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因登門求測的人太多了,袁樹珊不得不讓人排隊等候,並且求測的人要先填表,將生辰八字寫好後遞進去,袁樹珊閱完後求測的人再進去悉聽指點。

  算命館這番紅火,惹得周圍的小混混們眼紅,這傢伙掙了這麼多錢,怎麼也得分點。於是隔三岔五就有地痞流氓登門威脅:“賺了這麼多,吐點出來,否則就把你的館子砸了!”

  袁樹珊毫不畏懼:“好啊!砸了清淨!我本來也不想算!”

  混混們一聽,沒招了,但隨即又想出一個餿主意。他們在算命館門口守著,但凡看到有人算完命走出來,上去就問:“算得怎麼樣?”

  一般人都會說:“嗯,算得挺準的。”

  混混們馬上就會說:“那他沒算到你今日有血光之災?”

  “什麼意思?”

  “我打你個狗日的!再讓你來給他送錢!”說罷,混混們會一擁而上,把前來算命的老百姓打個鼻青臉腫。

  這樣一折騰,袁樹珊受不了了:這可怎麼辦?

  此時,上海三大亨之一的黃金榮也聽到了袁樹珊落戶上海的消息,便前來請教。袁樹珊幫黃金榮推算八字,精準無誤,黃金榮聽完無盡感慨:“先生博通易理,佩服佩服!”

  說完就要拿大洋。

  袁樹珊說:“大洋就不要了,在下有一事相求……”

  “先生請講!”

  袁樹珊把最近的苦惱說了出來。

  黃金榮一聽,非常氣憤:“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回到幫會,黃金榮即親自製作了一幅《英雄獨立》的畫軸,讓自己的手下開著吉普車載著樂隊,一路吹吹打打,給袁樹珊送了過去。

  混混們一看這陣勢,全嚇尿了,這算命先生跟青幫頭子是哥們兒,完了,這次吃不了兜著走了!於是紛紛來到袁樹珊的算命館求饒。

  袁樹珊很會做人,不但沒有責怪,反而笑著說:“各位都是綠林好漢,只是劫錯了地方,我這裡掙的錢都有用處,一部分用來抗戰,一部分興修學堂,所以,還請各位大俠高抬貴手。”說完,又拿出一些銀元,“多了沒有,各位好漢一人分兩塊,就當是買酒錢了!”混混們拿了錢,紛紛致謝,而後彬彬有禮地退去。

  此事傳遍了整個上海,連黃金榮都覺得袁樹珊會辦事。

  祖爺離開上海多年了,回來後也聽說了這件事,對袁樹珊老前輩更是心生佩服。他唯一擔心的是自己當年在報紙上大作噱頭,搞了個“南袁北韋東樂吾,三仙歸來問祖爺”,不知袁老先生會不會心存不悅。

  祖爺來到袁樹珊家裡,叩門,有一姑娘走了出來:“你找誰?”

  “我找袁老先生。”

  “我師父已經不算命了。”

  “哦,我不是找他算命的,麻煩你進去通稟,就說‘鐵版先生’求見。”

  “你稍等。”姑娘說完進去了。

  過了一會兒,姑娘回來了:“先生請進。”

  祖爺懸著的心落下了,趕忙跟隨姑娘走了進去。

  “袁老先生好,晚輩有禮了。”祖爺進門後即給袁樹珊恭恭敬敬地施禮。

  袁樹珊和藹一笑:“祖爺乃江淮後起之秀,易術精湛,愛國高尚,不像我等老朽只能躲進租界委曲求全。”

  “老先生過獎了,過獎了,晚輩實不敢當。久聞老先生大名,一直想來拜訪,無奈卷進戰事,東奔西走,如今剛剛回來,今日特來拜謁。”

  “祖爺的大名,老朽早就如雷貫耳,鐵版神數自成一家,手執算盤,即可算命,五十二萬種八字,手指一動,即刻算出……”

  祖爺臉一紅,忙說:“都是虛名,都是虛名,之前……之前晚輩年輕氣盛,又加之堂口初立,所以在報紙上虛張聲勢一番,如有冒犯老前輩之處,還望……”

  祖爺還沒說完,袁樹珊就樂了:“祖爺多慮啦,呵呵,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一個學易的人如果沒有寬闊的胸懷,如何成就洞悉陰陽萬物的大造詣?我是如此,將來祖爺也要如此,有晚輩冒出來,千萬別嫉妒,更不要打擊,要呵護,要培養,這樣中華易學才能代代流傳,發揚光大!”

  祖爺聽完,心下無比佩服:“老先生真是德藝雙馨啊!”

  “祖爺光臨寒舍,有何指教?”袁樹珊轉入正題。

  “不敢,不敢,其實,晚輩此次前來,就想問一句話,請老先生教我……”

  “請講。”

  “先生從事命理業這麼多年,最大的感悟是什麼?”祖爺問。

  “我最大的感悟是,陰陽有定數,人生卻無常。”

  “請老先生開示。”祖爺謙恭地說。

  袁樹珊點點頭,說:“祖爺自己也是命理大師,必然知道《易經》之精妙,萬事萬物都在陰陽五行之中,把握了五行的脈絡就能洞悉人生的軌跡。無論是八字、六爻、奇門還是六壬,都是殊途同歸,道理都是一樣的,用不同的方法為同一個人算命,得出的結果必然是一樣的,否則豈不是一個人有兩個命或多個命?人是秉受五行之氣降生的,五行有規律,人生必然有規律,這就叫陰陽有定數,也是《易經》產生的根源和價值。但是不是有了這個定數,人生的命運就一成不變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你我都算命幾十年了,是不是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按照《易經》給某個人算命,算到某年有大災,但那一年他卻平安無事?也有算到某人某年某月該發大財,但他卻沒有發財,或者只發了一筆小財?”

  祖爺點點頭:“是的。這種情況任何算命先生都遇到過。”

  “那祖爺總結相關的規律了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袁樹珊反問。

  祖爺又是深深地點頭:“總結過。凡是命運的軌跡發生變化的,無非兩種人,一種是大善之人,一種是大惡之人。大善的人逢凶也能化吉,遇難也能呈祥;而大惡之人,即便命里該有的財和福,也會隨著自己的作孽而慢慢消減,最後什麼也沒有!”

  “呵呵。”袁樹珊慈眉善目地一笑,“祖爺既然已經窺破人生玄機,又為何來問我?”

  “這就是老先生不再算命的原因嗎?”祖爺又問了一句。

  “是原因之一。說不算命,其實自己造了這個因了,一時間也擺脫不了,總有登門造訪者,我讓徒弟出去擋一擋,如果實在擋不了,也只好接待。祖爺,我們做這行的都知道,凡是來算命的,無非就三種人:一是受重大刺激,二是迷於名利,三是走投無路之人。所以,無論如何,也要為其開導一下,沉淪的人讓他重新鼓起勇氣,狂妄的人讓其懂得收斂。”

  “老先生見教得是。”祖爺點頭。

  袁樹珊抬起頭,望了望窗外,無盡感慨地說:“算命這個東西,無論你怎麼算,總有算不到的地方,這叫人算不如天算。就像人生,無論你怎麼謀劃,總有你想不到的地方,這叫天意。所以,世界上沒有聰明人和傻人之分,只有善惡之分,再聰明的人再多的算計,總有失足的時候,天眼不可避,天意不可違!”

章節目錄