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三,你也來吃!”祖爺吩咐道。

  “不了,不了,謝祖爺。”三壩頭心想:這玩意有什麼好吃的!

  “嗯?”祖爺眼睛一歪。

  三壩頭立馬心領神會:您一個人陪著他吃還不行,還得搭上我。只好上前抓了一塊,硬生生地吞了下去。

  呆福一看大家都吃了,也不再拘謹了,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吃了一陣,祖爺又讓他喝茶,呆福喝了幾口,漱了漱粘在嘴裡的桂花糕,咕咚一口咽了下去。三壩頭看後差點沒吐了。

  “哥啊,你這些年去哪裡了?十幾年前,你回老家,給我留了個條子,說有事可按照這個地址到上海找你……前年我來過上海一次,結果到處都是日本鬼子,嚇得我沒敢進城就跑了。鬼子被趕跑後,我按照你條子上的地址又來找,結果那個地方現在都是布衣店,都是做買賣的……這是我第四次來上海找你了……路費都是鄉親們湊的……”說到這兒,呆福眼圈一紅,又要哭。

  祖爺一聲長嘆:“兄弟啊,說來話長,我這些年都不在上海……唉,一言難盡……兄弟找我何事?儘管講!”

  “哥啊……”呆福終於忍不住了,眼淚cháo水般湧出,“咱老家的祠堂被日本人的飛機給炸了!上官家族的宗祠沒了!三百年的老祠堂啊,全炸碎了!這不,今年大旱,顆粒無收,老人們都說這是壞了祖宗祠堂的風水所致,祖宗牌位和族譜都被炸沒了,我們這一脈該斷子絕孫了……”

  祖爺聽到這兒心如刀絞,又想起自己的祖墳被左詠禪等人破壞,心中陣陣劇痛。

  “哥啊,我這次來,就是受鄉親們所託,大家都說你在城裡有頭有臉,還是大師,看看……看看是不是能籌集一些錢……把祠堂再建起來?……”呆福說。

  三壩頭一聽就明白了:這是來要錢的!堂口雖然祖爺是老大,但錢可是兄弟們拼了性命賺來的,況且祖爺自己父母的屍骨早就失散了,沒必要幫他們建祠堂了!

  想到這兒,三壩頭壯著膽兒說了一句:“唉……呆福叔,你的心情我家祖爺理解,其實我家祖爺心情比你們還要糟,你們的祠堂雖然被炸,可各家的祖墳還在,祖上的屍骨還在,只要將祠堂建起來,立上各家牌位,一切都可以重來……可憐我家祖爺……老太公老祖母的屍骨都不在了,空立一個牌位又有何意義啊,想來我就替祖爺心痛……”三壩頭抹了抹淚,靜待祖爺搭話。

  三壩頭這些話一語雙關:第一層意思是告誡祖爺不必再拿銀子參與這個祠堂興建的事了;第二層意思是責怪呆福等鄉親們,你們連祖爺的墳地都沒看管好,還有臉來要錢?

  祖爺看了看三壩頭,而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說:“我生是上官家族的人,死是上官家族的鬼,沒有上官一族代代血脈相傳,怎麼能有今日觀生之身?家父本出身寒門,後棄筆從戎,家境才逐漸轉好。人無論走到哪裡,無論過得如何,都不能忘本……至於我父母屍骨散落之事,那也是劫數……”

  呆福聽到這兒,突然插了一句:“哥,大叔、大嬸、爺爺、奶奶、哥哥的屍骨沒有丟啊!”

  祖爺一聽,端著茶杯的手懸在半空,愣愣地看著呆福。三壩頭也聽蒙了,傻傻地看著呆福。

  “你不知道嗎?”呆福接著說,“唉,也是,你往哪知道去啊!前幾年不是總打仗嘛,各種打,誰和誰打我們也搞不清楚,總之,咱們老家那兒總是過兵,一會兒中央軍來了,一會兒東北軍來了,一會兒川軍來了,一會兒鬼子來了,有好兵,也有壞兵,好兵來了至多是要點吃的喝點水,如果壞兵來了,那就麻煩了,搶東西、搶女人,更有一些敗兵,搶不到東西就放雷子把墳地炸了,偷裡面的葬品。後來保長和幾個家族長老商量,把墳地統統遷了地方,各家的祖墳都偷偷地挪了地方,新墳地不起墳包,沒人能看出這是墳地,上面照樣種莊稼,而老墳地照樣存在,只不過下面已經不是先人的屍骨了,塞的都是豬骨頭、羊骨頭,不仔細看誰也看不出!”

  祖爺的眼睛亮了起來。

  呆福頓了頓,撓撓頭,接著說:“不過也挺驚險的。那晚起墳時,我推著小推車,剛把叔、嬸、爺爺、奶奶的屍骨包好,就看到黑壓壓的一群人迎面而來。大家都嚇壞了,走近一看是一群逃難的老百姓,那群人認為我們車上是吃的呢,上來就搶。鄉親們不讓動,結果就打起來了,我死死抱著大叔大嬸的屍骨,他們就用石頭砸我腦袋。後來保長把長噴子(農村打兔子用的獵槍)端出來,放了一槍,他們才跑了!”說到這兒,呆福一低頭,摘下氈帽,“哥,你看,這就那晚砸的疤,頭皮都砸沒了,禿了,不長毛了,呵呵,所以我天天戴個帽子遮醜……”

  祖爺站起來,看著呆福腦袋上禿掉的那塊頭皮,和他緊緊相擁。

  “你不要命了……”祖爺拍著呆福的後背,強忍著沒讓淚流出來。

  呆福傻笑了一聲:“哥啊,你忘了,俺全家的命都是大嬸給的!那年俺爹去世,家裡沒錢埋葬,就借了東家的印子錢,後來利滾利還不上了,東家帶人到俺家鬧事,還叫人去挖俺爹的墳,俺娘要和東家拼命,被東家打斷了腿。後來……後來是嬸子給出的錢,東家這才作罷。事後俺娘對嬸子說這錢恐怕一時半會兒還不上,嬸子說什麼時候有什麼時候還,可……可還沒等俺能還錢……嬸子……嬸子就……”呆福說到這兒,不禁哭了出來。

  祖爺再也忍不住了,想起慈母,潸然淚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千古不變之定律。祖爺的母親生前行善,死後後世蒙蔭,本來祖爺都絕望了,在宗族觀念無比濃厚的中國,一個男人的祖墳都沒了,走到哪裡都抬不起頭。呆福的到來,讓祖爺如獲新生。

  這對整個堂口都是天大的好消息!兄弟們在祖爺臉上看到了久違的笑容。堂會上也一致通過:拿出銀子興修祠堂。

  新祠堂落成那天,祖爺親自題寫了六副祖祠對聯,從正門兩旁開啟,一直到宗譜兩旁,分別是:

  第一副:千支歸一本,萬家總同源。

  第二副:上官百世不易,烝嘗萬古如斯。

  第三副:祖德振千秋大業,宗功啟百世文明。

  第四副: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德行。

  第五副:致中和,族裔血脈本源出;知榮辱,宗門骨氣同根來。

  最後一副:祖德宗功留百世,父慈子孝萬年長。

  隨即祭典開始。那天,祖爺喝了好多酒。

  後來回到老宅,他睡著了,夢到了慈母對他笑,夢到了母親再次給他講《了凡四訓》里的故事。

  第二天回到上海,沒過兩天,祖爺又單獨外出了。這是祖爺多年來的一個習慣,有時他外出從不帶小腳,也不帶壩頭,就連貼身護衛小六子都不帶。誰也不敢問祖爺去哪裡,更不敢問他幹什麼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