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元嬰暗搓搓和李二陛下完成暗箱交易,又腆著臉和魏姝說還是用李二陛下賜的名字好,反正他們也挑不出好名字來,讓兩個小的沾沾李二陛下龍氣挺好的。

  魏姝總覺得李元嬰有事瞞著她,不過她挺喜歡李二陛下給起的兩個名字,難得李元嬰不倔了,她自然不會反對。

  李元嬰有兒萬事足,再加上李二陛下罵了他一通,接下來他每天都消極怠工,樂滋滋地抱著孩子玩。

  到魏姝都覺得在家待不住、要出去做點事了,李元嬰還賴著不肯出門,天天抱著兩孩子送魏姝出門,殷殷叮囑魏姝讓她早點回來,家裡爺三個在等著她回家!

  每個到過滕王府的人離開時表情都有些一言難盡。

  開始幾個月大家還覺得他剛得了兒子情有可原,到半年後李元嬰懶成了常態,每天只關心兒子什麼時候能學會坐起來,很多人都覺得這樣下去不行,紛紛上書和李二陛下告密,好好的進士親王可不能被兩兒子耽誤了!

  當年李元嬰吹了那麼多牛逼,讓大夥跑南走北累成死狗,憑什麼他天天在家玩孩子?!

  這些舉報李元嬰消極怠工的摺子看得李二陛下腦仁疼。

  這小子積極起來讓人頭疼,偷懶起來還是讓人頭疼,真不知拿他怎麼辦才好。聽說魏姝都能出府做事了,李二陛下琢磨著也該讓李元嬰回長安了,不能讓李元嬰繼續留在那邊躲懶,當即讓人帶著一紙詔書去江南把人帶回來。

  李元嬰接到旨意後拖拖拉拉,一直拖到兩兒子快滿周歲才磨磨蹭蹭地帶著他們回長安。

  李象帶著一群小蘿蔔頭翹首以盼,都想看看兩個還沒滿一歲的小堂叔。兩個雙生兒哎,不知道長得像不像,要是長得一模一樣的話,也不知該怎麼認他們才好!

  於是李元嬰一行人抵達長安後還沒來得及入宮覲見,兩小寶寶就被一群小蘿蔔頭圍著看了一遭,待遇和當時送進京來搞科普的鯊魚崽崽差不多。

  兩個小寶寶已經會站起來了,想走的話能搖搖晃晃走幾步,在長相上漸漸也有了區別,哥哥長得像魏姝、弟弟長得像李元嬰,據李元嬰說這是異卵雙生,即使同一天出生也長得不怎麼像。

  在脾氣上哥哥弟弟也有區別,哥哥每天按時按點醒,按時按點吃,乖得不得了;弟弟每天懶洋洋,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睡姿還總跟大爺似的,有力氣蹬人後差點沒把哥哥踹下床。

  比如這會兒有那麼多堂侄堂侄女圍著看,弟弟還兀自睡得四仰八叉,一副雷打不動的霸氣樣。哥哥則一本正經地坐在弟弟旁邊,別人和他說什麼他都很有禮貌地咿咿呀呀應答,雖然大家都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就是了。

  李元嬰在一旁看著,心裡暗暗嘀咕不會是隔代遺傳,曾孫像曾祖吧?想想自己和魏姝要是生出個小魏徵來,那也太嚇人了,老了指不定天天要被他追著規勸!

  李元嬰有點犯愁,晚上和魏姝嘀咕了半天,說回頭一定要好好教育大兒子,堅決不讓他走上歪路。魏姝聽了捏了他一把,說道:“像祖父哪裡就是歪路了?”

  李元嬰立刻閉了嘴。

  第二天他和魏姝帶著兩小孩入宮覲見。

  李二陛下提出想要抱抱兩個堂侄,李元嬰在一旁緊張地說:“皇兄你挺久沒抱過小孩了吧?你會不會抱的啊?可別摔了我兒子,小孩子不經摔的!”

  李二陛下橫他一眼,覺得這小子還是這麼能惹人生氣。他穩穩噹噹地把兩小孩分別抱到懷裡仔細看了看,才對李元嬰說:“你這才兩兒子,我孫子都比你多多了。”要說誰更不會抱小孩,那肯定是李元嬰!

  李元嬰振振有詞:“我雖然才兩兒子,但是我陪兒子的時間可比你陪所有兒子孫子的時間加起來還要多!”他得意洋洋地說完了,又掏出自己親自畫的兒子成長畫冊給李二陛下看,自賣自誇地說自己孩子學什麼都比別人早,句句都透著“我家孩子天下第一”的得瑟。

  李二陛下聽他叨叨個沒完,把他給趕走了。虧他還好意思說,不知道這大半年來有多少人上書參他不務正業天天在家帶孩子玩嗎?!

  李元嬰覺得李二陛下不懂欣賞,逮著認識的人一個個騷擾過去,和每一個人誇起他的兒子有多可愛多聰明。

  可愛倒是人人都看得出來,但聰明的話大家都覺得李元嬰又在吹牛逼,話都還不會說的兩小屁孩,絕對得要有親爹眼神才看得出他們聰明過人!

  李元嬰鍥而不捨地炫耀了一圈,又開始在長安積極建設幼兒園配套設施,早幾年已經建起來的文史館、海洋館、生態園、異域展館等等地方都被他拾掇起來好好擴建,這可是他孩子長大之後要去玩的地方,絕對要把它們好好維護起來!

  雖然看起來還是不務正業,但李元嬰至少在幹活了,抨擊他偷懶的摺子沒了大半。

  轉眼兩小孩滿周歲,李元嬰按照南邊的風俗給自家兒子辦抓周禮,李二陛下和李承乾他們都添了點名貴的小玩意,連李泰都別彆扭扭地拿來兩本做工精巧的玉書。

  現在大夥都覺得這種編纂成冊的書很方便,印書的話基本都這樣印,李泰是愛書之人,也緊跟潮流編了幾本可以翻頁的書讓書坊印出來,賣得還挺不錯。

  想起當年自己拿卷心愛的書去給李元嬰抓周,慘遭李元嬰辣手催書,李泰決定吸取教訓弄兩本玉書過來,免得又遭毒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