的冰糕享受起來,一邊吃還要一邊問寶貝重孫女:“好不好吃?”

  才那么小一點的小女娃哪會想那麼多?李元嬰問了,她就高高興興地點頭:“好吃!”

  這下好了,一群半大小子被他鬧哭了。

  魏姝她們很快被哭聲引了過來。

  李元嬰見勢不妙,趕緊叫寶貝重孫女把冰糕藏背後。

  魏姝一見他們一大一小如出一轍的心虛模樣,哪會看不出他們在幹壞事?她無情地收繳了冰糕,讓人各自把孩子帶進屋哄好。

  魏姝嘆著氣說:“你啊,大冬天的帶小麼吃冰。”

  李元嬰振振有詞:“我身體好得很。”

  小麼也挺直胸脯站在李元嬰身邊,學著李元嬰說話:“好得很!”

  魏姝拿他們沒辦法。

  傍晚官員們陸陸續續下衙,王勃和駱賓王等人年底回京述職,難得聚在一起,準備在曲江聚一聚,開個文會熱鬧熱鬧,特地派人來邀李元嬰過去玩玩。

  李元嬰身體雖然挺硬朗,老了卻不太愛出門,難得老友相邀總算願意去走動走動松松筋骨。他騎著馬出了門,到了曲江一帶,卻見兩個相貌過人、各有風姿的文客在外徘徊。

  李元嬰相了一輩子的人,看人極准,一下子看出這兩文客的不凡。他下馬上前攀談,得知他們一個乃是隴西人,也姓李,單名一字白;另一個乃是蜀中眉山人,姓蘇,單名一字軾。

  李元嬰聽他們談吐不凡,起了結交之心,當即邀他們一起來參加曲江文會。怕他們不願來,他還給他們說了與會之人:有寫出“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的駙馬盧照鄰,有七歲寫出“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航海文學專家駱賓王,有寫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王勃,有寫出“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的楊炯,有寫出“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賀知章,反正各個都是精擅詩文的厲害人物,和他們一起開文會,好詩好文之人一定能飽覽佳作、饜足而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